姚贺文(河北省沧州市青县职教中心河北沧州062650)
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发展学生语文能力,增强学生语文素养,始终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也是所有语文教师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为进一步搞好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从口动、脑动、体动、互动四个方面入手,即“四动”教学法,这样才能打造素质型中职语文课堂。
一、口动起来,读出语文的诗意
用朗读法教学代替分析法教学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伴随着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语文教学改革也开拓了崭新的局面。但不论是教法研究还是学法研究,总是在展现教师的功用,学生母语水平的下滑趋势并未得到改观。我们痛心地看到学生不会读、不会写的常用字愈来愈多,语言表达能力愈来愈差,中职生语文教学素养的整体下滑使广大语文教育者深深地感到了疲惫和茫然。
鉴于此,作为中职语文教师应重视现实,做到有的放矢。朗读教学作为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要让课堂因缺乏了琅琅的读书声而沉闷乏味。
朗读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作用:
首先,朗读有利于培养语感。
朗读是培养语感和训练语感行之有效的方法。朗读时,对于文中的语言、文字、词语、句子、层次的品味和琢磨是一种语感训练。
其次,朗读有利于学生的美育。
现举《琵琶行》一文详细说明:首先是通过阅读体会语言的形象美。“大弦嘈嘈如急雨”写出了弦音的繁密、粗重而急骤,“小弦切切如私语”写出了弦音的幽细和委婉,“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用大珠小珠落在盘中的抨击声来摹写交错拨动粗弦细弦时发出的圆润之声。通过反复朗读,音乐变成看得见、听得清、摸得着的可感形象,通过阅读体会了文字中传达出的形象美。学生在琅琅上口的诵读过程中,享受着文学带来的美的享受,会渐渐地爱上朗读、爱上语文、爱上生活。
最后,朗读可以提高中职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中职学校每年学生毕业分配时,都要面临着招聘这一环节。朗读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它引领着学生从不敢张嘴,到张开嘴,最后到张大嘴,一步步走出学校、走向社会。
二、脑动起来,想出语文的精髓
语文的精髓源于思考,并且是学生自己的思考。
1.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意识
自主性学习应该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因此,自主性学习必须有一定的基础首先是学生经过高一上学期的学习对语文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和基础;其次经过一学期老师和学生的磨合,学生敬重老师,对老师的要求和指导主动遵循,师生之间产生了一定的默契;最后我们要把“自主”与“预习”或者是“课前自习”区别开来,把自主性学习带进整个语文的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开动脑筋,采用多种渠道获取有用的学习资料
历史的车轮将我们推到了信息时代的今天,我们很多老师却还在固守着工业化时代的“技术”语文,在看似详细周到的备课后面是对学生的发展可能的窒息和扼杀。为遵循“发展人、成全人、造就人”的最终教育目的,我们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用新的课程观念武装我们的头脑。
具体方法如下:
(1)在实践中获取最真实的学习资料。
案例:我在讲《故都的秋》这篇文章时,正值初秋时节,和整篇文章所描写的时间恰好吻合,于是我便组织学生利用大课间和下午放学时间,在学校和学校周围寻找秋的痕迹。同学们在身体力行的寻找过程中发现了秋天的风是凉爽的,秋天的天是高远的,秋天的叶子一半是绿色一半是黄色,秋天人们早晚穿得很多、中午穿得很少等等,对秋有了真实的感受,这样在学习文章时就有了别样的感觉。这是在实践中获取资料,最真实,最能打动学生。
(2)培养读书意识,广泛阅读,在获取学习资料方面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3)利用现代网络,快速广泛地获取信息。
3.开动脑筋,总结材料形成书面报告
书面报告是学生搜集资料的升华,通过书面报告的形式可以将细碎的、不完整的、不成系统的知识串联起来,提高了学生的总结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案例:在学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时,可以有两个方面的报告:“中国礼乐的演变”,“因材施教的今昔对比”。这样学生就有了明确的方向,真正做到了“小切口,深探讨”。
三、体动起来,干出语文的活力
1.用肢体阐述语文,在活动中体会语文的快乐
现在的学生生活在一个五光十色、物质和精神都极其丰富的时代,单纯的语言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学习的愿望,所以我们本着高扬“人”的旗帜、尊重人的个性和尊严,要将活动引入课堂。
案例:在教授《雷雨》时,我将班级学生分成四组,每组演其中一幕,每组自选一名导演,经过两周的排练,《雷雨》四幕剧被同学们搬上了舞台,演出成功,反响强烈。同学们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很多:首先,完整地了解了《雷雨》这个错综复杂的故事;其次,在参与的过程中培养了同学之间的情谊,提高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最后,收获了无穷无尽的快乐。演出过程中,我们拍了很多剧照,演出结束后,我们合影留念,告别这次的活动,期待下次的活动。
2.竞争中收获知识,合作中磨练性格
现代社会,不管是集体还是个人,都在进行着竞争与合作。当成绩越来越靠后时,学生才知道,与世无争的桃花源是不存在的,世界从来都是罗马竞技场,没有竞争意识的人终将一无所获,而在合作中进行竞争更是一种升华。
案例:小组测评法。
第一步:小组长的选择标准。组长最好选择在语文学习上有潜力但是并不是很努力的同学,这样在担任组长期间,他会主动约束自己,改变学习态度,加之有学习的能力,成绩定会上涨,这对他所带领的小组有很好的带动作用。
第二步:小组长负责任务的制定。小组长负责的任务一定要具体、适度而明确。
第三步:组内竞争机制。每个小组长在检查组员学习任务时,不仅要把学习内容认真详细地检查完,更重要的是要把每次组员的背诵顺序记清楚,以此提高效率。
第四步:各小组间竞争机制。每个小组算出总分、平均分以及最高分,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评比。
第五步:特殊学生的对待。将学困生编成小组,由教师亲自负责,降低门槛,加强监督,有梯度地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慢慢地赶上大部队。这个方法既不会把学困生放到其他小组影响其他小组成绩,又加强了对他们的监督力度,一举两得。
四、互动起来,悟出语文的真谛
1.建立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要使之有效地进行,就要建立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师生之间互相理解,人际关系和谐。要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旧思想,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建立起师生之间沟通的绿色通道,才会有教与学之间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才能为师生互动创造条件。
2.培养师生情感有助于打造良性循环的好课堂
情感是人对现实世界各种事物所抱的不同态度和不同体验。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氛围是促进师生积极互动的必要条件。“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把对学生的爱化为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一句暖心的话语、一个赞许的姿态、一个体贴入微的动作,都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关心、赏识,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愉悦与满足,这就无疑能促进他们积极上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添他们的勇气,鼓起他们的自信。
“四动”教学法一改传统语文教学中的预习、听讲、作业、复习流程,跳出了常规教学中教师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复习、考试、总结的模式,将实用语文、活力语文、创新语文带进课堂,开创了新型中职教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