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裁量论文-李美

缓刑裁量论文-李美

导读:本文包含了缓刑裁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缓刑裁量,犯罪情节,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实质要件

缓刑裁量论文文献综述

李美[1](2019)在《我国缓刑司法实践之失范与规制——以缓刑裁量的逻辑理路为依归》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2014年3月28日,马乐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一审宣判,因其具有自首、认罪态度好、积极返还违法所得和缴纳罚金等情节,且宣告缓刑对其所居住的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判处有期徒刑叁年,缓刑五年。二审维持原判后,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2015年12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宣判认为马乐犯罪数额远超"情节特别严重"的标准,且案发时属全国查获该类犯罪数额最大者,应在五年以上十年以下判处刑罚,鉴于其自首、退还全部非法所得、缴纳全额罚金、认罪悔罪态度良好,可予减轻处罚,但适(本文来源于《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与刑事审判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30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期刊2019-06-20)

吴晓蓉[2](2009)在《完善我国缓刑裁量权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扩大缓刑适用是世界刑罚潮流,当前,我国立法中对缓刑适用的实体条件及程序规定均很不完善,法官或是适用缓刑无度,或是顾虑重重。缓刑裁量的实体条件和程序运作都亟待规范。我国刑法规定了缓刑适用的叁大要件:形式要件、排除要件、实质要件。实践中缓刑裁量的难点在于对实质要件的把握。笔者建议根据刑罚理论从司法层面探索制定缓刑裁量指导性意见,对缓刑适用实质要件进行细化分析,规定缓刑适用的禁止、限制、积极条件以及典型个罪缓刑适用的限制条件。同时,应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司法现状的缓刑裁量程序,充分发挥各诉讼主体在缓刑裁量中的职能,强化缓刑裁量在庭审过程中的控辩,做到裁判结果公开、透明、公正。从程序和实体两方面规范缓刑裁量权的行使,提高缓刑适用效果。(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09-09-01)

杨凤宁[3](2003)在《完善我国缓刑裁量权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缓刑是世界各国刑事政策中最受欢迎的政策之一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也被广泛适用 ,但由于缓刑适用上的过于原则性 ,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如何正确裁量缓刑一直是实际工作中长期受困扰的事情 ,对此加以深入研究 ,有助于我们对该问题提出建言并给予完善(本文来源于《学术论坛》期刊2003年04期)

缓刑裁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扩大缓刑适用是世界刑罚潮流,当前,我国立法中对缓刑适用的实体条件及程序规定均很不完善,法官或是适用缓刑无度,或是顾虑重重。缓刑裁量的实体条件和程序运作都亟待规范。我国刑法规定了缓刑适用的叁大要件:形式要件、排除要件、实质要件。实践中缓刑裁量的难点在于对实质要件的把握。笔者建议根据刑罚理论从司法层面探索制定缓刑裁量指导性意见,对缓刑适用实质要件进行细化分析,规定缓刑适用的禁止、限制、积极条件以及典型个罪缓刑适用的限制条件。同时,应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司法现状的缓刑裁量程序,充分发挥各诉讼主体在缓刑裁量中的职能,强化缓刑裁量在庭审过程中的控辩,做到裁判结果公开、透明、公正。从程序和实体两方面规范缓刑裁量权的行使,提高缓刑适用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缓刑裁量论文参考文献

[1].李美.我国缓刑司法实践之失范与规制——以缓刑裁量的逻辑理路为依归[C].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与刑事审判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30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2019

[2].吴晓蓉.完善我国缓刑裁量权之研究[D].苏州大学.2009

[3].杨凤宁.完善我国缓刑裁量权的思考[J].学术论坛.2003

标签:;  ;  ;  ;  

缓刑裁量论文-李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