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红歌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红色音乐,红歌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中国红歌会论文文献综述
李红梅[1](2015)在《传播红色音乐文化,繁荣江西特色艺术——回眸江西卫视的《中国红歌会》》一文中研究指出江西卫视的《中国红歌会》,立足于繁荣红色音乐文化,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从2006年节目开播以来的八年里,有超过15亿的人次观看了演出,社会影响深远。在好评如潮的背景下,也有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将对此进行一些论述,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本文来源于《黄河之声》期刊2015年16期)
徐璐[2](2014)在《“中国红歌会”市场化运作的可行性报告——以消费者的层面为调查入口》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12年11月起,江西文化厅艺术规划项目"中国红歌会的市场化运作对江西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正式立项启动,该课题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针对"中国红歌会"市场化运作的可行性进行调研。(本文来源于《通俗歌曲》期刊2014年10期)
代凤霞[3](2014)在《“中国红歌会”的产业化运作》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红歌会》自2006年创办至2012年,已成功举办7届,共吸引全球60万人报名参加,超过15亿人次观看,是中国电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选秀赛事。这是江西卫视通过自主创新和独特的运作模式,缔造出具备一定竞争力和品牌效应的原创选秀电视直播节目品牌,在全国地方卫视大众选秀栏目中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力。一、整合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产业发展政策、制度环境是影响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截至2012年5月底,经过100天的攻坚克(本文来源于《通俗歌曲》期刊2014年08期)
徐璐[4](2014)在《“中国红歌会”的产业化运作对江西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红歌会》自2006年创办至2012年,已成功举办7届,共吸引全球60万人报名参加,超过15亿人次观看,是中国电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选秀赛事。这是江西卫视通过自主创新和独特的运作模式,缔造出具备一定竞争力和品牌效应的原创选秀电视直播节目品牌,在全国地方卫视大众选秀栏目中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力。然而,《中国红歌会》仅局限于歌唱表演,没有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没有形成相关产业链。《中国红歌(本文来源于《通俗歌曲》期刊2014年07期)
李斐[5](2014)在《红色经典歌曲演唱浅析——以《中国红歌会》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红歌会》集健康性、娱乐性、传承性、文化性于一体,演唱者在不断的演唱创作中要具有超前思想,多站在听众的角度去考虑设计,在选曲与演唱上,除兼具专业性以外还更要富于时代性与传唱性,从中整合出符合听众易于接受的的演唱手法,更好地表现"红歌",更好地满足现代听众的审美需求,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东方企业文化》期刊2014年03期)
吴宝惠,段佩佩[6](2013)在《《中国红歌会》与《超级女生》的定位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秀类节目是近年来活跃在电视荧屏上的新型节目样态,它具有平民化和娱乐性的属性。但近年来多数选秀类节目形式单调,跟风严重,使观众陷入审美疲劳,而《中国红歌会》的出现给日益衰微的选秀类节目注入了一支强心剂。《中国红歌会》走文化与娱乐相结合的道路,跟国内其他选秀类节目单纯走娱乐化的路线有着根本区别。本文将从主题定位、内容定位、参与者定位等方面来比较《超级女声》和《中国红歌会》的异同,进而解读作为后起之秀的《中国红歌会》的成功之处。(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3年35期)
凌勇[7](2013)在《新媒体时代电视品牌栏目经营策略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导致现代传播媒介种类大大增加,它营造的社会环境也由此发生改变,在当今新媒体时代,传播渠道,传播方式、传播者、受众、传播效果都与以往的媒介环境不同。因此,在新媒体时代,电视品牌栏目的经营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江西卫视中国红歌会的品牌经营非常成功,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然而,目前的研究文献多数从较宏观角度品牌打造及品牌维护研究,很少有从整个电视品牌栏目的经营策略做研究,因此,微观角度的电视品牌栏目经营策略研究具有非常大的跨时代意义,研究这一问题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以中国红歌会为例,从下列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主要是导论部分,主要通过国内外的研究文献和研究现状来做红歌会和新媒体的基础研究。第二部分通过介绍新媒体的特征及其发展的现状,来论文在新媒体时代电视品牌经营的机遇和挑战。第叁部分分析当下中国红歌会这一成功案例的经营策略,分别从品牌定位、市场定位、主持人打造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挖掘红歌会的竞争优势所在,并提出可改进之处。第四部分与第五部分对新媒体时代下电视品牌栏目经营策略提出构想,并且提出保障措施,从多方面来论述了新媒体时代电视品牌栏目发展的可行性。第六部分则是对论文做一个总体论述和总结,并提出了对该课题的一个展望。因此,在这个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电视栏目品牌化经营需要在准确的品牌定位以及受众定位基础上,抢抓品牌宣传以及节目形式打造,主持人的个性化培养是其中至关重要的方面,在节目营销中,还可以考虑将目前纷繁复杂的新媒体充分利用,多渠道吸取资源,多渠道宣传节目,多渠道与受众互动。(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3-05-01)
江珊娜[8](2013)在《浅析新形势下“红色文化”在青年中的传播——以《中国红歌会》在大学校园中的推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红色文化"在大学生受众中接受程度调查为基础,分析以"红歌会"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接受程度较低的原因。并从传播学和市场营销学的角度出发,将《中国红色会》与同类节目作比较分析,得出"红歌会"在青年大学生中增强影响力的途径与方法,以期为该节目以及相关节目的发展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新闻世界》期刊2013年04期)
孙华[9](2013)在《从《中国红歌会》看电视媒体的文化责任》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综艺类电视节目"叁俗"现象明显,媒体社会责任缺位,备受专家学者诟病。相比之下,历经六年培育由江西卫视精心打造的《中国红歌会》,坚守了媒体的文化责任,以传承"红色文化内涵"、倡导绿色收视率,将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巧妙缝合而受到热捧。(本文来源于《电影评介》期刊2013年04期)
董海燕,刘金丁[10](2012)在《中国红歌会的传播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2006年举办第一届"中国红歌会"起,江西卫视已经是第七次举办这个节目了。"中国红歌会"从一开始就引领了全民唱红歌的热潮,使经典的红色文化进一步普及和深入人心。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中国红歌会"的成功来源于对传播学规律的精准把握,来源于传播过程中内容、形式与包装设计的大胆创新。"中国红歌会"的成功无论是在传播内容的选取上、艺术表现的手段上,还是在艺术传播的推广上都有着可资借鉴的有益启示。(本文来源于《江西社会科学》期刊2012年12期)
中国红歌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自2012年11月起,江西文化厅艺术规划项目"中国红歌会的市场化运作对江西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正式立项启动,该课题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针对"中国红歌会"市场化运作的可行性进行调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红歌会论文参考文献
[1].李红梅.传播红色音乐文化,繁荣江西特色艺术——回眸江西卫视的《中国红歌会》[J].黄河之声.2015
[2].徐璐.“中国红歌会”市场化运作的可行性报告——以消费者的层面为调查入口[J].通俗歌曲.2014
[3].代凤霞.“中国红歌会”的产业化运作[J].通俗歌曲.2014
[4].徐璐.“中国红歌会”的产业化运作对江西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J].通俗歌曲.2014
[5].李斐.红色经典歌曲演唱浅析——以《中国红歌会》为例[J].东方企业文化.2014
[6].吴宝惠,段佩佩.《中国红歌会》与《超级女生》的定位比较[J].教育教学论坛.2013
[7].凌勇.新媒体时代电视品牌栏目经营策略初探[D].南昌大学.2013
[8].江珊娜.浅析新形势下“红色文化”在青年中的传播——以《中国红歌会》在大学校园中的推广为例[J].新闻世界.2013
[9].孙华.从《中国红歌会》看电视媒体的文化责任[J].电影评介.2013
[10].董海燕,刘金丁.中国红歌会的传播学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