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组分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玳玳果黄酮降脂滴丸,制备,药效组分群,整体迁移率
组分群论文文献综述
连赟芳,陈丹,黄群,黄娇,谢平[1](2018)在《玳玳果黄酮降脂滴丸制备过程中药效组分群的整体迁移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考察玳玳果黄酮降脂滴丸制备过程中药效组分群的整体迁移率。方法建立HPLC特征图谱,条件为Lichrocart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乙腈-0.2%冰醋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 L/min;检测波长284 nm,比较黄酮提取物与成品药效组分群的整体迁移情况,再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法评价6批样品药效组分群的整体迁移相似度。结果在制备过程中,药效组分群对应的9个共有峰迁移率为75.46%~96.56%,特征药效成分新橙皮苷和柚皮苷的迁移率分别达96.56%和96.36%;6批样品药效组分群的平均整体迁移相似度为1.000。结论优化后,玳玳果黄酮降脂滴丸制备工艺基本保留了原料药的药效组分群。(本文来源于《中成药》期刊2018年05期)
胡娟[2](2018)在《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 Thunb.)抗氧化活性等效组分群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药发挥功效的有效物质辨识一直是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科学家们对此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许多科学假说,并进行了实践验证。这些研究工作为传统中药发挥功效的现代科学内涵阐释、药材质量控制、新药创制等产生了显着成效。但是,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现有中药药效物质辨识研究现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无论是药效物质辨识的理论研究,还是具体某味药材发挥功效的物质基础辨识,均需要引入新理念、新技术与新方法,开展深入研究,才有可能满足整个中药产业发展需求。因此,本论文以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 Thunb.)为研究对象,以“等效组分群”理论为导向,以抗氧化活性药效物质辨识为着力点,通过DPPH捕集-HPLC示踪策略,阐明鱼腥草抗氧化活性药效物质辨识基础,明确其相互作用关系,探索质量辨识模式,为其深度开发利用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筛选鱼腥草抗氧化活性候选等效组分群。通过鱼腥草与DPPH反应后,利用HPLC示踪,分析其色谱峰的减弱或消失,辨识鱼腥草中起抗氧化活性作用的物质,结果显示绿原酸、芦丁、阿福豆苷、异槲皮苷、槲皮苷和槲皮素为鱼腥草抗氧化活性候选等效组分群。2.分析鱼腥草抗氧化活性候选等效组分群的DPPH清除能力。结果显示绿原酸、芦丁、阿福豆苷、异槲皮苷、槲皮苷和槲皮素清除DPPH的能力存在差异,DPPH先与槲皮素进行反应,且反应彻底,其次是阿福豆苷和槲皮苷,绿原酸与DPPH反应较慢,芦丁与异槲皮苷介于槲皮苷和绿原酸。当DPPH浓度较低时,各样品中DPPH能被完全消耗,说明具有相同的抗氧化效果;不同组成、含量及比例关系的候选等效组分群清除相同物质的量DPPH所消耗候选等效组分群的总消耗量存在差异,说明不同组成、含量及比例关系的候选等效组分群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互作用关系。3.验证鱼腥草抗氧化活性等效组分群。通过绿原酸、芦丁、阿福豆苷、异槲皮苷、槲皮苷、槲皮素模拟鱼腥草样品,结果显示除阿福豆苷之外,绿原酸、芦丁、异槲皮苷、槲皮苷、槲皮素均与DPPH反应,且随着DPPH的浓度升高,消耗量增大。不同的模拟样品,在DPPH加入量相同的情况下,尽管各候选组分的消耗量差异显着,但各候选等效物质的总消耗量基本一致,说明它们的抗氧化效果具有等效性;通过模拟样品与实际样品的对比分析显示,在实际样品与模拟样品中槲皮素的消耗量基本一致,说明槲皮素在反应体系中,DPPH先与槲皮素反应,再与其他物质反应。绿原酸、芦丁、异槲皮苷、槲皮苷在模拟样品消耗量大于实际样品的消耗量,说明了在实际样品中还有其他组分与DPPH发生了反应。在DPPH消耗线性浓度下,每个模拟样品的总消耗量都大于实际样品,这说明实际样品中还存在其他物质具有抗氧化活性作用,且与DPPH反应的速度快。通过不同批次实际样品与模拟样品的总消耗量的比较分析显示,在每消耗50μM DPPH时,实际样品总消耗量是模拟样品总消耗量42-65%之间,说明在鱼腥草中还存在其它抗氧化组分。4.探讨基于“组分敲出”的鱼腥草抗氧化活性等效组分群中各组员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在DPPH浓度为0-50μM时,绿原酸、芦丁、阿福豆苷、异槲皮苷、槲皮苷、槲皮素的消耗量与DPPH浓度成线性关系,且在DPPH加入量为50μM时,DPPH可以被消耗完全;基于每消耗50μM DPPH,所消耗抗氧化物质的量来评价抗氧化能力,如果消耗量越大说明其抗氧化活性能力越弱,反之,越强。鱼腥草的抗氧化活性等效组分的抗氧化作用强弱为:异槲皮苷>芦丁>绿原酸>槲皮苷>槲皮素>阿福豆苷;组分敲出实验显示消耗50μM DPPH时,敲出绿原酸后的剩余组分的消耗量大于未敲出组分的总消耗量,说明抗氧化能力减弱,说明绿原酸对鱼腥草抗氧化活性等效组分起到协同促进作用,反之,阿福豆苷,异槲皮苷,槲皮苷,槲皮素对鱼腥草抗氧化活性等效组分起到拮抗作用的,且拮抗作用的强弱为:阿福豆苷>槲皮素>槲皮苷>异槲皮苷>芦丁;绿原酸-阿福豆苷、芦丁-槲皮苷和异槲皮苷-槲皮苷后的剩余组分消耗量大于未敲出组分的总消耗量,说明抗氧化能力减弱,说明绿原酸-阿福豆苷、芦丁-槲皮苷和异槲皮苷-槲皮苷对鱼腥草抗氧化活性等效组分体系起到协同作用,且协同作用强弱为:芦丁-槲皮苷>绿原酸-阿福豆苷>异槲皮苷-槲皮苷,敲出其它两两组合则对体系起到拮抗作用,且拮抗作用强弱为:绿原酸-槲皮素>绿原酸-异槲皮苷>芦丁-异槲皮苷>槲皮苷-槲皮素>异槲皮苷-槲皮素>绿原酸-槲皮苷>阿福豆苷-槲皮素>阿福豆苷-异槲皮苷>绿原酸-芦丁>芦丁-槲皮素>阿福豆苷-槲皮苷>芦丁-阿福豆苷。在敲出叁组分和四组分的体系中,剩余组分总消耗量都小于未敲出组分总消耗量,说明被敲出的组分都起到拮抗作用。(本文来源于《贵州师范大学》期刊2018-05-20)
胡彦君,王雅琪,王勇平,王学成,熊优[3](2016)在《中药药效组分群筛选、配伍思路及质控模式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药质量控制一直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难点和重点,而药效组分群的辨识则是支撑中药质量控制的前提和基石,是中药的创新与发展探索的重要方向。药效组分群的研究方法虽众多,但仍处于探索阶段尚需在理论上加以提高,加强其系统性。从中药药效组分群发展历程出发,系统总结和分析现行药效组分群的筛选思路、组分配伍、质控模式等内容,探讨从复杂成分群中寻找"药效组分群"的方法,并构建配伍关系的研究思路,以期又快又准地锁定中药药效关键组分,实现中药质量标准"关联药效,量而又准,可控可评"的愿景,为后续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16年17期)
荆婧,李明玉,陈桂荣,张振秋[4](2016)在《HPLC法测定黄连解毒汤及其有效组分群中5种化学成分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测定黄连解毒汤及其有效组分群中栀子苷、药根碱、黄芩苷、巴马汀和小檗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TC-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2%磷酸水(B);线性梯度洗脱程序:0~10min,10%~22%A;10~40min,22%~23%A;40~45min,23%~24%A;45~60min,24%A;检测波长:260nm;体积流量:1.0mL·min~(-1);进样量:10μL;柱温:25℃。结果及结论:该方法简单、可靠,其精密度、准确度、线性均符合要求,可用于黄连解毒汤及其有效组分群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本文来源于《亚太传统医药》期刊2016年09期)
杜巧辉[5](2015)在《黄连解毒汤主要组分群的清热活血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黄连解毒汤不同组分群在体外的抑菌作用研究和对败血症、热毒血瘀证模型大鼠的作用研究,明确黄连解毒汤各组分群的清热活血的作用及其活性强度。方法:1.采用倍比稀释法测定黄连解毒汤总生物碱、总黄酮、总环烯醚萜3个组分群及水提物对不同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s)。2.尾静脉注射大肠埃希菌菌液复制大鼠败血症模型,观察黄连解毒汤各组分群对败血症大鼠肛温,血常规和血流变的影响。3.腹腔注射角叉菜胶后尾静脉注射内毒素复制大鼠热毒血瘀模型,分别灌胃黄连解毒汤水提物、总生物碱、总黄酮和总环烯醚萜后,观察不同组分群对热毒血瘀模型大鼠一般状态、肛温,血象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并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内皮素-1、白介素-6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含量。结果:1.体外抗菌试验:黄连解毒汤各组分群在体外有明显的抑菌活性,且不同组分群的抑菌活性明显不同;总生物碱对受试细菌的抑菌活性最强,对革兰阳性菌的MICs为8.37±5.05 mg/ml,且对革兰阳性菌的抑菌活性显着强于对革兰阴性菌(MICs为98.96±32.18 mg/ml)的抑菌活性;水提物的抑菌活性次之,对革兰阳性、阴性菌的MICs分别为43.53±27.53、88.54±39.60 mg/ml.2.对败血症模型作用:造模后大鼠肛温、白细胞、血液粘度都明显升高,各给药组能缓解败血症大鼠肛温上升时间,但改善肛温作用并不明显;总生物碱和总环烯醚萜能调节败血症大鼠血流变异常,降低血液粘度,水提物能降低模型大鼠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升高。3.对热毒血瘀证模型作用:造模后大鼠肛温升高,白细胞数目升高,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低切相对指数均明显升高,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内皮素-1含量均升高,伴随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降低;给药后,总黄酮组在造模6h时肛温明显降低,各组分群使模型大鼠的血液全血粘度或压积明显降低,总生物碱还能明显降低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各提取物均明显降低大鼠造模6h后血浆内皮素-1含量,且水提物和总生物碱明显降低造模2h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结论:黄连解毒汤总生物碱、水提物均具有明显的体外抑菌活性,能降低模型大鼠肛温,并明显改善模型大鼠炎症反应和血流变异常,表明黄连解毒汤具有清热活血作用,机制与抗菌、调节炎症因子TNF-a以抗炎降温及调节ET-1以扩血管和改善血液流变性有关,其中总生物碱是主要活性组分群,总黄酮是次要活性组分群。(本文来源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期刊2015-06-01)
肖志偲[6](2015)在《银屑灵有效组分群外用微乳的制备及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银屑病是一种复发率高、难以根治的慢性皮肤病,目前尚未见理想的治疗药物。银屑灵是我院名老中医榻国维教授治疗银屑病的验方,疗效确切,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前期对其物质基础进行了研究,得到银屑灵有效组分群。本文的目的在于运用现代制剂新技术,将银屑灵有效组分群制备成外用乳剂,并对所制备的外用制剂的性质、药效、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研究及评价。方法:1剂型的确定及吸收机制的初步研究健康成年白化豚鼠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以5%心得安乳膏涂抹造模组豚鼠耳部,一天3次,每次0.2 mL/耳,连续8天造模,豚鼠耳部出现发热红肿,直至出现皮损视为银屑病皮损模型造模成功。根据体重及造模情况,将造模组豚鼠进行分组,即有效组分乳膏组、有效组分乳剂组、有效组分微乳组、模型组、甲氨蝶呤微乳组、钙泊叁醇倍他米松软膏组。给药剂量为0.2 g/耳。给药一周左右,用10%水合氯醛(0.34 mL/100g)对豚鼠腹腔麻醉,腹主动脉采血后,剪下豚鼠的双耳,将右耳保存于-80℃冰箱。左耳固定于10%福尔马林溶液中。取豚鼠的左耳组织进行HE染色。在正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病理改变并拍照。随机选取5个视野,用Baker法对豚鼠的病理组织切片进行评分,根据Baker评分结果确定剂型。取豚鼠右耳组织,匀浆后,利用HPLC法测定豚鼠耳组织中芍药苷、落新妇苷、甘草次酸的含量,并结合Baker评分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研究。2微乳的处方研究2.1处方筛选根据有效组分在油相、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中的溶解度大小和伪叁元相图中显示的微乳成乳区域的大小,初步确定微乳的组成辅料以及形成微乳所需的合适比例。2.2处方优化根据上述确定的辅料,利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辅料的组成比例,染色法确定微乳类型,旋转粘度计测定粘度,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微乳粒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测微乳形态。根据有效给药量进一步优化,最终得到微乳处方。3微乳的药效学研究造模及给药方法参照项1。分为甲氨蝶呤微乳组、空白微乳组、钙泊叁醇倍他米松软膏组、有效组分微乳组、模型组、空白组6组。用20%水合氯醛(0.34 mL/100g)对豚鼠腹腔麻醉处死,剪下豚鼠的双耳固定于10%福尔马林溶液中。取豚鼠耳组织进行HE染色。在正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病理改变并拍照。随机选取5个视野,用Baker法对豚鼠的病理组织切片进行评分。4微乳的安全性评价安全性评价包括刺激性实验和急性毒性实验。刺激性实验分为单次给药皮肤刺激和多次给药皮肤刺激性试验,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空白微乳组和银屑灵有效组分微乳组,每组6只(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各3只)。单次给药刺激后24h,去除药物,观察并记录1、24、48和72h后涂抹部位是否有红斑和水肿反应。依据皮肤刺激性反应评分标准对兔子的给药部位进行皮肤刺激反应评分,并计算其刺激分均值。多次给药皮肤刺激为每天定时涂抹给药1次,连续涂抹7d。在每次去除药物后1h,观察记录是否出现红斑和水肿反应,通过评分来判定其皮肤刺激性强度。急性毒性试验动物分组同刺激性实验。给药24h后,观察兔给药区皮肤、眼、黏膜、呼吸和活动等情况,连续观察7d,并在给药后的第3d、5d和第7d称取兔体重。5银屑灵微乳质量控制研究利用HPLC法测定微乳中芍药苷、落新妇苷、甘草次酸的含量;气质联用法测定微乳莪术油中β-榄香烯和吉马酮的含量;薄层色谱鉴别微乳中的莪术油。6微乳的稳定性考察将3批微乳置于4℃、常温、40℃、60℃、高湿、强光4500±5001x等条件下,通过检测上述条件下0、5、10d微乳中芍药苷、落新妇苷、甘草次酸的含量、微乳的pH值以及外观性状等方面初步考察微乳中药物的稳定性;通过离心实验和留样实验进一步考察微乳制剂的稳定性。结果: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棘层显着增厚且排列紊乱,颗粒层变薄,中性粒细胞浸润增多,Baker评分显着升高,显示造模成功;银屑灵有效组分群各剂型组均有改善皮损的表现,微乳组、乳膏组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乳剂组与模型组相比,不具统计学意义。通过比较3种不同剂型间的药效,微乳组评分(2.81±0.66)比乳膏组(3.51±0.62)和乳剂组(4.30±0.74)下降更明显。叁组中微乳组Baker评分较乳膏组及乳剂组低,说明微乳药效较其他剂型组要好。因此,选择微乳作为制剂剂型进行处方研究。耳组织中微乳组落新妇苷、芍药苷和甘草次酸平均含量分别为18.20μg/mL,3.13μg/mL,0.52μg/mL,乳剂组分别为25.87μg/mL,4.85μg/mL,1.14μg/mL,乳膏组分别为23.48μg/mL,4.54μg/mL,0.56μg/mL,提示银屑灵有效组分群可能吸收后发挥作用。2通过溶解度实验筛选出油相为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根据伪叁元相图的成乳区大小,确定表面活性剂为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助表面活性剂为二乙二醇单乙基醚,两者质量比为3:1,结合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得到微乳处方: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RH40):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Labar i f i l M 1944 Cs):二乙二醇单乙基醚(Transcutol HP):纯水=6.75:1:2.21:11.37。含药量为芍药苷4.5%,落新妇苷2.6%,甘草次酸0.3%,莪术油为1.4%。微乳为0/W型。乳滴呈类圆形,且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20nm,其多分散度系数为0.191,粘度值为0.410 pa·s。3药效结果显示,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具有显着差异性(P<0.01),提示造模成功。除了空白微乳组,其他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提示给药组对于模型的改善均有效。另外,有效组分微乳组与阳性对照甲氨蝶呤微乳组和钙泊叁醇倍他米松软膏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叁组疗效相近。4在对新西兰兔单次给药皮肤刺激性试验中,银屑灵有效组分群微乳和空白微乳对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均没有引起红斑和水肿刺激反应,显示无刺激性。多次给药结果与单次给药相同。各试验组中新西兰兔没有出现死亡现象,并且其进食、给药区皮肤、眼睛黏膜、呼吸以及四肢活动均未见异常。初步认为银屑灵有效组分群微乳对新西兰兔的正常生长无明显的影响,外用安全低毒。5叁批次微乳中各成分的平均含量为芍药苷39.19 mg/mL,落新妇苷 30.75 mg/mL,甘草次酸3.54 mg/mL。微乳莪术油中β-榄香烯和吉马酮的平均含量分别为56.26μg/mL 和 173.17μg/mL。6微乳的稳定性初步考察实验中,离心实验、低温以及常温锡箔纸包裹均未出现油水分层现象,且澄清透明。高温、强光和高湿条件下,落新妇苷含量下降明显,pH值也有明显下降的趋势,由此可以说明,高温、高湿对于微乳的影响比较大;留样实验用锡箔纸包裹或者置于4℃冰箱则可以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综上,微乳的保存应低温避光密封。结论:本实验将银屑灵有效组分群制备成微乳,该微乳是一种制备方法简单,药物含量高,药效好,安全低毒,质量可控的用于治疗银屑病的外用制剂。(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15-05-01)
邱美榕,阮时宝,苑述刚,程远棚,马少丹[7](2015)在《泽泻汤抗膜迷路积水有效组分群筛选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金匮》泽泻汤各组分群的抗膜迷路积水作用,筛选出抗膜迷路积水的有效组分群。方法从白术中提取出组分A、B,从泽泻中提取出组分C、D,后将各组分进行配伍,组成A+C、A+D、B+C、B+D、A+B+C、A+B+D、A+C+D、B+C+D、A+B+C+D的组分群。将豚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泽泻汤组及各相应组分群组共12组,除空白组外,采用腹腔注射去氨加压素的方法复制豚鼠膜迷路积水模型。观察各组豚鼠膜迷路积水的变化情况。结果统计软件分析可知模型组与各组比较,有显着差异的是空白组,有差异的是泽泻汤组、B+D组、A+B+C组、A+B+D组、A+C+D组、A+B+C+D组。结论有抗膜迷路积水作用的组分群为B+D、A+B+C、A+B+D、A+C+D、A+B+C+D。且模型复制较为成功。(本文来源于《时珍国医国药》期刊2015年04期)
连赟芳,陈丹,蔡韦炜,林伊莉,曾华平[8](2015)在《基于特征图谱表征的玳玳黄酮滴丸组分群同步释药特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特征图谱整体性表征中药组分群的优势,研究玳玳黄酮滴丸药效组分群的体外溶出行为,评价组分群的同步释药情况。方法建立HPLC特征图谱法及特征活性成分测定法,并采用转篮法评价玳玳黄酮滴丸组分群在4种不同p H值溶出介质(p H 1.2的盐酸溶液、p H 4.5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 H 6.8的磷酸盐缓冲液和蒸馏水)中的溶出度及释药特性,分别运用单指数方程模型、威布尔方程模型、对数分布方程模型拟合溶出曲线。结果玳玳黄酮滴丸特征图谱中的9个共有峰成分溶出曲线的相似因子(f2)均大于50,且特征药效成分新橙皮苷及柚皮苷溶出曲线的f2为94.86,表明玳玳黄酮滴丸组分群具有相似的溶出曲线及同步释药特性,特征图谱的9个共有峰活性成分组分群较符合威布尔方程模型的溶出机制。结论所建立的基于特征图谱评价中药有效部位制备的玳玳黄酮滴丸组分群的溶出及同步释药特性的方法可行,为提高其内在质量评价奠定了实验基础。(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15年03期)
刘崇敏,胡坪,李医明,冯怡,涂驭斌[9](2014)在《扶正化瘀复方有效组分群的配伍筛选和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筛选出抗肝纤维化中成药"扶正化瘀胶囊"中主要组分的最佳配伍,优化形成扶正化瘀复方的有效组分配方。方法:1筛选。运用二甲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以"扶正化瘀胶囊"中主要组成中药的6种提取物(a:虫草粗多糖、b:虫草菌丝体CO2超临界提取物、c:丹参酚酸、d:苦杏仁苷、e:绞股蓝皂苷、f:绞股蓝多糖组)为研究对象,用均匀设计的方法,以大鼠肝脏羟脯氨酸(Hyp)含量为主要筛选指标,用DAS3.0软件NONMEN的方法分析获得最佳有效组分配伍和最佳剂量。2验证。以扶正化瘀浸膏为对照,在最佳组分基础上设计分组,A组(扶正化瘀复方浸膏组)、B组(a+b+c+d+e+f组)、C组(a+b+d+e+f组)、D组(a+b+c+e+f组)、E组(a+b+e+f组)、模型组和正常组。观察大鼠血清肝功能、肝脏Hyp含量、肝组织病理及胶原纤维程度的变化,对所得最佳配伍进行验证,最终确定有效组分配方。结果:1筛选。经统计分析明确了虫草组分为主药,c和d无明显作用。最佳组合为:a 240 mg/kg+b0.1 ml/kg+e 20 mg/kg+f 7.3 mg/kg组分配伍。2验证。模型组ALT、AST、Alb和TBi L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A组、D组和E组的ALT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1);仅E组的AST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A组、B组和C组的Alb则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P<0.05);TBi L在A组、B组、C组的含量均显着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肝脏Hy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A组、B组、C组和E组Hyp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大鼠肝纤维化胶原沉积半定量则仅C组与模型组间差异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各治疗组除A组外胶原纤维面积均比模型组减小(P<0.01,P<0.05)。结论:均匀设计的实验方法可靠,但结果需结合临床进一步优化;扶正化瘀复方有效组分虫草粗多糖、虫草菌丝体CO2超临界提取物、绞股蓝多糖、绞股蓝皂苷、丹参酚酸和苦杏仁苷的合理配伍能重现原复方药效。(本文来源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杜巧辉,谢晓芳,彭成,曹小玉,龚小红[10](2014)在《黄连解毒汤不同组分群对热毒血瘀证大鼠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各组分群对热毒血瘀证大鼠的影响。方法:采用内毒素与角叉菜胶联合制备大鼠热毒血瘀模型,分别灌胃黄连解毒汤水提物、总生物碱、总黄酮和总环烯醚萜后,观察不同组分群对热毒血瘀模型大鼠一般状态、血象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造模后大鼠一般状态差,有便溏等表现,白细胞有升高,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低切相对指数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各预防给药组可明显改善大鼠的一般状态,使模型大鼠的血液全血粘度、压积明显降低,总生物碱还能明显降低全血高切还原粘度(P<0.05或P<0.01)。结论:黄连解毒汤水提物、总生物碱、总黄酮和环烯醚萜均对热毒血瘀证大鼠具有一定治疗作用,可改善其热毒症状,改善血液流变性,其中总生物碱是主要活性组分群。(本文来源于《中药与临床》期刊2014年04期)
组分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药发挥功效的有效物质辨识一直是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科学家们对此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许多科学假说,并进行了实践验证。这些研究工作为传统中药发挥功效的现代科学内涵阐释、药材质量控制、新药创制等产生了显着成效。但是,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现有中药药效物质辨识研究现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无论是药效物质辨识的理论研究,还是具体某味药材发挥功效的物质基础辨识,均需要引入新理念、新技术与新方法,开展深入研究,才有可能满足整个中药产业发展需求。因此,本论文以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 Thunb.)为研究对象,以“等效组分群”理论为导向,以抗氧化活性药效物质辨识为着力点,通过DPPH捕集-HPLC示踪策略,阐明鱼腥草抗氧化活性药效物质辨识基础,明确其相互作用关系,探索质量辨识模式,为其深度开发利用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筛选鱼腥草抗氧化活性候选等效组分群。通过鱼腥草与DPPH反应后,利用HPLC示踪,分析其色谱峰的减弱或消失,辨识鱼腥草中起抗氧化活性作用的物质,结果显示绿原酸、芦丁、阿福豆苷、异槲皮苷、槲皮苷和槲皮素为鱼腥草抗氧化活性候选等效组分群。2.分析鱼腥草抗氧化活性候选等效组分群的DPPH清除能力。结果显示绿原酸、芦丁、阿福豆苷、异槲皮苷、槲皮苷和槲皮素清除DPPH的能力存在差异,DPPH先与槲皮素进行反应,且反应彻底,其次是阿福豆苷和槲皮苷,绿原酸与DPPH反应较慢,芦丁与异槲皮苷介于槲皮苷和绿原酸。当DPPH浓度较低时,各样品中DPPH能被完全消耗,说明具有相同的抗氧化效果;不同组成、含量及比例关系的候选等效组分群清除相同物质的量DPPH所消耗候选等效组分群的总消耗量存在差异,说明不同组成、含量及比例关系的候选等效组分群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互作用关系。3.验证鱼腥草抗氧化活性等效组分群。通过绿原酸、芦丁、阿福豆苷、异槲皮苷、槲皮苷、槲皮素模拟鱼腥草样品,结果显示除阿福豆苷之外,绿原酸、芦丁、异槲皮苷、槲皮苷、槲皮素均与DPPH反应,且随着DPPH的浓度升高,消耗量增大。不同的模拟样品,在DPPH加入量相同的情况下,尽管各候选组分的消耗量差异显着,但各候选等效物质的总消耗量基本一致,说明它们的抗氧化效果具有等效性;通过模拟样品与实际样品的对比分析显示,在实际样品与模拟样品中槲皮素的消耗量基本一致,说明槲皮素在反应体系中,DPPH先与槲皮素反应,再与其他物质反应。绿原酸、芦丁、异槲皮苷、槲皮苷在模拟样品消耗量大于实际样品的消耗量,说明了在实际样品中还有其他组分与DPPH发生了反应。在DPPH消耗线性浓度下,每个模拟样品的总消耗量都大于实际样品,这说明实际样品中还存在其他物质具有抗氧化活性作用,且与DPPH反应的速度快。通过不同批次实际样品与模拟样品的总消耗量的比较分析显示,在每消耗50μM DPPH时,实际样品总消耗量是模拟样品总消耗量42-65%之间,说明在鱼腥草中还存在其它抗氧化组分。4.探讨基于“组分敲出”的鱼腥草抗氧化活性等效组分群中各组员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在DPPH浓度为0-50μM时,绿原酸、芦丁、阿福豆苷、异槲皮苷、槲皮苷、槲皮素的消耗量与DPPH浓度成线性关系,且在DPPH加入量为50μM时,DPPH可以被消耗完全;基于每消耗50μM DPPH,所消耗抗氧化物质的量来评价抗氧化能力,如果消耗量越大说明其抗氧化活性能力越弱,反之,越强。鱼腥草的抗氧化活性等效组分的抗氧化作用强弱为:异槲皮苷>芦丁>绿原酸>槲皮苷>槲皮素>阿福豆苷;组分敲出实验显示消耗50μM DPPH时,敲出绿原酸后的剩余组分的消耗量大于未敲出组分的总消耗量,说明抗氧化能力减弱,说明绿原酸对鱼腥草抗氧化活性等效组分起到协同促进作用,反之,阿福豆苷,异槲皮苷,槲皮苷,槲皮素对鱼腥草抗氧化活性等效组分起到拮抗作用的,且拮抗作用的强弱为:阿福豆苷>槲皮素>槲皮苷>异槲皮苷>芦丁;绿原酸-阿福豆苷、芦丁-槲皮苷和异槲皮苷-槲皮苷后的剩余组分消耗量大于未敲出组分的总消耗量,说明抗氧化能力减弱,说明绿原酸-阿福豆苷、芦丁-槲皮苷和异槲皮苷-槲皮苷对鱼腥草抗氧化活性等效组分体系起到协同作用,且协同作用强弱为:芦丁-槲皮苷>绿原酸-阿福豆苷>异槲皮苷-槲皮苷,敲出其它两两组合则对体系起到拮抗作用,且拮抗作用强弱为:绿原酸-槲皮素>绿原酸-异槲皮苷>芦丁-异槲皮苷>槲皮苷-槲皮素>异槲皮苷-槲皮素>绿原酸-槲皮苷>阿福豆苷-槲皮素>阿福豆苷-异槲皮苷>绿原酸-芦丁>芦丁-槲皮素>阿福豆苷-槲皮苷>芦丁-阿福豆苷。在敲出叁组分和四组分的体系中,剩余组分总消耗量都小于未敲出组分总消耗量,说明被敲出的组分都起到拮抗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组分群论文参考文献
[1].连赟芳,陈丹,黄群,黄娇,谢平.玳玳果黄酮降脂滴丸制备过程中药效组分群的整体迁移率[J].中成药.2018
[2].胡娟.鱼腥草(HouttuyniacordataThunb.)抗氧化活性等效组分群筛选[D].贵州师范大学.2018
[3].胡彦君,王雅琪,王勇平,王学成,熊优.中药药效组分群筛选、配伍思路及质控模式探讨[J].中草药.2016
[4].荆婧,李明玉,陈桂荣,张振秋.HPLC法测定黄连解毒汤及其有效组分群中5种化学成分含量[J].亚太传统医药.2016
[5].杜巧辉.黄连解毒汤主要组分群的清热活血作用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
[6].肖志偲.银屑灵有效组分群外用微乳的制备及评价[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
[7].邱美榕,阮时宝,苑述刚,程远棚,马少丹.泽泻汤抗膜迷路积水有效组分群筛选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5
[8].连赟芳,陈丹,蔡韦炜,林伊莉,曾华平.基于特征图谱表征的玳玳黄酮滴丸组分群同步释药特性评价[J].中草药.2015
[9].刘崇敏,胡坪,李医明,冯怡,涂驭斌.扶正化瘀复方有效组分群的配伍筛选和验证[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
[10].杜巧辉,谢晓芳,彭成,曹小玉,龚小红.黄连解毒汤不同组分群对热毒血瘀证大鼠的影响[J].中药与临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