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重组有机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复垦土壤,培肥措施,轻重组有机碳,轻重组有机氮
重组有机碳论文文献综述
焦欢,李廷亮,高继伟,李彦,何冰[1](2018)在《培肥措施对复垦土壤轻重组有机碳氮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复垦土壤轻重组分有机碳氮随复垦年限和培肥措施变化的特征,采用密度分组方法研究了不施肥(CK)、单施化肥(CF)、单施有机肥(M)、有机无机配施(MCF)和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MCFB)5种培肥措施下复垦4,8年土壤轻重组分碳氮含量及碳氮比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复垦土壤总有机碳氮与轻重组有机碳氮含量变化趋势总体均表现为随复垦年限的增加而显着提高。经过8年复垦,不同处理间,单施有机肥对总有机碳(TOC)、总有机氮(TON)、轻组有机碳(LFOC)、重组有机碳(HFOC)与轻组有机氮(LFON)、重组有机氮(HFON)的提高效果总体优于其他处理,与生土相比,增加幅度分别为148.10%,68.09%,163.68%,129.51%,35.00%,92.59%。土壤轻组组分C/N>重组组分C/N,土壤轻组组分C/N总体表现为随复垦年限增加而提高,以单施化肥最高,达25.48;重组C/N表现为随复垦年限增加而降低,以单施化肥最低,为6.44。施肥对土壤碳氮库管理指数影响显着,各施肥处理均以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效果最好。综合来看,在等量养分投入的情况下,单施有机肥更有利于采煤塌陷区复垦土壤总有机碳氮库及轻重组有机碳的积累,单施化肥更大程度促进了轻组组分有机碳和重组组分有机氮的提升幅度。(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许延昭,马维伟,李广,吴江琪,孙文颖[2](2018)在《尕海湿地植被退化过程中土壤轻重组有机碳动态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甘肃省甘南尕海湿地内的沼泽化草甸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取样和室内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植被退化过程中土壤轻重组有机碳含量及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植被退化阶段0—20cm土壤轻组有机碳含量差异显着(P<0.05),表现为未退化>轻度退化>重度退化>中度退化;20—100cm土壤轻组有机碳受植被影响较小。整个土壤剖面重组有机碳含量表现为中度和重度退化显着高于未退化和轻度退化(P<0.05)。土壤轻重组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壤剖面下降显着降低(P<0.05)。各退化阶段沼泽化草甸土壤轻重组有机碳均呈现出明显的时间变化,在0—20cm土层,未退化阶段轻组有机碳表现为"降—升—降"的变化趋势,即5月最高,7月和9月最低,其他各退化阶段则在6月降低并趋于稳定;20—100cm土层轻组有机碳变化幅度较小。各退化阶段土壤重组有机碳动态变化较为一致,均随时间延长呈线性下降,不同月份之间差异显着(P<0.05)。说明植被退化导致轻组有机碳含量下降,重组有机碳增加,而在植被生长过程中主要消耗轻组有机碳,重组有机碳相对稳定。相关分析表明,地下生物量与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对土壤轻重组有机碳影响显着。(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杨飞霞,曹广超,于东升,史学正,于全波[3](2017)在《宁夏引黄灌区不同类型土壤重组有机碳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宁夏引黄灌区土壤总有机碳与重组有机碳的特征及相互关系,为研究宁夏引黄灌区固碳效应及碳库稳定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宁夏引黄灌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采样与分析,测定不同土壤类型总有机碳与重组有机碳含量。[结果]土壤类型是影响宁夏引黄灌区土壤有机碳变化的主要因素,经灌溉耕作后,灌溉土壤总有机碳及重组有机碳含量较对照土壤均有所增加,平均增加量分别为2.27和2.02g/kg,增加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增加幅度因土壤类型存在差异;重组有机碳与总有机碳存在显着相关关系(p<0.001)。[结论]重组有机碳是总有机碳的重要部分,它与总有机碳之间的相关性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强,说明灌溉耕作活动及灌溉时间对土壤有机碳具有一定的影响。研究重组有机碳能更好地了解灌区土壤碳库稳定性。(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通报》期刊2017年06期)
蓝家程,肖时珍,林俊清,沈艳[4](2017)在《土地利用方式对岩溶山地土壤轻组和重组有机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重庆中梁山岩溶山地的林地、菜地、草地和弃耕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有机碳密度分组法、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轻组有机碳(LFOC)和重组有机碳(HFOC)含量、分配及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地、菜地和草地土壤LFOC、HFOC、有机碳(SOC)含量及LFOC/SOC均显着高于弃耕地;而土壤HFOC/SOC以弃耕地最大。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LFOC、HFOC、SOC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下降。土壤LFOC敏感性最高,其次为SOC,HFOC敏感性最低。LFOC能更敏感地反映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可作为反映土壤质量变化和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敏感性指标。(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学报》期刊2017年10期)
高雪莹,孙元宏,赵兴敏,隋标,王鸿斌[5](2017)在《添加玉米秸秆对黑钙土重组有机碳含量及有机无机复合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科学评价土壤的固碳性能和潜力,以黄土和红土母质及其发育的黑钙土为供试土壤,在田间调查的基础上,分别采集耕层和母质层土壤样品,研究添加有机物料后土壤重组有机碳含量、有机无机复合状况的变化。针对东北玉米主产区黑钙土秸秆还田技术推广中亟待阐明的科学问题,通过室内恒温培养试验模拟了一个作物生长期内,黑钙土母质和耕层土壤添加不同比例的玉米秸秆后,重组有机碳含量和有机无机复合状况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秸秆添加量的增加,供试耕层土壤和母质中的重组有机碳含量、原土有机碳复合量均呈同步增加趋势,但原土有机碳复合度呈逐步下降趋势。在耕层土壤中,原土有机碳含量越低的土壤,其重组有机碳增量和原土有机碳复合量增率越大,说明原土有机碳含量低的土壤具有更大的固碳潜力。母质层土壤重组有机碳增量、原土有机碳复合量增率和追加复合量均大于耕层土壤,说明母质的固碳潜力远大于耕层土壤,且红土母质的固碳潜力更强。(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7年09期)
孙元宏,高雪莹,赵兴敏,隋标,王鸿斌[6](2017)在《添加玉米秸秆对白浆土重组有机碳及团聚体组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添加有机物料后,土壤重组有机碳含量变化及其对土壤团聚体组成的影响,对于科学评价秸秆还田对土壤的培肥作用及其环境效应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室内培养试验,培养120 d,研究耕作白浆土耕层土壤和母质层中添加不同比例秸秆对土壤重组有机碳积累量、团聚体组成及各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秸秆施用量增加,耕层土壤和母质的重组有机碳含量均呈同步增加趋势,耕层土壤和母质相比,重组有机碳增量差异不大,两者增量差值仅为0.34 g kg-1,但两者的有机碳增率差异很大,耕层土壤仅为85.51%,母质则高达556.23%。说明在成土过程中,耕层土壤中有机质的累积会降低其固碳潜力,而在母质层中,其固碳"位点"处于"空置"状态,因此有很强的固碳潜力。同时,秸秆的添加,促进了土壤中小粒径团聚体(<0.25 mm)向大团聚体(>0.25mm)的转化,耕层土壤和母质土壤在秸秆添加量为3%和2%时大团聚体中有机碳的贡献率最高,分别为69.90%和65.48%。在白浆土中添加玉米秸秆培养后,其母质的固碳能力大于耕层土壤。(本文来源于《土壤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盛卫星,吴家森,徐建春,张少伟,蔡建荣[7](2015)在《不同经营年限对山核桃林地土壤轻重组有机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不同集约经营历史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林地土壤轻重组有机碳的演变规律,在浙江省临安市分别采集了集约经营历史为5,10,15,20 a的山核桃林土壤样品,并与天然山核桃-阔叶混交林(0 a)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天然混交林改造为山核桃纯林并经强度经营后,土壤有机碳的变化主要发生在表层(0~10 cm),表层土壤总有机碳(SOC),轻组有机碳(LFOC),重组有机碳(HFOC)质量分数均呈下降趋势,与0 a相比,经过5 a经营后,土壤SOC,LFOC,HFOC分别下降了28.4%,59.3%和15.1%,而20 a后,则分别下降了38.6%,68.2%和26.0%。经营前5 a,LFOC/SOC从23.0%下降为17.0%,而HFOC/SOC则从从70.0%上升到83.0%,在后期的经营过程中,轻重组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保持相对稳定。(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魏云敏,胡海清,孙家宝,刘会锋,刘霞[8](2014)在《不同强度火烧对轻组和重组有机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火烧迹地中土壤轻组有机碳和重组有机碳含量及其与相关因子的关系。[方法]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研究了大兴安岭地区不同强度火烧迹地0~15 cm土壤轻组有机碳和重组有机碳含量的差异及其与相关因子的关系。[结果]对照样地、低强度和高强度火烧样地中轻组有机碳含量分别为2.53~10.15 g/kg、3.06~12.37 g/kg和2.16~11.66 g/kg,轻组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为5.69%~19.60%,均值表现为低强度火烧轻组有机碳含量>高强度火烧轻组有机碳含量>对照样地轻组有机碳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但轻组有机碳含量在不同月份差异显着度不同;不同强度火烧样地中重组有机碳含量分别为35.09~54.59 g/kg、35.83~64.15 g/kg和23.83~51.11 g/kg,重组有机碳占总有机碳比例为80.40%~94.31%,均值表现为低强度火烧重组有机碳含量>对照样地重组有机碳含量>高强度火烧重组有机碳含量,差异显着(P<0.05)。[结论]对照样地、低强度和高强度火烧样地中轻组有机碳均值大小依次为低强度、高强度、对照样地,重组有机碳均值大小依次为低强度、对照样地、高强度。土壤轻组有机碳和重组有机碳含量与全氮呈正相关,与土壤温度、含水率呈负线性相关。(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4年18期)
尹云锋,蔡祖聪[9](2007)在《利用δ~(13)C方法研究添加玉米秸秆下红壤总有机碳和重组有机碳的分解速率》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有机碳分解速率是研究土壤碳动态变化的基础。本文利用13C自然丰度方法和同位素质谱分析技术,通过室内培育实验研究了红壤总有机碳和重组有机碳的分解速率,培养时间为180 d,培养温度为30℃。结果表明:在5%和10%秸秆用量下,红壤总有机碳的分解速率常数为8.2×10-4d-1~22.0×10-4d-1,而重组有机碳的分解速率常数为4.0×10-4d-1~15.6×10-4d-1。施用玉米秸秆明显地促进了红壤原有的总有机碳和重组有机碳的分解,施用量越多,原有机碳分解的越快,表明土壤中原有机碳的分解速率与进入到土壤中的新鲜有机碳量有关。(本文来源于《土壤学报》期刊2007年06期)
颜廷梅,张喜群,徐琪[10](1993)在《稻草对砂姜黑土重组有机碳氮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砂姜黑土是黄淮海平原地区的低产土壤之一。其低产原因有二:一是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而且难以分解的组分又占相当大的比重,有效养分贫乏;二是粘粒含量高,湿时土壤膨胀,干时收缩,结构性差,保墒能力弱,耕性不良。但砂姜黑土大量施用有机物质可以改善其性质,(本文来源于《土壤》期刊1993年01期)
重组有机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甘肃省甘南尕海湿地内的沼泽化草甸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取样和室内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植被退化过程中土壤轻重组有机碳含量及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植被退化阶段0—20cm土壤轻组有机碳含量差异显着(P<0.05),表现为未退化>轻度退化>重度退化>中度退化;20—100cm土壤轻组有机碳受植被影响较小。整个土壤剖面重组有机碳含量表现为中度和重度退化显着高于未退化和轻度退化(P<0.05)。土壤轻重组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壤剖面下降显着降低(P<0.05)。各退化阶段沼泽化草甸土壤轻重组有机碳均呈现出明显的时间变化,在0—20cm土层,未退化阶段轻组有机碳表现为"降—升—降"的变化趋势,即5月最高,7月和9月最低,其他各退化阶段则在6月降低并趋于稳定;20—100cm土层轻组有机碳变化幅度较小。各退化阶段土壤重组有机碳动态变化较为一致,均随时间延长呈线性下降,不同月份之间差异显着(P<0.05)。说明植被退化导致轻组有机碳含量下降,重组有机碳增加,而在植被生长过程中主要消耗轻组有机碳,重组有机碳相对稳定。相关分析表明,地下生物量与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对土壤轻重组有机碳影响显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重组有机碳论文参考文献
[1].焦欢,李廷亮,高继伟,李彦,何冰.培肥措施对复垦土壤轻重组有机碳氮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8
[2].许延昭,马维伟,李广,吴江琪,孙文颖.尕海湿地植被退化过程中土壤轻重组有机碳动态变化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18
[3].杨飞霞,曹广超,于东升,史学正,于全波.宁夏引黄灌区不同类型土壤重组有机碳特征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17
[4].蓝家程,肖时珍,林俊清,沈艳.土地利用方式对岩溶山地土壤轻组和重组有机碳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2017
[5].高雪莹,孙元宏,赵兴敏,隋标,王鸿斌.添加玉米秸秆对黑钙土重组有机碳含量及有机无机复合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
[6].孙元宏,高雪莹,赵兴敏,隋标,王鸿斌.添加玉米秸秆对白浆土重组有机碳及团聚体组成的影响[J].土壤学报.2017
[7].盛卫星,吴家森,徐建春,张少伟,蔡建荣.不同经营年限对山核桃林地土壤轻重组有机碳的影响[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5
[8].魏云敏,胡海清,孙家宝,刘会锋,刘霞.不同强度火烧对轻组和重组有机碳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4
[9].尹云锋,蔡祖聪.利用δ~(13)C方法研究添加玉米秸秆下红壤总有机碳和重组有机碳的分解速率[J].土壤学报.2007
[10].颜廷梅,张喜群,徐琪.稻草对砂姜黑土重组有机碳氮的影响[J].土壤.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