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均匀介质阻挡放电论文-冉俊霞,马东,罗海云,王新新

大气压均匀介质阻挡放电论文-冉俊霞,马东,罗海云,王新新

导读:本文包含了大气压均匀介质阻挡放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介质阻挡放电,电子碰撞电离系数,汤森放电,空气

大气压均匀介质阻挡放电论文文献综述

冉俊霞,马东,罗海云,王新新[1](2018)在《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演化及α系数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较大间隙下的大气压空气介质阻挡均匀放电,通过ICCD高速相机研究了大气压空气均匀放电随时间的演化过程,并利用光学方法测量了大气压空气的电子碰撞电离系数(α系数)。ICCD高速时间分辨图像表明,大气压空气中的均匀放电是由汤森放电起始,随着放电的发展逐渐增强,当电流达到峰值时刻,放电也最强,但仍然为汤森放电。利用汤森放电阶段拍摄的纳秒级曝光时间的序列发光图像,对α系数进行了测量,测量了E/p0为29~32 V/(m·Pa)范围的大气压空气中的α系数。测量结果表明,α/p0与E/p0在一定范围内有函数关系,不同研究者在相同约化电场下测量得到的α/p0数值是接近的,至于细微的差别,一是来源于各自测量方法的不同,二是由于空气的附着系数在低E/p0值下十分分散,这也导致α系数的有效值也比较分散。该结果补充了低E/p0下α系数实验数据的空白。(本文来源于《高电压技术》期刊2018年03期)

王子卿,樊楠[2](2018)在《大气压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对大气压均匀放电的产生方法进行了分析,主要是从放电属性、放电结构、放电激励源等方面进行分类与归纳,并从激励电源因素、电极结构与电介质因素以及其它外部因素叁个方面对大气压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最后,详细分析和探讨了在诊断技术、反应器参数优化、功率密度问题以及其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难点。(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8年07期)

王文春,杨德正,贾莉,张帅,刘志杰[3](2013)在《大气压纳秒级高压脉冲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压纳秒级脉冲放电是建立高非平衡度、高空间均匀性的常压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的理想途径,对发展远离平衡态的等离子体化学和非线性等离子体电动力学有重要科学价值。它与目前已有的各种常压放电等离子体源相比有其独特优点,它高效、节能、无污染和易于在线控制,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第十六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一届全国等离子体医学研讨会会议摘要集》期刊2013-08-15)

杨德正,王文春,王森,刘志杰[4](2013)在《利用可调脉宽高压纳秒脉冲驱动产生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中利用可调节脉宽的高压双极性纳秒脉冲在大气压空气中成功驱动产生了板-板电极结构的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测量了电极间隙为2 mm和4.5 mm情况下不同电压脉冲宽度下的脉冲电压电流波形、放电图像、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等特性,利用氮分子N_2(C~3Πu→B~3Πg)发射光谱拟合计算了等离子体振动温度和转动温度,通过实验研究脉冲宽度、脉冲峰值电压等参数对放电均匀性、等离子体振动温度、等离子体转动温度、发射光谱强度的影响,并结合放电波形分析了快速变化电场下气体的击穿机制。研究表明,较短的脉冲宽度更有利于在大气压空气中获得均匀放电。当脉冲电压上升沿为10 ns、脉冲宽度为20 ns时,均匀放电可以在高达4.5mm的电极间隙下产生,但是,随着脉冲宽度的增加,放电的均匀性逐渐下降。当电压脉冲宽度为200 ns时,放电间隙内出现了明显的丝状放电通道,气体的击穿模式转为流光放电模式。同时,论文中结合放电电流波形的测量及位移电流的去除,讨论了均匀放电的形成机理。当放电为均匀模式时,电流波形可以出现规则的半高宽约为20 ns的单脉冲或多脉冲电流峰,这表明单次放电的持续时间仅为几十个纳秒,其不稳定性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从而有效避免的放电向弧光、火花等局部热力学平衡态等离子体的过渡。另外,较短的电压脉冲宽度更有利于获得非平衡程度较高的等离子体,随着脉冲电压上升沿和脉冲宽度的增加,等离子体的振动温度出现明显的下降,而此过程中等离子体的转动温度基本保持不变。(本文来源于《第十六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一届全国等离子体医学研讨会会议摘要集》期刊2013-08-15)

方志,蔡玲玲,雷枭[5](2011)在《氦气和氖气中大气压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特性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均匀介质阻挡放电(HDBD)相对于丝状模式具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为研究其机理特性,在8mm气隙距离的氦气和氖气中分别实现了大气压HDBD;通过电压电流波形和Lissajous图形测量以及发光图像拍摄比较了两者放电特性的区别;研究了不同电压幅值下两者各放电参量的变化规律,并结合放电机理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氦气和氖气中HDBD放电特性有着明显的区别。在8mm气隙距离下,随外加电压幅值增加,氦气HDBD的电流一直表现为单电流脉冲形式,且有"剩余电流峰"出现,其幅值较氖气中电流脉冲幅值大,且持续时间较短;氖气HDBD电流随外加电压幅值增加由单脉冲发展到为多电流脉冲形式,且多脉冲电流幅值依次递减。随着外加电压幅值的增加,两种气体中HDBD的各放电参量都增加,但是增加幅度有所不同。(本文来源于《高电压技术》期刊2011年07期)

方志,解向前,邱毓昌[6](2010)在《大气压空气中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产生及放电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微秒振荡脉冲电源激励,利用对称柱形铜电极以及环氧树脂阻挡介质,在大气压空气中产生均匀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barrierdischarge,DBD)。测量了均匀DBD的电压–电流波形,拍摄了放电图像;建立了均匀DBD的等效电气模型,通过该等效模型计算得到等效电容、平均放电功率、放电电荷量、平均电子密度以及电子温度等重要电气参数值;并进一步研究了气隙电压、介质电压、放电电流和容性电流等参量的变化趋势以及它们之间的微观联系,讨论产生均匀DBD的放电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作者的实验装置,在不大于4mm气隙间距下可以产生均匀DBD;当外加电压幅值为8kV时,均匀DBD的气隙放电消耗功率为31.45W,平均电子密度为2.07×1012cm?3,电子温度为3.4eV。(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0年28期)

廖作敏[7](2010)在《大气压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质阻挡放电(DBD)是一种由绝缘介质插入放电空间而形成的气体放电形式。大气压均匀介质阻挡放电作为介质阻挡放电中的一个基本现象被人发现以来,人们越来越注意到进行大气压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研究的重要性和其在工业应用中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实验对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进行了研究。分别通过对影响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的放电气体成分、电极结构和电源等参数的实验考察其对大气压下介质阻挡放电的均匀性的影响。通过实验结果的总结分析,表明氧气对于放电的均匀性有抑制作用,并且在与不同气体混合时氧气浓度的改变对放电的均匀性的影响程度也有差别。其次电源电压对放电的均匀性也有影响,但是在某些气体的情况下对放电均匀性的影响却不明显。最后通过叁种电极结构放电情况的分析,发现不同结构的电极对放电的均匀性的影响也有不同,在改变电极放电间距的实验考察中也发现在某些气体中放电间距的增大对放电的均匀性起着抑制的作用,但有些电极结构在特定气体中在放电间距考察范围内发现放电间距对放电的均匀性也无多大影响。通过对电极结构的考察实验结果综合分析,发现不同电极结构在改变电极放电间距时对放电均匀性的影响也有差异。(本文来源于《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0-06-01)

谢朋,郝海燕[8](2009)在《电压幅值对均匀介质阻挡多脉冲大气压辉光放电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一维流体力学模型,数值模拟研究了大气压下氦气中多脉冲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性质,讨论了所加周期折线函数电压的幅值对多脉冲放电的相邻电流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放电装置的功率等电学特性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当电压斜率不变,幅值变化时,不仅电流脉冲数目发生变化,而且相邻电流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也发生变化,同时,放电装置功率的有效利用率也在不断变化.(本文来源于《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3期)

张燕[9](2008)在《大气压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实验研究及其对丙纶无纺布的表面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气压均匀介质阻挡放电(HDBD)由于其诸多的优异特点,例如:放电均匀、功率密度合适,可避免加热或损伤工件表面,低能耗,干式处理低污染,其设备不需要真空系统,造价低廉,可实现在线连续生产等,在近几年,已成为等离子体应用的研究热点。本论文实验研究了大气压HDBD的产生、机理和应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系统地研究了带有多电流峰的大气压氦气HDBD的放电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较窄的气体间隙、较高的外加电压和较低的驱动频率有利于多电流峰放电的形成。随着外加电压的增加、气体间隙或者驱动频率的减少,在外加电压每半个周期内,第一次击穿所需要的外加电压逐渐降低,电流脉冲的振幅呈准单调递减;且每个电流脉冲的击穿电压不同,后一个电流脉冲的击穿电压总是受前一个电流脉冲的影响。其次,辉光放电模式和汤森放电模式可以共存于一个多电流峰放电序列内,且随着外加电压的增加、气体间隙或者驱动频率的减少,放电脉冲逐渐从辉光放电模式过渡到汤森放电模式。另外,前半周期放电结束后介质板上的积累电荷是产生多电流峰放电的先决条件,而不均匀的径向电荷分布对多电流放电的产生起着促进作用。且由介质板上积累电荷引起的记忆电压,在一个多电流峰放电序列的早期促进放电,而在晚期抑制放电。再者,在维持大气压氦气HDBD不熄灭的条件下,随着充入的氮气、氧气或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在外加电压每半个周期内电流峰的个数不断增加,并且均匀放电最终转化为丝状放电。2.对于阻抗匹配和紫外灯辐射预电离对大气压氮气和空气介质阻挡放电(DBD)的作用进行了实验探索。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大气压氮气,在电源和等离子体反应器之间增加阻抗匹配网络或者使用紫外灯照射后,当气体间隙为3 mm时,放电从丝状放电转化为均匀放电。而对于大气压空气,当使用紫外灯照射后,即使气体间隙减小到1 mm,放电仍不能从丝状放电转化为均匀放电,但是,对于一定的气体间隙和驱动频率,使用紫外灯辐射预电离时,其外加电压的峰峰阈值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另外,在电源和等离子体反应器之间增加阻抗匹配使放电从丝状放电转化为均匀放电后,保持驱动频率和气体间隙不变,随外加电压峰峰值的增加,当放电面积没有铺满整个电极时,放电电流和放电功率的增加非常缓慢;但当放电面积铺满整个电极后,放电电流和放电功率则快速线性增加。而保持外加电压和气体间隙不变,实验所得到的最佳匹配频率和Chen给出的理论计算结果存在差异。所以,我们认为在应用Chen等人给出的匹配公式时,应根据实际的放电状况来确定匹配参数。3.对大气压氦气和氩气多电流峰放电及大气压氮气HDBD的动力学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可根据放电电流增长阶段放电脉冲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微分电导的正负来判断大气压HDBD的放电模式,如果放电脉冲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微分电导呈现为负微分电导,则此电流脉冲为辉光放电模式,如果呈现为正微分电导,则为汤森放电模式。其次,大气压氦气多电流峰放电的叁维动力学轨迹为带有回旋的有限周期,并且经历一系列分歧过程;而大气压氮气HDBD的叁维动力学轨迹为没有回旋的有限周期,也没有经历任何分歧过程。再者,气体的第一电离系数在决定大气压HDBD的放电模式和模式转化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具有较高第一电离系数的气体,尤其是氦气,相对介电常数很高的介质板有可能使得大气压HDBD的动力学稳定性变差。4.对大气压DBD对丙纶熔喷无纺布的表面处理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丙纶无纺布经等离子体处理很短的时间(几秒)后,就可以较好的改善其表面亲水性。X射线光电子能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反射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进一步测试分析表明,丙纶无纺布经大气压氮气DBD等离子体处理后,表面出现脱氢现象的同时,在其表面引入大量的含氧和含氮官能团,主要为酰胺基、羧基羟基和铵盐基团,并且表面出现明显的粘连、刻蚀、断裂等物理过程,使得纤维表面粗糙度增加。这些物理化学过程使得丙纶无纺布表面的亲水性得到了改善,但是,在空气中放置后,其处理效果具有时效性。其次,当固定等离子体对丙纶无纺布的处理时间时,表面水接触角随外加电压峰峰值的增加,先是迅速减少,然后达到饱和,这说明丙纶无纺布经等离子体处理时,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外加电压。再者,在大气压氮气中充入少量氧气,在等离子体处理时间较短时,不利于改善丙纶无纺布表面的亲水性,而在等离子体处理时间较长时,有利于改善其亲水性。但是,在大气压氦气中充入少量氧气,在等离子体处理时间较短时,有利于改善其亲水性,而在等离子体处理时间较长时,不利于改善其亲水性。此外,在大气压氮气和氦气中充入少量的二氧化碳均不利于改善丙纶无纺布表面的亲水性。(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08-12-09)

齐冰[10](2007)在《大气压均匀介质阻挡放电以及多针电晕增强放电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大气压气体放电中产生的非平衡等离子体,具有较高的电子能量和较低的离子能量,并且包含大量的活性粒子,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许多通常不能发生或者需要苛刻条件的化学反应在这种等离子体氛围下都可以发生,因此在工业生产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在大气压条件下,通常用来产生非平衡等离子体的装置主要有电晕放电和介质阻挡放电装置。电晕放电属于局部放电,它的优点是放电稳定,易于维持,在直流电压下也可以稳定的存在。但是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放电区域小,电流弱,效率低;而介质阻挡放电具有放电区域大,电流强,效率高的优点,但是容易形成丝状放电,对所处理的材料表面有烧蚀作用,并且不均匀。因此,克服两种放电的缺点,在大气压条件下寻求大体积均匀稳定的放电装置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当前国际上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以介质阻挡放电和多针电晕增强放电为基础,主要开展了以下的研究工作:1.研究了氦气介质阻挡放电的模式转化规律,发现了在放电过程中随着电压的变化存在着明显的模式跳变现象,即从大体积均匀的辉光放电模式突然跳变到只有一根丝的丝状放电模式。在氦气介质阻挡放电过程中不同的放电模式能否出现,主要取决于种子电子密度和击穿电场。当种子电子密度足够高而击穿电场强度足够低时,更利于形成辉光放电,反之则利于形成丝状放电。我们利用N_2~+第一负带系(B~2∑→X~2∑)的(0,0)带,分别通过波尔兹曼图解法和光谱模拟法对转动温度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转动温度随着外加电压和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变化范围在300K~550K之间。利用氮分子的第二正带系发射光谱的顺序带组,计算了振动温度,所得到的振动温度的变化范围在1600K~2200K之间。通过多谱线斜率法,计算了等离子体的激发温度,所得的温度范围在1200K~2500K之间。2.利用自行设计的火花预电离辅助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在大气压空气中实现了均匀的类辉光放电。火花预电离装置和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形成一个负反馈系统,由单一电源驱动。介质阻挡放电装置能够抑制火花放电电流的过度增长,避免形成电弧放电;而火花放电能够为介质阻挡放电提供具有陡峭上升沿的脉冲高压。装置的放电状态,与外加电压频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本实验条件下,4.250kHz是一个临界频率。当装置运行在低于这个临界频率时,针针之间的放电为剧烈的火花放电,介质阻挡放电为均匀的类辉光放电;当高于这个临界频率时,针针之间的放电突变为柔和稳定的电晕增强放电,而介质阻挡放电为典型的丝状放电。介质阻挡放电之所以能够形成均匀的类辉光放电,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火花放电产生的紫外光波长在214.41nm~257.57nm波段,能够通过光电效应增加种子电子密度;另一方面能够提供快速上升的脉冲高压,缩短了介质阻挡放电开启的时间,避免了种子电子的损失,能够保证在介质阻挡放电开启时有足够高的种子电子密度。3.在介质阻挡大气压空气放电中得到了同心圆状斑图放电结构。从电流-电压波形图可以看到,随着放电丝密度的增加,丝与丝之间的时间和空间相互影响加强,最大电流脉冲幅度降低。气流对介质阻挡放电有着明显的影响,能够形成带状放电。但是随着放电丝密度的增加,气流的影响逐渐减弱。4.利用多针电晕增强放电装置,在大气压空气中实现了大体积均匀的辉光放电,研究了影响放电稳定性的因素。通过实验发现从电晕放电到辉光放电存在着明显的中间过渡过程,表现为出现带有直流成分的Trichel脉冲。这一现象的出现与阳极辉区的出现有着密切的联系。高速气流能够带走阳极亮斑内部产生的大量热量,因此对阳极亮斑的发展有着很强的抑制作用,极大的提高了从辉光放电向火花放电转化的阈值电流。大极板间距更加有利于辉光放电的稳定。(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07-06-01)

大气压均匀介质阻挡放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首先对大气压均匀放电的产生方法进行了分析,主要是从放电属性、放电结构、放电激励源等方面进行分类与归纳,并从激励电源因素、电极结构与电介质因素以及其它外部因素叁个方面对大气压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最后,详细分析和探讨了在诊断技术、反应器参数优化、功率密度问题以及其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气压均匀介质阻挡放电论文参考文献

[1].冉俊霞,马东,罗海云,王新新.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演化及α系数测量[J].高电压技术.2018

[2].王子卿,樊楠.大气压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应用进展[J].科技视界.2018

[3].王文春,杨德正,贾莉,张帅,刘志杰.大气压纳秒级高压脉冲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研究[C].第十六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一届全国等离子体医学研讨会会议摘要集.2013

[4].杨德正,王文春,王森,刘志杰.利用可调脉宽高压纳秒脉冲驱动产生大气压空气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研究[C].第十六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一届全国等离子体医学研讨会会议摘要集.2013

[5].方志,蔡玲玲,雷枭.氦气和氖气中大气压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特性比较[J].高电压技术.2011

[6].方志,解向前,邱毓昌.大气压空气中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产生及放电特性[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0

[7].廖作敏.大气压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0

[8].谢朋,郝海燕.电压幅值对均匀介质阻挡多脉冲大气压辉光放电的影响[J].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9].张燕.大气压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实验研究及其对丙纶无纺布的表面改性[D].大连理工大学.2008

[10].齐冰.大气压均匀介质阻挡放电以及多针电晕增强放电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

标签:;  ;  ;  ;  

大气压均匀介质阻挡放电论文-冉俊霞,马东,罗海云,王新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