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岩移动变形论文-李林

覆岩移动变形论文-李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覆岩移动变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山区,沟谷,地形,数值模拟

覆岩移动变形论文文献综述

李林[1](2019)在《山区沟谷地形采动覆岩移动变形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山区沟谷地形条件下的开采沉陷问题,以山西宏盛煤矿为工程背景,采用UDEC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沟谷地形条件下采动过程中覆岩与地表移动变形数值模型,重点分析了采动过程中覆岩与地表的力学损伤状态及位移变化.研究表明:采动程度对覆岩与地表的损伤状态具有重要影响,即采动程度越大,处于塑性破坏区的覆岩范围越大;沟谷地形地面坡度产生的附加水平移动对冲是形成谷底地表隆起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矿业工程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李沂杭[2](2019)在《华宁矿区综放开采条件下采场覆岩移动变形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对于煤炭的使用量仍旧处于一个高水平的需求量,目前对于煤炭开采过程中的发展规律有了宏观性的研究,但煤炭开采过程中上覆岩层的变形运移受地质条件和开采条件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而在预测采场覆岩的变形破坏值会有一定的偏差。因此,深入研究采场地质体变形影响因素,建立多因素与覆岩破坏程度之间的关系,对于控制地表沉陷和确保井下的安全开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次研究对象为山西华宁公司矿区,该矿区在开采过程中由于地质构造的存在,工作面的长度经历了由小到大的变化过程,矿井地处山区,地表起伏度不一,煤层的开采厚度也有差异,在附近的矿井及老采空区还存在老空区积水等问题。因此,研究地下开采对覆岩造成的破坏情况,确定导水裂隙带的发育高度,保证矿井不沟通地表第四系潜水以及老空区积水等问题对于矿井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理论分析、统计分析、数值模拟分析和实测手段,以山西华宁矿井为基础研究模型,对多因素不同组合影响下采场覆岩移动变形情况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对采空区覆岩运移规律进行力学分析,总结采空区覆岩随开采工作面不断推进过程中的破坏模式。搜集了56组矿井采煤工作面实际的工作面参数和矿井开采条件下的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值,初步分析各影响因素对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的影响趋势,并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对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2)根据矿井开采情况,在研究区布置钻孔,明确矿井的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并取样进行岩石力学参数测定,确定煤层顶板岩层物理力学性质。利用测井、井下电视、超声成像等的实测手段,对各个钻孔下导水裂隙带的发育高度进行了实测。(3)在华宁矿区的地质条件背景下,利用FLAC~(3D)软件,模拟了矿区可能存在的工作面开采条件下的煤炭开采模型,数值模拟过程中的变量为工作面长度、煤层采厚及煤层倾角,根据叁因素不同组合16种开采模型的模拟结果,研究工作面在充分开采后顶板应力、位移及塑性区的变化情况,并对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进行排序。(4)根据数值模拟结果,确定导水裂隙带的发育高度,判断地下开采对于地表的影响情况,找出顶板最大位移量和地表最大下沉值与采煤工作面开采条件的关系,确定地表的位移情况和地表最大下沉值点位置。(5)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华宁矿区导水裂隙带高度计算公式,利用此计算式对22107工作面导水裂隙带高度进行预测,将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在多组矿井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对导水裂隙带计算公式和经验公式进行准确性对比分析。(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9-05-01)

李超[3](2019)在《采动覆岩移动变形规律相似模拟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煤炭开采扰动上覆岩层结构变形和破坏诱发的矿山动力灾害问题,本文以陈家沟煤矿250204工作面为研究对象,运用物理相似材料模拟试验的方法,研究综放开采条件下采场覆岩结构破坏形态和高度,分析关键层破断机理和特征,为矿山矿压灾害治理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煤炭经济》期刊2019年03期)

宋维康,郝学龙[4](2018)在《矸石淋浆充填控制覆岩移动变形优化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充填开采条件下充填材料浪费严重难题,通过理论分析、现场观测的方式,对充填开采条件下覆岩移动变形机理、充填协作支撑体系稳固性进行分析。分析了充填条件下覆岩-充填体-煤柱的协作支撑机理,得到充填条件下覆岩稳定的力学判据,覆岩结构稳定下的侧向支撑压力1.71 MPa,采空区最小充实率87%。提出矸石淋浆充填采空区置换建下压覆资源的新思路,以安全有效控制地表移动变形,保证覆岩结构的稳定。(本文来源于《煤炭技术》期刊2018年09期)

左建平,周钰博,刘光文,邵光耀,史月[5](2019)在《煤矿充填开采覆岩连续变形移动规律及曲率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进一步探究充填开采覆岩移动变形规律,基于充填开采覆岩移动变形特征,给出了充填开采岩层"连续曲形梁"的定义。在分析覆岩变形与曲率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充填开采岩层曲率模型,提出采用曲率来评价充填开采覆岩的变形特征,导出了岩层曲率K的计算公式,揭示了充实率与岩层曲率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得出充实率、采厚及关键层是影响覆岩曲率的关键因素,支架长度对覆岩曲率也有一定的影响,提出采用曲率理论模型评价充填的效果。依据不同层位高度的岩层曲率变化特征,提出以极限曲率作为岩层破断的判别标准,判断不同充实率条件下岩层破断位置,并计算了直接顶、基本顶不破断的临界充实率,结果与钻孔实测结果基本一致。(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9年03期)

黄飞[6](2018)在《龙滩矿开采地表沉陷与覆岩移动变形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下煤炭的开采破坏原岩应力的平衡状态并使其重新分布直至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在此过程中上覆岩层发生移动变形甚至破坏;随着工作面的不断向前推进,覆岩移动与变形发展到地表,引起地表产生移动和变形,从而使地表产生塌陷、地面建筑物发生损坏等诸多的地质环境问题。而以上各种地质坏境问题归根结底是由覆岩与地表移动变形所导致的,因此,研究开采全过程中覆岩与地表移动变形规律不仅能为矿井地质坏境保护和灾害防治提供新的理念和思路,而且对矿井未来的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以龙滩矿3115南工作面为例,研究分析了矿井开采地表沉陷与覆岩移动变形规律,主要取得如下研究成果:(1)建立了地表沉降观测系统,获得了地下开采诱发的地表沉降特征和变化规律。(2)通过FLAC3D数值软件模拟分析,得到了回采工作面开采过程中覆岩的移动变形和应力分布规律,揭示了开采沉陷覆岩的移动规律。(3)基于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结果,提出了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8-05-01)

郎博,陈磊,邱亚辉[7](2018)在《煤矿胶结充填开采覆岩移动变形规律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煤矿胶结充填开采上覆岩层移动变形规律,以新阳矿十采区为工程背景,应用FLAC3D数值软件进行了模拟研究,分析了在不同充填率条件下,在一个回采空间内形成的"煤壁-顶板-充填体"的小结构和多个平行工作面形成的"煤柱-顶板岩层-充填体"的大结构上覆岩层的受力和变形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单工作面区域内,工作面前方出现增压区,在充填体侧出现减压区,随着充填率的增加,覆岩的移动变形量减小,充填体和工作面前方煤体的支承压力变小;在多个平行工作面区域内,基本顶在煤层倾斜方向上发生了连续弯曲下沉,基本顶的最大下沉量发生在各工作面中点位置;基本顶最大下沉量随充填率的增加而明显减小。(本文来源于《煤炭工程》期刊2018年04期)

张锦全[8](2018)在《充填对覆岩变形移动特征影响的对比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充填法采煤时其采场覆岩运移变化情况,通过UDEC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以邢台矿7608充填采煤工作面为背景的数值模型,通过模拟充实率为50%、70%、90%叁种不同情况,对不同充实率条件下采场覆岩变形运移特征以及不同充实率条件下的采场覆岩应力与超前支承压力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充实率越大,对采空区覆岩变形移动控制效果越好,采场覆岩变形量越小;采用充填法管理采空区与传统垮落法相比其采场围岩应力分布形态相似;充实率越大,超前支承压力及其影响范围越小。(本文来源于《煤炭与化工》期刊2018年01期)

张雷[9](2017)在《工作面覆岩移动变形观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准确掌握工作面开采引起覆岩的变形情况,以Z11590工作面采后的覆岩变形为观测的对象,对顶底板移近量、顶底板间应力、覆岩的离层量和超前支撑压力进行观测。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工作面的远离,工作面后方的采空区顶板与充填体接触,由于所充填的似膏体起到了支撑作用,顶板下沉速率减缓,下沉量逐渐稳定,最大下沉值为0.376 m;采空区内竖向围岩应力在充填体的承压作用下增长缓慢,竖向应力最大值为8.7 MPa,采空区内充填物承载压应力为原岩应力的75%;顶板中水平离层裂隙的高度也得到了控制,最大高度为15mm;超前支承压力峰值距工作面2.0 m左右,影响范围约为14.4 m左右,最大峰值压力为24.6 MPa,支承压力系数为2.12。(本文来源于《煤炭与化工》期刊2017年12期)

王晓东,杨建坤,张芝平,周超[10](2017)在《重复采动条件下覆岩移动变形及叁带分布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郭家河煤矿上覆岩层存在含水层,工作面之间煤柱尺寸留设较小,在重复采动条件下覆岩裂隙发育高度较难确定,通过对1303和1305工作面回采完成后覆岩岩性分析及计算,确定在重复采动条件下裂隙发育的高度,结合实验室物理模拟验证该条件下的裂隙发育高度以及对含水层的破坏情况,得出在该地质条件下裂隙带不会贯穿至含水层。(本文来源于《中国煤炭学会2017年华东片区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7-10-18)

覆岩移动变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对于煤炭的使用量仍旧处于一个高水平的需求量,目前对于煤炭开采过程中的发展规律有了宏观性的研究,但煤炭开采过程中上覆岩层的变形运移受地质条件和开采条件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而在预测采场覆岩的变形破坏值会有一定的偏差。因此,深入研究采场地质体变形影响因素,建立多因素与覆岩破坏程度之间的关系,对于控制地表沉陷和确保井下的安全开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次研究对象为山西华宁公司矿区,该矿区在开采过程中由于地质构造的存在,工作面的长度经历了由小到大的变化过程,矿井地处山区,地表起伏度不一,煤层的开采厚度也有差异,在附近的矿井及老采空区还存在老空区积水等问题。因此,研究地下开采对覆岩造成的破坏情况,确定导水裂隙带的发育高度,保证矿井不沟通地表第四系潜水以及老空区积水等问题对于矿井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理论分析、统计分析、数值模拟分析和实测手段,以山西华宁矿井为基础研究模型,对多因素不同组合影响下采场覆岩移动变形情况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对采空区覆岩运移规律进行力学分析,总结采空区覆岩随开采工作面不断推进过程中的破坏模式。搜集了56组矿井采煤工作面实际的工作面参数和矿井开采条件下的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值,初步分析各影响因素对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的影响趋势,并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对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2)根据矿井开采情况,在研究区布置钻孔,明确矿井的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并取样进行岩石力学参数测定,确定煤层顶板岩层物理力学性质。利用测井、井下电视、超声成像等的实测手段,对各个钻孔下导水裂隙带的发育高度进行了实测。(3)在华宁矿区的地质条件背景下,利用FLAC~(3D)软件,模拟了矿区可能存在的工作面开采条件下的煤炭开采模型,数值模拟过程中的变量为工作面长度、煤层采厚及煤层倾角,根据叁因素不同组合16种开采模型的模拟结果,研究工作面在充分开采后顶板应力、位移及塑性区的变化情况,并对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进行排序。(4)根据数值模拟结果,确定导水裂隙带的发育高度,判断地下开采对于地表的影响情况,找出顶板最大位移量和地表最大下沉值与采煤工作面开采条件的关系,确定地表的位移情况和地表最大下沉值点位置。(5)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华宁矿区导水裂隙带高度计算公式,利用此计算式对22107工作面导水裂隙带高度进行预测,将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在多组矿井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对导水裂隙带计算公式和经验公式进行准确性对比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覆岩移动变形论文参考文献

[1].李林.山区沟谷地形采动覆岩移动变形数值模拟[J].矿业工程研究.2019

[2].李沂杭.华宁矿区综放开采条件下采场覆岩移动变形规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9

[3].李超.采动覆岩移动变形规律相似模拟试验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

[4].宋维康,郝学龙.矸石淋浆充填控制覆岩移动变形优化设计研究[J].煤炭技术.2018

[5].左建平,周钰博,刘光文,邵光耀,史月.煤矿充填开采覆岩连续变形移动规律及曲率模型研究[J].岩土力学.2019

[6].黄飞.龙滩矿开采地表沉陷与覆岩移动变形规律研究[D].重庆大学.2018

[7].郎博,陈磊,邱亚辉.煤矿胶结充填开采覆岩移动变形规律数值分析[J].煤炭工程.2018

[8].张锦全.充填对覆岩变形移动特征影响的对比模拟研究[J].煤炭与化工.2018

[9].张雷.工作面覆岩移动变形观测分析[J].煤炭与化工.2017

[10].王晓东,杨建坤,张芝平,周超.重复采动条件下覆岩移动变形及叁带分布规律研究[C].中国煤炭学会2017年华东片区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7

标签:;  ;  ;  ;  

覆岩移动变形论文-李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