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际理论论文-李芳媛,杜习举

文化交际理论论文-李芳媛,杜习举

导读:本文包含了文化交际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交际翻译理论,江西四大名山,文化词,翻译方法

文化交际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李芳媛,杜习举[1](2019)在《交际翻译理论视角下旅游文本中文化词的翻译方法——以江西省四大名山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形势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向海外游客宣传中国的旅游资源,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变成一项亟待解决的议题。本文以庐山、井冈山、叁清山、龙虎山旅游文本中的文化词类为代表,从交际翻译理论的信息功能和召唤功能出发,提出增补、减省和转换的翻译方法来处理文化词的方式,可有助于讲好中国故事,吸引海外游客,为江西名山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9年49期)

郝薇[2](2019)在《基于语言模因理论的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实践模型有效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中,语言教学是其中的重要教学内容,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外语已经成了当前社会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技能,而高职院校想要通过语言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就必须要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这是语言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教学理念落后等原因,导致教师忽略了对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却缺乏实践应用能力,这对于学生素养的提高是十分不利的。所以本文就对高职院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进行探究。(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9年49期)

王慧鑫,陈百海[3](2019)在《动态系统理论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社会对文化理解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而促进文化相互理解的活动过程便是跨文化交流。基于此,从动态系统理论视角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理论模型进行分析与建构,以期为高校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测评提供理论基础,进而探索"新国标"框架下对高校日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新思路。(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曹颖[4](2019)在《中美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产生的社会心理原因——基于Scollon,R.& Scollon,S.W.的文化语境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Scollon,R.&Scollon,S.W.在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Discourse Approach一书中研究了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文化语境因素,这对于分析文化群体间的交际有意义。认识文化差异导致的社会心理原因有助于克服由此产生的语用失误。本文运用Scollon,R.&Scollon,S.W.的文化语境理论,从意识形态、社会生活、面子系统、交流形式四个维度分析了中美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语境差异引起语用失误产生的社会心理原因,旨在帮助中美跨文化交际者更有效地进行交流。(本文来源于《湖北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刘嘉璐[5](2019)在《在交际理论翻译下的陕西美食文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陕西在历史进程中形成了悠久和自己独特特色的文化,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陕西的美食文化历史悠久,具有其自身独特的文化韵味。陕西的美食种类繁多,本文是从陕西美食方面找寻翻译的现状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翻译方法,并运用交际翻译理论来研究陕西的美食文化,探讨并解决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期刊2019年18期)

张曦,周睿婧[6](2019)在《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整合交际理论及其创新与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来华留学生人数的增加和生源的多元化,帮助学生实现跨文化适应已成为相关院校的现实需要。面向人格成长的整合交际理论提出压力-适应-成长动态模型,认为在跨文化适应过程中,环境的压力促进适应者通过交流和学习重组自己的内在世界,在应对挑战的过程中发展出兼具多元文化因素的跨文化人格,以螺旋上升的方式实现适应。该理论坚持多元文化融合的立场,特别强调压力对人格成长的作用,兼具理论的创新性和实践的操作性,对当下我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期刊2019年04期)

葛婉[7](2019)在《基于需求理论下的中国特色文化大学英语交际能力培养模式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个国家的交流越来越多,这对英语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认真做好对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就需要以需求层次分析理论为指导,在教学模式上不断进行创新。为此,将要在本文中对基于需求理论下的中国特色文化大学英语交际能力培养模式进行探究,希望对促进我国英语教学事业的发展,可以起到有利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36期)

王晋,郑丽[8](2019)在《基于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的民航飞行人员跨文化交际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化的快速推进,民航业的国际交流日渐增多,民航飞行人员的跨文化交际成为了民航国际化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将对民航飞行人员的跨文化交际现状以及影响跨文化能力的相关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作为理论支撑,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逐一阐释。结合跨文化交际研究结果,对如何提高民航飞行人员的跨文化能力提出相关建议,为民航院校和航空公司提供参考,具有其理论和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民航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王蓁[9](2019)在《多模态理论视角下的《跨文化交际》课堂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而我们也发现,在文化交流中语言好的并不一定能在交流中达成沟通目的,这就给外语教学提出了思考,输出什么样的人才才是符合时代需要。近年来多模态应用日趋广泛,在英语教学方面的尝试也是百花齐放。在英语教学中,作者建议结合多模态理论进行跨文化教学课堂设计,既符合文化推广战略决策的需要,又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9年29期)

吴玉立[10](2019)在《从跨文化交际视角看唐诗英译(以唐诗意象为主)——以彼得·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来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古诗是世界文化中璀璨的明珠,其中许多唐诗佳作流传下来,国内外学者希望将这一宝贵财富翻译过来,已取得可观成果。本文将从跨文化交际视角,用彼得·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来探讨唐诗意象英译。(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17期)

文化交际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中,语言教学是其中的重要教学内容,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外语已经成了当前社会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技能,而高职院校想要通过语言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就必须要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这是语言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教学理念落后等原因,导致教师忽略了对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却缺乏实践应用能力,这对于学生素养的提高是十分不利的。所以本文就对高职院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进行探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化交际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李芳媛,杜习举.交际翻译理论视角下旅游文本中文化词的翻译方法——以江西省四大名山为例[J].校园英语.2019

[2].郝薇.基于语言模因理论的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实践模型有效性研究[J].校园英语.2019

[3].王慧鑫,陈百海.动态系统理论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

[4].曹颖.中美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产生的社会心理原因——基于Scollon,R.&Scollon,S.W.的文化语境理论[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9

[5].刘嘉璐.在交际理论翻译下的陕西美食文化研究[J].山西青年.2019

[6].张曦,周睿婧.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整合交际理论及其创新与启示[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9

[7].葛婉.基于需求理论下的中国特色文化大学英语交际能力培养模式探究[J].智库时代.2019

[8].王晋,郑丽.基于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的民航飞行人员跨文化交际研究[J].民航学报.2019

[9].王蓁.多模态理论视角下的《跨文化交际》课堂设计[J].校园英语.2019

[10].吴玉立.从跨文化交际视角看唐诗英译(以唐诗意象为主)——以彼得·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来探讨[J].青年文学家.2019

标签:;  ;  ;  ;  

文化交际理论论文-李芳媛,杜习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