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墙论文-张馨

户籍墙论文-张馨

导读:本文包含了户籍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农民工,社会融合,双重户籍墙

户籍墙论文文献综述

张馨[1](2018)在《“双重户籍墙”对农民工群体社会融合的影响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化的逐步深化,农民工群体已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农民工作为一个典型的移民群体,必定要适应发达城市中的现代生产体系和现代性的社会互动规范,成为城市生活中的社会成员,从而实现社会融合。文章选取农民工个体融合为研究视角,以户籍制度中的显性、隐性双重屏蔽为例,探究制度性因素对于农民工社会融合的影响机制。(本文来源于《改革与开放》期刊2018年18期)

吕小军[2](2015)在《“隐性户籍墙”对农民工就业流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民工的就业流动问题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而户籍因素则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十八届叁中全会《决定》出台的时机上,原先的户籍制度即将出现大的变革,但户籍制度背后所隐含的问题也同样值得关注。文章分析界定了户籍制度背后的"隐性户籍墙"的持续性与地域隔离性问题,利用Logit二元选择模型,分析"隐性户籍墙"制度对于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分析发现:教育公共品供给,医疗保险,失业保障等多重户籍制度隐性壁垒直接制约了农民工的就业流动,户籍制度的彻底改革势不容缓。(本文来源于《江苏商论》期刊2015年09期)

杨菊华,王毅杰,王刘飞,刘传江,陈友华[3](2014)在《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双重户籍墙”情景下何以可为?》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社会融合是国际移民和国内移民(或流动人口)面临的共同问题。美国和欧盟对移民的社会融合问题高度重视,形成了各自的理论体系。中国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概而言之,中国关于流动人口问题的研究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折射出学界和政府部门在不同时期对"流动"这一人口现象、对"流动人口"这个群体的认识历程。早期的相关研究主要探讨流动人口的总量、结构、特征、空间轨迹,以及流动对流出地和流(本文来源于《人口与发展》期刊2014年03期)

顾定海[4](2013)在《逐步拆除阻碍共同富裕的“户籍墙”》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顾定海)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紫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沈雯在京提出:“希望政府逐步拆除阻碍共同富裕的‘户籍墙’。”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提出这一建议是源于学习中共十八大报告后的一点体会,也是对国家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思考。(本文来源于《联合时报》期刊2013-03-19)

董延芳,刘传江,胡铭[5](2012)在《行为经济学视角的农民工隐性户籍墙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70年代滞涨后,大量无法解释应对的现实问题让人们意识到,主流经济学关于人的基本假设存在不足,在经济研究中结合人的心理的探讨是必要的。为解释现实中农民工不积极申请积分制入户,文章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武汉市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基于行为经济学中的失望/后悔效应、牺牲陷阱、偏见与错觉理论解释了结果,提出作为户籍制度衍生的社会屏蔽,隐性户籍墙应囊括由二元户籍导致的对农民和市民在社会生活一切方面的歧视,其对农民工农转非选择的作用不仅在于这些客观歧视,还在于农民工面对歧视时的主观心理。改革开放后,我国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持续至今,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还会日趋活跃,尤以农民工的流动突出,凸显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性。当前,农民工对市民化的犹豫不愿意,反映户籍改革及其配套制度的建立完善不到位,其与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城镇化、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尚有差距。(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期刊2012年03期)

刘传江,程建林[6](2009)在《双重“户籍墙”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户籍制度以及粘贴在户籍制度上的其他相关制度安排,农民工的地域迁徙及其农民身份的彻底变更并没有实现,致使普遍出现"人—居"分离、"职业身份—户籍身份"错位的格局。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最终出路在于实现绝大多数农民工市民化,目前虽然"农民→农民工"已经成功穿越了"显性户籍墙",而"农民工→市民"需穿越韧性更强的"隐性户籍墙",后者构成了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障碍。农民工实现向市民的转变,必须具有市民化意愿和市民化能力,然而双重"户籍墙"加大了市民化成本,弱化了市民化预期,阻碍了市民化进程。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必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拆除"隐形户籍墙"。(本文来源于《中国城市研究》期刊2009年00期)

刘传江,程建林[7](2009)在《双重“户籍墙”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户籍制度以及粘贴在户籍制度上的其他相关制度安排,农民工的地域迁徙及其农民身份的彻底变更并没有实现,致使普遍出现了"人-居"分离、"职业身份—户籍身份"错位的格局。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最终出路在于实现绝大多数农民工市民化。目前,虽然"农民→农民工"已经成功穿越了"显性户籍墙",而"农民工→市民"需穿越的韧性更强的"隐性户籍墙",后者构成了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障碍。农民工实现向市民转变,必须具有市民化意愿和市民化能力,然而双重户籍墙增大了市民化成本,弱化了市民化预期,阻碍了市民化进程。因此,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必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拆除"隐形户籍墙"。(本文来源于《经济学家》期刊2009年10期)

张英红[8](2002)在《中国城乡:长达半个世纪的“户籍墙”》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人类文明己跨入21世纪之后,在泱泱13亿人口的东方神州,一道壁垒森严的“户籍墙”却依然树立于城乡之间,人为地将全体公民划分为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形成了中国农民与市民相区别、城市与乡村相分割的独特的二元社会经济格局。历史和实践己经昭示:加速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首要的关键就是推倒“户籍墙”。(本文来源于《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02年03期)

户籍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农民工的就业流动问题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而户籍因素则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十八届叁中全会《决定》出台的时机上,原先的户籍制度即将出现大的变革,但户籍制度背后所隐含的问题也同样值得关注。文章分析界定了户籍制度背后的"隐性户籍墙"的持续性与地域隔离性问题,利用Logit二元选择模型,分析"隐性户籍墙"制度对于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分析发现:教育公共品供给,医疗保险,失业保障等多重户籍制度隐性壁垒直接制约了农民工的就业流动,户籍制度的彻底改革势不容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户籍墙论文参考文献

[1].张馨.“双重户籍墙”对农民工群体社会融合的影响机制[J].改革与开放.2018

[2].吕小军.“隐性户籍墙”对农民工就业流动的影响[J].江苏商论.2015

[3].杨菊华,王毅杰,王刘飞,刘传江,陈友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双重户籍墙”情景下何以可为?[J].人口与发展.2014

[4].顾定海.逐步拆除阻碍共同富裕的“户籍墙”[N].联合时报.2013

[5].董延芳,刘传江,胡铭.行为经济学视角的农民工隐性户籍墙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

[6].刘传江,程建林.双重“户籍墙”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研究[J].中国城市研究.2009

[7].刘传江,程建林.双重“户籍墙”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J].经济学家.2009

[8].张英红.中国城乡:长达半个世纪的“户籍墙”[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

标签:;  ;  ;  

户籍墙论文-张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