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主义论文-张萌婷

生产主义论文-张萌婷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产主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乡村公共空间,转换机制,旅游型乡村,后生产主义

生产主义论文文献综述

张萌婷[1](2019)在《后生产主义背景下的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转换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生产主义”向“后生产主义”演化,是二战后西方国家乡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自建国至二十世纪末,“以粮为纲”始终是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技术的进步,农业和农村价值多元化的趋势开始显现,由“生产主义”向“后生产主义”演化也日趋明显。长叁角等发达地区乡村是我国最发达农区之一,近十多年其农业功能及乡村空间发生了激烈重构。旅游型乡村作为“后生产主义”背景下乡村转型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其发展势头迅猛。本文以“旅游型乡村”为研究象,以“公共空间转换机制”为核心议题,基于“后生产主义”视角,较为系统解析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的转换机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从乡村公共空间的定义开始,对乡村公共空间与旅游型乡村进行了概念界定,对乡村公共空间的内涵、特征及类型与演化机制进行详细地评述,提出研究问题。其次,以“后生产主义”为理论基础,阐述了“后生产主义”变革下乡村空间的重构。研究发现,在后生产主义背景下,乡村公共空间会发生以“去农化”、“空间商品化”与“多功能化”为机制的转换。这些机制催化了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的转换,使其在功能关系、空间布局、文化形态层面发生变化,进而激发了一系列“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乡村公共空间重构,研究聚焦于挖掘并呈现这一系列的互动过程与相关转换机制。最后,进行实例研究。基于苏州西巷村案例,通过乡村公共空间转换前后功能等比较,对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转换机制进行实证,验证了公共空间转换的“去农化”、“空间商品化”、“多功能化”的内在逻辑与驱动机制。(本文来源于《苏州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1)

姚娟,马晓冬[2](2019)在《后生产主义乡村多元价值空间重构研究——基于无锡马山镇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阐释后生产主义乡村内涵和特征基础上,以无锡马山镇为实证,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图谱比较法,比较分析城郊乡村从生产主义到后生产主义的经济形态、功能布局及空间景观的变迁。研究表明:后生产主义乡村具有非农化、多功能化、生态化和空间资本化特征,并呈现多元景观和价值空间;近30年马山镇从传统山村——乡村工业化——生态旅游度假岛的发展过程,也是从生产性乡村逐步演化到后生产性乡村的过程;马山后生产性乡村多元价值空间重构过程,是在空间生产机制作用下,面向旅游消费、高品质居住和生态服务等多元价值空间产生、扩张和集聚,具有后生产主义乡村特征的景观在镶嵌、蔓延和组合中得以塑造(本文来源于《人文地理》期刊2019年02期)

赵立元[3](2019)在《后生产主义时代比利时乡村空间发展特征、机理及对中国乡村规划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首先简要回顾了欧洲发达国家乡村从生产主义向后生产主义转型的背景和内涵。然后,以比利时弗拉芒地区典型村镇为例,从微观角度总结后生产主义时代欧洲乡村空间的发展特征,包括多样化的乡村产业空间、友好平衡的生态空间、鲜明的乡村性特征与地方特色、完善高水平的公共设施建设、丰富多样的乡村空间功能和有机交织的城乡空间关系。进一步,从宏观角度解析内在的实现机理,认为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变化、福利国家政策作用的延续、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引导政策、利于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产权制度和分权化的管理体制五个方面的因素共同促成了城乡融合发展的局面。最后,结合比利时乡村空间发展经验,基于我国现实基础,从乡村规划的角度提出改进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小城镇建设》期刊2019年03期)

刘祖云,刘传俊[4](2018)在《后生产主义乡村:乡村振兴的一个理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后现代主义的语境下,对乡村生产主义的反思产生了"后生产主义乡村"这一概念。西方后生产主义模式的驱动因素是多样的,在发达国家甚至在一些发展中国家,都出现了一些后生产主义乡村的经验证据。在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传统乡村的结构发生了变化,随之而来的就是乡村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乡村生产性功能的消解及其向非生产性功能的转化。中国后生产主义乡村功能可能有叁种表现形式,即重新发现"农耕文化"的价值,重构"生活、生态与生产"兼具的乡村功能,以及发掘"乡村性"对于城市工业文明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观察》期刊2018年05期)

王瑞璠,王鹏飞[5](2017)在《后生产主义下消费农村的理论和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及我国人民温饱问题的解决,我国农村社区和农业生产发生巨大变化.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大城市周边农村地区,农村生产功能逐渐减弱,而农村的休闲、娱乐、文化、教育等消费功能逐渐增强,形成了将乡村性特征商品化的消费农村模式.消费农村产生于生产主义向后生产主义演变的背景下,通过商品化将具有乡村性表征的农业生产要素及农村其它自然、人文要素扩展为消费的对象.基于农村空间商品化理论,结合各种文献对消费农村的概念、形式的综述,本文对北京郊区消费农村实际状况进行了检验,以期为我国农村地区发展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实践证明,通过消费农村的活动不仅使农户经济收入来源增多,有利于农村资源的保护和地方文化和遗产的传承,还有益于建立密切的城乡要素互动.为推进消费农村的开展,政府应加强对消费农村的引导,给予农户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以及培养农户挖掘地方性的能力.(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1期)

高敏,刘畅,周馨[6](2016)在《后生产主义:城市近郊农业型城镇复兴研究——以天津市北辰区双口镇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了农业"生产主义"和"后生产主义"的特征,并在观念和政策层面对其进行了比较。在此视角下,文章对天津市北辰区双口镇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生产主义"困境进行了剖析,提出其转型和复兴的"后生产主义"策略,即通过盘活土地资源、农业"接二连叁"、的方式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并依托区位优势和地方特色向乡村旅游等服务业转型,从而构建具有"后生产主义"特色的大农业体系,实现乡村的复兴。此种思路可以为城市近郊的农业型城镇发展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5乡村规划)》期刊2016-09-24)

宋磊[7](2015)在《生产主义的产业政策观》一文中研究指出配置主义的产业政策观是相关领域的主流研究范式。由于这种范式无法准确地把握成功的政策实践的关键,所以中国是否应该实行产业政策以及如何设计政策措施两大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为突破这一研究格局,本文提出生产主义的产业政策观。依据这种产业政策观,政策过程由政府分配状态依存租金和企业将其转化为熊彼特租金的两阶段过程构成,成功的政策实践的关键是在抑制寻租成本的同时,以推动企业提高技术和组织能力并形成技术—组织互补性的形式来提高租金转化效率。改进中国政策实践的要点在于以竞争力的形成机制为中心,结合当代生产组织方式的特点,为政策措施确立微观基础。(本文来源于《经济学家》期刊2015年08期)

丁紫耀[8](2015)在《后生产主义乡村的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国初期,为了改变国家一穷二白的困境,国家制定农业支持工业的政策。乡村不断为工业提供生产资料和物质来源,并促进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以及中国加入W T O,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开始起着基础性的作用。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以及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的带动,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就业机会增多,吸引了大量的农民来城市务工。城乡发展不均衡,导致农业人口不断流失、农业部门萎缩和农业结构不合理等现象等。整体而言,我国的乡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已严重落后于城市,农民与城市居民之间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但是中国有650万个自然村落,有接近一半的农村户籍人口,乡村的发展对我国来说至关重要。为此,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都形成了明确的共识——中国的发展不能缺少乡村、乡村需要复兴、乡村发展需要进一步转型。那我国的乡村如何实现复兴和转型呢?面对乡村如何实现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课题,本文分五章节来阐述笔者的观点,主要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论。其中,本文的第一章介绍了后生产主义乡村发展的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介绍国内外对生产主义和后生产主义的研究现状。第叁章对后生产主义的内涵、发展特征、发展趋势进行详细地阐述。第四章,经过较广泛的调研,选取浙江省金华市叁个乡村研究的对象,分析后生产主义时代样本村面临的诸多挑战。针对以上挑战,分析样本村如何做出应对,使乡村健康持续良好的发展。第五章是结论与展望。通过后生产主义思想和样本村分析得出:后生产主义乡村思维是实现乡村复兴和转型的重要途径,特色农业带动型、工业化带动型、休闲度假带动型等模式在解决自身的一些问题之后,能够促使乡村复兴和可持续发展。后生产主义乡村理论在中国有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的必要。(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期刊2015-05-27)

张京祥,申明锐,赵晨[9](2014)在《乡村复兴:生产主义和后生产主义下的中国乡村转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改革开放以来的乡村转型总结为叁个主要阶段,探讨了衰败、异化两类乡村蜕变形式,并对当前政府推动的乡村建设实践进行了剖析。文章通过中西之间的对比,认为当前中国乡村的发展面临着压缩城镇化与乡村转型的双重背景,西方乡村转型背景下的生产主义与后生产主义在中国语境下同等重要。基于此,文章超越了简单线性的乡村转型和当前乡村建设实践,提出了更加全面、深刻的"乡村复兴"概念,从内外两方面界定了其基本内涵。文章进而指出,乡村的复兴应该在产业、资本、管治、文化等方面具备多元的形式。(本文来源于《国际城市规划》期刊2014年05期)

张京祥,申明锐,赵晨[10](2014)在《乡村复兴:生产主义和后生产主义下的中国乡村转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改革开放以来的乡村发展总结为叁个主要发展阶段,探讨了衰败、异化两类乡村蜕变形式,并对当前政府推动的乡村建设实践进行了剖析。文章通过中西之间的对比,认为当前中国乡村的发展面临着压缩城镇化与乡村转型的双重背景,西方乡村转型背景下的生产主义与后生产主义在中国语境下同等重要。基于此,文章超越了简单的乡村转型和当前乡村建设实践,提出了更加全面、深刻的"乡村复兴"概念,从内外两方面界定了其基本内涵。文章进而指出,乡村的复兴应该在产业、资本、治理、文化等方面具备多元的形式。(本文来源于《第五届海峡两岸经济地理研讨会摘要集》期刊2014-06-27)

生产主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阐释后生产主义乡村内涵和特征基础上,以无锡马山镇为实证,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图谱比较法,比较分析城郊乡村从生产主义到后生产主义的经济形态、功能布局及空间景观的变迁。研究表明:后生产主义乡村具有非农化、多功能化、生态化和空间资本化特征,并呈现多元景观和价值空间;近30年马山镇从传统山村——乡村工业化——生态旅游度假岛的发展过程,也是从生产性乡村逐步演化到后生产性乡村的过程;马山后生产性乡村多元价值空间重构过程,是在空间生产机制作用下,面向旅游消费、高品质居住和生态服务等多元价值空间产生、扩张和集聚,具有后生产主义乡村特征的景观在镶嵌、蔓延和组合中得以塑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产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1].张萌婷.后生产主义背景下的旅游型乡村公共空间转换机制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9

[2].姚娟,马晓冬.后生产主义乡村多元价值空间重构研究——基于无锡马山镇的实证分析[J].人文地理.2019

[3].赵立元.后生产主义时代比利时乡村空间发展特征、机理及对中国乡村规划的启示[J].小城镇建设.2019

[4].刘祖云,刘传俊.后生产主义乡村:乡村振兴的一个理论视角[J].中国农村观察.2018

[5].王瑞璠,王鹏飞.后生产主义下消费农村的理论和实践[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6].高敏,刘畅,周馨.后生产主义:城市近郊农业型城镇复兴研究——以天津市北辰区双口镇为例[C].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5乡村规划).2016

[7].宋磊.生产主义的产业政策观[J].经济学家.2015

[8].丁紫耀.后生产主义乡村的发展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

[9].张京祥,申明锐,赵晨.乡村复兴:生产主义和后生产主义下的中国乡村转型[J].国际城市规划.2014

[10].张京祥,申明锐,赵晨.乡村复兴:生产主义和后生产主义下的中国乡村转型[C].第五届海峡两岸经济地理研讨会摘要集.2014

标签:;  ;  ;  ;  

生产主义论文-张萌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