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采矿环境再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采矿环境,矿业发展,发展思路,环境再造
采矿环境再造论文文献综述
李雪松,张安,徐征军[1](2019)在《采矿环境再造与矿业发展新思路》一文中研究指出矿业开采可能引发各类环境问题,不但影响采矿行业效益,而且对人们健康造成巨大威胁。本文从空气污染、植被破坏、地质灾害叁方面阐述采矿产生的环境问题,分别从合理规划、及时修复两方面阐述环境再创造的主要途径。进而提出健全法规、创新管理等矿业行业发展思路。(本文来源于《世界有色金属》期刊2019年17期)
刘泽洲,周科平,肖雄[2](2017)在《采矿环境再造人工结构稳定性远程自动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疆喀拉通克铜镍矿开展"开采环境再造深孔诱导崩矿充填采矿法"工业试验的过程中,将传感器预埋到人工结构中,构建了远程自动监测系统,根据监测数据分析了人工结构在矿体回采过程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传感器位置的选择应结合采矿工程的特点,对人工结构进行受力情况分析后,将其布置在关键部位;进路内各测点的应力变化总体趋势是压应力逐步向拉应力的方向发展,但随采矿扰动减小,各应力状态趋于平稳,其中最大拉应力为0.83 MPa,小于C20混凝土的抗拉强度1.1 MPa,安全系数为1.32,且进路内布置的钢筋网可进一步提高抗拉强度,保障其结构稳定性;进路内各测点的位移不同程度地出现增大的趋势,随采矿扰动减小,各测点的位移发展很缓慢,测点中最大位移量达到44.1 mm,但在319 d之后此点位移变化很小,变形速率由0.103 5 mm/d降至0.010 7 mm/d,趋于稳定的状态,现场生产中应加强对此点的长期监测和控制其稳定性,保证安全生产。(本文来源于《安全与环境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张立飞,刘可[3](2016)在《采矿环境再造与矿业发展新路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对矿山工程系统特征及采矿所引起的环境负效应进行分析,研究了再造采矿环境的方法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探究科学采矿的本质,从而从根本上打破原始的采矿方法界限,让人们在对采矿技术革新的发展上有观念性的转变,有利于对采矿工业发展思路进行探索。(本文来源于《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期刊2016年07期)
伍祖锋[4](2014)在《采矿环境再造与矿业发展新思路》一文中研究指出能源的供应关系着世界发展的命脉,开采矿藏是我们获得能源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能源的开采必然带来对环境的污染,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已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在能源开采方面,既要减少能源在开采过程中的浪费,又要尽量地避免矿藏开采造成环境污染,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采矿环境再造。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着重对如何贯彻采矿环境再造和矿业发展的新思路进行简要分析。(本文来源于《技术与市场》期刊2014年01期)
李建辉,梁耀东,王雷[5](2013)在《采矿环境再造技术在垮落区边缘残矿回收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铜坑矿在历史开采过程中留下了大量垮落区,而垮落区内往往积存了大量高品位残矿,这部分残矿资源的回收利用对矿山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安全回收这部分资源,引入采矿环境再造理念,研发了适用于垮落区边缘残矿资源回收的采矿环境再造技术,即先通过注浆加固垮落区边缘松散体,然后在棚架支撑下施工混凝土拱,形成稳固的人工出矿进路,最终实现了这部分残矿资源的顺利回收。(本文来源于《采矿技术》期刊2013年06期)
黄爱国,柳旭光[6](2013)在《采矿环境的再造及矿业发展思路》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矿产资源国家,采矿业有着悠久的历史,长年以来采矿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重要贡献。不过我们也是清晰的认识到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给我们生活环境带来了很大的伤害,在面对这样的环境危机,我们必须要寻找更好的采矿作业的发展思路。怎样可以更好的进行采矿作业是各个矿区追求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针对于采矿环境再造进行探讨,研究新的采矿技术。(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3年11期)
孙德志[7](2013)在《基于采矿环境再造的开采顺序时变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今科技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地方煤矿发展的需求下,煤矿开采技术的改革必须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立足于煤炭开采技术的前沿,立足于煤炭工业工程实际问题的解决,现对采矿环境再造的开采顺序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本文来源于《民营科技》期刊2013年04期)
王海昶[8](2012)在《高价值松软破碎矿体开采环境再造深孔诱导崩矿充填采矿法条柱施工工艺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高价值松软破碎岩体开采环境再造深孔诱导崩矿充填采矿方法(下面简称新方法),是由新疆有色集团公司与国家科技部、中南大学合作的重要项目。该研究课题被列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综合技术研究项目,并在喀矿一号岩体650水平19线展开试验。通过该课题系统综合的研究,创新了喀矿采矿技术的方案,开发了一种适合喀矿矿体赋存特征和采矿技术条件,高效、低成本、安全的采矿方法。大幅度提高了采矿生产的能力、降低了采矿成本、改善了作业条件,保护了矿山地区的生态环境。(本文来源于《新疆有色金属》期刊2012年04期)
周科平,朱和玲,高峰[9](2012)在《采矿环境再造地下人工结构稳定性综合方法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矿等地下空间工程的稳定性研究一直是岩土工程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分析、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地下结构稳定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将数学解析法、经验类比法、相似模型试验法、数值模拟法以及现场监测法有机结合起来,提出研究地下人工结构稳定性的综合分析方法。将该综合分析方法应用到工程实践中,探讨在松软破碎矿岩条件下通过采矿环境再造技术实现矿石安全、高效回采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综合分析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可为此类复杂问题提供科学参考。(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2年07期)
胡建华,雷涛,周科平,陈庆发[10](2011)在《基于采矿环境再造的开采顺序时变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卡房矿新山矿段的地质条件和生产能力要求的实际情况,基于采矿环境再造连续开采的思想,提出了3种可行的开采顺序优化方案。运用MIDAS/GT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复杂矿体的叁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并分析了3种不同开采顺序优化方案的力学时变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开采的逐步推进,采场的应力和位移不断增大,并出现了明显的应力集中;3种方案中采场周围最大压应力均达到了27 MPa,顶板最大压应力不超过15 MPa,最大拉应力达到了1.2 MPa;顶板最大沉降位移值分别为82.9、84.4、84.5 mm;顶板有较大范围的拉应力区域出现,3种方案拉应力区域面积占顶板面积的比例最大分别达到22%、22.3%和23.5%,但拉应力区域的时变规律表现出显着的不平衡性和突变性。运用采场结构对采动过程响应的时变分析,以拉应力损伤区域和顶板的沉降位移为评价指标,提出方案1的开采顺序为最优方案。(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1年08期)
采矿环境再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新疆喀拉通克铜镍矿开展"开采环境再造深孔诱导崩矿充填采矿法"工业试验的过程中,将传感器预埋到人工结构中,构建了远程自动监测系统,根据监测数据分析了人工结构在矿体回采过程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传感器位置的选择应结合采矿工程的特点,对人工结构进行受力情况分析后,将其布置在关键部位;进路内各测点的应力变化总体趋势是压应力逐步向拉应力的方向发展,但随采矿扰动减小,各应力状态趋于平稳,其中最大拉应力为0.83 MPa,小于C20混凝土的抗拉强度1.1 MPa,安全系数为1.32,且进路内布置的钢筋网可进一步提高抗拉强度,保障其结构稳定性;进路内各测点的位移不同程度地出现增大的趋势,随采矿扰动减小,各测点的位移发展很缓慢,测点中最大位移量达到44.1 mm,但在319 d之后此点位移变化很小,变形速率由0.103 5 mm/d降至0.010 7 mm/d,趋于稳定的状态,现场生产中应加强对此点的长期监测和控制其稳定性,保证安全生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采矿环境再造论文参考文献
[1].李雪松,张安,徐征军.采矿环境再造与矿业发展新思路[J].世界有色金属.2019
[2].刘泽洲,周科平,肖雄.采矿环境再造人工结构稳定性远程自动监测[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7
[3].张立飞,刘可.采矿环境再造与矿业发展新路径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
[4].伍祖锋.采矿环境再造与矿业发展新思路[J].技术与市场.2014
[5].李建辉,梁耀东,王雷.采矿环境再造技术在垮落区边缘残矿回收中的运用[J].采矿技术.2013
[6].黄爱国,柳旭光.采矿环境的再造及矿业发展思路[J].科技风.2013
[7].孙德志.基于采矿环境再造的开采顺序时变优化研究[J].民营科技.2013
[8].王海昶.高价值松软破碎矿体开采环境再造深孔诱导崩矿充填采矿法条柱施工工艺优化[J].新疆有色金属.2012
[9].周科平,朱和玲,高峰.采矿环境再造地下人工结构稳定性综合方法研究与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
[10].胡建华,雷涛,周科平,陈庆发.基于采矿环境再造的开采顺序时变优化研究[J].岩土力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