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氮磷配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辣木,配比施肥,养分吸收,生长状况
氮磷配比论文文献综述
张敏,杨浩瑜,包立,汪泰,张乃明[1](2019)在《氮、磷、钾配比施肥对辣木生长及叶片养分吸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明确辣木生长对养分的需求及叶片养分吸收状况。[方法]研究采取田间小区实验,设置N_(80)、N_(80)P_(20)、N_(80)K_(40)、P_(20)K_(40)、N_(80)P_(20)K_(40)、N_(60)P_(20)K_(60)和不施肥对照7个处理,测定分析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对辣木生长及叶片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处理下,辣木生长速度先快后缓慢,处理90 d后株高、冠幅和鲜叶生物量的最高值及地径的次高值均出现在N_(80)中,N_(60)P_(20)K_(60)的株高、地径及N_(80)K_(40)的鲜叶生物量仅次于N_(80)处理;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均促进了辣木叶片中全氮、全磷含量的累积,但降低了全钾含量;除N_(80)外,其它处理叶片叶绿素含量均低于CK,高氮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均高于P_(20)K_(40)和N_(60)P_(20)K_(60),N_(80)P_(20)高于N_(80)K_(40)。[结论]各元素对辣木生长影响大小为N>K>P,对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影响大小为N>P>K,叶片中营养元素含量大小为N>K>P。综合试验结果中辣木主要生长指标的生长及叶片养分吸收情况,配比施肥最优处理为N_(80),且该施肥处理主要适用于辣木幼龄及速生生长阶段。(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向小,张清杰[2](2019)在《氮磷钾肥不同施用配比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不同氮、磷、钾肥料施用配比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方法:综合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与模拟寻优分析方法,在广州市增城喜农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所属的玉米种植区块开展大田小区试验。结果:氮磷钾最优的施用配比为N 42.85 kg·hm~(-2)、KH2PO4 53.83 kg·hm~(-2)、(NH4)3PO4·3H2O 181.33 kg·hm~(-2),产量将达到12 358.06 kg·hm~(-2)。钾肥、磷肥、氮肥以及玉米产量的最优配比区间分别为179.3~183.44kg·hm~(-2)、52.39~55.42kg·hm~(-2)、40.9~43.8 kg·hm~(-2)、12 338.18~12 386.08 kg·hm~(-2)。结论:施肥配比下的玉米增产最高。在单因子施肥效应中,钾肥施肥量与玉米产量间具有正向关联关系。磷肥与氮肥施肥量在短期内可促进玉米产量增加,但在长期则表现出边际作用递减。在两因子间作效应中,氮钾、钾磷间作能够提升玉米产量,氮磷间作对玉米产量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期刊2019年15期)
付薇,覃涛英,韩永芬,苏生,马培杰[3](2019)在《氮、磷、钾施肥配比对桂闽引象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桂闽引象草为材料,采用叁因素叁水平正交优化设计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水平下桂闽引象草农艺性状、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变化,以探讨施肥对桂闽引象草的影响。结果表明,桂闽引象草通过合理的氮、磷、钾施肥配比,能够达到较好的生产效果,综合分析,组合N20P10K20的施肥效果最佳,即在N 20 kg/667 m~2、P 10 kg/667 m~2、K 20 kg/667 m~2的施肥配比下,桂闽引象草年鲜草产量达11 267.5 kg/667 m~2,折合干草产量为2 520.7 kg/667 m~2,比对照(无肥处理)分别增产39.74%和46.30%,粗蛋白含量12.68%,比对照增加25.60%。(本文来源于《畜牧与饲料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罗帅,钟秋平,葛晓宁,曹林青,郭红艳[4](2019)在《不同氮、磷、钾施肥配比对油茶花芽分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施肥配比对油茶花芽分化的影响,掌握氮、磷、钾最佳施肥配比,为油茶高效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8年生‘长林4号’油茶为试验材料,采用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L_9(3~4)进行施肥试验。[结果]研究表明:在试验水平范围内,适量加施氮、钾肥有利于提高油茶花芽分化率;提高油茶花芽分化率的氮、磷、钾最佳施肥配比为N_(222.22)P_(81.83)K_(240.24)。在油茶花芽生理分化期,施氮、磷、钾肥能提高花芽内源激素ABA含量;施氮、磷肥可提高花芽内源激素ZR和IAA含量,而ABA含量与花芽分化率呈中等正相关,且相关性显着,ZR、IAA和GA_3与花芽分化率相关性不显着。在油茶花芽形态分化期,施氮、钾肥能提高花芽内源激素ZR、IAA和GA_3含量,降低花芽内源激素ABA含量。[结论]合理的氮、磷、钾施肥配比可能通过影响油茶花芽分化相关内源激素的含量水平,促进花芽分化,提高花芽分化率。(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马瑞琪,王次燕,马红娟[5](2019)在《礼县玉米生产氮、磷、钾最佳配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适宜礼县玉米生产的氮、磷、钾配比,严格按《甘肃省玉米肥效"3414"试验方案》在礼县选取10个试验点进行田间试验,运用方差分析、SSR法分别进行多重比较各个处理间产量,筛选出适合礼县玉米生产的氮、磷、钾最佳配比为21∶6∶6和14∶6∶9,为礼县玉米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与信息》期刊2019年05期)
唐忠国[6](2019)在《氮磷钾肥不同配比施用对水稻产量及其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量,水稻需肥规律,肥料利用率以及配方设计,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标体系,在全州县绍水镇开展了本试验。结果表明,在该地力条件下,水稻生长发育所需的氮磷钾3要素中,氮肥对水稻产量作用最大,依次是钾肥磷肥。一般早稻施肥量推荐每667m2施用纯氮肥10kg,纯P2O54kg,纯KCl8kg,效果最佳。(本文来源于《农业与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张春鸽[7](2018)在《氮磷钾肥配比对甘草多糖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叁元一次正交回归设计,对3年生甘草进行施肥试验,探讨不同施肥配比与施肥量对甘草多糖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施肥比例为1.6︰1.3︰1时,甘草多糖含量较高;钾肥对多糖含量贡献较大,施肥时应主要考虑K肥施用量,并考虑到K肥的交互作用。氮、磷、钾施肥配比对甘草多糖含量的响应模型为:Y=0.115 0+0.012 5N+0.008 8P+0.006 3K-0.003 8N2-0.001 3N P+0.011 3N K-0.011 3P K。响应模型表明,应多施K肥、适当增施N肥、减施P肥施用量。计算机仿真寻优结果表明,甘草多糖含量最大值施肥量分别为N11.6g/m~2~12.9g/m~2、P2O5 2.6g/m~2~2.9g/m~2、K2O 7.4 g/m~2~8.2g/m~2。(本文来源于《特产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郑章云,张明海,李智念,冉瑞莲,杨义[8](2018)在《氮磷钾肥施用量及配比对桑果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科学制定能提高桑果品质以及适于不同用途桑果生产的氮、磷、钾肥施用方案,在田间条件下以果桑品种大10树龄12 a的植株供试,应用"3414"肥效试验方案,于早春季(2月下旬)设置不同氮、磷、钾肥配比的14组桑园土壤施肥试验,调查不同施肥试验组桑园种植果桑的单果质量和桑果的主要化学组成。结果表明,施用氮、磷、钾肥能明显提高桑果的单果质量及桑果的可溶性糖含量,改变桑果的可滴定酸含量。当以桑果的单果质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为考核目标时,推荐3种肥料的施用配比为:氮肥(N)150~200 kg/hm~2,磷肥(P_2O_5)155~255 kg/hm~2,钾肥(K_2O)180~260 kg/hm~2。另依据桑果的用途建议:生产高糖中酸的鲜食桑果,宜增施钾肥和适量施用氮、磷肥;生产高糖高酸的加工桑果,宜增施氮、钾肥和适量施用磷肥。(本文来源于《蚕业科学》期刊2018年05期)
沈杰,和献锋,唐平,李恒,张春花[9](2018)在《不同氮、磷、钾配比追肥对初结果花椒树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初结果花椒树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配比的氮、磷、钾作为花前追肥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花椒初结果树追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氮、磷、钾配比的追肥可显着提高初结果花椒树的产量与品质,最佳的追肥模式为采摘后施用1 kg·株~(-1)尿素,花前追施尿素163 g·株~(-1),磷肥750 g·株~(-1),钾肥250 g·株~(-1)。(本文来源于《四川林业科技》期刊2018年05期)
邓天天,张玉珠,马培,陈纳[10](2018)在《不同氮磷配比对农田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河南省许昌市某地区农田土壤为供试土样,采用室内培养的方式,通过设置不同氮磷比处理土样,研究不同氮磷比在硝化作用过程中对土壤p H值、硝化作用时间和硝化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测试所用土壤铵态氮硝化类型为缓慢型,铵态氮的减少明显快于硝态氮的增加;氮磷配合施用处理土壤的p H值在开始培养时有所下降,随后呈上升趋势;磷酸盐的加入对土壤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减缓了硝化过程中土壤p H值的下降,有利于硝化作用的进行;氮磷配施有利于增加土壤硝化回收率,可以有效减少硝化过程中的氮损失;不同氮磷比对土壤硝化作用回收率影响有较大区别,N∶P分别为3∶1、1∶1、1∶3时硝化回收率分别为74.67%、90.00%、98.00%,比加等量氮不加磷对照组分别增加14.67、44.00、6.00百分点;合理的氮磷比(1∶1)施肥对减少硝化作用过程中的氮损失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17期)
氮磷配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不同氮、磷、钾肥料施用配比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方法:综合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与模拟寻优分析方法,在广州市增城喜农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所属的玉米种植区块开展大田小区试验。结果:氮磷钾最优的施用配比为N 42.85 kg·hm~(-2)、KH2PO4 53.83 kg·hm~(-2)、(NH4)3PO4·3H2O 181.33 kg·hm~(-2),产量将达到12 358.06 kg·hm~(-2)。钾肥、磷肥、氮肥以及玉米产量的最优配比区间分别为179.3~183.44kg·hm~(-2)、52.39~55.42kg·hm~(-2)、40.9~43.8 kg·hm~(-2)、12 338.18~12 386.08 kg·hm~(-2)。结论:施肥配比下的玉米增产最高。在单因子施肥效应中,钾肥施肥量与玉米产量间具有正向关联关系。磷肥与氮肥施肥量在短期内可促进玉米产量增加,但在长期则表现出边际作用递减。在两因子间作效应中,氮钾、钾磷间作能够提升玉米产量,氮磷间作对玉米产量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氮磷配比论文参考文献
[1].张敏,杨浩瑜,包立,汪泰,张乃明.氮、磷、钾配比施肥对辣木生长及叶片养分吸收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19
[2].向小,张清杰.氮磷钾肥不同施用配比对玉米产量的影响[J].南方农业.2019
[3].付薇,覃涛英,韩永芬,苏生,马培杰.氮、磷、钾施肥配比对桂闽引象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9
[4].罗帅,钟秋平,葛晓宁,曹林青,郭红艳.不同氮、磷、钾施肥配比对油茶花芽分化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19
[5].马瑞琪,王次燕,马红娟.礼县玉米生产氮、磷、钾最佳配比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
[6].唐忠国.氮磷钾肥不同配比施用对水稻产量及其肥料利用率的影响[J].农业与技术.2019
[7].张春鸽.氮磷钾肥配比对甘草多糖含量的影响[J].特产研究.2018
[8].郑章云,张明海,李智念,冉瑞莲,杨义.氮磷钾肥施用量及配比对桑果品质的影响[J].蚕业科学.2018
[9].沈杰,和献锋,唐平,李恒,张春花.不同氮、磷、钾配比追肥对初结果花椒树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四川林业科技.2018
[10].邓天天,张玉珠,马培,陈纳.不同氮磷配比对农田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