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喷射混凝土支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干混料,回弹率,强度
喷射混凝土支护论文文献综述
黄金彪[1](2019)在《干混料在煤矿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针对煤矿传统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过程中采用人工拌料存在计量不准确、原材料质量难以保证、粉尘浓度大、工人劳动强度大、功效低等特点,提出了采用机械预拌干混料代替人工现场拌和工艺,其具有生产工艺合理、计量准确、拌合均匀、环保节能和便于储存、节约资源的优点。在相同条件下,通过对比分析两种拌和工艺生产的成品混凝土石块的强度及井下喷浆效果,提出干混料无论在力学性能还是喷浆效果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其中7天龄期的混凝土试块极限载荷238.88kN,28天龄期的混凝土试块极限载荷294.33kN,7天龄期较人工拌和料试块极限载荷提高约15kN,28天龄期较人工拌合料试块极限载荷提高约4.6kN,井下喷浆回弹率从31.4%降低到24.1%,并且有效降低了人工倒料过程中的粉尘对作业人员及施工设备的危害,对煤矿喷浆工艺是一种重大革新,社会经济效果显着。(本文来源于《神华科技》期刊2019年09期)
吴家亮[2](2018)在《粉质粘土地层隧道“格栅拱架+喷射混凝土”支护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交通隧道建设数量迅猛增长,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地铁隧道数量剧增。“新奥法”由于其能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而在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建筑设施密布的城市中进行地铁隧道施工将不可避免地对隧道周边围岩产生扰动,同时引起隧道围岩变形及地表沉降。当隧道围岩变形及地表沉降超过一定限度时,隧道施工必然会危及周围建筑物、城市道路以及地下管线的安全。因此,选择合理的初期支护类型对于隧道的设计及施工非常重要,初期支护方式选择不当或者支护构件的强度不足,都会对隧道的安全施工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合理地使用初期支护类型以控制围岩及地表变形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以哈尔滨地铁1号线同江路站~哈南站地下隧道为工程背景,利用弹性薄壳理论建立“格栅拱架+喷射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支护力学模型,分析其支护机理同时求解一定条件下初支结构承担荷载大小;采用现场监测手段对该线路隧道围岩变形及地表沉降进行监测分析,同时开展现场试验,对试验段“格栅拱架+喷射混凝土”的初期支护构件内力及围岩压力进行试验监测,研究组合支护结构对地表沉降及隧道围岩变形的控制效果以及“格栅拱架+喷射混凝土”这种初期支护组合构件的稳定性。借助有限元软件ABAQUS开展数值试验,对哈尔滨地铁1号线同江路站~哈南站地下隧道采用上下台阶法开挖及“格栅拱架+喷射混凝土”的初期支护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试验段隧道开挖支护后地表沉降、隧道围岩的拱顶沉降以及周边收敛的的变化规律,同时研究新型组合初期支护结构“格栅拱架+喷射混凝土”受力特性。利用弹性理论方法并结合试验段现场案例对“格栅拱架+喷射混凝土”结构所承担荷载进行计算,同时改变组合初支结构的支护参数,研究参数变化对支护效果的影响,以此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8-05-26)
李子木[3](2018)在《U型槽钢拱架+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简要地阐述了U型槽钢拱架+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在南方中、小型矿山掘进巷道过程中的应用、支护技术及相关的优缺点。顶板事故的分类、产生的原因、冒顶的预兆、顶板事故的预防及处理方法。(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煤炭经济》期刊2018年09期)
童文[4](2017)在《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支护巷道技术及经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巷道掘砌过程中,当碰到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时,一般都需采用必要的支护方式加固巷道围岩。目前巷道施工过程中比较常用的支护方式有有喷锚网支护、混凝土支护、钢拱架支护。为了实现巷道安全、快速掘砌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通过不断的实地考察、资料收集、相关工程项目的类比研究,在某矿山巷道基建过程中引进了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本文来源于《建材与装饰》期刊2017年32期)
付宗智[5](2016)在《某地下矿山巷道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巷道安全、快速掘砌且兼顾经济效益,在现场实践和室内试验的基础上,针对目前矿区巷道状况,提出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并与喷锚网和素混凝土砌碹支护进行了比较。经过理论计算和施工验证,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施工进度快、巷道冒顶少、相同地质条件下每延米费用更低,在矿山施工过程中采用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是合理的。(本文来源于《现代矿业》期刊2016年11期)
李止芳[6](2016)在《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在防渗工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某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工程地质条件,制定了锚杆挂网锚固喷射抗渗混凝土的防渗治理方案,并从打孔、挂网、喷射混凝土等方面,阐述了具体的施工方法及质控措施,经实践,取得了显着的经济社会效益。(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6年27期)
[7](2016)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的公告》一文中研究指出现批准《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086-2015,自2016年2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4.1.4、4.5.3、12.1.19、13.1.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同时废止。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本文来源于《商品混凝土》期刊2016年02期)
胡雪钦,陈思茹[8](2015)在《隧道喷射钢纤维混凝土支护的力学特性及其施工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钢纤维掺合料对混凝土性能的改善机理及技术原理,并与非复合型混凝土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喷射钢纤维混凝土支护隧道围岩的主要力学特性与作用机理;论证了在隧道支护工程中使用喷射钢纤维混凝土可以满足新奥法的要求;并对湿喷钢纤维混凝土施工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本文来源于《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期刊2015年06期)
李恒一[9](2015)在《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在竖井工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竖井位于岩石中,一般采用锚杆喷射混凝土技术,目前在地铁区间中有较广泛的应用。文章结合已经施工的深圳地铁9号线孖银区间竖井对锚杆喷锚支护技术进行了数值模拟。(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期刊2015年02期)
徐咸辉[10](2015)在《峰后碎裂岩体破坏能量转化与纤维喷射混凝土支护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隧道施工建设前期的初期支护,作为整个施工工序极为重要的一环,国内的研究尚处于经验指导施工阶段,缺乏相关的工程问题研究,尤其是峰后碎裂围岩条件下配套的隧道建设初期支护研究。对于峰后碎裂围岩破坏机理的认识问题,已引起岩土工程领域学者们的浓厚兴趣。同时,相应的隧道初期支护对策以及最优化,也成为工程技术领域急需解决的一个工程难题。本文从峰后碎裂围岩体大变形导致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破裂这一工程现场问题需求出发,从能量平衡的角度,对峰后碎裂岩体的破坏变形特性进行研究。根据岩体裂隙发生及破坏过程中,整个围岩系统能量的变化来判断研究对象围岩体的稳定性,更好的解释峰后碎裂围岩变形破坏的内在机制。本文从峰后裂隙围岩局部大变形导致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破坏这一工程现场问题需求出发,基于应变能密度理论研究,借助于UDEC数值模拟工具,以塑钢纤维喷射混凝土中心,结合室内试验和工程现场试验,试探性研究峰后碎裂岩体的变形破坏特性及塑钢纤维喷射混凝土在初期支护中支护作用。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可分为以下四点:1、以受工程开挖影响围岩松动圈中的峰后碎裂岩体为研究对象,从能量转换的角度出发,基于应变能密度理论, 把岩石的全应力应变曲线分为两种类型,统一地用数学公式解释其能量转换关系,并进一步提出适用于峰后碎裂围岩变形破坏的能量判别准则。2、通过Fish语言编程,把应变能密度理论以破坏准则的形式引入UDEC数值模拟软件,实现了峰后碎裂岩体从局部破坏到完全破坏的整个损伤演化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通过岩体试件的室内试验与改进后的数值模拟结果对比,验证改进后UDEC程序的科学有效性,为下一步的研究塑钢纤维喷射混凝土的支护作用优必选提供支持。3、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吸能型塑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材料,对塑钢纤维喷射混凝土进行优化配比,选定最优塑钢纤维掺量和纤维长度,并给出其必要的力学性能参数。利用改进的UDEC数值模拟软件研究新型塑钢纤维喷射混凝土在碎裂峰后围岩体条件下的支护特性。4、结合工程现场原位试验,改进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提出一种新型分离式喷混施工工艺,并对塑钢纤维喷射混凝土作为初期支护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确定其喷层的最优厚度。(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5-04-20)
喷射混凝土支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交通隧道建设数量迅猛增长,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地铁隧道数量剧增。“新奥法”由于其能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而在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建筑设施密布的城市中进行地铁隧道施工将不可避免地对隧道周边围岩产生扰动,同时引起隧道围岩变形及地表沉降。当隧道围岩变形及地表沉降超过一定限度时,隧道施工必然会危及周围建筑物、城市道路以及地下管线的安全。因此,选择合理的初期支护类型对于隧道的设计及施工非常重要,初期支护方式选择不当或者支护构件的强度不足,都会对隧道的安全施工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合理地使用初期支护类型以控制围岩及地表变形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以哈尔滨地铁1号线同江路站~哈南站地下隧道为工程背景,利用弹性薄壳理论建立“格栅拱架+喷射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支护力学模型,分析其支护机理同时求解一定条件下初支结构承担荷载大小;采用现场监测手段对该线路隧道围岩变形及地表沉降进行监测分析,同时开展现场试验,对试验段“格栅拱架+喷射混凝土”的初期支护构件内力及围岩压力进行试验监测,研究组合支护结构对地表沉降及隧道围岩变形的控制效果以及“格栅拱架+喷射混凝土”这种初期支护组合构件的稳定性。借助有限元软件ABAQUS开展数值试验,对哈尔滨地铁1号线同江路站~哈南站地下隧道采用上下台阶法开挖及“格栅拱架+喷射混凝土”的初期支护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试验段隧道开挖支护后地表沉降、隧道围岩的拱顶沉降以及周边收敛的的变化规律,同时研究新型组合初期支护结构“格栅拱架+喷射混凝土”受力特性。利用弹性理论方法并结合试验段现场案例对“格栅拱架+喷射混凝土”结构所承担荷载进行计算,同时改变组合初支结构的支护参数,研究参数变化对支护效果的影响,以此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喷射混凝土支护论文参考文献
[1].黄金彪.干混料在煤矿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神华科技.2019
[2].吴家亮.粉质粘土地层隧道“格栅拱架+喷射混凝土”支护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8
[3].李子木.U型槽钢拱架+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与实践[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8
[4].童文.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支护巷道技术及经济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
[5].付宗智.某地下矿山巷道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J].现代矿业.2016
[6].李止芳.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在防渗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6
[7]..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的公告[J].商品混凝土.2016
[8].胡雪钦,陈思茹.隧道喷射钢纤维混凝土支护的力学特性及其施工技术[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5
[9].李恒一.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在竖井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2015
[10].徐咸辉.峰后碎裂岩体破坏能量转化与纤维喷射混凝土支护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