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马克吐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音韵,词义,句法,修辞格
马克吐温论文文献综述
肖一[1](2019)在《浅谈《马克·吐温——美国的一面镜子》之修辞艺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修辞作为一门艺术,通过其特定手段调整、修饰语句,可以达到增强表达效果的作用。修辞不仅在中文里很常见,在英文中也是多种作样。本文将以修辞的角度从音韵、词义、句法叁个方面对《马克·吐温——美国的一面镜子》这篇文章进行分析和探讨,帮助英语学习者领略其语言魅力,学习更多修辞知识。(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9年49期)
于健,赵沛林[2](2019)在《心怀广宇的守望——论马克·吐温、塞林格对王怀宇小说创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半个多世纪前,塞林格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在美国风靡一时,成为广大读者,特别是少年读者们争相追逐的"禁书"。正如斯托夫人的一部《汤姆叔叔的小屋》极大地鼓动了黑人解放事业一样,这部少年小说对于美国社会进程,特别是对美国20世纪60年代"校园运动"的影响极为深刻有力,一度起到了精神旗帜的作用。在文学领域,这部小说也波及美国之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就连中国当代作家也不乏步其后尘者。然而,当我们追溯这部小说的文学渊源时,就会发现,它拥(本文来源于《当代作家评论》期刊2019年06期)
李璐[3](2019)在《马克·吐温游记中的异国凝视》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吐温的游记《傻子出国记》记录了他在欧洲和圣地游览的见闻感受,抓住了塑造美国人世界观和自我认知的旅行时代这一微妙时刻,在异域的旅行体验中确立了美国国民性,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代言者。论文通过对《傻子出国记》中作家的异国凝视的原因、对象、过程和文化参照物的分析,揭示美国人的异国凝视与美国民族优越感和民族身份界定之间的联系。吐温对于美国游客在域外言行的凝视体现了美国特性的集体认同,在描述异域风景时选用的参照物也充满美国文化气质,将旅行见闻中的异国凝视对象与游记的教育和安抚功能相结合,成为美国在19世纪旅游时代身份焦虑的文化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外语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王苏萍[4](2019)在《马克·吐温的文学语言风格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吐温作为美国着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与语言大师的重要代表,他的语言风格、表达手法以及艺术特色独树一帜,基本上可以视为美国文学界的巨匠人物。马克·吐温的语言风格区别于其他文学作家,完美地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有机结合,具有强烈的时代性特点。针对于此,主要以马克·吐温的文字语言风格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了解马克·吐温的文学作品,简单概述马克·吐温小说的语言风格,仅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湖北农机化》期刊2019年19期)
唐文[5](2019)在《马克·吐温边疆幽默故事的美国梦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吐温边疆幽默故事是在现实主义图景上展开的奇幻喜剧叙事,恰到好处地勾勒了美国梦中现实和理想的乖讹。为了再现边疆炉边故事中讲述者与听众之间的有效交流,马克·吐温在边疆幽默故事中使用了"交互式修辞"。其中的反讽意味最终解构了边疆幽默故事的有效交流,预示了现代文学中美国梦的迷失。(本文来源于《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6](2019)在《马克·吐温在汉尼堡》一文中研究指出当马克·吐温撰写《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时,他把密苏里州的汉尼堡变成了美国文学的圣地(后来他描写它如同一座"沐浴在夏日清晨阳光下的安宁小镇")。在这个国家没有哪一座城镇会比这里与作家的关系更紧密的了,而且吐温乐于承认它在他取得成功中的作用。汉尼堡与吐温的关系始于1839年11月,当时吐温的父亲约翰·克莱门斯,决定离开密苏里州佛罗(本文来源于《时代英语(高二)》期刊2019年05期)
薛玉凤[7](2019)在《马克·吐温与盗贼》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版全本《马克·吐温自传》中,与盗贼有关的词汇频繁出现,如"盗贼""小偷""偷窃""防盗铃"等。它们集中出现的几个片段或幽默风趣,或无可奈何,或怒火中烧,尽显马克·吐温单纯善良、浪漫风趣、幽默乐观的个性特征。然而总是遇人不淑也给吐温及家人带来诸多困扰,使他忍无可忍;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镀金时代"盗贼猖獗、道德沦丧的社会状况。福尔摩斯式智慧(本文来源于《世界文化》期刊2019年08期)
陈亚琴[8](2019)在《评价理论中介入视角下的《马克·吐温自传》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吐温自传》创作于作者生前,然而出版该传记作品的时间却延续至作者死后。作为自传体的典型作品,《马克·吐温自传》蕴含了不可忽视的学术研究价值,同时也呈现了自传作品应有的真实性与深刻性。在此前提下,本文将其纳入评价理论的视野予以观察,通过运用介入视角来探析自传作品的本质内涵。(本文来源于《信阳农林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刘轩[9](2019)在《功能理论指导下《谁是马克·吐温》的翻译实践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的翻译文本是英文传记Who Is Mark Twain(《谁是马克·吐温》)中的前叁章。该作品的作者是马克·吐温。这部自传文学作品的中译本让更多的人更清楚地认识马克·吐温的生平历史,更深入地了解马克·吐温的名作和其写作风格以及当时的美国社会背景。本翻译实践报告以美国语言学家尤金奈达的翻译功能对等理论为理论框架,在翻译实践中采取了以下翻译方法:一、应用增译,减译和词类转换的翻译方式使源语言和目的语实现功能上的对等以削减翻译后的文化缺失;二、按照英汉两种语言表达方式的异同利用直译和意译的方式使译文合适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叁、采用正反译法,句子的合并与重组使译文在语法、文体结构上符合译入语的习惯,适合当时的文化历史传统,社会历史背景;四,采用文体风格对等等译法使译文更容易为译入语读者接受。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翻译任务介绍,主要介绍翻译项目的有关情况,任务来源以及翻译文本的作者及作品;第二部分是翻译过程,包括译前准备,译中实践与译后修改;第叁部分,翻译理论为功能对等理论的介绍以及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第四部分,具体翻译案例分析,主要就翻译遇到的问题、翻译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启发;第五部分为结论,总结翻译实践中的收获与启示,以及相应的一些不足及改进。(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黄丹[10](2019)在《马克·吐温短篇小说中言语幽默的经验识解》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学界与哲学界中对意义的争论从未消退分毫。每每谈及意义,主要有两种取向,一为逻辑-哲学取向,一为修辞-人种取向,后者亦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起源与精要之所在。语言一直在识解经验与制约社会进程上不断发展,经验识解这一方面便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进一步延伸。韩礼德与麦西逊(1999)对于人类如何识解经验颇有兴趣。这里经验是一种资源,一种潜势,一种意义,语言在存储、交互以及识解经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经验可以通过语言转化为意义,由词汇语法作为驱动力,经验构筑于语言之中。塞缪尔·兰霍恩·克莱门斯以其笔名马克·吐温而更为人熟知,被称为“美国最伟大的幽默家”,许多学者(刘驭昊,2015;王暖,2009;魏鹏程,2009;许家强,2010)曾就马克·吐温的不同方面做过研究。马克·吐温除在长篇小说上取得成就外,也被誉为短篇小说言语幽默的大师。本文选取马克·吐温的叁篇短篇小说作为研究材料,以韩礼德和麦西逊提出的概念基块理论为依据,分析小说中言语幽默的经验识解现象,旨在回答以下叁个研究问题:(1)概念基块中的不同维度如何共同作用以对小说中言语幽默进行经验识解?(2)当经验在言语幽默中被识解时,语法隐喻如何扩充概念基块?(3)本篇论文中言语幽默的经验识解模型如何构建?本篇论文采取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来研究马克·吐温短篇小说中言语幽默的经验识解。文献法和分析法用于阅读与研习前人对马克·吐温言语幽默和经验识解的研究,以及分析叁篇短篇小说代表作中言语幽默的经验识解现象,揭示了言语幽默中经验、语言和意义的关系以及概念基块中不同维度如何相互作用以识解经验。在对概念基块中的成分、图形、序列进行数据进行分析后,归纳法用于构建出言语幽默的经验识解模型。本篇论文共有五部分。第一章对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和行文组织进行介绍;理论基础将分成叁部分在第二章介绍,第一部分介绍经验识解的相关概念,包括语言经验观的发展,概念基块的本及维度,还有经验现象和国内外对经验识解的研究,第二部分回顾前人对马克·吐温言语幽默的研究,包括对马克·吐温及其作品的回顾、国内外言语幽默研究的综述以及马克·吐温言语幽默的研究。第叁章包含研究问题、数据收集、研究方法及过程。第四章分析马克·吐温短篇小说中言语幽默的经验识解过程,分别包括言语幽默中经验在成分、图形、序列和语法隐喻(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层次上识解的过程,最终建立本篇论文中言语幽默的经验识解模型。第五部分得出结论,包括当前研究的主要发现和启示,此外,该部分还将指出当前研究的局限性以及未来研究的建议。通过分析可知,经验、语言和意义为一个整体,任何一项都不能与其他两项分割开来。经验即是意义,其在语言中得以识解。此外,概念基块的不同维度在马克·吐温短篇小说的言语幽默中是共同作用的,语法隐喻则在在经验识解过程中,在另一个高于内容层面的层次上扩展概念基块,成分、图形、序列和语法隐喻共同作用以建立言语幽默的经验识解模型。(本文来源于《北华大学》期刊2019-06-01)
马克吐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半个多世纪前,塞林格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在美国风靡一时,成为广大读者,特别是少年读者们争相追逐的"禁书"。正如斯托夫人的一部《汤姆叔叔的小屋》极大地鼓动了黑人解放事业一样,这部少年小说对于美国社会进程,特别是对美国20世纪60年代"校园运动"的影响极为深刻有力,一度起到了精神旗帜的作用。在文学领域,这部小说也波及美国之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就连中国当代作家也不乏步其后尘者。然而,当我们追溯这部小说的文学渊源时,就会发现,它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马克吐温论文参考文献
[1].肖一.浅谈《马克·吐温——美国的一面镜子》之修辞艺术[J].校园英语.2019
[2].于健,赵沛林.心怀广宇的守望——论马克·吐温、塞林格对王怀宇小说创作的影响[J].当代作家评论.2019
[3].李璐.马克·吐温游记中的异国凝视[J].外语研究.2019
[4].王苏萍.马克·吐温的文学语言风格探讨[J].湖北农机化.2019
[5].唐文.马克·吐温边疆幽默故事的美国梦书写[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6]..马克·吐温在汉尼堡[J].时代英语(高二).2019
[7].薛玉凤.马克·吐温与盗贼[J].世界文化.2019
[8].陈亚琴.评价理论中介入视角下的《马克·吐温自传》探究[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9
[9].刘轩.功能理论指导下《谁是马克·吐温》的翻译实践报告[D].天津师范大学.2019
[10].黄丹.马克·吐温短篇小说中言语幽默的经验识解[D].北华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