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利君咸阳市秦都区职业教育中心陕西咸阳712046
摘要:乙醇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在常压下,沸点是78.4℃,容易挥发,很易燃烧。20℃时的密度是0.7893g/cm3。乙醇能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能跟水以任意比互溶,对其他一些难溶于水的物质也有一定的溶解能力。为了充分掌握了解乙醇的性质及其用途,需要对其教学进行合理设计。
关键词:乙醇教学设计教学任务教学方法
一、《乙醇》教学设计需要明确《乙醇》教学的主要任务
1.确立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乙醇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组成特点;会运用乙醇的相关性质解释对应的用途。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严谨的观察思维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件演示、启发引导、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3)情感与价值观:①通过自主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自信心。②使他们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明确《乙醇》教学的重点、难点。依据教学大纲、专业特点、学生现状确定。
(1)教学重点:①初步树立“结构”决定“化学性质”这一理念。②运用乙醇的相关性质解释对应的用途。(2)教学难点:运用乙醇的相关性质解释对应的用途。
二、《乙醇》教学设计需要确定《乙醇》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1.《乙醇》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乙醇》教学需要充分体现学生为学习的主体,突出“以学生的发展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一理念中的“自主、合作”的教学理念。教师主要以任务驱动法为主,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设备设计PPT,对于重点、难点采取多讲、多练,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教学方法。
2.《乙醇》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方法。《乙醇》教学过程中要求紧跟教师思路,提前做好预习工作,善于总结,以严谨的态度对待科学。
三、《乙醇》教学的教学过程设计及反思分析
1.合理安排教学流程及时间。本次《乙醇》一课时的教学流程及时间安排为:导入新课(约3分钟);新课教学(约37分钟);课堂总结(约3分钟);布置作业(约2分钟)。
(1)导入新课。通过层层设疑,与实际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自然引入本节课题。教师提出问题:①同学们知道为什么饮酒过量会醉吗?②做鱼时为什么加酒就能解除鱼的腥味?所有学生好奇地思考:生活经常遇到的这两个问题。
(2)新课教学。新课教学需要明确具体的教学任务,并且需要把重点内容进行板书。本文新课教学任务:①乙醇物理性质教学。a.学生结合课本观察乙醇总结归纳乙醇的物理性质。b.教师对学生总结评价。详细讲解物理性质包括哪些方面并介绍对应的用途。目的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总结概括能力、加上教师的合理引导增强自信心。紧密联系实际,将性质与用途对应起来讲解,便于难点突破。②乙醇的组成和化学性质教学。这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需要准备乙醇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初步建立物质的“结构”决定“化学性质”这一理论。教师备课时要做到相应资料准备详实,让学生明白化石能源和环境问题是目前世界普遍关心的,必须加以高度重视。具体讲解为:a.首先介绍乙醇的组成特点:分子式:C2H6O;乙醇的结构简式:C2H5OH;乙醇分子是由乙基和羟基组成的。b.乙醇的化学性质:通过乙醇的氧化反应:C2H5OH+3O2→2CO2↑+3H2O;在实验室中用来做燃料。乙醇的脱水反应:乙醇和浓硫酸在170°C时生成乙烯(乙烯可用作果实催熟剂和制造塑料、合成纤维、有机溶剂)。乙醇和浓硫酸在140°C时生成乙醚(可用作外科手术的麻醉剂)。③乙醇的用途教学。a.首先讲解学生预习的作业;b.教师总结乙醇用途:作燃料、制饮料和香精;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用作医用消毒剂(体积分数75%);又是一种有机溶剂。
(3)课堂总结及布置作业。对教学任务进行总结:乙醇的物理性质;乙醇的组成和化学性质;乙醇的用途。强调运用乙醇的相关性质解释对应的用途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并回答上课前的两个问题。
(4)布置作业。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对上课中有可能隐藏的问题通过做作业得以发现并及时解决。
2.教学反思。主要表现为:(1)教法及学法反思:课前充分备课,多媒体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于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的教学模式,兴趣极大。(2)教学过程反思:绝大部分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能做到紧跟上课节奏,积极投入教学活动,教学任务顺利完成。(3)不足之处:少数基础差的学生对难点知识的掌握还不到位,通过自习辅导查漏补缺。
综上所述,乙醇作为石油的替代品和可再生能源,不仅与农作物的深加工化密切相关,而且对于保护环境意义非凡。为了充分了解乙醇,需要对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用途进行分析,也是《乙醇》教学的主要目的,因此要求对《乙醇》教学进行合理设计。
参考文献
[1]乔琦乙醇性质的教学设计与反思[J].新课程学习,2015,(03)。
[2]谢建玲等合理设置教学环节高效达成教学目标——以《乙醇》教学设计为例[J].广东化工,2016,(07)。
[3]王春梅对乙醇教学的课后思考[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