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回避使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议论文写作,过渡标记语,思辨能力
回避使用论文文献综述
钟悦欣,徐晓燕[1](2018)在《显性连接与回避使用: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议论文中过渡标记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过渡标记语是语篇构建中不可缺少的连接手段,对英语学习者作文的语篇连贯性有重要影响。对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作文中过渡标记语使用的语料库研究显示,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增补义过渡标记语和比较义过渡标记语的使用上,随年级的变化呈"升—降"趋势;结果义过渡标记语的使用,一直呈显着上升的趋势。与本族语者相比,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过渡标记语显着偏多,且过度使用非正式场合的过渡标记语,文章呈显性连接的特点;但他们又回避使用学术场合的过渡标记语,文章有口语特点。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和本族语者使用过渡标记语的句中位置有较大差异,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更倾向于把过渡标记语置于句首;而本族语者常把过渡标记语置于句中。研究学生英语写作中过渡标记语的使用,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思辨和写作能力。(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李凝[2](2018)在《从使用前提看日语模糊限制语的回避责任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缓和话语态度(「発话态度の缓和」)"和"回避责任(「责任の回避」)"是日语模糊限制语的两大功能。在会话交际中,模糊限制语的功能与使用前提息息相关。本研究以小说和电视剧台词会话中的模糊限制语为研究对象,从会话交际中的"使用前提"入手,对日语模糊限制语的回避责任功能进行了分析和考察。经考察发现,当说话人对信息把握程度不大,确信度低,无法断言,但有必要对自己的话语承担责任时,以及当说话人对信息把握程度大,确信度高,可以断言,且有必要对自己的话语承担责任时,在会话中通过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则并非将自己的主张或看法等弄得含糊不清,而是为了使之明确表达出来,即使以后事实与说话人的主张、判断等有偏差,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回避或减轻责任。(本文来源于《日语学习与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申莹[3](2017)在《韩国留学生回避使用泛化的亲属称谓语现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每种语言都存在着独特的称谓系统,汉语当然不例外,而汉语的称谓语在汉语中更是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汉语的称谓语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分为亲属称谓语和社会称谓语两种,亲属称谓语是以婚姻和血缘为基础形成的亲属关系之间的称谓语,用于亲属成员之间的称呼。社会称谓语是人们在进行社会交际中使用的称谓语。“亲属称谓语的泛化”是汉语亲属称谓语存在的普遍现象之一,也是汉语亲属称谓语的最大特点之一,亲属称谓语的泛化是由于中国古代儒家传统文化作用的结果,人们用亲属称谓语称呼没有亲属关系的社会成员,一部分学者将其定义为拟亲属称谓语,实际上即是把亲属称谓语用作社会称谓语,有利于完成拉近交际双方的距离,更好的完成交际,在社会交际中拉近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泛化的亲属称谓语”对于留学生学习来讲较有难度,泛化的亲属称谓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对于亲属称谓语研究较多,对其泛化研究甚少,因此本文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对中国和韩国人使用泛化的亲属称谓语情况的不同,发现韩国留学生在使用“泛化的亲属称谓语”时采取“回避策略”,对于“泛化的亲属称谓语”使用不足,本文通过问卷分析韩国人回避使用的原因,以及如何应对。“回避策略”是学习者对未掌握的语言点刻意回避的心理现象,不少学者对“回避策略”进行分析,关于“回避策略”研究主要存在两种观点:有部分学者认为适当地使用“回避策略”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时恰当的回避难点,有助于表达更加顺畅,另外一部分学者则认为,使用“回避策略”会使学生助长学生对难点的抵抗情绪,认为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不应使用“回避策略”,这部分学者对“回避策略”持消极态度。本文以16个典型的“泛化的亲属称谓语”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调查问对中韩两国的学生对“泛化的亲属称谓语”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以“知晓度”调查和《汉语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词级难度为参考,对比中韩两国学生对“泛化的亲属称谓语”的使用情况,分析韩国学生的使用特点,从不同角度、不同场合提出合适的使用方法,笔者强调对“回避策略”对留学生的学习语言知识是不利的。在文章中,笔者对韩国留学生回避使用泛化的亲属称谓语使用不当或回避使用的情况详细的分析研究,找出学习者回避的原因,针对原因合理使用“泛化的亲属称谓语”的建议。(本文来源于《沈阳师范大学》期刊2017-05-20)
许睿[4](2016)在《回避策略使用的实验研究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本民族语言对外语学习常常造成干扰,外语学习者为尽可能提升自己外语应用能力,总是会不自觉采取一种迂回方式,即回避策略。回避策略是交际策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外语学习者的学习成效。为此,本文从英语翻译练习入手,尝试分析回避策略的实际运用,并简要谈谈回避策略使用的实验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本文来源于《新校园(阅读)》期刊2016年08期)
魏广英[5](2012)在《避繁就简 化难为易——浅析高中英语书面表达回避策略的有效使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书面表达一直以来都是高考考察的一项重点题型,而学生在书面表达中作文写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考英语成绩的高低。因此,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一定要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并且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写作策略的指导。本文就学生在书面表达中该如何运用回避策略来进行英语写作展开探讨,以此来加强我们的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帮助他们在高考中取得好的英语成绩。(本文来源于《语数外学习(英语教育)》期刊2012年11期)
张晨明[6](2011)在《回避策略使用的实验研究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回避策略是外语学习者或使用者在语言输出时采用的一种迂回方法。它是交际策略中策略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直接影响到外语交际的成败。本研究通过表示让步和因果关系的从句和短语的翻译练习,考察了回避策略的运用,分析了学习者使用回避策略的原因及回避策略的使用与学习者外语水平的相关性等问题。(本文来源于《南昌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12期)
张贵峰[7](2011)在《“墓地使用”的真正误区被回避》一文中研究指出民政部有关负责人4日说,墓地使用期限与其土地性质和使用年限有关,一般为50年或70年。近期,有媒体报道称“墓地的使用期限为20年”,这种提法存在误区。该负责人表示,按规定,经营性公墓的护墓费一次性收取最长不得超过20年,这是从保护群众利益和方便群众缴费的(本文来源于《中国青年报》期刊2011-04-06)
蔡小鋆[8](2010)在《中国学生使用被动语态的回避现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回避现象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备受学者的关注。中国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经常会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回避现象。本文以中国学生学习被动语态为例子,分析对被动语态回避的原因,并提出在教学中的应对策略。(本文来源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11期)
于娜,沈莉娜,刘艳艳[9](2010)在《留学生使用假设条件连词时的回避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留学生使用假设条件连词的情况与本族人相比,发现留学生没有使用全部的假设条件连词,对于一些本族人常用的假设条件连词,留学生的使用率也不高,这说明留学生在使用时存在回避现象。本文总结了回避类型,并解释了产生回避的原因。(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0年12期)
赵莉[10](2010)在《中国学生使用英语关系从句中的回避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阐述了回避现象研究的历史,其次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关系从句中的回避现象及其原因,最后指出在外语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明确教授那些学生回避运用的外语结构,克服回避现象。(本文来源于《新西部》期刊2010年01期)
回避使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缓和话语态度(「発话态度の缓和」)"和"回避责任(「责任の回避」)"是日语模糊限制语的两大功能。在会话交际中,模糊限制语的功能与使用前提息息相关。本研究以小说和电视剧台词会话中的模糊限制语为研究对象,从会话交际中的"使用前提"入手,对日语模糊限制语的回避责任功能进行了分析和考察。经考察发现,当说话人对信息把握程度不大,确信度低,无法断言,但有必要对自己的话语承担责任时,以及当说话人对信息把握程度大,确信度高,可以断言,且有必要对自己的话语承担责任时,在会话中通过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则并非将自己的主张或看法等弄得含糊不清,而是为了使之明确表达出来,即使以后事实与说话人的主张、判断等有偏差,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回避或减轻责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回避使用论文参考文献
[1].钟悦欣,徐晓燕.显性连接与回避使用: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议论文中过渡标记语的运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2].李凝.从使用前提看日语模糊限制语的回避责任功能[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8
[3].申莹.韩国留学生回避使用泛化的亲属称谓语现象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7
[4].许睿.回避策略使用的实验研究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新校园(阅读).2016
[5].魏广英.避繁就简化难为易——浅析高中英语书面表达回避策略的有效使用[J].语数外学习(英语教育).2012
[6].张晨明.回避策略使用的实验研究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
[7].张贵峰.“墓地使用”的真正误区被回避[N].中国青年报.2011
[8].蔡小鋆.中国学生使用被动语态的回避现象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
[9].于娜,沈莉娜,刘艳艳.留学生使用假设条件连词时的回避现象[J].大众文艺.2010
[10].赵莉.中国学生使用英语关系从句中的回避现象[J].新西部.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