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变调论文-苗蕊

连续变调论文-苗蕊

导读:本文包含了连续变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连续变调,蒙自方言,声韵调

连续变调论文文献综述

苗蕊[1](2019)在《云南蒙自方言的连续变调》一文中研究指出连续变调是汉语语音音变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一现象在很多方言中大量存在。云南蒙自方言中的连续变调形式单一,但极具特点,以后字变为阴平为主。本文通过大量例子,详细分析了蒙自方言中双音节、叁音节、四音节以及重迭词的连续变调情况,并且对蒙自方言连续变调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9年15期)

葛果[2](2019)在《河南邓州方言的两字组连续变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记录了河南邓州方言的声韵调,调查了邓州方言的两字组连续变调情况及变调规律。(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9年23期)

汤雪梅[3](2019)在《萍乡话的连续变调》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基于魏刚强(1990)提出的关于萍乡话的连续变调,通过建立两字组从单字调到连调的对应关系分别探讨萍乡话广用式和专用式连续变调的影响因素,认为萍乡话广用式连续变调受语法结构影响,专用式连续变调由语音环境决定。(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9年03期)

顾馨[4](2018)在《普通话叁声连续变调》一文中研究指出叁声连读变调一直是汉语音韵学研究的重点。国内外众多学者都曾对普通话或其他方言的变调现象进行了研究,通过运用调素论、优选论和韵律层级等理论,试图对不同的声调模式进行解释。本文基于词汇音系学和韵律层级理论相结合的理论框架,旨在通过分析词汇和短语层面的叁声变调现象,归纳出普通话叁声连读变调的应用规则。词汇音系学提出音系规则可以运用在语法中的两个不同的部分,即词汇部分和句法部分,适用于对普通话叁声变调进行分析。韵律层级理论认为,韵律结构构成了音系规则的使用范域,连读变调可通过韵律成分定义其作用域。对复合词、重迭词和带词缀词语的分析表明,词汇层面的叁声变调对词的内部结构很敏感,且在双音节词和叁音节词中是循环应用的。在短语层面,通过语速划分了两条变调规则,正常语速时,声调模式产生于不同韵律成分的排列组合。语速加快时,韵律成分之间的间隔缩短或消失,一方面使之前被阻断的变调规则重新应用,另一方面,受到重音影响,叁声变调从左至右应用于非重读部分,循环应用于重读部分。当语速快到整个句子无重音时,叁声变调会以从左至右的模式应用于整个句子。(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8-05-01)

曾春燕[5](2016)在《化州方言两字组连续变调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化州话的变调包括了语音变调和音义变调两种。语音变调是纯粹的语流音变,变化的规律很简单:后字一律不变,前字是阴平、阳平时发生变调。音义变调分为两种:一种是主要出现在谓词中的重迭式变调,一种是主要出现在名词中的小称变调,这两种声调变化形式都表现为"特高而上扬"的高扬调。(本文来源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杨洁[6](2015)在《山东菏泽方言两字组连续变调的优选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菏泽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原官话去郑曹片的一种,连续变调比较丰富。以优选论为基础,结合语料对山东菏泽方言进行两字组连续变调分析,旨在探索菏泽方言的两字组变调的音系规律。(本文来源于《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唐洁[7](2013)在《汉语儿童连续变调规则习得的个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幼儿语音习得Lenneberg(1967)提出了独立假设(IndependenceHypothesis),认为语言发展是生理成熟的结果,不受任何语言环境的影响;Boysson-Bardies et al.(1989)提出了早期交互假说(Hypothesis of Early Interaction),认为语言环境是影响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他们早期语言感知和产出有重要影响。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赵元任(1968)总结了汉语声调有四个连续变调规则。基于一名衡阳汉语幼儿7个月的跟踪调查,本论文意在探讨汉语幼儿连续变调规则习得的规律;验证上述两种假设。具体有以下叁个问题:1)汉语幼儿何时习得四个连续变调规则?2)四个规则的习得是怎样的顺序?3)连续变调规则的习得是否受到语言环境的影响?受试者是一名衡阳汉语幼儿。数据采集每月一次,一次30-60分钟,使用的录音工具是CoolEdit软件。通过使用图片、食物及玩具等来促进目标语料的获得,例如,让其看图片并问:“这是什么?”“他在干吗?”及“好不好看?”等等。本文采用了声学研究中的基频值和T值。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有以下发现:1)该幼儿在3岁前习得了所有四个规则。在两岁七个月时习得了规则3,在两岁八个月时习得了规则4,两岁十一个月掌握了规则2,叁岁时最后习得规则1。2)根据数据和声学分析,其习得顺序是:规则3>规则4>规则2>规则1。3)通过分析幼儿的每个规则中有关声调的T值和声调曲线,发现该幼儿最终在运用这四个规则时与成人基本一致。同样,通过比较该幼儿和成人的T值和声调曲线,发现随着幼儿与其语言环境的接触增多,各项声调值和她的声调曲线都慢慢接近母语最终与父母成人语言趋于一致。数据结果和声学上分析都支持了早期交互假设。(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3-04-26)

侯芳,许菊[8](2012)在《武汉方言声调及连续变调的优选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连续变调现象是武汉方言的一种常见现象,本文首先分析了武汉方言的单字调声调和两字组连续变调规律;然后从优选论的角度,采用四个忠实性制约条件和五个标记性制约条件对武汉方言两字组的连续变调现象进行了分析,得出优选论的制约条件模式可以对武汉方言两字组连续变调做出简单正确而有效的解释。(本文来源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12期)

李俊义[9](2012)在《方音与连续变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二语习得领域,对方音的研究,从语音习得层面的考察重点都集中在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音段层面的影响上。本研究试图通过声学手段,从迁移的角度考察超音段层面——连续变调与方言语音经验的关系,以揭示普通话口语中"方音"的本质。实验结果表明,迁移效应确实存在于连续变调层面,莆田方言的连续变调体系会干扰普通话连续变调的产出,导致双语者说话伴有口音。同时随着普通话经验的增加,莆田方言的变调体系发生变异,从而证明了超音段层面反向迁移的必然性。(本文来源于《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11期)

许兆本[10](2011)在《崇明方言叁字组连续变调近期变化的测试和优选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受到Matthew Y. Chen (2000)此前在对关于现代崇明方言的连读变调的研究中,发现声调往重音方面进行转变之相关描述的启发,收集实际语音数据,对Chen的发现进行相关验证,并试图使用优选论的相关分析框架,对现代崇明方言出现这种变调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本文设计了相关测试步骤来验证Chen提出的重音规则在以崇明方言为母语的中青年中的适用情况。测试设计的总体思路为:根据形成规则的各种音调组成模式,寻找符合模式的崇明方言叁字词组;让以崇明方言为母语的说话者朗读,获取实际语音波形数据;利用音学软件对说话者的话语录音进行分析,得到音调轮廓图形;与Chen判断的结果进行比较,最后根据优选论的理论框架对此进行分析解释。本文还试图对可能引起崇明方言连读变调方式发生转变的人类学原因进行了探讨。本文共由六个章节组成。前叁章着眼于主要情况和研究背景的介绍。第一章在对汉语语族的构成进行了简略介绍,说明了研究背景以及本文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主要观点。第二章是对过往相关文献的综述,探讨了传统上汉语方言的音韵音调研究历史,着重于对连读变调方面的研究情况的介绍;同时,本章还说明了优选论分析——本文分析数据的核心理论框架——的基本方法和思路。第叁章介绍崇明方言的基本概况、使用区域、近似方言,以及当前情况。后叁章落笔于本文实验设计、测试步骤及数据分析的介绍。第四章列举了测试用叁字词组的选定方式、预期的实验结果,以及实验进行的详细步骤。第五章详细列举在实验过程获取的相关数据,并对根据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而获得的初步结果进行概述与分析;本章还对崇明方言可能出现此类转变的人类学原因进行了阐述;同时,应用优选论的相关分析框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的说明也在本章有所叙述。最后,第六章总结全文得出的结论,并对以后可以进一步进行研究的方向进行了说明。(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1-12-01)

连续变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记录了河南邓州方言的声韵调,调查了邓州方言的两字组连续变调情况及变调规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连续变调论文参考文献

[1].苗蕊.云南蒙自方言的连续变调[J].大众文艺.2019

[2].葛果.河南邓州方言的两字组连续变调[J].文教资料.2019

[3].汤雪梅.萍乡话的连续变调[J].海外英语.2019

[4].顾馨.普通话叁声连续变调[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

[5].曾春燕.化州方言两字组连续变调考察[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6

[6].杨洁.山东菏泽方言两字组连续变调的优选论分析[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7].唐洁.汉语儿童连续变调规则习得的个案研究[D].湖南大学.2013

[8].侯芳,许菊.武汉方言声调及连续变调的优选论分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

[9].李俊义.方音与连续变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

[10].许兆本.崇明方言叁字组连续变调近期变化的测试和优选论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

标签:;  ;  ;  

连续变调论文-苗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