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萃取论文-李晶晶,杨柳,唐晓东,王治宇,王春

复合萃取论文-李晶晶,杨柳,唐晓东,王治宇,王春

导读:本文包含了复合萃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复合萃取剂,芳烃,分离,溶解性

复合萃取论文文献综述

李晶晶,杨柳,唐晓东,王治宇,王春[1](2019)在《脱芳复合萃取剂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复合萃取剂包括传统复合溶剂和新型复合溶剂。前者是有机溶剂与有机溶剂或无机盐的复配,后者则是不同种类的离子液体复配,它们不仅具有对芳烃的溶解性好、选择性高的优点,而且萃取后,萃余油的收率相对较高,已经成为继单一萃取剂用于油品(石脑油、重整汽油和模拟油等)脱芳烃研究之后又一新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脱芳烃复合萃取剂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两类复合萃取剂(萃取剂与醇类、胺类溶剂或无机盐复配和离子液体复配)在油品萃取脱芳烃中的应用;根据复合萃取剂中助萃取剂的种类不同,对用于萃取脱芳烃的复合萃取剂进行了分类总结;介绍了不同种类的萃取剂复配与不同种类的离子液体复配的研究进展;最后指出复合萃取剂在分离芳烃应用中具有选择性高、分配系数高、操作工艺简单有效且成本低廉等优点,是工业上萃取脱芳烃今后的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9年06期)

许青青,蒋越梅,张宏杰,汪艳,吕亮[2](2018)在《离子液体复合萃取剂高选择性分离植物甾醇》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甾醇的分子结构都很相似,但是生物活性相差很大,分离难度也很大。研究使用COSMO-RS (真实溶剂似导体屏蔽模型)预测,探讨离子液体对植物甾醇的萃取分离机理。预测结果表明,植物甾醇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度随氢键相互作用的增强而提高,氢键碱性较强的离子液体将增加萃取容量;萃取剂极性增大,易与豆甾醇形成萃取相分离。实验筛选以离子液体[bmim]Cl为代表,构建了液-液两相体系,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测定离子液体复合萃取剂对植物甾醇的分配系数和分离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用[bmim]Cl-乙腈/正己烷两相体系萃取,随离子液体浓度的增加,分配系数和萃取选择性系数的增加十分显着,当用20%[bmim]Cl-乙腈萃取时,豆甾醇的分配系数可达7.89,豆甾醇对β-谷甾醇的分离选择性可达65.8,是纯乙腈为萃取剂时的54倍以上。(本文来源于《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文晨,毛率先,刘文凤[3](2018)在《复合萃取剂脱除废水中的活性红K-7B染料》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现印染废水部分脱色,为后续生化处理提供有利条件,研究构建了叁辛胺(TOA)-二(2-乙基己基)磷酸酯(P204)-磺化煤油(SK)复合萃取剂萃取废水中活性红K-7B染料,考察了萃取时间、水油比、p H和洗脱剂等对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TOA、P204和SK的体积比为18∶12∶70、水油比为5∶1、活性红K-7B染料初始质量浓度为1 g/L、p H值为3,萃取时间10 min和室温等条件下,该复合萃取剂对活性红K-7B染料的萃取率(脱色率)达到87.6%的同时,获得了较高的染料溶质分配比32.5;以15%Na OH作为洗脱剂,可实现复合萃取剂的洗脱,其回收率为94.3%.(本文来源于《天津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邓天天,鲁松,段海煦,郭珍珍,吴烨[4](2018)在《不同复合萃取剂对砷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砷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用化学萃取法中的批量振荡实验法,分别考察5种萃取剂的单一及复合作用效果,得到砷污染土壤的最佳萃取剂优化组合方式,并通过动力学特征实验考察萃取过程中的速率控制步骤和因素.结果表明:单一萃取剂对土壤中砷的去除效果依次为草酸(OX)>NaOH>乙二胺四乙酸(EDTA)>KH_2PO_4>柠檬酸;2种复合萃取剂除砷率最高的组合为EDTA+OX,优化实验条件为m(土)∶V(溶液)=1∶8,振荡萃取8h,除砷率达85.5%;适当的组合萃取剂高于单一萃取剂的除砷效果.3种和2种萃取剂复合的作用效果无明显差别;不同复合萃取剂的动力学过程可用准二级方程描述(p<0.01),推测萃取过程主要受化学反应机理的控制,反应涉及萃取剂与砷化物之间的电子共用或电子转移.(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5](2018)在《一种复合萃取剂萃取精制湿法磷酸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种复合萃取剂萃取精制湿法磷酸的方法,该方法依次包括预处理工艺、萃取精制工艺与后处理工艺,其中,预处理工艺经浓缩、脱氟、沉降、脱色、过滤后所得的萃取原酸中固体物含量﹤0.05wt%;萃取精制工艺采取复合萃取剂进行逆流接触萃取,复合萃取剂的成分及其重量份比为:酮醚:醇:酯=(60-80):(15-20):(5-15),所述酮醚的成分及其重量份比(本文来源于《乙醛醋酸化工》期刊2018年01期)

薛凤凤,李冬,张琳娜,朱永红,冯弦[6](2017)在《煤基石脑油萃取脱芳复合萃取剂》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液液抽提方法研究不同萃取剂对煤基石脑油中芳烃溶解性和选择性的影响,得到了适用于低芳石脑油芳烃脱除的复合萃取剂。本文首先研究了煤基石脑油C_6、C_7、C_8芳烃在5种萃取剂中的分配系数和选择性系数,优选出二甲基亚砜(DMSO)作为主萃取剂。其次,以甲基环己烷和甲苯为低芳模拟油,以DMSO为主萃取剂,DMF、环丁砜、NFM及TEG为辅萃取剂,研究其液液相平衡规律,并用Hand方程对实验数据关联,确定出DMF为适合的辅助溶剂。最后,以芳烃脱除率和脱芳油收率为指标,探究了复合萃取剂DMSO+DMF对煤基石脑油芳烃脱除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优化工艺条件下,经5级错流萃取,复合萃取剂DMSO+10%(体积分数)DMF对煤基石脑油具有较好的脱芳效果,其芳烃的分配系数最高达0.215,选择性系数最大为9.96,总芳烃质量分数由原来的12.36%降低到了1.30%,达到120~#溶剂油中芳烃含量的标准。(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7年08期)

Marwan,Mohammed,Ahmed,Rashed[7](2017)在《超声波/微波复合萃取及酶法前处理对两种薰衣草中生物活性成分分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首次借助超声波/微波辅助技术(US/MIC)从L.pubescens(Lp)和L.angustifolia(La)两种薰衣草中分离得到生物活性物质。进而将La精油(La.EO)与乳清分离蛋白结合制备生物纳米胶囊。研究中采用多种方法提取生物活性成分,包括超声波、微波辐射以及超声波-微波复合萃取技术。采用叁种方法从Lp中提取薰衣草多酚原油(Lp.PCE),包括超声波-微波复合萃取法(超声波40 kHz,50 W;微波480 W,5 min),超声波均质萃取法(20 kHz,150 W,5 min)处理样品以及用作对照的传统浸渍法。采用福林酚试剂法测定总酚含量(TPC),即没食子酸当量(mg)与相应干物质量(g)比值。采用DPPH和β-胡萝卜素/亚油酸脱色技术测定Lp.PCE的抗自由基活性。通过添加Lp.PCE及与其具有协同作用的柠檬酸(CA),根据腐败变质试验测定经漂白和除臭的棕榈油(RBDPOo)的氧化稳定性。在超声波-微波辅助(US/MIC)处理前采用酶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实现高效分离Lp.EO和La.EO。在响应面软件(RSM)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模型设计了17组试验,其中液态纤维素酶(CEase)、半纤维素酶(HEase)以及两种酶的混合物(CEase/HEase)用量为10 mg/100 m L,并采用克莱文杰装置提取Lp.EO,验证酶法预处理数据优化结果。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Lp.EO和La.EO中的化学组分。在酶法处理及US/MIC处理后分别采用SEM观察Lp和La植物组织。采用DPPH·-SA和ABTS·+SA试验测定自由基清除率。为表征Lp.PCE的抗菌效果,研究Lp.EO与La.EO的抗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性能。采用La.EO完成包埋试验。制作纳米胶囊时,采用葵花油(SFo)作为载体,乳清分离蛋白(WPI)作为壁材。借助Zetasizer Nano(Malvern仪器,Westborough公司,MA)采用电泳测定法得到纳米胶囊颗粒分布、多分散性指数及电荷特性(Zeta电动电势)。进而采用CLSM、TEM和SEM.观察纳米乳液液滴和纳米胶囊的形态,借助XRD和FTIR分析分析La.EO和WPI的交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微波复合萃取法,超声波均质萃取法及传统浸渍法所得Lp.PCE的TPCs含量分别为253.87,216.96和203.41。其中,超声波-微波复合萃取法不仅具有较好的自由基清除效果(DPPH·为90.53%,EC50为19.54μg/mL),还表现出优异的抑制β-胡萝卜素/亚油酸酯乳液劣变效果(抑制率为94.44%,IC50为30.62μg/m L)。氧化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精炼、漂白、脱臭处理后的鲜棕榈油(RBDPOo)在经超声-微波萃取后诱导期延长至18.82 h,抗氧化稳定指数达到1.67。柠檬酸与Lp提取物在提高鲜榨棕榈油抗氧化稳定性上具有良好的协同增效作用。香芹酚是全部处理品的主要组分,纤维素酶处理品的香芹酚含量高达29.22%。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Lp形态结构变化。采用DPPH·-SA和ABTS·+SA试验测定自由基清除率。与对照样(Ctrl)、半纤维素酶(HEase)及两种酶的混合物处理样相比,纤维素酶预处理样品所得产率(%)最佳。最终得到优化分离条件如下:酶浓度为14.82mg/100mL,超声处理时间为38.18 min,微波处理瓦数为333 W。在此条件下,最大产率、DPPH·-SA及ABTS·+SA分别为0.67%、65.40%和0.025 mM Trolox。酶法预处理技术可用来提高植物体中的次级代谢产物释放率,其中基于纤维素酶的酶法辅助预处理技术可以有效提高Lp.EO释放率。这一结果表明,借助US/MIC在最优条件下分离得到的Lp.EO具有良好的自由基清除效果和抗菌效果。在US/MIC处理前采用酶处理样品分离薰衣草精油(EO),同样借助RSM获得最优处理条件。与单一酶处理样品相比,复合酶(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处理所得La精油产率(%)相对较高。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La.EO中的化学组分。采用SEM分析La组织结构,采用DPPH·和ABTS·+方法分析自由基活性,所得最优分离条件如下:5-20 mg酶浓度处理样中12.5mg最佳,15-90 min声波降解时间中52.5 min最佳,500-50 W微波功率范围中275 W最佳。抗菌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微波辅助提取产物可以有效对抗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本研究中所用超声波-微波复合萃取技术可有效促进声波气蚀效应和植物组织破裂。这一现象有效促进溶剂进入植物细胞,增强活性成分提取效果,从而提高芳香植物精油分离效率。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优条件下采用超声波-微波复合萃取技术得到的La.EO可用做抑制食品氧化和抑制细菌(生长)的食品添加剂。超声波-微波复合萃取可以诱发气蚀效应和植物细胞破裂,促进溶剂进入细胞,增大固态样品提取率,从而显着提升精油提取效果。研究结果还表明,将SFo作为载体,WPI粗提物乳液作为壁材,可成功制备La.EO纳米胶囊。(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7-06-01)

高宇[8](2017)在《离子液复合萃取剂分离乙酸乙酯-乙醇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萃取精馏中,传统有机溶剂存在使用量大、溶剂回收成本高、能耗高等缺点。目前,离子液体(IL)做萃取剂分离共沸物系已成为热门的研究课题,但其黏度大、生产成本高。本文提出将离子液体和DMSO组成离子液复合萃取剂,作为分离乙酸乙酯-乙醇体系的萃取剂。首先在Material Studio软件中,建立了22种阴离子和100种阳离子的σ-图谱库。以单一萃取剂的选择性和溶解性为目标,采用Python语言编写分子设计过程程序,筛选出1-辛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作为单一萃取剂。在101.32kPa下,测定乙酸乙酯-乙醇-DMSO、乙酸乙酯-乙醇-IL、乙酸乙酯-乙醇-DMSO+IL的汽液平衡数据。结果表明:当乙酸乙酯浓度较大时,DMSO对体系的相对挥发度影响较大;当乙酸乙酯浓度较低时,IL对体系的相对挥发度影响较大;离子液复合萃取剂(DMSO+IL)在整个浓度范围内显着改变二元共沸物系的相对挥发度,分离效果良好。选择NRTL方程对含离子液体二元体系的实验数据进行关联,得到二元交互作用参数。预测了含离子液体体系的汽液平衡数据,预测值和实验值相吻合。采用GC-PT状态方程,预测IL的临界性质、拓展饱和蒸汽压参数、热容参数等数据。采用Aspen Plus软件模拟四元体系萃取精馏过程,优化结果:精馏塔的理论板数为36,离子液复合萃取剂进料位置为4,原料进料位置为26,摩尔回流比为1.2。对叁种萃取精馏工艺的能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离子液复合萃取剂的工艺,相比于IL萃取剂的工艺离子液体的用量减少了46.15%,再沸器负荷降低10.95%;相比于DMSO萃取剂的工艺,理论板数减少了10%,萃取剂的用量减少了68.89%,再沸器负荷减了23.40%。综上所述,离子液复合萃取剂能够实现低能耗分离共沸混合物乙酸乙酯-乙醇。最后对离子液复合萃取剂分离粗酯物料工艺进行优化模拟,结果表明离子液复合萃取剂对工业粗酯也能实现分离。(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期刊2017-05-01)

康建壮,钟学明,曾鸿泽,吴诗婷[9](2016)在《P204-N235复合萃取剂对水中钴、镍、镁离子的萃取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P204-N235复合萃取剂萃取Co、Ni、Mg,探讨了复合萃取剂对Co、Ni、Mg的最佳萃取条件。实验结果显示,随着P204的浓度、振荡时间和初始水相p H的增大,Co、Ni、Mg的萃取率一直增大,最佳萃取条件为20%的P204体积浓度,振荡10 min,初始水相p H为5。在相同的萃取条件下,复合萃取剂对Co、Ni、Mg的萃取效果比单独的P204要更好。通过作log Dlog[P204]的谱图,拟合得出斜率均为3,由此推断出复合萃取剂萃取Co、Ni、Mg的萃合物组成为CoA_2(HA)、NiA_2(HA)、MgA_2(HA)。作log D-pH的谱图得出斜率均为2,推出复合萃取剂萃取金属离子的机理为阳离子交换反应。(本文来源于《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陈旅翼,李赫宇,赵玲[10](2016)在《一种复合萃取物降尿酸量效与时效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一种复合萃取物(主要由葡萄皮、葡萄籽、红酒萃取物及人参、枸杞萃取物组成)体内降尿酸作用的量效和时效关系。方法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别嘌醇组及复合萃取物高、中、低剂量(400、200、100 mg/kg)组。时效关系研究中,各组分别连续给药2、4、7、10、13、16、20 d后,ip氧嗪酸钾溶液20 m L/kg造模;量效关系研究中,各组连续ig给药7 d后,ip氧嗪酸钾溶液20 m L/kg造模;按照试剂盒方法分别测定小鼠血清及尿液中尿酸水平及肝组织中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结果时效关系研究发现,复合萃取物组给药4 d即显示出明显的降尿酸活性,连续给药7 d后,其低、中、高3个剂量组均表现出显着的活性,且在连续20 d的实验过程中,小鼠生理和精神状态都非常好。量效关系研究表明,复合萃取物低剂量(100mg/kg)时即显示良好的降尿酸活性,并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以高剂量组最为显着,且高剂量组还显示出显着的抑制肝脏XOD的活性。结论复合萃取物在体内具有良好的降尿酸活性,呈现一定的量效和时效关系,其降尿酸作用与抑制XOD活性有关。(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16年22期)

复合萃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植物甾醇的分子结构都很相似,但是生物活性相差很大,分离难度也很大。研究使用COSMO-RS (真实溶剂似导体屏蔽模型)预测,探讨离子液体对植物甾醇的萃取分离机理。预测结果表明,植物甾醇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度随氢键相互作用的增强而提高,氢键碱性较强的离子液体将增加萃取容量;萃取剂极性增大,易与豆甾醇形成萃取相分离。实验筛选以离子液体[bmim]Cl为代表,构建了液-液两相体系,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测定离子液体复合萃取剂对植物甾醇的分配系数和分离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用[bmim]Cl-乙腈/正己烷两相体系萃取,随离子液体浓度的增加,分配系数和萃取选择性系数的增加十分显着,当用20%[bmim]Cl-乙腈萃取时,豆甾醇的分配系数可达7.89,豆甾醇对β-谷甾醇的分离选择性可达65.8,是纯乙腈为萃取剂时的54倍以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复合萃取论文参考文献

[1].李晶晶,杨柳,唐晓东,王治宇,王春.脱芳复合萃取剂的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9

[2].许青青,蒋越梅,张宏杰,汪艳,吕亮.离子液体复合萃取剂高选择性分离植物甾醇[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8

[3].文晨,毛率先,刘文凤.复合萃取剂脱除废水中的活性红K-7B染料[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18

[4].邓天天,鲁松,段海煦,郭珍珍,吴烨.不同复合萃取剂对砷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对比[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18

[5]..一种复合萃取剂萃取精制湿法磷酸的方法[J].乙醛醋酸化工.2018

[6].薛凤凤,李冬,张琳娜,朱永红,冯弦.煤基石脑油萃取脱芳复合萃取剂[J].化工进展.2017

[7].Marwan,Mohammed,Ahmed,Rashed.超声波/微波复合萃取及酶法前处理对两种薰衣草中生物活性成分分离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7

[8].高宇.离子液复合萃取剂分离乙酸乙酯-乙醇体系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7

[9].康建壮,钟学明,曾鸿泽,吴诗婷.P204-N235复合萃取剂对水中钴、镍、镁离子的萃取效果研究[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10].陈旅翼,李赫宇,赵玲.一种复合萃取物降尿酸量效与时效关系研究[J].中草药.2016

标签:;  ;  ;  ;  

复合萃取论文-李晶晶,杨柳,唐晓东,王治宇,王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