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双向认证协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量子身份认证,量子加密,量子通信,Bell态
双向认证协议论文文献综述
张顺,陈张凯,梁风雨,石润华[1](2019)在《基于Bell态的量子双向身份认证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基于Bell态的纠缠性质提出一种可以进行双向身份认证的协议。与已有的量子身份认证协议相比,该协议没有第叁方认证机构就能实现双方同时身份认证,避免了第叁方认证机构的不安全因素。利用诱饵粒子和纠缠相关性检查保证认证双方之间传输的量子态不被改变,同时认证双方之间传输的经典信息是经过安全的单向哈希函数计算出来的,保证了该身份认证协议的安全性。该协议使用一个Bell态量子资源即可验证两比特密钥,节约了量子资源。认证双方所需执行的操作为经典异或操作,使得该协议具有易于实施的优点。分析表明,该协议可以有效防止拦截/重发攻击和中间人攻击等攻击方式。(本文来源于《信息网络安全》期刊2019年11期)
刘立波,郑巧珍,付强[2](2019)在《一种增强型RFID双向认证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RFID系统的安全性问题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热门话题。针对RFID认证协议,研究者们提出的方案各有千秋,比如基于Hash函数的方法易实现,基于密钥的方法更安全。论文对一种基于非对称密钥和Hash函数的RFID认证协议进行了分析与改进。改进后的协议安全性更高,能够抵抗多种非法攻击,更有实用价值。最后,文章用BAN逻辑分析方法形式化验证了改进协议的安全性。(本文来源于《舰船电子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刘静,赖英旭,杨胜志,Lina,Xu[3](2019)在《一种面向WSN的双向身份认证协议及串空间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工业互联网、智慧农业、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发展,无线传感网络(WSN)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但安全问题也随之凸显。针对无线传感网络中传感器节点易失效、能量和计算存储能力受限等问题,构建了一种基站与传感器节点间的基于状态信息的双向身份认证协议,其能在满足无线传感网络轻量级和低成本要求的同时确保安全性。协议首先在节点接入阶段基于可信网络连接进行平台可信情况的认证,以验证节点的可信情况并实现节点的加密注册。然后在运行阶段通过重要数据双向认证过程对重要数据的传输过程进行保护,利用定时更新认证确认传感器节点的状态和可靠性。协议允许基站定时检测节点的运行状态信息,及时监测到节点的物理损坏,并利用节点的运行状态信息进行认证,以进一步增强协议的安全性。同时,该协议还引入了报警机制,该机制可以区分通信错误、节点的物理损坏以及攻击者攻击。本协议降低了认证过程的通信量,引入的报警消息可以增强排障能力。利用串空间模型对协议进行形式化分析,证明了协议的安全性。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设计的双向身份认证协议能提供较好的安全性,而且发送数据增加的延迟时间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网络可扩展性好。所提方案能够加强网络接入安全并且有效防御来自节点系统内部的攻击,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张霄涵,胡红钢[4](2019)在《基于区块格的RFID双向认证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快速发展的应用场景导致传统RFID双向认证协议的安全性假设不再成立.不仅如此,随着物联网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中心化RFID认证架构的弊端也逐渐凸显出来.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和拜占庭容错的特点,可以同时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但其效率十分低下.区块格是区块链技术中的一种有向无环图结构,具有并行处理交易的特点,可以提高执行效率,但因受限于共识机制,仍有吞吐量瓶颈.首先分析了恶意阅读器的可能行为,设计了适用于本场景的容忍分叉的区块格结构,并证明了其仍然具有偏序关系;然后结合传统的RFID双向认证协议,设计了基于区块格的RFID双向认证协议,所提出的协议在安全性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去除了共识机制,消除了吞吐量瓶颈;最后,对所提出的协议的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本协议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具有在渐进意义上与传统协议采用的中心化架构一致的效率.(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代新敏,谢晓尧[5](2019)在《一种抗去同步的轻量级RFID双向认证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轻量级的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协议常采用同步更新机制以避免位置隐私的泄露,但却带来了去同步攻击的问题。去同步攻击使得标签与数据库同步更新的秘密数据不一致,导致标签永久失效。通过对已有协议的分析,发现其不具备抵御去同步攻击的效果。对已有协议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抗去同步攻击的轻量级双向认证协议,并利用串空间理想诚实理论对新协议进行了形式化分析,证明了新协议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陈晓峰,林崧[6](2019)在《基于量子密码的轻量级RFID双向认证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RFID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RFID系统容易受到恶意攻击,因此RFID系统隐私和安全问题急需解决。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轻量级双向身份认证协议,协议利用异或操作、CRC函数和位移函数,同时,引入量子密码技术来提高安全性和抵御各种攻击。经过安全性分析,新协议可抵抗已知的大多数攻击,有效地保证了RFID系统中数据和隐私的安全。(本文来源于《闽江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占善华,黄少荣[7](2018)在《一种基于字合成运算的射频识别双向认证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RFID系统由标签、读写器、后台数据库3部分组成,其中标签与读写器之间通过无线信道进行信息传输,存在易被攻击者截获通信信息的风险。提出一种基于字合成运算的射频识别双向认证协议。所提协议运用二次剩余定理对信息进行加密,增大破解难度;每轮通信加密过程中,随机数的添加使得前后通信消息均不一致,致使攻击者无法发起追踪攻击行为信消息加密过程中,同时采用字合成运算方法,能够有效减少RFID系统总的计算量;后台数据库端引入随机数校验机制,使系统能够有效抵抗异步攻击等攻击。安全性分析表明,基于字合成运算的射频识别双向认证协议具备较高的安全性;性能分析表明,协议具备轻行为量级计算量的标准。(本文来源于《电信科学》期刊2018年12期)
高华,黄稳定,鲁俊[8](2018)在《基于Hash函数的RFID双向认证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改善RFID无线传感网络中读写器与标签之间安全隐私容易泄漏的问题,在现有安全协议研究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RFID双向认证协议。该协议包含读写器、电子标签双重认证,通过安全性检测可以有效抵御重传攻击、窃听、位置跟踪、非法读取以及假冒攻击等不安全问题,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安全性好等优点。通过对协议建立理想化模型,利用BAN逻辑形式化分析方法从理论上证明其安全性。通过软件仿真模拟RFID系统,对读写器和标签的双向认证进行仿真测试,证明了协议的实用性。(本文来源于《软件导刊》期刊2018年12期)
马莉[9](2018)在《基于双向隐私安全RFID认证协议的网银系统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物联网(IoT)的概念被逐渐提出来,在这样的背景下,众多行业都迎来了新的生机和发展方向,但同时也遇到了新的瓶颈和挑战。网上银行是传统的互联网产物,如何在物联网的大环境下对个人网银进行改进是本文研究的目的。射频识别(RFID)是继条形码之后凭借着信息存贮容量大、读取速度快、可非接触式批量读取、可反复使用等优点,逐步进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虽然RFID应用于网银行业中的研究和实践目前仍旧是一片空白,但RFID的衍生技术NFC在移动支付领域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应用与发展。基于此,本文从网银技术与无线射频技术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分析网银业务中的各种模式及其流程特点,探索将射频技术应用于个人网银的可能性。本文使用具备双向隐私安全RFID认证协议的整合模块对网银使用的安全性和便携性进行提升,针对RDIF技术在网银系统中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个人网上银行必须保证数据的安全与操作的便捷,本文用C#语言模拟个人网银系统并在嵌入式RFID的基础上对数据传输安全和系统操作便捷做了一定的研究,结果表明,将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个人网银和作为物联网前端的RFID相结合是完全可行的。(本文来源于《湖北工业大学》期刊2018-11-25)
何烜,王红军,袁泉[10](2018)在《可证明安全的射频识别双向认证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射频识别系统中读写器和标签是在不安全的无线信道中进行通信,而且随着移动读写终端的出现,使得读写器和服务器通信也不安全,容易受到假冒攻击、窃听攻击、中间人攻击等安全威胁,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基于中国剩余定理的射频识别双向认证协议。该协议利用对称加密、模运算等方式提高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引入时间戳来抵抗中间人攻击,并利用中国剩余定理对各方进行认证,最后采用随机更新密钥的方式进行密钥更新,并通过形式化证明的方法和常规攻击分析的方式来验证协议安全性。将该协议与其他协议进行安全性、计算量和存储量的比较,结果表明:文中协议安全性高、计算量小且存储量适中,在射频识别领域安全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双向认证协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RFID系统的安全性问题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热门话题。针对RFID认证协议,研究者们提出的方案各有千秋,比如基于Hash函数的方法易实现,基于密钥的方法更安全。论文对一种基于非对称密钥和Hash函数的RFID认证协议进行了分析与改进。改进后的协议安全性更高,能够抵抗多种非法攻击,更有实用价值。最后,文章用BAN逻辑分析方法形式化验证了改进协议的安全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向认证协议论文参考文献
[1].张顺,陈张凯,梁风雨,石润华.基于Bell态的量子双向身份认证协议[J].信息网络安全.2019
[2].刘立波,郑巧珍,付强.一种增强型RFID双向认证协议[J].舰船电子工程.2019
[3].刘静,赖英旭,杨胜志,Lina,Xu.一种面向WSN的双向身份认证协议及串空间模型[J].计算机科学.2019
[4].张霄涵,胡红钢.基于区块格的RFID双向认证协议[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9
[5].代新敏,谢晓尧.一种抗去同步的轻量级RFID双向认证协议[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19
[6].陈晓峰,林崧.基于量子密码的轻量级RFID双向认证协议[J].闽江学院学报.2019
[7].占善华,黄少荣.一种基于字合成运算的射频识别双向认证协议[J].电信科学.2018
[8].高华,黄稳定,鲁俊.基于Hash函数的RFID双向认证协议[J].软件导刊.2018
[9].马莉.基于双向隐私安全RFID认证协议的网银系统设计与实现[D].湖北工业大学.2018
[10].何烜,王红军,袁泉.可证明安全的射频识别双向认证协议[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