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中医治疗研究

病毒性肝炎中医治疗研究

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湖北武汉430300

摘要:目的:分析病毒性肝炎结合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取2016.03---2017.03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达为观察组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患者用常见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95.83%,高于对照组78.265%,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中医辨证治疗作用于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中,临床效果优于常规西医治疗,方法值得借鉴。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治疗;临床效果

我国乃肝病大国,病毒性肝炎位居前列。根据2006年我国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有慢性HBV感染者约9300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占2000万例,1~59岁的一般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HBsAg)携带率达7.18%[1]。我国慢性丙型肝炎感染者约(2000~5000)万,大概占世界所有丙型肝炎患者的15%~30%[2]病毒性肝炎若不对其进行及时治疗,极易反复发作,引起肝癌、肝硬化等恶性疾病[3]。病毒性肝炎极其相关并发症的治疗,对患者、对国家都是一沉重的经济负担。本次研究为探讨采用结合中医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随机选取本院近年来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96例,并分别对其进行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所有患者均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相关诊断标准,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重要器官病变、失代偿性肝硬化及重叠和混合其他肝炎病毒感染者。

对其治疗方式以及效果进行研究。将96例患者随机平均分配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男性与女性患者比为28:20,年龄为21-69岁,平均(27±3.21)岁,。观察组男性与女性患者比为29:19;年龄为22-75岁,平均(25±2.13)岁。两组临床资料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可以对比分析。

1.2方法

1.2.1对照组行常规西医保肝治疗,给予患者甘草酸二铵、门冬氨酸钾镁、还原型谷胱甘肽及干扰素进行治疗等。

1.2.2观察组患者采用: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治疗原则以解毒行气化瘀为主,按照不同的证候,结合病情演变进行辨证施治。(注:灵活使用,非一成不变)

1.2.2.1湿热中阻

证候:身目发黄,色泽鲜明,恶心,厌油腻,纳呆,胁胀脘闷,尿黄,苔黄腻,身体困重,倦怠乏力,脉弦滑数。方药:茵陈蒿汤加味。茵陈40g,栀子12g,大黄9g(后下),制鳖甲9g,生石膏50g。

1.2.2.2肝郁脾虚

证候:胁肋胀痛,便溏或食谷不化,精神抑郁性情急躁,少气懒言,舌淡胖有齿痕,脉沉弦。早晨方药:龙胆草10g,栀子12g,黄芩15g,生地12g,车前子15g,木通9g,泽泻12g,当归12g,甘草6g,制鳖甲9g。晚上方药:元芪25g,白术15g,陈皮12g,升麻15g,柴胡12g,人参15g,甘草9g,当归12g,制鳖甲9g。

1.2.2.3肝肾阴虚

证候:头晕、两目干涩,腰膝酸软,形体消瘦,潮热或五心烦热,失眠多梦,舌红少津,脉细数。方药:一贯煎去川楝子加枳实。生地20g,沙参15g,当归15g,枸杞15g,麦冬15g,制鳖甲9g。

1.2.2.4气滞血瘀

证候:两胁刺痛,痛有定处,胁下或有痞块,面色晦暗,或见赤缕红丝,肌肤甲错,妇女闭经或行经夹块,小腹疼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或舌下青筋怒张,脉弦涩。方药:膈下逐瘀汤。桃仁12g,红花9g,五灵脂12g,元胡15g,乌药10g,川芎12g,香附12g,当归15g,赤芍12g丹皮10g,枳壳12g,甘草6g,制鳖甲9g,大黄蜇虫丸三丸。

1.2.2.5脾肾阳虚

证候:四肢不温,神疲脉弱,面色不华或晦黄,少腹腰膝冷痛,食少便溏甚至晨泄,完谷不化,下肢浮肿,阴囊湿冷或阳萎,脉弱。方药:附子理中丸合肾气丸。党参13g,白术15g,干姜6g,制附子9g,桂枝6g,熟地黄12g,山药20g,茯苓15g,山茱萸10g,炙甘草6g,制鳖甲9g。

1.3观察指标

显效:疗程3个月结束时,1.症状完全消失;2.肝脾肿大稳定不变,无压痛及叩击痛,有腹水者腹水消失;3.肝功能(ALT、胆红素、A/G或蛋白电泳正常;4.以上三个指标稳定一年.

好转:疗程结束时,1.主要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2.肝脾肿大稳定不变,无压痛及叩击痛,有腹水者腹水减轻50%以上未完全消失;3.肝功能指标下降幅度在50%以上而未完全正常.

无效:未达到好转标准或恶化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95.83%,高于对照组78.265%,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

3讨论

从中医的理论来看,病毒性肝炎是湿热疫毒侵袭中焦,蕴阻肝胆后,或因劳倦、饮酒等使正气不支,或感受之湿热疫毒邪气甚烈,经中焦直犯肝脏,致肝脏严重受损,疫毒浸淫,迅速深入营血,蒙闭心包。此时,湿热弥漫三焦,胆汁随湿热之熏蒸而外泄,脾胃因疫毒之侵害而运化停滞,升降反作,肝失疏泄,热毒内逼,血溢脉外,肝风妄动,神明失主。从临床治疗的角度来看,常规的西医保肝护肝抗病毒、等治疗手段,依仗不断发展的生物学技术,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整体效果还无法达到临床预期。本次研究中我们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理论,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辨证用药,起到了气血两治、湿热两治的效果。研究中我们根据中医理论将患者分为湿热中阻、肝郁脾虚、肝肾阴虚、气滞血瘀、脾肾阳虚,根据不同证候分别予以施治,配合中医辨证治疗的有效率治疗达到了95.83%,高于对照组的78.26%;存在明显的统计学优势(P<0.05)。

综上所述,在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理论予以治疗,整体效果优于西医治疗,方法值得在后期临床中予以借鉴。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肝脏,2011,16(1):2—5.

[2]陈园生,李黎,崔富强,等.中国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1,32(9):888—891.

[3]黄坚,曾雪,李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出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及其临床价值[J1.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5):3553559

标签:;  ;  ;  

病毒性肝炎中医治疗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