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梗死30例分析

小脑梗死30例分析

崔爱民(河北省东光县医院内科061600)

【中图分类号】R74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8-0186-02

【摘要】目的探讨小脑梗死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治疗及预后。方法将1998年10月~2011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30例小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脑梗死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上没有独特症状,CT在诊断小脑梗死上受到一定限制,头部MRI有高度的分辩率,30例患者中28例行内科保守治疗,痊愈20例,好转7例,1例死亡,2例外科手术治疗中痊愈1例,好转1例。结论小脑梗死宜早期治疗,易漏诊,头部MRI是诊断本病的最有价值的检测手段,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房纤颤等危险因素的患者更应注意小脑梗死。

【关键词】小脑梗死临床特点病因影像学检查误诊漏诊

小脑梗死的临床表现缺少特异性,诊断较困难,极易误诊误治。现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诊治的30例小脑梗死,旨在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998年10月~2011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小脑梗死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54岁,既往有高血压史17例,有糖尿病史12例,有冠心病史10例,有嗜烟史16例,有饮酒史8例。

1.2影像学检查(1)头颅CT扫描25例,6例显示小脑部位的低密度梗死灶,阳性率41.1%。(2)头颅MRI扫描22例,全部显示小脑梗死的异常信号,其中包括9例CT扫描阴性者。(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1例,示左椎动脉起始部闭塞,左小脑后下动脉不显影。

1.3治疗及预后给予脱水抗脑水肿药物,降纤、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及活血化瘀药物,脑细胞活化剂等治疗,积极处理合并症,病情缓解27例,1例死亡,死亡率3.9%,死亡原因为:小脑扁桃体疝,肺部感染。

2讨论

小脑梗死的临床症状虽多种多样但缺乏特异性,因此易误诊,本组误诊率30%。其中误诊为美尼尔氏病4例;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例;误诊为脑干病变1例。

本组病例病因以高血压动脉硬化为主,共20例占66.6%,心脏病合并心房纤颤5例,糖尿病5例。

本组病例死亡率为13.3%,可能和检查手段先进、人们对此疾病认识充分、轻型病例被及时检出有关。比以往报道死亡率有明显下降。本组死亡病例3例系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合并小脑梗死高颅压而死亡。另1例小脑梗死面积较大,合并脑积水,经侧脑室引流仍未见好转而死亡。

由于CT受到来自岩骨嵴和枕骨的头颅凹骨质伪影的影响,而且发病24内小时CT可以阴性,因此不能单靠头颅CT检查确诊或排除小脑梗死,对可疑病例必须行头颅MRI检查。本组头颅CT检查率为60%,其余均行MRI检出,头颅MRI检查率100%,因此对怀疑小脑梗死而头颅CT阴性者应常规行MRI检查.MRI检查的高分辨率及梗死后6小时即可显影,是小脑梗死早期迅速诊断的理想手段。

因小脑梗死面积较大时,易压迫第四脑室引起梗阻性脑积水,加之后颅凹的空间较小很容易出现高颅压而易向下移位出现枕骨大孔疝压迫脑干,危及生命。通过本组病例观察,早期出现意识障碍及CT显示脑积水者预后不良。本组2例发病5-7天脑室扩张后出现意识障碍加重,未及时手术而死亡。因此一旦诊断小脑梗死并出现上述严重情况者应及时开颅减压行脑脊液引流。本组1例小脑双侧半球大面积梗死患者出现脑室扩张及高颅压表现,经脱水降颅压效果不显著,行后颅凹减压术,术后恢复良好。

对于高颅压合并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治疗时应足量给予脱水剂,老龄患者慎用甘露醇同时予以足量甘油果糖,待病情平稳后再行其他药物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康.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与治疗进展.中国医刊,2002.37(11):15.

[2]李言,胡安居,徐长水,等.小脑出血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国医刊,2000,35(12):16-17.

[3]孟家眉主编.神经内科临床新进展.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211-215.

[4]梁海.王红梅等主编.实用神经病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标签:;  ;  ;  

小脑梗死30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