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能量代谢论文-陈宁

肝脏能量代谢论文-陈宁

导读:本文包含了肝脏能量代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化瘀祛痰方,线粒体能量代谢,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肝脏脂质沉积

肝脏能量代谢论文文献综述

陈宁[1](2019)在《化瘀祛痰方调节线粒体能量代谢干预AS家兔肝脏脂质沉积的分子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线粒体能量代谢为切入点,探讨化瘀祛痰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肝脏脂质沉积的影响及机制,丰富“痰瘀论治”AS的科学内涵。材料与方法:90只SPF级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适应性喂养2周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化瘀祛痰方高剂量组、化瘀祛痰方中剂量组、化瘀祛痰方低剂量组、辛伐他汀组,每组15只。正常对照组喂饲普通饲料同时耳缘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其他组喂饲高脂饲料同时耳缘静脉注射牛血清白蛋白生理盐水溶液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各组均自由摄食,饮水不限。8周后,各治疗组给予相应药物进行干预治疗,给药剂量按照人和动物体表面积折算系数进行换算。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4周后取材。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检测血清胆固醇(TC)、甘油叁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HE染色、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学改变;比色法检测家兔肝脏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活性;Blue-Native-Page法检测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含量;ELISA法检测肝脏ATP含量;PCR array法检测肝脏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基因m RNA变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蛋白。结果:1.化瘀祛痰方对AS家兔血脂水平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家兔血清中TC、TG、LDL-C显着升高(P<0.01),HDL-C显着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家兔血清中TC、TG、LDL-C显着降低(P<0.01),HDL-C显着升高(P<0.01),其中以化瘀祛痰方高剂量组与辛伐他汀组治疗效果较佳(P<0.01或P<0.05)。2.化瘀祛痰方对AS家兔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及肝脏脂质沉积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家兔肝脏组织细胞肿胀明显、大量脂肪空泡清晰可见,胞浆内有明显的橘红色脂滴蓄积;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肝脏脂肪空泡样变性及脂质沉积均有不同程度改变。其中以化瘀祛痰方高剂量组与辛伐他汀组改善肝脏脂质沉积效果最佳。因此后续实验仅选择治疗效果较佳的化瘀祛痰方高剂量组进行下一步的研究。3.化瘀祛痰方对AS家兔肝脏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活性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肝脏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Ⅰ、Ⅱ、Ⅲ、Ⅳ活性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化瘀祛痰方高剂量组与辛伐他汀组肝脏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Ⅰ、Ⅱ、Ⅲ、Ⅳ活性升高(P<0.05)。Blue-Native-Page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肝脏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Ⅰ、Ⅱ、Ⅲ、Ⅳ、Ⅴ含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化瘀祛痰方高剂量组与辛伐他汀组肝脏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Ⅰ、Ⅱ、Ⅲ、Ⅳ、Ⅴ含量升高(P<0.05)。ELISA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家兔肝脏内ATP生成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化瘀祛痰方高剂量组与辛伐他汀组家兔肝脏组织ATP生成增加(P<0.05或P<0.01)。4.化瘀祛痰方对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基因m RNA及蛋白的影响PCR array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73个基因m RNA发生改变(上调67个,下调6个);与模型组相比,化瘀祛痰方组80个基因m RNA发生改变(10个上调,70个下调)。在模型组上调的67个基因m RNA中,有46个基因m RNA在治疗后表达趋势发生逆转。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NDUFS1、NDUFS2、UQCRC1、UQCRC2、ATP5C1、COX4I1、COX6B1蛋白表达含量下降(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化瘀祛痰方组NDUFS1、NDUFS2、UQCRC1、UQCRC2、ATP5C1、COX4I1、COX6B1蛋白表达升高(P<0.05或P<0.01)。结论:1.化瘀祛痰方能够降低AS家兔血脂水平改善其肝脏脂质沉积。2.化瘀祛痰方能够通过增加肝脏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活性及含量表达进而促进ATP生成量。3.化瘀祛痰方可能通过调节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基因m RNA与蛋白的表达,以及改善AS家兔肝脏脂质沉积,进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6-01)

热甫哈提·赛买提[2](2019)在《诃子膏数据挖掘研究及其核心药对正常大鼠肝脏能量代谢相关因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诃子膏的核心药及其剂量比例,分析其配伍特点;通过动物实验分别观察诃子膏3种核心药及其组合对正常大鼠能量代谢相关因子的影响,分析其作用趋势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物研究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采用SPSS18.0对所筛选处方的高频药和所组成的方剂进行聚类分析,挖掘出药物核心组合;分别制备核心药和组合药液并灌胃SD大鼠给药30天后,观察大鼠体重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肝组织Na~+-K~+ATP酶、Ca~(2+)-Mg~(2+)ATP酶和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肝糖原(HG)含量,检测血浆叁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结果:共收集符合条件处方83首,所涉及药材151种,其中诃子、毛诃子、余甘子为诃子膏核心药及其最多见剂量比例为1:1:1。玫瑰花、菟丝草、番泻叶、盒果藤根、洋茴香、薰衣草、水龙骨、芫荽、地锦草、白花丹根等10种药材为高频次辅药,核心药与不同辅药组合表现不同的功效主治。诃子膏临床应用极为广泛,主要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胃肠炎、痔疮、神经衰弱、头痛、便秘等60余种疾病;在动物实验中,给药后核心药组和余甘子组抑制正常大鼠体重自然增大。给药第31天,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诃子、毛诃子、余甘子和核心药组显着升高肝组织Na~+-K~+ATP酶、Ca~(2+)-Mg~(2+)ATP酶活力。核心药组显着升高SDH活力,而对肝糖原和血浆T3、T4和TSH影响不大。毛诃子组显着升高血浆T3、T4和TSH含量。结论:本研究通过应用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初步了解了诃子膏核心组合及其配伍关系。诃子膏叁种核心药可能通过组合进一步提升了Na~+-K~+ATP酶、Ca~(2+)-Mg~(2+)ATP酶和SDH活力,从而起到促进肝脏能量代谢的作用,而对血浆T3、T4和TSH的影响不大,提示诃子膏影响能量代谢的机制可能与甲状腺素途径无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新疆医科大学》期刊2019-03-01)

韩胜斌,郭蓉娟,高维,于姚,刘姝含[3](2018)在《醒脾解郁法对抑郁大鼠肝脏能量代谢的调控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抑郁大鼠模型肝脏线粒体能量代谢特征及其与抑郁症行为学指征变化的动态相关性,并揭示以益气健脾为主的醒脾解郁方调节情志的效应机制。方法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方法应激6周,应激同时灌胃给药,糖水偏爱实验、强迫游泳行为学评价作为造模成功标志,肝脏取材,并使用化学法检测线粒体损伤指标(呼吸链复合体Ⅰ、Ⅱ、Ⅲ、Ⅳ含量)和能量指标(ATP、Na-K-ATP酶、Ca-Mg-ATP酶含量)。结果检测模型大鼠肝组织线粒体指标、能量指标发现:应激2周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肝组织内呼吸链复合体Ⅲ含量显着降低(P <0. 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未见明显改善(P> 0. 05);应激6周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肝组织内呼吸链复合体Ⅰ、Ⅲ、Ⅳ和ATP、Ca-Mg-ATP酶含量减少(P <0. 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可显着增加肝组织内呼吸链复合体Ⅰ、Ⅲ、Ⅳ和ATP、Ca-Mg-ATP酶的含量(P <0. 05),西药舍曲林组可显着增加肝组织内呼吸链复合体Ⅳ含量(P <0. 05)。结论醒脾解郁方可以明显改善抑郁大鼠肝脏线粒体能量代谢功能,发挥抗抑郁效应。(本文来源于《环球中医药》期刊2018年12期)

陈波,李学梅[4](2018)在《不同碳链脂肪乳剂对肝脏外科患者脂肪及肝脏能量代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析不同碳链脂肪乳剂对肝脏外科患者脂肪及肝脏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2月~2018年4月收治的48例肝脏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为20%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C14-24)(英脱利匹特)治疗,观察组为20%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C6-24)(力能)治疗,对比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甘油叁酯廓清变化和肝脏能量代谢情况存在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脏外科患者采用20%力能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效果更为显着。(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77期)

陈建廷,龙家棋,李运繁[5](2018)在《丙泊酚与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短期持续性输注对患者肝脏能量代谢情况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丙泊酚与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短期持续性输注对患者肝脏能量代谢情况影响。方法:选取120例择期手术患者,按麻醉给药不同分组:对照组(n=60)予以丙泊酚短期持续性输注,研究组(n=60)则予以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短期持续性输注。结果:(1)2组麻醉期间不同时间点的生命体征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均无明显变化(P>0.05),且组间对比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2)2组麻醉期间不同时间点的血酮体比率变化均不明显(P>0.05),且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与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短期持续性输注对患者肝脏能量代谢情况均无明显影响。(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医药》期刊2018年04期)

霍路曼[6](2018)在《饲粮能量水平对荷斯坦育成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及肝脏能量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能量水平对荷斯坦育成牛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生长性能、瘤胃发酵、血清指标及肝脏中能量代谢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选取8月龄中国荷斯坦育成奶牛45头,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分成3组,每组15头牛。Ⅰ组饲喂低能日粮(产奶净能NE_L5.64MJ/kg),Ⅱ组饲喂中能日粮(NE_L5.94MJ/kg),Ⅲ组饲喂高能日粮(NE_L6.21MJ/kg),各试验组的饲粮蛋白质水平相同(CP14.04%)。试验期110d。结果表明:1)Ⅲ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显着低于Ⅰ、Ⅱ组(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和Ⅲ组NDF表观消化率分别下降4.84%和7.03%,ADF表观消化率下降2.99%和7.35%。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钙(Ca)和磷(P)的表观消化率均无显着差异(P>0.05)。2)各组间干物质采食量(DMI)差异不显着(P>0.05);Ⅰ、Ⅱ、Ⅲ组育成牛平均日增重(ADG)分别为0.70kg/d、0.80kg/d、0.91kg/d,与Ⅰ组相比,Ⅱ组和Ⅲ组分别显着提高了14.28%和30.00%(P<0.05);Ⅲ组育成牛料重比(F/G)显着低于Ⅰ、Ⅱ组(P<0.05)。体尺指标(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差异均不显着(P>0.05)。Ⅱ组的体躯指数最好(P>0.05)。3)Ⅱ组育成牛乳腺发育显着优于Ⅰ组和Ⅲ组(P<0.05)。4)各组间瘤胃pH、微生物蛋白(MCP)产量、乙酸、丁酸、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及乙酸/丙酸(A/P)差异不显着(P>0.05);氨态氮(NH_3-N)含量以Ⅱ组最低,较Ⅰ组显着降低了3.70%(P<0.05),与Ⅲ组差异不显着(P>0.05);Ⅲ组丙酸浓度分别比Ⅰ、Ⅱ组高5.00%、4.83%(P<0.05)。5)与Ⅰ组相比,Ⅱ组和Ⅲ组血清葡萄糖(Glucose,Glu)浓度极显着提高19.95%和27.89%(P<0.01);血清胆固醇(Cholesterol,CHO)含量则显着降低5.76%和8.27%(P<0.05);各组间血清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总蛋白(Total protein,TP)及甘油叁酯(triglyceride,TG)含量均无显着差异(P>0.05)。6)血清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含量差异显着(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和Ⅲ组分别降低了3.83%、8.51%;各组育成牛血清胰岛素(Insulin,In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和瘦素(Leptin,LP)的浓度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升高而升高,与Ⅰ组相比,Ⅱ组的血清Ins、IGF-1和LP浓度提高了15.12%(P>0.05)、10.10%(P<0.05)和12.15%(P<0.05),Ⅲ组显着提高了22.09%(P<0.05)、13.85%(P<0.05)和16.14%(P<0.05)。7)NE_L为6.21MJ/kg组日粮极显着提高了育成牛肝脏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黑皮质激素受体4(melanocortin-4 receptor,MC4R)和瘦素(Leptin,LP)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了腺苷磷酸激活蛋白激酶α1(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α1,AMPKα1)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综上所述:本试验中,日粮产奶净能为5.94 MJ/kg时,既能保证育成牛体型和乳腺发育良好,也能维持瘤胃正常发酵,并且可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减少饲料浪费。(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6)

李颖瑞[7](2018)在《高脂日粮诱导不同肥胖表型大鼠肝脏线粒体能量代谢差异及丁酸钠干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肥胖是能量摄入大于能量消耗的代谢性疾病,并伴随着氧化应激现象。线粒体是细胞能量代谢与自由基产生的主要场所,也是自由基攻击的靶细胞器。线粒体功能异常与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不同肥胖表型个体—肥胖易感(obesity prone,OP)与肥胖抵抗(obesity resistant,OR),在线粒体氧化还原稳态和能量代谢方面的差异尚不清楚。丁酸是肠道菌群发酵后的天然产物,与钠结合形成丁酸钠(sodium butyrate,NaB)。研究证实,丁酸钠能够提高线粒体抗氧化酶活性,改善线粒体功能,影响机体能量代谢,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拟通过高脂日粮诱导建立不同肥胖表型大鼠,比较分析其肝脏线粒体氧化还原稳态和能量代谢的周期性变化规律,通过丁酸钠干预进一步明确丁酸钠对不同肥胖表型大鼠氧化还原稳态及能量代谢的调节机制和剂量效应。SD大鼠高脂饲喂8周后,按照体重上30%和下30%分为OP组和OR组,在高脂饲喂的第8周、第14周和第20周采样分析。测定体增重、脏器指数、代谢活动等表观指标;分析血脂和氧化还原相关指标;测定肝脏线粒体抗氧化酶(GSH-Px、Mn-SOD)活性和线粒体能量代谢(乙酰辅酶A、NADH/NAD~+比值、ATP和线粒体膜电位)相关指标。结果显示,8周高脂饲喂引起OP大鼠肝脏线粒体抗氧化酶活性显着降低和ROS生成增多,促发氧化应激,同时伴随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异常,膜电位降低和ATP生成减少,且随着饲喂周期的延长机体能量消耗降低,导致血脂升高和体重增加。与之相反,在整个实验周期内,OR大鼠由于具有较高的线粒体抗氧化酶活性和正常的氧化还原稳态,有利于能量利用和ATP生成,通过增加能量消耗,改善了由高脂日粮摄入引起的血脂异常及体重升高。推测OP和OR大鼠在高脂饲喂初期线粒体氧化还原稳态的差异是其表型差异的重要原因。高脂饲喂8周建立OP和OR大鼠模型后,在高脂日粮中分别添加4%、5%、6%丁酸钠干预12周。结果发现,丁酸钠可提高肝脏线粒体抗氧化酶(GSH-Px、Mn-SOD)活性,T-AOC以及GSH/GSSG比值,降低ROS水平和MDA含量,增强了机体抗氧化能力,其作用机制是通过调节肝脏GSK-3β/Nrf2抗氧化通路,抑制GSK-3βmRNA和蛋白表达,增强Nrf2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下游抗氧化基因NQO1、HO-1 mRNA表达水平。同时,丁酸钠对肝脏线粒体有保护作用,能显着提高线粒体DNA拷贝数、TFAM mRNA表达和蛋白水平,促进PGC-1α表达,进而激活PPARα和PPARγ及其下游脂分解相关基因表达。此外,丁酸钠通过增强肝脏线粒体能量代谢,促进脂肪酸β氧化,有效降低肥胖大鼠体增重,改善了机体代谢活动、血脂水平、血液激素水平等表观指标。此外,丁酸钠对OP组和OR组大鼠干预存在剂量效应,即6%丁酸钠对OP组和4%丁酸钠对OR组干预效果最为显着。(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8-06-01)

李毅,夏振海,魏思宇,陈璟玥,陈安格[8](2018)在《白藜芦醇对高脂诱导肥胖小鼠生长性能及肝脏糖脂代谢、能量代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添加白藜芦醇对高脂日粮诱导肥胖小鼠的体重、采食量、脂质代谢、糖代谢及能量代谢的影响。选取40只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采用低脂日粮(LFD)、低脂日粮+0.0276%白藜芦醇(LR)、高脂日粮(HFD)、高脂日粮+0.04%白藜芦醇(HR)饲喂12周。结果表明:与饲喂低脂日粮小鼠相比,高脂日粮组小鼠的体重显着增加(p <0.05),前4周的采食量显着减少(p <0.05),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着升高(p <0.05),肝脏中ALT和AST活性显着下降(p <0.05),脂质过氧化物(LPO)和丙二醛(MDA)含量均显着升高(p <0.05),己糖激酶(HK)、丙酮酸激酶(PK)和琥珀酸脱氢酶(SDH)活力显着下降(p <0.05);另外,饲喂高脂日粮小鼠肝脏MDH1、Sdha、PGC-1αmRNA的表达量显着下降(p <0.05)。饲喂添加了白藜芦醇的高脂日粮后,与高脂日粮组比,小鼠的体重显着降低(p <0.05),采食量显着增加(p <0.05),血清中AST和ALT活性显着降低(p <0.05),肝脏中AST活性显着升高(p <0.05),LPO和MDA含量显着降低(p <0.05),HK和PK活力显着升高(p <0.05)。另外,饲喂白藜芦醇对高脂日粮导致的肝脏中Hk2、Pkm、Cs、MDH1、Sdha mRNA表达量降低有显着的提高作用(p <0.05)。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0.04%的白藜芦醇能一定程度地缓解高脂日粮造成小鼠机体损伤,修复机体的脂质代谢、糖代谢和能量代谢。(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8年19期)

潘秋霞[9](2018)在《肝郁脾虚证大鼠肝脏能量代谢紊乱的机制及逍遥散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1 研究背景肝郁脾虚证是常见的中医证候,常见于抑郁、焦虑、胃炎、肠易激综合征等肝胆系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肠道疾病,临床涉及40多个疾病病种。逍遥散是治疗肝郁脾虚证的经典方剂。目前关于肝郁脾虚证的生物学基础尚不完全清楚,因此逍遥散治疗该证候的治疗机制亦不完全清楚。慢性应激可引发焦虑症、抑郁症等多种疾病。基于慢性应激具有过程性和阶段性的特点,与肝郁脾虚证形成的病因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相关性,经相关研究证实可以用于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的造模。基于以上原因和本团队的前期工作基础,本实验采用慢性束缚应激的方法复制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研究肝郁脾虚证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前期研究证实肝郁脾虚证患者体内存在多系统的功能紊乱,包括神经-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性腺/甲状腺轴等方面。研究发现肝郁脾虚证患者和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均存在明显的摄食量异常、体重增长速度改变、便溏或是便秘、消瘦或肥胖等现象。研究表明慢性束缚应激可通过脑-肠轴影响胃的吸收功能和肠道菌群变化。Insulin/PI3K/Akt信号通路是胰岛素调节能量代谢的经典通路。PI3K/Akt的下游靶蛋白较多,涉及细胞的生长、凋亡及肿瘤代谢甚至神经信号传导等多个方面;GLUJTs是PI3K/Akt信号通路介导糖脂代谢的下游分子;SHIP2是经典PI3K/Akt信号通路的抑制剂,因此,上述物质均是参与了能量代谢尤其是糖脂代谢的调节机制。肝郁脾虚患者常伴有明显的食欲异常、消瘦或肥胖等能量代谢异常现象,因此本实验采用慢性应激的方法复制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以Insulin/PI3K/Akt/GLUTs和SHIP2信号通路为切入点,探讨肝郁脾虚证能量代谢异常的生物学基础及逍遥散的治疗机制。2实验目的(1)观察肝郁脾虚证大鼠肝脏胰岛素PI3K/Akt/GLUT2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和SHIP2蛋白的表达变化,以期探讨肝郁脾虚证能量代谢异常的分子生物学基础。(2)探索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证的生物学机制,为中医肝郁脾虚证及中医临床防治慢性应激类疾病提供实验依据。3实验方法本实验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实验第一部分:通过21天慢性束缚应激法复制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逍遥散作为治疗药物,以氟西汀和罗格列酮为阳性对照;分别从动物宏观表征,饮食、体重变化,旷场试验,强迫游泳实验,糖水偏好实验,胃肠动力学实验,排便情况,皮质酮水平及佐证逍遥散的治疗效果,共同证实所造模型为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实验第二部分:采用酶免疫分析法和免疫放射法测定外周血中胰岛素和血脂四项的含量,探索能量代谢异常与糖脂代谢的关系。实验叁部分:证实糖脂代谢异常的基础上,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研究大鼠肝脏P85、Akt和SHIP2 mRNA的表达变化。实验第四部分:采用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半定量和定量检测大鼠肝脏P85、Akt、GLUT2和SHIP2蛋白的表达变化;并观察逍遥散组大鼠肝脏相关物质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其治疗肝郁脾虚证模型能量代谢异常和逍遥散干预的分子生物学机制。4实验结果(1)实验一显示慢性束缚应激导致逐渐出现摄食量减低、体重增加速度减缓,毛发枯黄、懒怠少动、大便干湿不调等外观体征状态变化;行为学研究发现模型组大鼠在旷场实验中的穿格次数和移动总距离明显增加,糖水偏好率降低,强迫游泳时水中停浮时间明显延长,胃排空能力和小肠推进率较证明组明显下降、排便量增多或减少、便溏或是便秘等分化现象明显;血清中皮质酮含量明显升高。而逍遥散、氟西汀和罗格列酮干预后上述现象和指标明显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2)实验二的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外周胰岛素和甘油叁酯水平比正常组明显降低,高、低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含量无统计学差异。逍遥散、氟西汀和罗格列酮对外周血中胰岛素和甘油叁酯的表达水平均有调节作用,但与模型组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3)实验叁的研究结果显示肝郁脾虚模型大鼠肝脏中P85、Akt蛋白的mRNA表达量降低,SHIP2 mRNA表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逍遥散干预后P85和Akt mRNA的表达量均有显着升高,但SHIP2 mRNA的表达并无统计学差异;氟西汀组SHIP2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85和Akt mRNA表达高于模型组但低于逍遥散组;罗格列酮组P85、Akt和SHIP2 mRNA的表达均明显升高。(4)实验四研究发现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P85蛋白含量较高、Akt和GLUT2蛋白含量明显降低,SHIP2含量较高。与模型组相比,逍遥散组P85的含量较低,Akt和GLUT2蛋白含量升高,但SHIP2蛋白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氟西汀干预后SHIP2蛋白含量明显降低,GLUT2蛋白含量升高,但Akt和GLUT2蛋白含量无统计学差异;罗格列酮组大鼠肝脏中P85、Akt、GLUT2和SHIP2蛋白含量均高于模型组。5结论(1)结合对大鼠的观察、行为学实验结果及血清CORT的含量,证明本次实验应用慢性束缚应激的方法成功的复制了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此外,实验发现逍遥散和氟西汀在大鼠情志异常方面均有调节作用,但氟西汀的作用功效优于逍遥散,罗格列酮在情志调节方面并未显示出显着变化;叁组药物对肝郁脾虚证大鼠的摄食、体重及胃肠功能等方面均有影响价值,但罗格列酮的作用功效优于逍遥散,逍遥散的作用效果优于氟西汀。(2)模型组大鼠外周血中胰岛素和血脂中TG含量降低,说明肝郁脾虚证大鼠的食欲降低、体重增长速度缓慢、胃肠功能紊乱等情况与体内的能量代谢机制异常相关。(3)实验叁和实验四的研究结果结合表明肝郁脾虚证的能量代谢异常机制与Insulin/PI3K/Akt/GLUT2信号通路的低表达和SHIP2的抑制有关;逍遥散能明显促进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Insulin/PI3K/Akt/GLUT2信号通路的表达,但对该信号通路的抑制因子(SHIP2)的表达并无调节作用;氟西汀可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但其下游靶点因子并非GLUT2,且氟西汀对SHIP2蛋白的表达并无介导作用;罗格列酮可通过增加胰岛素和PI3K/Akt信号通路的敏感性增加Insulin/P13K/Akt/GLUT2信号通路的表达,由于该组大鼠肝脏SHIP2蛋白的表达并无显着降低,说明罗格列铜对肝郁脾虚证并无治疗效果。(4)本次研究说明逍遥对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的情志变化和能量代谢异常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氟西汀对大鼠的情志异常有显着的调节作用,但其对能量代谢的调节作用低于逍遥散,且两种药物对能量代谢的干预机制并非完全一致,罗格列酮可通过其对胰岛素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增敏作用影响能量代谢,但肝郁脾虚证的情志低落等情况并无治疗功效。此次研究可为今后肝郁脾虚证的能量代谢机制及逍遥散的治疗机制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8-05-01)

袁莲,刘玉娇,何欢,蒋风雷,李会荣[10](2018)在《不同条件下离体大鼠肝脏线粒体能量代谢微量热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线粒体的能量代谢过程,本文以离体大鼠肝脏线粒体为模型,利用多通道、高灵敏度的热活性检测仪TAM III,实时监测了不同线粒体浓度、不同底物、不同缓冲液、几种呼吸抑制剂以及Ca~(2+)和线粒体渗透转换孔抑制剂CsA存在时线粒体的能量代谢,获得了完整的热功率―时间曲线,并通过计算得到了线粒体能量代谢的热动力学参数。通过分析发现:(1)线粒体浓度越大,代谢越快;(2)直接底物琥珀酸钠使线粒体代谢更快;(3)高浓度Ca~(2+)能够刺激线粒体快速产热,且在长期代谢进程中,线粒体渗透转换孔抑制剂CsA并不能改变Ca~(2+)造成的影响;(4)不同缓冲液对线粒体代谢的影响基于其组分的不同,缓冲液中含有呼吸底物;(5)呼吸抑制剂都能抑制线粒体的能量代谢,尤其是复合物IV的抑制剂NaN_3,高浓度下使代谢停止。(本文来源于《物理化学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肝脏能量代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诃子膏的核心药及其剂量比例,分析其配伍特点;通过动物实验分别观察诃子膏3种核心药及其组合对正常大鼠能量代谢相关因子的影响,分析其作用趋势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物研究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采用SPSS18.0对所筛选处方的高频药和所组成的方剂进行聚类分析,挖掘出药物核心组合;分别制备核心药和组合药液并灌胃SD大鼠给药30天后,观察大鼠体重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肝组织Na~+-K~+ATP酶、Ca~(2+)-Mg~(2+)ATP酶和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肝糖原(HG)含量,检测血浆叁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结果:共收集符合条件处方83首,所涉及药材151种,其中诃子、毛诃子、余甘子为诃子膏核心药及其最多见剂量比例为1:1:1。玫瑰花、菟丝草、番泻叶、盒果藤根、洋茴香、薰衣草、水龙骨、芫荽、地锦草、白花丹根等10种药材为高频次辅药,核心药与不同辅药组合表现不同的功效主治。诃子膏临床应用极为广泛,主要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胃肠炎、痔疮、神经衰弱、头痛、便秘等60余种疾病;在动物实验中,给药后核心药组和余甘子组抑制正常大鼠体重自然增大。给药第31天,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诃子、毛诃子、余甘子和核心药组显着升高肝组织Na~+-K~+ATP酶、Ca~(2+)-Mg~(2+)ATP酶活力。核心药组显着升高SDH活力,而对肝糖原和血浆T3、T4和TSH影响不大。毛诃子组显着升高血浆T3、T4和TSH含量。结论:本研究通过应用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初步了解了诃子膏核心组合及其配伍关系。诃子膏叁种核心药可能通过组合进一步提升了Na~+-K~+ATP酶、Ca~(2+)-Mg~(2+)ATP酶和SDH活力,从而起到促进肝脏能量代谢的作用,而对血浆T3、T4和TSH的影响不大,提示诃子膏影响能量代谢的机制可能与甲状腺素途径无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肝脏能量代谢论文参考文献

[1].陈宁.化瘀祛痰方调节线粒体能量代谢干预AS家兔肝脏脂质沉积的分子机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9

[2].热甫哈提·赛买提.诃子膏数据挖掘研究及其核心药对正常大鼠肝脏能量代谢相关因子的影响[D].新疆医科大学.2019

[3].韩胜斌,郭蓉娟,高维,于姚,刘姝含.醒脾解郁法对抑郁大鼠肝脏能量代谢的调控机制研究[J].环球中医药.2018

[4].陈波,李学梅.不同碳链脂肪乳剂对肝脏外科患者脂肪及肝脏能量代谢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

[5].陈建廷,龙家棋,李运繁.丙泊酚与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短期持续性输注对患者肝脏能量代谢情况影响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8

[6].霍路曼.饲粮能量水平对荷斯坦育成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及肝脏能量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D].河北农业大学.2018

[7].李颖瑞.高脂日粮诱导不同肥胖表型大鼠肝脏线粒体能量代谢差异及丁酸钠干预研究[D].江南大学.2018

[8].李毅,夏振海,魏思宇,陈璟玥,陈安格.白藜芦醇对高脂诱导肥胖小鼠生长性能及肝脏糖脂代谢、能量代谢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18

[9].潘秋霞.肝郁脾虚证大鼠肝脏能量代谢紊乱的机制及逍遥散的调节作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

[10].袁莲,刘玉娇,何欢,蒋风雷,李会荣.不同条件下离体大鼠肝脏线粒体能量代谢微量热分析[J].物理化学学报.2018

标签:;  ;  ;  ;  

肝脏能量代谢论文-陈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