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道数列例题的点评与探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应全[1](2021)在《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解题教学探讨——以2021年新高考数学Ι卷第17题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解题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常见形式,它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文章结合教学实例阐述在解题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并针对当前解题教学实际提出三点教学建议.
李朵[2](2021)在《高中“平面向量的运算”单元教学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也在一直更新变换,因此《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也孕育而生,课标中指出“高中数学课程承载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帮助学生掌握现代生活所必需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提升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以主题(单元)为引领,使课程内容结构化、情境化,促进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因此,主题单元的学习模式随之也火热起来,课标倡导进行主题单元的教学进而落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主题单元是以学生自己探索、合作学习为主体,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探究性,在探究的过程中达成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进而落实了课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因此该文旨在通过单元教学落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此,设置三个研究问题:(1)“平面向量的运算”单元教案设计是什么?(2)“平面向量的运算”单元教学实施效果如何?(3)通过教学反思,修改后的单元教案设计是什么?该研究以普通高中人教B版必修第二册第六章“平面向量的运算”单元进行教案的开发,包括向量的加法、向量的减法、数乘向量和向量的线性运算,采用观察法、录像带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进行研究。首先依据单元教学设计的实施步骤开发单元的教案设计,然后依据教案设计实施教学,通过课堂观察、学生测试卷调查、学生访谈深入分析教案设计的实施效果,最后基于教案设计的实施效果与对教师的访谈结果进行教学反思,从而对开发的教案进行改进与完善。通过研究得到三条结论:第一,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是进行单元教学设计的重要前提;第二,“平面向量的运算”单元教学设计充分结合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内容;第三,“平面向量的运算”单元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三条建议:第一,教师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时要制定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维度的教学目标;第二,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时应把课程内容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充分融合;第三,为落实课标要求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应进行单元教学设计。
杨斯佳[3](2021)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变式教学的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变式教学被许多一线教育者运用于教学中,“铺天盖地”地出现在中小学教育中,但缺少理论的指导,实践就很难良好发展下去,这项实践该如何上升为理论?在西方教育学中,以Marton教授为首提出的“变异理论”,以及布鲁纳的“脚手架理论”等可以提供理论依据,在国内,顾泠沅教授结合中国特色教学将“变式教学”分类为“概念性变式”和“过程性变式”,并引进了“潜在距离”的概念。实践与理论是相辅相成的。本文研究以“变异理论”和“脚手架理论”这两个理论为指导下的“变式教学”的实施策略,并采取“单元教学设计”为课堂教学实施的载体,来进行“变式教学”。为“变式教学”的实施提供新的范本,同时为理论的应用提供实践依据。本文的研究主要围绕两个主题展开:“怎么做”,“效果如何”,具体问题如下:1、变异理论指导下的变式教学如何开展?2、脚手架理论指导下的变式教学如何开展?3、单元教学设计下的变式教学如何设计?4、变式教学是否可以提高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成绩?笔者在所任教的班级实施“变式教学”,领会“单元教学设计”的思想,保证知识体系的整体性,将章节与章节之间的内容重组,形成专题,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本文共设计六个研究课例,并实施教学,隶属于线性规划、圆锥曲线、简单几何体三个单元。课堂反馈良好。本次研究是在上海市一所市重点学校的高二年级开展,针对学习兴趣等情感方面的调查,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在变式教学实施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并将结果进行数据分析;针对成绩方面,则是通过变式教学前后的考试成绩进行分析,以及问卷调查中的题目进行考察。同时也进行了个案研究,在实验组的班级选择了两位同学定期进行个别访谈,记录学习状态以及追踪学习成绩。基于以上的教学实践以及数据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在“变异理论”和“脚手架”理论指导下,以“单元教学设计”为载体的“变式”教学,在“概念性变式”中要构建合适的变异空间,在“过程性变式”中铺设适当的潜在距离。在教学实施中,提出三个教学策略:单元整体化策略,内容专题化策略和过程阶梯化策略。2、通过实验前后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施变式教学后有提高;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教学实施前后的成绩分析,实验组的成绩显着性高于对照组的;通过对个案的追踪调查,学习兴趣和信心有明显提高,学习成绩也有显着性提高。所以变式教学可以提高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成绩。
叶丹[4](2021)在《基于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中数数学课堂教学观察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与实施,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点燃了数学教育改革的引擎,全国开展了以“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本的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改革的关键在于落实,核心素养在数学课堂中的落实情况是检验改革成果的有效标尺;开展基于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观察研究,能够了解数学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的落实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改进教学,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高教师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学胜任力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德尔菲法(专家咨询法)构建课堂教学观察表,借助观察表利用课堂观察法了解教师在数学课堂中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实情况,主要解决了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构建了基于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概念课、原理课、习题课、概率与统计课的课堂教学观察表;二是应用构建的观察表观察数学课堂教学,解释观察表的使用和分析方法。本研究基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LICC范式和实际课堂教学情况,经过三轮专家咨询,修改完善观察表,并在实际课堂中检验观察表的有效性,最终构建了基于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不同课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观察表。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1)构建的四种课型课堂教学观察表得到了专家的认可,观察维度覆盖了与数学核心素养相关的课堂表现领域,观察视角简洁适合记录与处理,观察点为教师的核心素养教学设置了较高的表现期望,基于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不同课型课堂教学观察工具合格;(2)经过实践检验,构建的课堂教学观察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对预定的观察目标(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实情况)有效,并能为其提供有效的信息与数据;(3)构建的观察表可以发挥诊断功能,能以观察报告为框架诊断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情况,并依据观察表和观察记录有针对性的为课堂教学的改进指明方向,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意见,能够发挥观察表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教学实践上的作用。本研究将数学核心素养细化为课堂中可观察、可评价的教学行为,希望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把握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孕育点和生长点,促进数学核心素养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落实。
李瑞丽[5](2021)在《利用数学写作促进高中生数学理解性学习的实践研究》文中指出理解是学生学会知识的重要基础,会运用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数学理解性学习是指学生以理解为基础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其目标指向是学生能理解数学,最终目标是能迁移与应用知识。如何促使高中生进行数学理解性学习呢?这需要寻找一种能深入了解学习者的认知过程,能对学生心智活动过程作出合理的分析与评价的途径。数学写作恰好能暴露学生的数学认知过程,教师根据写作反馈可有效的指导学生进行理解性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和质量。本研究围绕“如何利用数学写作促进高中生数学理解性学习”这一核心问题,以高中数学必修五和必修二为教学内容,以L中学高一485班为实践班,高一472班为对照班来实施数学写作教学活动。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首先,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解上述两个班103名学生对数学写作的认识以及数学理解性学习现状;其次,根据调查结果向实践班介绍数学写作,并进行阅读指导和试写。针对试写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数学写作实践目的,设计了自我阐释类、情境应用类、洞察类、反思认识类四种类型的数学写作模式;再次是,从制定实施计划、实施每种类型的数学写作教学、评析学生作品、反思教学过程这四个环节进行数学写作教学实践;最后,通过后测与访谈,对数学写作、学生数学理解性学习情况、数学成绩进行对照分析,得出实践效果。综合整个研究过程,可得以下结论:○1学生对数学写作和数学学习的态度得到改观,接近94.2%学生表示对数学写作感兴趣,且写作态度端正积极。同时写作增强了学生内心的成就感和学习兴趣。○2数学写作对学生数学理解性学习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数学写作,学生具备了进行理解性学习的能力,能够靠理解去学习数学,且能够自发地根据学习需要采取不同学习策略。○3促进理解性学习的数学写作实践方案具一定的可行性。实践后,学生数学成绩与基本数学能力得到提升,实践中还可获取学生认知情况和情感态度的变化情况。○4促进理解性学习的数学写作要遵循目的性原则、差异性原则、指导性原则、评价全面多元化原则写作。最后,针对实践结果和实际教学情况,笔者提出了以“数学写作”为辅助工具促进高中生数学理解性学习的教学建议:制定合理的写作任务;注重知识过程的阐明;注重问题活动情境的设计;注重评价反馈与交流。本研究将数学写作与数学理解性学习两者相融合是一种尝试,既突出写作主题——理解性学习,又涉及写作的各方面主题。本文为数学教师开展数学写作提供了一种参考,也为促进学生数学理解性学习提供了新途径。
蒋蔻松[6](2020)在《高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数学的本质不在于它的结论,而在于它的思想。高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本研究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讲述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以及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概述了数学思想方法的定义和典型的高中数学思想方法;第二部分是研究的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高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和分析;第四部分提出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原则与策略;第五部分针对两个课时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第六部分总结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并提出展望。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策略进行高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首先通过备课组的研讨确定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安排:其次教师自己要系统学习方法论相关课程,进行高中阶段数学思想方法的梳理和理解,提高自身数学素养;注意在备课时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关注学生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过程中将数学的发现过程融入课堂教学或是创设生活情境;在解题时向学生展现自己的思考过程,阐述解题思路和方法;课后注意及时整理总结并善于运用多种教学评价手段来反馈教学,注重师生共同的教学反思;最后在高三总复习阶段开展数学思想方法的专题性教学。
蒋博[7](2020)在《多元智能理论渗透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以人教A版必修1“集合”为例》文中认为传统的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一元的,而1983年由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打破了这一观点,它把人的智能分为九种。该理论涉及心理学、教育学、艺术教育等学科,在传入中国后逐渐地显现出其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在该理论运用于数学教学研究的文献中,主要是针对实践教学,并没有从理论高度上全面分析。为此,本文将多元智能理论渗透于高中数学教学开展访谈调查和教学质性研究,并以“集合”单元为例进行了完整的教学设计。首先,针对多元智能理论如何渗透于高中数学教学的问题,设计访谈问卷提纲,对K市Y中学的三位数学教师进行了现场访谈实录调查。通过访谈内容分析,获取多元智能理论可以在课堂上加以应用的教学观点和建议。其次,基于访谈分析的结果,并且结合集合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出了将多种智能融入该单元的若干教学案例片断,并且给出了每个片断的设计意图及教师点评。最后,将九种智能合理地渗透到“集合”单元进行教学质性研究,给出了完整的教学设计。这些新教学设计的本质就是积极调动学生的多种智能,促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更感兴趣,促进他们的数学学习质量,并且引导他们将数学与其他事物相联系,将数学回归于生活中,以便懂得数学与生活。
何桂凤[8](2020)在《微课辅助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教育资源也在不断发展,带来教育的变革。其中微课的兴起带来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数学习题课是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问题引人深思:如何利用微课改善目前高中数学习题课存在教学任务重的问题;微课能否解决部分学生对于课堂内容难以消化吸收、跟不上教师讲课思路的问题;微课能否帮助提升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效率和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与学习乐趣。本文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了阐述,确定研究内容和方法。其次,文章梳理了微课和数学习题课的相关文献研究综述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然后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三个地区的高中教师和学生随机抽样,进行了数学习题课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基于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现状的分析、微课的特点和前人的研究经验构建了微课辅助高中数学习题课的教学模式。同时本文在此理论基础上提出习题型微课设计策略,并给出典型题微课、易错题微课和综合型题微课三种习题型微课的教学设计案例,进一步丰富微课教学应用的实践案例。最后,将三种类型习题型微课应用于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中,验证微课辅助习题课教学的有效性。本文采用不等组实验法,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的数学习题课教学施加微课辅助的影响,对照组则不施加影响,同时控制无关变量。在教学实验后进行试题测试以及对实验组学生进行微课使用效果的问卷调查。通过两组实验测试前后成绩的数据分析以及在实验后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微课在高中习题课教学应用的效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实验后测成绩均值有显着差异,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问卷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愿意使用微课进行习题的讲解且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所增强。文章最后总结了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为未来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徐珊威[9](2020)在《高中数学最值问题的解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最值问题在高中数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既是高考数学的重点考查内容之一,又是实际生活中最优化问题的重要基础。由于相关知识综合、复杂、灵活、抽象,很多学生在解题时常找不到切入点,解题方法掌握不全面,考试时,遇题有畏难情绪。本论文旨在系统地对最值问题的主要类型进行分类,并研究各类型解题通法,从而给学生提供帮助,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从概念课、习题课与复习课的角度提出教学设计的策略,给一线教师提供参考。本论文主要做了以下五个方面的研究:第一,通过对教师访谈、学生测试调查分析了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最值问题的掌握情况,并找出学生求解时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二,通过分析教材中最值问题的分布情况并建立起最值问题的分类依据,然后整理出与最值相关的知识(包括高等数学中运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条件极值的方法)。第三,通过对近五年高考全国卷最值试题的分析,归纳总结出主要考点,试题类型与题中主要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第四,由上述三方面的研究确定了最值问题的主要类型和相应解法。主要类型分为:(1)函数中的最值问题(二次函数、三角函数、高次函数、不含根号的分式型函数、含根号的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不等式恒成立问题、求参数取值范围的问题、双重最值问题、函数最值的实际应用);(2)数列中的最值问题(求数列的最大(小)项、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nS的最值以及数列中的恒成立问题);(3)解析几何中的最值问题(利用几何法求最值与利用代数法求最值);(4)不等式中的最值问题(线性规划、基本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柯西不等式)。第五,提出教学设计策略,并给出了概念课、习题课与复习课的三个教学设计。
陈维彪[10](2020)在《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高中数学不等式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迁移可以更好地架构不等式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但在不等式实际教学中,学习迁移理论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而,有必要了解学习迁移理论在不等式教学中的使用现状,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本研究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学生对迁移概念的了解、迁移作用的认识以及在学习过程中使用迁移的情况;对教师进行访谈,了解教师在不等式教学中的困惑、对学习迁移理论的了解、影响迁移效果因素的看法及在教学中使用迁移的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接着研究学习迁移理论在不等式教学中的应用,得出学习迁移理论能提升学生不等式学习效果的结论.最后,提出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不等式教学建议:(1)做好初高中不等式衔接教学,为高中不等式教学创造迁移基础;(2)借鉴新教材,迁移拓展不等式知识;(3)培养正迁移,纠正负迁移;(4)精心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迁移意识;(5)重视变式训练,提高迁移能力;(6)对数学文化和不等式进行双向迁移,提升学生学习不等式的兴趣;(7)精心设计校本选修课程,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迁移基础.把学习迁移理论用到不等式教学过程中,系统地研究不等式知识,能提高学生学习不等式的兴趣,优化教师课堂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对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二、一道数列例题的点评与探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道数列例题的点评与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解题教学探讨——以2021年新高考数学Ι卷第17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提出 |
2 试题选取 |
3 探究过程 |
3.1 展示思维,纠正偏差 |
3.2 合理引导,水到渠成 |
3.3 适度拓展,发展素养 |
4 反思感悟 |
4.1 注重素养先行 |
4.2 注重例题筛选 |
4.3 注重过程探究 |
(2)高中“平面向量的运算”单元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研究问题 |
(四)主要术语界定 |
(五)创新点 |
二、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一)理论基础 |
1.概念 |
2.理论基础 |
(二)文献综述 |
1.单元教学设计 |
2. “平面向量的运算”单元教学设计 |
3.研究方法 |
(三)小结 |
三、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工具 |
1.研究问题二 |
2.研究问题三 |
(三)数据收集与分析 |
1.研究问题一 |
2.研究问题二 |
3.研究问题三 |
(四)研究框架 |
四、结果与分析 |
(一) “平面向量的运算”单元教案设计 |
1.教学设计基础分析 |
2.单元教学目标 |
3.教学重难点 |
4.教学方法及手段 |
5.单元课时安排 |
6.单元目标检测 |
7.教学过程设计 |
(二) “平面向量的运算”单元教学实施效果 |
1.教学实施效果观测表结果分析 |
2.后测试卷结果分析 |
3.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
4.小结 |
(三) “平面向量的运算”单元教学反思 |
1.教案设计反思表结果分析 |
2.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3.完善教案设计 |
4.小结 |
五、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平面向量的运算”单元后测试卷 |
附录B 课时目标检测试题 |
附录C 单元教学实施效果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D 单元教学反思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E “向量的加法”教案设计(第一版) |
附录F “向量的减法”教案设计(第一版) |
附录G “数乘向量”教案设计(第一版) |
附录H “向量的线性运算”教案设计(第一版) |
附录I “向量的加法”教案设计(第二版) |
附录J “向量的减法”教案设计(第二版) |
附录K “数乘向量”教案设计(第二版) |
致谢 |
(3)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变式教学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变式 |
2.1.2 变异理论 |
2.1.3 脚手架理论 |
2.1.4 变式教学 |
2.1.5 单元教学设计 |
2.2 变异理论和变式教学的研究现状 |
2.3 单元教学设计研究现状 |
2.4 变式教学的理论指导 |
2.4.1 最近发展区理论与变式教学 |
2.4.2 有意义的学习理论与变式教学 |
2.5 变式教学的原则 |
2.5.1 整体性原则 |
2.5.2 目标导向原则 |
2.5.3 暴露过程原则 |
2.6 实施变式教学的策略 |
2.6.1 单元整体化策略 |
2.6.2 内容专题化策略 |
2.6.3 过程阶梯化策略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方法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过程 |
第四章 测试结果与分析 |
4.1 变式教学前后测试卷分析 |
4.1.1 变式教学前测试卷分析 |
4.1.2 变式教学后测试卷分析 |
4.2 个案学习情况分析 |
4.3 问卷设计及分析 |
4.3.1 前测问卷结构设计 |
4.3.2 后测问卷结构设计 |
4.4 个案访谈实录 |
第五章 变式教学的实践研究课例 |
5.1 基本概念的变式 |
5.1.1 课例1 圆锥曲线求轨迹方程—“点差法”中的变式教学 |
5.1.2 课例2“将军饮马”问题在圆锥曲线最值问题中的变式教学 |
5.2 数学命题的变式 |
5.2.1 课例3 利用“祖暅原理”推导“旋转体体积”的变式教学 |
5.2.2 课例4 圆锥曲线问题中的“弦长公式”的变式教学 |
5.3 问题解决的变式 |
5.3.1 课例5“线性规划最优解”问题的变式教学 |
5.3.2 课例6 圆锥曲线中距离问题的变式教学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与建议 |
6.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实验前的调查问卷 |
附录 B 实验后的调查问卷 |
附录 C 前测试卷 |
附录 D 后测问卷 |
致谢 |
(4)基于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中数数学课堂教学观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迈向核心素养,体现时代要求 |
1.1.2 聚焦核心素养,促进课堂观察专业化 |
1.1.3 胜任核心素养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3.2 研究计划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收集的主要途径 |
2.2 有关“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 |
2.2.1 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
2.2.2 数学核心素养的测量与评价 |
2.2.3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
2.3 有关“课堂观察”的研究 |
2.3.1 课堂观察的定义 |
2.3.2 课堂观察的工具 |
2.3.3 数学课堂观察的工具 |
2.4 有关“核心素养下课堂观察”的研究 |
2.4.1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观察 |
2.4.2 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课堂观察 |
2.5 文献评述 |
2.6 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的目的 |
3.2 研究的对象 |
3.2.1 文本对象 |
3.2.2 课堂观察对象 |
3.3 研究的方法 |
3.4 研究的工具 |
3.5 研究的理论基础 |
3.5.1 LICC课堂观察范式 |
3.5.2 PCK理论 |
3.6 研究的伦理 |
3.7 小结 |
第4章 基于落实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观察表的构建 |
4.1 课堂教学观察表构建原则 |
4.2 课堂教学观察表构建步骤 |
4.2.1 开发设计 |
4.2.2 调试修正 |
4.2.3 正式使用 |
4.3 课堂教学观察表初步构建 |
4.3.1 一级指标观察维度的确定 |
4.3.2 二级指标观察视角的确定 |
4.3.3 三级指标观察点的分析 |
4.4 不同课型观察点的确定 |
4.4.1 概念课观察点的确定 |
4.4.2 原理课观察点的确定 |
4.4.3 习题课观察点的确定 |
4.4.4 概率与统计观察点的确定 |
4.5 小结 |
第5章 基于落实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观察表的完善 |
5.1 基于专家咨询的修改 |
5.1.1 基于第一轮专家咨询的修改 |
5.1.2 基于第二轮专家咨询的修改 |
5.1.3 基于第三轮专家咨询的修改 |
5.2 课堂观察表的确定 |
5.2.1 概念课课堂观察表的确定 |
5.2.2 原理课课堂观察表的确定 |
5.2.3 习题课课堂观察表的确定 |
5.2.4 概率与统计课课堂观察表的确定 |
5.2.5 观察表评分的计算方法 |
5.2.6 课堂观察表的信效度检验 |
5.3 小结 |
第6章 基于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观察表的使用 |
6.1 课堂观察表的使用 |
6.2 课堂教学观察的分析 |
6.3 课堂观察表的实际使用 |
6.3.1 高中数学概念课课堂教学观察 |
6.3.2 高中数学原理课课堂教学观察 |
6.3.3 高中数学习题课课堂教学观察 |
6.3.4 高中数学概率与统计课课堂教学观察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反思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1.1 课堂观察表的构建 |
7.1.2 课堂观察表的检验 |
7.1.3 课堂观察表的实践 |
7.2 研究的反思 |
7.3 研究展望 |
7.4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第一轮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B 第一轮专家咨询统计结果 |
附录C 第二轮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D 第二轮专家咨询结果统计 |
附录E 第三轮专家咨询问卷及结果统计 |
附录F 基于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课课堂教学观察表 |
附录G 基于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原理课课堂教学观察表 |
附录H 基于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习题课课堂教学观察表 |
附录I 基于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概率统计课堂教学观察表 |
附录J 课堂观察课例统计表 |
附录K 基于落实核心素养的数学课堂教学观察报告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利用数学写作促进高中生数学理解性学习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1.1.2 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
1.1.3 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科书的内容组织 |
1.1.4 数学写作的功能 |
1.1.5 数学理解性学习的必要性 |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2.1.1 数学写作的概念 |
2.1.2 数学理解性学习的概念 |
2.2 国内外有关数学写作的研究 |
2.2.1 关于数学写作的价值 |
2.2.2 关于数学写作的类型 |
2.2.3 关于数学写作的指导 |
2.2.4 关于数学写作的评价 |
2.2.5 关于数学写作的实践研究 |
2.3 国内外有关数学理解性学习的研究 |
2.3.1 关于数学理解性学习的教学、学习策略 |
2.3.2 关于数学理解性学习的评价 |
2.3.3 关于数学理解性学习的实践研究 |
2.4 文献评述 |
2.5 相关理论基础 |
2.5.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5.2 元认知理论 |
2.5.3 认知心理学理论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对象 |
3.4 研究工具 |
3.4.1 高中生数学写作调查问卷的设计 |
3.4.2 高中生数学理解性学习情况调查问卷设计 |
3.4.3 测试题的设计 |
3.4.4 访谈提纲设计 |
第4章 促进高中生数学理解性学习的数学写作准备 |
4.1 前期准备工作 |
4.1.1 前期调查 |
4.1.2 调查结果分析 |
4.1.3 向学生介绍数学写作 |
4.1.4 数学写作的阅读指导及试写 |
4.2 数学写作模式的设计 |
4.2.1 自我阐释类 |
4.2.2 情境应用类 |
4.2.3 洞察类 |
4.2.4 反思认识类 |
4.3 数学写作的评价 |
4.3.1 评价目的 |
4.3.2 评价原则 |
4.4 小结 |
第5章 促进高中生数学理解性学习的数学写作教学实践 |
5.1 实施方案 |
5.1.1 实施的教材内容 |
5.1.2 变量分析 |
5.2 数学写作教学实施计划 |
5.2.1 数学写作教学设计环节 |
5.2.2 数学写作题目、篇数 |
5.3 自我阐释类数学写作的实施及案例 |
5.3.1 写作目标 |
5.3.2 写作内容 |
5.3.3 写作题目的设计 |
5.3.4 关于自我阐释类数学写作的评价 |
5.3.5 写作案例及作品评析 |
5.3.6 自我阐释类写作的教学反思 |
5.4 情境应用类数学写作的实施及案例 |
5.4.1 写作目标 |
5.4.2 写作内容 |
5.4.3 写作题目的设计 |
5.4.4 关于情境应用类数学写作的评价 |
5.4.5 写作案例及作品评析 |
5.4.6 情境应用类写作的教学反思 |
5.5 洞察类数学写作的实施及案例 |
5.5.1 写作目标 |
5.5.2 写作内容 |
5.5.3 写作题目的设计 |
5.5.4 关于洞察类数学写作的评价 |
5.5.5 写作案例及作品评析 |
5.5.6 洞察类写作的教学反思 |
5.6 反思认识类数学写作的实施及案例 |
5.6.1 写作目标 |
5.6.2 写作内容 |
5.6.3 写作题目的设计 |
5.6.4 关于反思认识类数学写作的评价 |
5.6.5 写作案例及作品评析 |
5.6.6 反思认识类写作的教学反思 |
5.7 教学反思 |
第6章 数学写作促进高中生数学理解性学习的实践效果 |
6.1 数学写作对学生态度、写作能力的分析 |
6.1.1 数学写作调查分析 |
6.1.2 访谈结果分析 |
6.1.3 数学写作调查小结 |
6.2 数学理解性学习的情况分析 |
6.2.1 数学写作对数学理解性学习的影响分析 |
6.2.2 数学写作对数学理解性学习各维度的影响分析 |
6.2.3 测试题得分率分析 |
6.2.4 学生数学理解性学习的情况小结 |
6.3 数学成绩分析 |
6.3.1 数学考试成绩分析 |
6.3.2 测试题成绩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7.1 研究的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点 |
7.3 研究的不足 |
7.4 教学建议 |
7.4.1 制定合理的写作任务 |
7.4.2 注重知识过程的阐明 |
7.4.3 注重问题活动情境的设计 |
7.4.4 注重评价反馈与交流 |
7.5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高中生数学写作的调查问卷(前测) |
附录 B:学生数学写作访谈提纲 |
附录 C:高中生“数学理解性学习”调查问卷 |
附录 D 学生数学写作调查问卷(后测) |
附录 E:实践班和对照班数学成绩前后测数据对比表 |
附录 F:六道测试题 |
附录 G:实践班与对照班六道测试题成绩数据对比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6)高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数学基本思想是“四基”中的重要一环 |
1.1.2 数学基本思想是核心素养体系的“基底” |
1.1.3 数学文化的核心是数学思想 |
1.1.4 数学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息息相关 |
1.2 数学思想方法的含义 |
1.2.1 数学思想的含义 |
1.2.2 数学方法的含义 |
1.2.3 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
1.3 高中阶段典型的数学思想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4.1 有利于促进数学学科发展和数学教育改革 |
1.4.2 有利于提高教师综合素养水平 |
1.4.3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
1.4.4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水平 |
1.4.5 有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2.2 相关理论 |
2.2.1 数学方法论的相关理论 |
2.2.2 认知—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
2.2.3 学习迁移理论 |
第三章 高中数学思想方法的现状调查 |
3.1 问卷调查研究的目的 |
3.2 问卷调查研究设计 |
3.3 问卷的信效度检测 |
3.3.1 问卷的信度检测 |
3.3.2 问卷的效度检测 |
3.4 调查结果分析 |
3.4.1 教师问卷分析 |
3.4.2 学生问卷分析 |
第4章 高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原则及策略 |
4.1 教学原则 |
4.1.1 反复渗透原则 |
4.1.2 渐进发展原则 |
4.1.3 学生参与原则 |
4.1.4 分层优化原则 |
4.1.5 阶段教学原则 |
4.2 教学策略 |
4.2.1 组织备课组探讨,明确思想方法的教学安排 |
4.2.2 关注教师成长,认真研读方法论的研究成果 |
4.2.3 深入分析教材,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和方法 |
4.2.4 了解学生情况,指导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 |
4.2.5 重视教学过程,加强思想方法的训练和培养 |
4.2.6 及时整理总结,进行思想方法的概括和提炼 |
4.2.7 加强解题教学,突出思想方法的指导和统摄 |
4.2.8 注重教学评价,充分运用多种方式反馈教学 |
4.2.9 定期开展反思,力求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进步 |
第5章 高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设计案例 |
5.1 三角函数概念的教学设计 |
5.2 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教学设计 |
结语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学生调查问卷 |
致谢 |
(7)多元智能理论渗透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以人教A版必修1“集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 |
1.1.2 “集合”在高中数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
1.1.3 将多元智能理论渗透于集合单元教学中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2.3 研究的内容 |
1.3 研究的思路 |
1.3.1 研究计划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结构 |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文献的收集途径 |
2.2 多元智能理论研究概述 |
2.2.1 理论产生的背景 |
2.2.2 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
2.2.3 理论在教育教学领域的研究现状 |
2.3 多元智能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研究现状 |
2.3.1 语言智能 |
2.3.2 逻辑数学智能 |
2.3.3 空间智能 |
2.3.4 身体动觉智能 |
2.3.5 音乐智能 |
2.3.6 人际智能 |
2.3.7 内省智能 |
2.3.8 自然探索智能 |
2.3.9 存在智能 |
2.3.10 多种智能综合 |
2.4 集合单元教学的相关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访谈设计 |
3.1 访谈对象 |
3.2 研究内容 |
3.3 访谈工具与流程 |
3.3.1 访谈工具 |
3.3.2 访谈流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访谈结果分析 |
4.1 整体结果分析 |
4.1.1 整体结果 |
4.1.2 整体结果分析 |
4.2 语言智能 |
4.3 逻辑数学智能 |
4.4 空间智能 |
4.5 身体动觉智能 |
4.6 音乐智能 |
4.7 人际智能 |
4.8 内省智能 |
4.9 自然探索智能 |
4.10 存在智能 |
4.11 多种智能结合 |
4.12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元智能理论渗透“集合”的教学片断设计 |
5.1 语言智能 |
5.2 逻辑数学智能 |
5.3 空间智能 |
5.4 身体动觉智能 |
5.5 音乐智能 |
5.6 人际智能 |
5.7 内省智能 |
5.8 自然探索智能 |
5.9 存在智能 |
5.10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多元智能理论融入“集合”的教学设计 |
6.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
6.1.1 教学内容 |
6.1.2 教学目标 |
6.1.3 教学重、难点 |
6.1.4 教学用具 |
6.1.5 教学过程 |
6.1.6 板书设计 |
6.1.7 教学反思 |
6.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
6.2.1 教学内容 |
6.2.2 教学目标 |
6.2.3 教学重、难点 |
6.2.4 教学用具 |
6.2.5 教学过程 |
6.2.6 板书设计 |
6.2.7 教学反思 |
6.3 《集合的基本运算(1)》 |
6.3.1 教学内容 |
6.3.2 教学目标 |
6.3.3 教学重、难点 |
6.3.4 教学用具 |
6.3.5 教学过程 |
6.3.6 板书设计 |
6.3.7 教学反思 |
6.4 《集合的基本运算(2)》 |
6.4.1 教学内容 |
6.4.2 教学目标 |
6.4.3 教学重、难点 |
6.4.4 教学用具 |
6.4.5 教学过程 |
6.4.6 板书设计 |
6.4.7 教学反思 |
6.5 预期教学效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
7.1 总结与创新之处 |
7.1.1 总结 |
7.1.2 创新之处 |
7.2 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
7.2.1 学生的智能调查 |
7.2.2 教案的实施与教学效果检验 |
7.2.3 根据实际融入多元智能 |
7.2.4 访谈不够全面 |
7.3 结论及教学建议 |
7.3.1 论文研究结论 |
7.3.2 注重培养学生自然探索智能 |
7.3.3 注重培养学生人际智能 |
7.3.4 注重培养学生内省智能 |
7.3.5 存在智能也需要培养 |
7.4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录A |
附录B |
致谢 |
(8)微课辅助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三)创新与不足 |
一、相关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一)微课的研究综述 |
(二)数学习题课教学的研究综述 |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
二、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
(一)对学生的调查及分析 |
(二)对教师的调查及分析 |
三、微课辅助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的模式与教学案例 |
(一)基于现状调查的微课辅助教学的模式构建 |
(二)辅助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的微课设计策略 |
(三)辅助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的微课教学案例 |
四、微课辅助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实验与分析 |
(一)实验设计与实施 |
(二)实验结果分析 |
(三)调查结果分析 |
五、研究的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的结论 |
(二)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附录一 :对学生关于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对教师关于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实验前测试试题 |
附录四 :实验前学生测试成绩 |
附录五 :实验后测试试题 |
附录六 :实验后学生测试成绩 |
附录七 :实验后学生调查问卷 |
(9)高中数学最值问题的解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最值问题在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性 |
1.1.2 新课程标准与考试大纲对数学最值的具体要求 |
1.1.3 最值问题分类研究解法的必要性 |
1.2 核心名词界定 |
1.3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的思路 |
1.4.1 研究计划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本论文的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搜集的途径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高中数学最值问题的研究现状 |
2.2.2 其它最值问题的研究现状 |
2.3 文献评述 |
2.3.1 高中最值问题解题的研究成果 |
2.3.2 高中最值问题解题研究的不足之处 |
2.3.3 本论文解题研究的思路 |
2.4 理论基础 |
2.4.1 波利亚解题理论 |
2.4.2 模式识别理论 |
2.4.3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4.4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
2.4.5 现代认知迁移理论 |
2.4.6 建构主义理论 |
2.4.7 数学思想方法 |
2.5 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方法的选取 |
3.3 研究工具的说明 |
3.3.1 学生测试卷设计 |
3.3.2 教师访谈提纲设计 |
3.4 研究的伦理 |
第4章 高中生最值问题的学习情况调查 |
4.1 调查的目的 |
4.2 调查对象 |
4.3 学生测试的分析 |
4.3.1 学生测试的情况 |
4.3.2 学生解题的出错分析 |
4.4 学生测试的结果 |
4.5 教师访谈 |
4.5.1 访谈教师的选取 |
4.5.2 个案的资料 |
4.5.3 访谈结果与分析 |
4.5.4 关于教师访谈的总结 |
4.6 小结 |
第5章 高中最值问题的分析 |
5.1 教学中的最值问题 |
5.1.1 高中数学的主要内容 |
5.1.2 教材中的最值问题 |
5.2 高考中的最值问题 |
5.2.1 题型的分值分析与题量统计 |
5.2.2 最值试题的考点与数学思想方法分析 |
5.3 高中最值问题的主要类型与解法 |
5.3.1 函数中的最值问题 |
5.3.2 数列中的最值问题 |
5.3.3 解析几何中的最值问题 |
5.3.4 不等式中的最值问题 |
5.4 小结 |
第6章 最值相关的教学设计 |
6.1 教学设计策略 |
6.1.1 概念课的教学设计策略 |
6.1.2 习题课的教学设计策略 |
6.1.3 复习课的教学设计策略 |
6.2 “函数的最大(小)值与导数”概念课的教学设计 |
6.3 “函数的最大(小)值与导数”习题课的教学设计 |
6.4 “最值的求解”高三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思考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反思 |
7.2.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7.2.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最值问题测试卷 |
附录B 教师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高中数学不等式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不等式学习的重要性 |
1.1.2 不等式教学中的困境 |
1.1.3 学习迁移理论在不等式中的作用 |
1.2 核心名词界定 |
1.2.1 教学 |
1.2.2 教学设计 |
1.2.3 解题 |
1.2.4 迁移 |
1.3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的思路 |
1.4.1 研究计划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结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学习迁移的概念 |
2.1.2 迁移的分类 |
2.1.3 早期的迁移理论 |
2.1.4 现代的迁移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文献搜集 |
2.2.2 不等式的研究现状 |
2.2.2.1 不等式教材的研究现状 |
2.2.2.2 不等式解题教学的研究现状 |
2.2.2.3 不等式教学策略的研究现状 |
2.2.3 学习迁移理论的在数学中的研究现状 |
2.2.4 不等式中的迁移的研究现状 |
2.2.5 文献评述 |
2.3 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痕迹分析法 |
3.2.5 案例研究法 |
3.2.6 微型实验研究法 |
3.3 研究工具及研究对象选取 |
3.4 研究伦理 |
3.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3.6 小结 |
第4章 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不等式教学现状调查 |
4.1 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问卷分析 |
4.1.1 问卷设计 |
4.1.2 实施调查 |
4.1.3 问卷可靠性分析 |
4.1.4 学习迁移理论的问卷结果分析 |
4.1.4.1 学生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迁移体会 |
4.1.4.2 学生对教师的迁移教学的感受 |
4.1.4.3 学生对迁移作用的观点 |
4.1.4.4 学生对解题中所涉及到迁移的体会 |
4.1.4.5 学生对数学内部及其他学科间的迁移的认识 |
4.2 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访谈研究 |
4.2.1 访谈设计 |
4.2.2 实施访谈 |
4.2.3 访谈结果及分析 |
4.2.3.1 教师访谈记录 |
4.2.3.2 教师访谈分析 |
4.2.3.3 学生访谈记录 |
4.2.3.4 学生访谈分析 |
4.3 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调查结论 |
4.4 小结 |
第5章 学习迁移理论在不等式教学中的应用 |
5.1 新、旧课标的不等式对比分析 |
5.1.1 内容方面 |
5.1.2 要求方面 |
5.2 不等式中的迁移 |
5.2.1 不等式知识中的迁移 |
5.2.1.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中的迁移 |
5.2.1.2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中的迁移 |
5.2.1.3 基本不等式中的迁移 |
5.2.1.4 教材其他内容的迁移 |
5.2.2 数学文化中的迁移 |
5.2.3 思想方法的迁移 |
5.3 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不等式教学目的 |
5.4 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不等式教学原则 |
5.5 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不等式教学流程 |
5.6 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不等式教学案例 |
5.6.1 实验班、对照班的选择 |
5.6.2 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的案例 |
5.6.2.1 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教学设计构想 |
5.6.2.2 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教学设计 |
5.6.2.3 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的教学访谈 |
5.6.3 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基本不等式”的案例 |
5.6.3.1 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构想 |
5.6.3.2 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 |
5.6.3.3 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基本不等式的教学访谈 |
5.6.4 迁移教学效果分析 |
5.6.4.1 实验班解题痕迹分析 |
5.6.4.2 第10周周测分析 |
5.7 小结 |
第6章 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不等式教学建议 |
6.1 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不等式教学建议 |
6.1.1 做好初高中不等式衔接教学,为高中不等式教学创造迁移基础 |
6.1.2 借鉴新教材,迁移拓展不等式知识 |
6.1.3 培养正迁移,纠正负迁移 |
6.1.4 精心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迁移意识 |
6.1.5 重视变式训练,提高迁移能力 |
6.1.6 对数学文化和不等式进行双向迁移,提升学生学习不等式的兴趣 |
6.1.7 精心设计校本选修课程,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迁移基础 |
6.2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反思 |
7.1 研究的结论 |
7.1.1 问卷和访谈调查分析的结果 |
7.1.2 迁移理论在不等式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
7.1.3 不等式教学建议 |
7.2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调查问卷 |
附录B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C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D 后测题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一道数列例题的点评与探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解题教学探讨——以2021年新高考数学Ι卷第17题为例[J]. 陈应全. 中学数学教学, 2021(06)
- [2]高中“平面向量的运算”单元教学设计研究[D]. 李朵.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8)
- [3]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变式教学的策略研究[D]. 杨斯佳.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基于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中数数学课堂教学观察研究[D]. 叶丹.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利用数学写作促进高中生数学理解性学习的实践研究[D]. 李瑞丽.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6]高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策略研究[D]. 蒋蔻松. 湖南理工学院, 2020(02)
- [7]多元智能理论渗透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以人教A版必修1“集合”为例[D]. 蒋博.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微课辅助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的实践研究[D]. 何桂凤. 佳木斯大学, 2020(03)
- [9]高中数学最值问题的解题研究[D]. 徐珊威.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高中数学不等式教学研究[D]. 陈维彪.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