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部县老鸦镇九年一贯制学校637300
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应试性,如把学习基础知识作为基本手段,将语文课作为传授知识的工具。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将重点放在情感语言的品读上,没有深入地品位和欣赏阅读材料,没有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悟,这样的阅读教学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现如今,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怎样强化阅读教学水平、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已经成为当下的热门议题。笔者认为,阅读文章的最高层次就是身临其境地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着重指导学生参加老师教学的过程,并且对学生进行领悟能力的培养,就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悟,就能够让学生陶冶性情、收获智慧。
一、创设文本情境,唤醒内心体验
运用音乐渲染情境,能缩短学生与文本、作者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恍若身临其境,产生内心情感的共鸣。运用多媒体创设文本情境,能够营造作品氛围,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下体验文本内容,将文本的“此情此景”转化成学生的“我情我景”,激发学生体验阅读的动力,使学生处于最佳的阅读状态。
二、提升问题质量,引导深刻阅读
语文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设定合理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无形中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带着兴趣阅读。在问题设计中教师要严格按照学生的兴趣、学习特点设定有趣味的问题,实现深刻引导。比如在学习《如梦令》的时候,我设计了几个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在这首词中作者用了几个动词、几个形容词?每个词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这首词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营造了怎样的意境?作者选择的“不知归路”“沉醉”等词语表达了什么含义?学生带着问题思考与探究,很快进入到主人公营造的意境之中,真正实现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三、扮演文本角色,体验人物情感
在教学有角色情境的课文时,老师为了让学生对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有所感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试着演绎文中角色,使其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感受到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进而领悟文章的真正意义。例如,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我引导学生分别扮演邹忌、邹忌的妻子、邹忌的小妾、邹忌的宾客以及国君齐威王等角色,进行相应的对话,帮助学生营造齐威王纳谏的情境。为了成功扮演文本的角色,学生需要充分理解文本人物的内心情感,深刻理解文本表达的思想内容。借助扮演文本角色,学生不仅能够与文本人物产生情感的共鸣,而且能够积累丰富的文本生活经验。教师可以借助播放影像资料,深化学生对文本人物的理解,使学生深刻理解文本的丰富内涵。采用这类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的感情色彩完全被带动起来,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情也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愿意更专注地完成学习任务。每个学生都各有其优缺点,老师应善于发现他们的缺点并将其纠正,同时最大程度地挖掘其优点。
四、尊重学生差异,实施多元阅读
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依据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依据阅读教材的感染性,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式,实现对学生差异的尊重,让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以及不同层次进行阅读,并不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真正实现多元化阅读。
五、注重语言比较,提高阅读实效
语言比较是指从文本语言风格的角度进行比较阅读,了解语言多样化的风格。语言风格比较,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语言优化意识,使学生感受到不同语言风格产生的不同效果。语言风格的比较,既可以对不同作家的语言风格进行比较,也可以对同一作家不同文章的语言风格进行比较。例如吴敬梓的《范进中举》,这篇小说通过夸张的手法,用人物自己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收到了卓越的幽默讽刺效果,创造出一种鲜活灵动、精妙传神的语言风格。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也具有相似的语言风格,小说通过幽默讽刺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在沙皇专制统治下见风使舵、欺下媚上的忠实走狗的形象,巧妙地揭露了俄国警察制度的反动和虚伪。这两篇文章通过幽默的语言进行讽刺,很好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抓住“比较”的支点,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思维,也有助于教师不断创新阅读教学方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为学生终身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扩展阅读内容,重视课余积累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扩展阅读内容,可以把课外的优秀文学作品引入课堂教学中,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另外,还要鼓励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因为语文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必须充分利用其课余时间增加阅读量,拓宽知识面。教师应帮助学生养成阅读积累的好习惯。学生可以提前准备一个笔记本,记录下阅读过程中的生字生词,利用课余时间时常翻阅记忆,扩大自己的词汇量;记录下来阅读过程中比较经典和优美的语句和段落,反复朗读,加深记忆,背诵下来,可以运用到自己的日常写作中;记录下来阅读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洋溢着生命活力与人文气息,应该将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参与的体验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阅读教学的主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语文阅读的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