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对向行人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对向行人流,格子气模型,堵塞现象,仿真
对向行人流论文文献综述
李明华,袁振洲[1](2015)在《步行通道内对向行人流拥堵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考虑行人视野范围的随机偏走格子气模型基础上,引入行人避让行为,提出改进的格子气模型,对轨道交通车站通道内的对向行人流进行仿真研究。模型不仅能体现通道内对向行人的自组织行为,重现行人流分层现象,还可以应用本模型分析通道内行人流堵塞现象形成机理。模拟结果发现,在行人高密度条件下,通道墙壁边沿首先形成堵塞,并逐步向通道中央演化,最后导致整个通道堵塞。仿真模型和分析结果对理解对向行人流的动态演化过程,提高轨道交通车站通道内对向行人流的走行效率有一定帮助。(本文来源于《综合运输》期刊2015年05期)
李明华,袁振洲,许琰,田钧方[2](2015)在《基于改进格子气模型的对向行人流分层现象的随机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考虑行人视野范围的随机偏走格子气模型基础上,引入行人对前方开阔区域的移动偏好特性,提出改进的格子气模型,对通道内对向行人流进行仿真研究.模型再现了对向行人流在不同密度下出现的3种演化过程,发现了行人密度与对向行人流分层现象的形成具有随机性,以及统计了概率的变化趋势,同时分析了分层现象形成概率与系统几何尺寸参数、移动强度参数、右行人流比例参数和视野范围参数等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模型能够再现实际低密度下对向行人流不会出现分层现象的特性.根据分层形成的概率,可将对向行人流的密度分为5个区间,不同区间的行人流演化过程各有差异.模型和分析结果对理解对向行人流的动态演化过程,提高通道内对向行人流的走行效率有一定帮助.(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对向行人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考虑行人视野范围的随机偏走格子气模型基础上,引入行人对前方开阔区域的移动偏好特性,提出改进的格子气模型,对通道内对向行人流进行仿真研究.模型再现了对向行人流在不同密度下出现的3种演化过程,发现了行人密度与对向行人流分层现象的形成具有随机性,以及统计了概率的变化趋势,同时分析了分层现象形成概率与系统几何尺寸参数、移动强度参数、右行人流比例参数和视野范围参数等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模型能够再现实际低密度下对向行人流不会出现分层现象的特性.根据分层形成的概率,可将对向行人流的密度分为5个区间,不同区间的行人流演化过程各有差异.模型和分析结果对理解对向行人流的动态演化过程,提高通道内对向行人流的走行效率有一定帮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对向行人流论文参考文献
[1].李明华,袁振洲.步行通道内对向行人流拥堵特性研究[J].综合运输.2015
[2].李明华,袁振洲,许琰,田钧方.基于改进格子气模型的对向行人流分层现象的随机性研究[J].物理学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