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牛津初中英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教材“二次开发”,实践做法,体会与思考
牛津初中英语论文文献综述
魏理[1](2019)在《试论牛津初中英语教材的“二次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重点阐述对《牛津初中英语》教材内容进行"二次开发"的探索过程。从实践效果分析,"二次开发"具有开创性意义,有助于教材的丰富和完善,有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吸收,既达到了教学的目的,满足了学生的愿望,同时也提升了教学的质量。(本文来源于《现代教学》期刊2019年21期)
徐伶俐[2](2019)在《过程写作法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以牛津初中英语教材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过程写作法是当前比较热门的一种写作教学方法,它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可以促使学生的知识形成体系,挖掘出学生的个性化见解,而且易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写作活动中,从而达到有效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文章以一节八年级写作课为例,从审题、讨论、写作、修改、同伴互评和教师评价等六个环节探讨了过程写作法在初中英语写作课上的应用策略。(本文来源于《中学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31期)
张文倩[3](2019)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教学设计——以译林版牛津英语9A U5 Reading Music without boundaries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思维能力的任务。阅读教学是培养和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本文以一堂阅读教学课为例,从读前、读中、读后叁个环节着手,探讨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拓展思维空间,提升思维品质,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9年41期)
陈东莹[4](2019)在《核心素养在初中英语戏剧教学的实践和思考——以《牛津英语(沪教版)》9A U7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的教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过去的教学中,英语教学往往只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忽视学生通过语言学习应该学会独立思考、发展创新思维、懂得自我监控、分析判断等培养优良品格。现在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师开始注重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包括学习能力、语言能力、文化品格和思维品质四个方面。其中语言能力包括语言意识、语感、理解意义、表达态度、听说读写看等;学习能力包括保持兴趣、获取资源、拓宽渠道、监控反思等;文化品格包括获取、比较、理解、吸取、形成价值观等;思维品质包括分类概括、分析推断、正确评判、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创意表达等。本文将对核心素养在初中英语戏剧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探讨,并且思考核心素养会给学生带来的课堂体验。(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9年41期)
周航[5](2019)在《引导体验文本情感 培养学生运用能力——以《牛津初中英语》8A Unit7阅读第二课时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师在进行英语阅读课的第二课时教学时,应将学习语言知识与深层理解文本进行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语言知识,体验文本情感,发展思维,培养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本文以《牛津初中英语》8A Unit7阅读第二课时为例,阐述了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课第二课时的教学。(本文来源于《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期刊2019年19期)
许桔花[6](2019)在《浅谈牛津初中英语教材整合中的文本再构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牛津初中英语》这套英语教材的设计意图为:每个单元围绕一个话题,让学生通过参与、思考、讨论、交流与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经过小学六年的英语学习,我们发现初一学生的英语水平已经层次不齐、高低悬殊较大。而进入初二以后,随着难度的不断加深,学生两极分化的情况愈发严重。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教材的适用性问题,通过研究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语言学习规律以及学生具体情况等,以教材为依托,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最大化发挥教材的作用。(本文来源于《英语画刊(高级版)》期刊2019年28期)
金艳[7](2019)在《关于初中英语单元导入课有效教学策略的案例研究——以《牛津英语》七上Unit 4一课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背景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的话题涉及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交友、购物、旅游等,体现了语言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教材单元板块的整体设计看,导入板块(Welcome to the unit)是单元话题教学的第一步,为单元教学提供核心词汇和目标语言。本课时是一个单元的引子,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都在它的引导下进行补充和拓展。但是部分老师在教学中并没有认识到它在单元中地位及作用,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出现了偏差,教学效果也差强人意。(本文来源于《英语画刊(高级版)》期刊2019年28期)
李蓉[8](2019)在《初中英语诗歌教学初探——以《牛津初中英语》8A Unit7 Reading的教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结合一节英文小诗的教学思考,笔者提出初中英语诗歌教学应着重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从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语言美、寓意美入手,以"读""赏""悟"等叁个梯度活动展开,在诗歌教学中尝试运用赏析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品读和赏析,激发学生对英语诗歌产生兴趣,进而增强学生的感受力和想象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力、感悟力和表达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从而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9年40期)
潘江萍[9](2019)在《唤醒探究心,催生初中英语学科素养——以牛津“9B Unit 2 Reading”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探究是一种思考方式,是初中学生必需的核心能力。在课堂中,教师组织学生通过问"为什么",同时附依在不同活动。不同情境中,从而产生新的素养。学生可以通过与生活的具体体验相连接、在文本中进行逻辑推理、在表达中变换条件、在检测中逆向思考等方式进行探究。1.探究从预习开始就初中英语而言,在具体的教学中总是忽视预习这个环节的。传统教学认为,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生词只能在教师的领读中逐步掌握它的音、形、义。其实这一个过程也可以让学生在探究中进行,比如让学(本文来源于《中学生英语》期刊2019年34期)
季莹莹[10](2019)在《初中英语“自主阅读+理解表达”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牛津英语8A Unit7 Escaping from Gork教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促使学生进行课堂内的自主阅读,基于课堂实例探讨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阐述了"自主阅读+理解表达"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校外教育》期刊2019年29期)
牛津初中英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过程写作法是当前比较热门的一种写作教学方法,它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可以促使学生的知识形成体系,挖掘出学生的个性化见解,而且易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写作活动中,从而达到有效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文章以一节八年级写作课为例,从审题、讨论、写作、修改、同伴互评和教师评价等六个环节探讨了过程写作法在初中英语写作课上的应用策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牛津初中英语论文参考文献
[1].魏理.试论牛津初中英语教材的“二次开发”[J].现代教学.2019
[2].徐伶俐.过程写作法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以牛津初中英语教材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19
[3].张文倩.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教学设计——以译林版牛津英语9AU5ReadingMusicwithoutboundaries为例[J].校园英语.2019
[4].陈东莹.核心素养在初中英语戏剧教学的实践和思考——以《牛津英语(沪教版)》9AU7TheAdventuresofTomSawyer的教学为例[J].校园英语.2019
[5].周航.引导体验文本情感培养学生运用能力——以《牛津初中英语》8AUnit7阅读第二课时为例[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
[6].许桔花.浅谈牛津初中英语教材整合中的文本再构策略[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9
[7].金艳.关于初中英语单元导入课有效教学策略的案例研究——以《牛津英语》七上Unit4一课为例[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9
[8].李蓉.初中英语诗歌教学初探——以《牛津初中英语》8AUnit7Reading的教学为例[J].校园英语.2019
[9].潘江萍.唤醒探究心,催生初中英语学科素养——以牛津“9BUnit2Reading”为例[J].中学生英语.2019
[10].季莹莹.初中英语“自主阅读+理解表达”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牛津英语8AUnit7EscapingfromGork教学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