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岩骨解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显微解剖,中颅窝底,颞骨岩尖,半月节
岩骨解剖论文文献综述
王向阳,仝海波,陈来照,王永红,牛小敏[1](2018)在《经岩骨前部入路的显微解剖及其操作要点》一文中研究指出颅底外科中岩斜区的病变常可同时侵犯岩尖、破裂孔、海绵窦、中颅窝或后颅窝等,其手术治疗一直是颅底外科治疗的一个难题。本文研究经岩骨前部入路的显微解剖及其操作要点,通过显微镜下模拟经岩骨前部入路的手术操作,观察并测量此入路中岩尖周围各主要解剖结构的手术相关数据,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1.1材料和方法1.1材料1.1.1标本:用15具(30侧)4%甲醛固定的成人头颅标本,(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与临床》期刊2018年06期)
胡金成,卢永田[2](2014)在《腭鞘管、翼管与岩骨段颈内动脉的内镜手术应用解剖与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国外内镜下围绕着翼腭窝及颈内动脉区病变的内镜手术逐渐开展,对翼腭窝及其通道腭鞘管、翼管区的解剖研究亦不断深入。国内相关学者内镜下经鼻入路岩尖、颈内动脉区、斜坡及颅颈交界区解剖和临床应用解剖研究极少报道,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该区域重要解剖结构复杂而多变异,缺乏可以信赖的恒定的解剖标记,导致内镜颅底手术进展缓慢。内镜手术中,定向、定位障碍是耳鼻喉科医生和神经外科医生面临的最大风险[1]。(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杨铁牛,苏贺先,马骏,李健,赵永轩[3](2013)在《经乳突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微解剖与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乳突岩骨乙状窦前手术入路(TPA)提供显微解剖及临床研究。方法:经10%甲醛溶液固定的汉族成人尸体头颅湿标本15具共30侧,模拟TPA操作步骤进行显微解剖研究。选择临床上适当病例应用TPA显微切除斜坡区占位性病变5例。结果:头颅解剖上以外耳道后上棘为基点,测量其至横-乙状窦转角前缘的距离为(13.78±2.72)mm,至后半规管最后部的距离为(17.82±1.22)mm,至叁叉神经压迹距离为(47.33±3.11)mm,至弓状隆起距离为(12.18±1.14)mm,至内耳门后缘的距离为(31.10±1.28)mm,至岩尖的距离为(49.11±2.41)mm;以横-乙状窦转角前缘为基点,测量其至后半规管最后部距离为(14.73±2.74)mm,至叁叉神经压迹距离为(59.14±2.01)mm,至弓状隆起距离为(8.25±2.67)mm,至内耳门后缘距离为(36.48±2.73)mm,至岩尖的距离为(60.03±3.66)mm;小脑被牵离岩骨面的最大距离为(13.88±1.04)mm。临床共切除斜坡占位性病变5例,其中1例患者术前有面瘫,术后面瘫加重,另4例患者手术治疗后不适症状消失,且无并发症。结论:利用颞骨岩部体表标记与内部结构之间的关系可以很好地指导手术操作;TPA是处理岩斜区病变较好的手术方式。(本文来源于《蚌埠医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赵亚群,汤可,周敬安[4](2012)在《虚拟现实技术在岩骨手术解剖教学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岩骨解剖形态和空间构筑关系复杂,手术教学难度大。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因其高效、直观、交互性等优点,用于岩骨手术解剖教学开发潜力巨大。目的:评估虚拟现实技术建立岩骨叁维解剖模型在岩骨手术教学中的价值。方法:1例非颅底病变患者头颅CTDicom格式数据导入虚拟现实工作站进行叁维重建,利用工作站中的图像处理软件提取岩骨表面和内部解剖结构图像,构建岩骨叁维解剖模型。选取志愿者40名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名,受试组安排阅读教科书结合虚拟影像模型观察,对照组仅安排阅读教科书。在学习后1,2周分别进行相关解剖知识笔试和图谱标识测试。结果与结论:岩骨虚拟现实解剖模型可视化效果良好。学习后1周测试,受试组解剖知识笔试和图谱标识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学习后2周测试,受试组解剖知识笔试与对照组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受试组图谱标识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结果显示虚拟现实叁维影像模型用于岩骨手术解剖教学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2年22期)
杨铁牛[5](2012)在《经乳突岩骨乙状窦前入路的显微解剖与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1)通过尸体解剖与断层影像(CT)对经乳突岩骨乙状窦前入路相关的解剖结构进行显微断层研究,测量并观察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经乳突岩骨乙状窦前显微手术入路中颅骨的特征性标记点。(2)将尸体解剖及断层影像(CT)研究获得的结果应用于临床,以期提高经乳突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外科治疗水平。方法:(一)解剖研究:(1)应用15具(30侧)10%福尔马林充分固定的汉族成人尸颅湿标本,无法确切判定年龄和性别。所有标本均在动脉系统中灌注混有红色染料的乳胶,静脉系统灌注混有蓝色染料的乳胶。完全模拟经乳突岩骨乙状窦前显微手术入路,并且对与经乳突岩骨乙状窦前手术相关的解剖结构进行详尽的观察、测量、统计和拍照。(2)应用15具(30侧)汉族完整成人颅骨干标本,无法确切判定年龄和性别。水平锯开颅盖,暴露颞骨岩部,保留外耳道后上棘、横-乙状窦沟,观察并测量外耳道后上棘、横-乙状窦沟转角下缘与颞骨岩部相关骨性结构之间距离。(二)断层影像研究:应用日本东芝Asteion多排螺旋CT,自外眦与外耳道上缘的连线(OM线)作为水平扫描的基线,厚度2.0mm。对40例(男22例,女18例)住院病人进行颅脑CT扫描。在CT片上对颞骨、外耳道后上棘及各解剖结构进行观察测量。(叁)临床研究:将通过尸体解剖及断层影像(CT)研究获得的手术入路标记应用于临床,从2010年4月-2012年2月,共11例患者采用该手术入路,对以上手术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一)解剖研究:1.以外耳道后上棘为颅骨标记点,测量其与以下解剖结构之间的距离:(1)横-乙状窦转角前缘:左侧(13.54±2.82)mm;右侧(13.89±2.66)mm;(2)弓状隆起:左侧(12.10±1.14)mm;右侧(12.21±1.16)mm;(3)面神经垂直段:左侧(7.25±1.06)mm;右侧(7.19±1.09)mm;(4)后半规管最后部:左侧(17.80±1.20)mm;右侧(18.84±1.33)mm;(5)内耳门后缘:左侧(31.23±1.10)mm;右侧(30.96±1.23)mm;(6)前庭水管外口:左侧(19.77±1.68)mm;右侧(19.35±1.42)mm;(7)叁叉神经压迹:左侧(47.25±3.01)mm;右侧(47.47±3.29)mm;(8)岩尖:左侧(49.24±2.74)mm;右侧(49.03±2.75)mm。2.以横-乙状窦转角前缘为标记点,测量其与以下解剖结构之间的距离:(1)弓状隆起:左侧(8.16±2.56)mm;右侧(8.34±2.59)mm;(2)面神经垂直段:左侧(9.14±1.68)mm;右侧(9.27±1.76)mm;(3)后半规管最后部:左侧(14.25±1.95)mm;右侧(14.96±1.87)mm;(4)内耳门后缘:左侧(36.56±2.41)mm;右侧(36.45±2.38)mm;(5)前庭水管外口:左侧(11.62±0.86)mm;右侧(11.45±1.12)mm;(6)叁叉神经压迹:左侧(59.26±1.98)mm;右侧(59.58±1.73)mm;(7)岩尖:左侧(59.55±2.58)mm;右侧(60.74±2.57)mm。3.(1)后半规管最后部至内耳门后缘距离:左侧(10.62±1.72)mm;右侧(10.77±1.71)mm;(2)前庭水管后口与后半规管最后部距离:左侧(1.66±0.55)mm;右侧(1.71±0.56)mm;(3)小脑被牵离岩骨面的最大距离:左侧(13.84±1.01)mm;右侧(13.91±1.03)mm。(二)断层影像研究:40例断层影像研究测量结果与解剖研究测量结果基本一致。(叁)临床研究:11例患者病变基本达到显微镜下全切除,1例患者术前有面瘫术后面瘫加重,经过住院期间的治疗该病人的面瘫得以缓解,可能与术中对面神经直接刺激以及脑水肿有关。术后新增1例周围性面瘫者,经2周治疗出院时仍有轻度瘫痪。所有患者术后均无颅内感染。结论:(1)经乳突岩骨乙状窦前手术入路是处理岩斜区病变较理想的手术入路;(2)研究和熟悉手术入路中的解剖结构,明确各重要解剖结构与标记点的关系,对指导手术操作是十分必要的。(3)由于个体的解剖结构存在差异,单纯的依靠解剖研究测量数据来判断手术中的结构,或单凭影像资料来指导手术都是不妥的,易导致手术失误,从而带来严重甚至致命性的后果。将解剖研究数据与断层影像研究结合起来,能更有利的定位,提高手术疗效和减少并发症。(4)临床证实经乳突岩骨乙状窦前手术入路在处理岩斜区病变具有巨大优越性,基本达到显微镜下全切除。(本文来源于《蚌埠医学院》期刊2012-05-01)
杜然[6](2011)在《扩大中颅底入路颈内动脉岩骨段血管搭桥术的显微解剖及动物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部分:扩大中颅底入路颈内动脉岩骨段的显微解剖目的研究经扩大中颅底手术入路颈内动脉岩骨段及其周围毗邻结构的解剖学特点,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6具动脉灌注乳胶的成人尸头上模拟扩大中颅底手术入路,在显微镜下观察颈内动脉岩骨段及其分段、分支,岩浅大神经,膝状神经节,耳蜗,内听道的解剖关系并进行测量。结果颈内动脉岩骨段共分为水平段、膝部、垂直段叁段,经扩大中颅底入路可暴露叁段平均距离分别为9.1±1.1mm、3.8±0.3mm、10.2±1.5mm,血管直径分别为5.5±0.4mm、5.4±1.Omm、5.2±0.7mm.本实验未发现其具有分支。向前牵拉V3可增加岩骨段ICA的暴露长度4.0±0.5mm(P<0.05)。棘孔,弓状隆起,岩浅大神经,膝状神经节是扩大中颅底手术入路的重要解剖标志。颈内动脉岩骨段,耳蜗,内听道等是扩大中颅底入路手术入路中的重要解剖结构。结论颈内动脉岩骨段具有分支少,管径粗的优点,是进行颅内外血管搭桥的适宜部位。向前牵拉V3可显着增加岩骨段ICA的暴露长度(P<0.05),为此处行血管搭桥手术提供了更长的操作距离。扩大中颅底入路行岩骨段ICA搭桥是一种处理该部位病变的良好辅助术式。第二部分:颅内外颈内动脉系统高流量搭桥动物模型的建立目的通过模拟扩大中颅底入路,建立大型动物颈外动脉-颅内颈内动脉系统高流量搭桥和围手术期观察模型,为颅内外高流量血管搭桥手术应用于临床,摸索出一整套完成该项手术所需的临床实践培训模式,为相关神经外科,血管外科,颅底外科医师提供一个模拟训练的平台。方法比格犬2只,体重在9Kg-10Kg之间。术前肌注盐酸氯胺酮10mg/Kg,实施基础麻醉。建立静脉通道,以盐酸氯胺酮2mg/Kg进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衔接麻醉机辅助呼吸。氯胺酮维持麻醉。选择颈外动脉的直接终末支颌内动脉未进骨的一段作为搭桥起点,大脑中动脉在侧裂中的分支作为止点,取犬的股动脉为桥血管进行颅内外搭桥手术。术后立即行全脑动脉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观察血管搭桥畅通情况结果2只比格犬(2侧)均在显微镜下行颌内动脉-大脑中动脉M2段高流量血管搭桥手术,制成模型,手术顺利,无麻醉意外发生,移植血管通畅,手术时间为7-9小时。术后DSA显示大脑中动脉M2段经移植血管供血,两端吻合口及移植血管通畅。结论犬颅内外颈内动脉系统高流量血管搭桥模型,具有材料相似,流量高,血压相似,手术平稳,通畅率高的优点,更加接近颅内外颈内动脉高流量搭桥的真实手术过程,可以为希望掌握高流量血管搭桥技术的外科医师提供一个更接近于真实手术过程的模拟训练平台。(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11-04-24)
杨德林,徐启武,车小明,毛仁玲,李文生[7](2009)在《应用Dextroscope虚拟现实技术研究岩骨内解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岩骨的虚拟和实际解剖的对比性研究,探索虚拟现实(VR)技术在岩骨解剖研究中的价值。方法:实验分虚拟组和尸体组,每组标本均为20例。虚拟组将成人尸头标本CTA、MR等影像数据载入Dextroscope工作站,模拟岩骨显微解剖;尸体组在显微镜下进行相应的解剖,分别比较两组岩骨内结构定位数据。结果:内耳门前缘在岩骨嵴上投影点至弓状隆起与岩骨嵴交点、外耳道上缘中点距离,虚拟组分别为(24.23±2.88)mm和(40.65±4.48)mm;尸体组为(23.62±2.82)mm和(42.15±5.13)mm(P>0.05)。虚拟组中耳蜗前缘至颧弓根和颈内动脉膝部距离分别为(27.15±3.25)mm和(4.15±0.52)mm;尸体组则为(28.35±4.05)mm和(4.50±0.54)mm(P>0.05)。由外向内,岩段颈内动脉3个亚段前缘至达岩骨嵴距,虚拟组分别为(12.20±1.42)mm、(8.63±0.94)mm和(5.42±0.63)mm;尸体组为(10.68±1.24)mm、(8.62±0.92)mm和(5.69±0.61)mm(P>0.05)。结论:个体化虚拟解剖所测得关键数据与实际解剖测量值高度吻合,VR技术实现岩骨的个体化虚拟解剖具有可靠性。(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期刊2009年03期)
曲福君[8](2009)在《岩骨后脑膜瘤的解剖与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部分经岩乙状窦前入路的解剖研究研究背景岩斜区肿瘤由于病变位置深在,周围神经血管结构复杂,颅神经和椎基底动脉常受累,因而手术难度较大,肿瘤全切除困难、术后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仍然是当今神经外科领域的难点之一。在岩斜区肿瘤的各种颅底手术入路中,乙状窦前经岩骨入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该入路目前已经成为处理岩斜区肿瘤的基本手术入路之一。该入路最早由Hakuba于1977年提出,后经AL-Mefty、Samii等发展,依据岩骨切除范围的多少,分为经典的3种类型:经迷路后入路、经迷路入路、经耳蜗入路。与乙状窦后入路相比,它缩短了到达病变的距离,扩大了手术视野和操作空间,可同时直接处理中、后颅底病变,容易在手术早期就阻断肿瘤基底部血供。但在有关文献中,对经岩乙状窦前入路各种手术方式的描述及手术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我们对此入路进行了解剖学研究。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经岩乙状窦前入路的解剖学特点和方法,比较不同手术方式之间的差异,熟悉该区解剖结构,为临床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理论参考。方法10例颅底干性标本,按照乙状窦前入路的方法磨除乳突表面骨质及乳突小房,并轮廓化后半规管、外半规管及上半规管,分别测量后半规管弓峰到窦脑膜角后缘、外耳道上棘、乳突表面、内耳门后缘的距离,上半规管最高点到乙状窦最低点上缘的距离,叁个半规管的宽度,面神经管垂直段的长度。所得数据均经统计学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3个用10%甲醛固定的完整的成人尸头(6侧),红、蓝乳胶分别动静脉灌注、固定后,模拟经经迷路后及经迷路乙状窦前经岩骨入路的手术操作,观察区域解剖结构及暴露范围,总结各入路的优缺点及手术适应证。结果1.后半规管弓峰到窦脑膜角后缘的距离左侧为19.73±3.38 mm,右侧为17.98±2.45 mm,到外耳道上棘的距离左侧为18.65±2.24 mm,右侧为17.36±1.86mm,到乳突表面的距离左侧为15.27±2.15 mm,右侧为14.22±2.65 mm;到内耳门后缘的距离左侧为10.86±1.86 mm,右侧为11.56±2.15 mm。上半规管最高点到乙状窦最低点上缘的距离左侧为24.62±2.22 mm,右侧为23.80±2.30 mm;上半规管宽度左侧为11.01±0.80 mm,右侧10.25±0.78 mm;后半规管宽度,左侧为10.61±1.69 mm,右侧为10.27±1.65 mm;外半规管宽度左侧为11.27±0.89 mm,右侧为10.65±0.90 mm;面神经管垂直段的长度左侧为12.64±2.11 mm,右侧为13.12±1.35 mm。2.迷路后入路可直视上达叁叉神经、小脑上动脉和岩上静脉,向下方深入桥小脑角,可见前庭蜗神经与面神经复合体以及其下方的舌咽神经和迷走及副神经进入颈静脉孔;经迷路入路可暴露桥脑和上延髓的外侧面及第Ⅴ~Ⅸ脑神经的脑干连接部,可增加脑干腹侧的暴露,乙状窦前水平方向显露空间增大,可直达整个岩骨后区和中斜坡。结论1.经岩乙状窦前入路中主要难点为岩骨磨除及磨除过程中重要结构的保护,掌握定位后半规管及面神经管垂直段的技巧可避免损伤这些结构并加快手术操作速度,各个标志点之间的距离对岩骨磨除及保护重要结构的功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2.经迷路后入路显露范围狭小,无听力丧失,岩骨磨除是手术的关键,要在保护好骨半规管及面神经管的基础上尽量磨除岩骨以扩大手术视野;经迷路入路可直达整个岩骨后区和中斜坡,可获得满意的手术视野,但需要完全牺牲听力。第二部分岩骨后脑膜瘤的诊断及显微手术治疗研究背景颅后窝脑膜瘤的发病率约占整个颅内脑膜瘤的9%。1953年,Castellano等根据肿瘤的基底部位将颅后窝脑膜瘤分为5类,即:小脑凸面脑膜瘤、小脑幕脑膜瘤、岩骨后脑膜瘤、岩斜区脑膜瘤及枕骨大孔区脑膜瘤。以往,人们不管脑膜瘤的基底位置如何,只要肿瘤在桥小脑角区域,就统称为桥小脑角脑膜瘤,其中岩骨后发病率最高,占到42%,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称之为岩骨后表面脑膜瘤,因而Samii提出将桥小脑角脑膜瘤称之为岩骨后面脑膜瘤。岩骨后表面是指岩上窦、岩下窦、乙状窦围成的区域,岩骨后脑膜瘤是指起源于颞骨岩部后表面的桥小脑角区脑膜瘤,而不包括累及到桥小脑角区来源于其它部位的脑膜瘤,如小脑幕脑膜瘤、横窦脑膜瘤、颈静脉孔脑膜瘤等。岩骨后脑膜瘤这种命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得到了各位专家的重视,但是关于这方面的报道仍较少。在有关文献中,岩骨后脑膜瘤往往是作为桥小脑角脑膜瘤的一部分来研究的,但随着神经外科的发展,临床医生对相关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有必要对岩骨后脑膜瘤进行系统的研究。目的总结分析岩骨后脑膜瘤的流行病学特点,分类,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显微手术治疗方法,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果,对岩骨后脑膜瘤进行系统研究,以提高对岩骨后脑膜瘤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1996~2006年期间收治的42例岩骨后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过CT检查,32例同时行MRI检查。所有病例按照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分为叁型:小脑型,肿瘤主要向小脑方向发展,压迫小脑,引起小脑损害的症状与体征;颅神经型,肿瘤主要向颅神经发展,压迫颅神经,引起相应的颅神经功能障碍;混合型,肿瘤生长巨大,累及小脑、颅神经、脑干等2种以上结构,出现相应的结构损害表现。结果42例岩骨后脑膜瘤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35例,平均发病年龄51岁(34~70岁),病程10天~10年。左侧18例,右侧24例。头痛、听力下降或丧失、耳鸣、步态不稳及面部麻木为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所有肿瘤均行显微手术切除,肿瘤全切除38例,次全切除4例,肿瘤全切率90%;无手术死亡。面神经解剖保留率90%,面神经功能保留率86%,听力保留率76%。小脑型12例均行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均全切肿瘤,面神经解剖保留率及功能保留率均为100%,本组术后1例出现暂时性听力下降;颅神经型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13例,经乙状窦前入路切除3例,全切14例,次全切2例,本组术后出现面瘫或面瘫加重3例,听力下降6例,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87.5%,功能保留率为81%;混合型14例行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全切12例,次全切2例,术后出现面瘫或面瘫加重3例,听力下降4例,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86%,功能保留率为78%。结论1.岩骨后脑膜瘤主要位于桥小脑角区,临床表现主要为小脑受损及颅神经受累症状,临床表现根据分型及其发展方向不同而有所差别;2.颅神经型和混合型肿瘤较小脑型肿瘤手术难度大,全切困难,并且术后神经功能损伤相对明显;3.手术切除仍是治疗岩骨后脑膜瘤最有效的方法,显微外科技术与适当的手术入路和手术技巧是提高肿瘤全切率及降低死残率的保障。(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09-05-15)
薛凯[9](2009)在《颞骨及侧方经岩骨入路的显微解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颞骨的外部形态及内部结构,测量结构的空间关系;对比研究神经导航辅助Kawase入路与常规Kawase入路对手术过程及手术暴露的影响;对比研究迷路后入路、PLPA入路及经迷路入路对手术暴露的影响。方法(1) 15例尸头标本行血管灌注及显微解剖,测量颞骨的外部径线及内部结构的空间关系。(2)其中6例尸头标本一侧行神经导航辅助Kawase入路,另一侧行常规Kawase入路,对比分析Kawase叁角磨除的面积和后颅窝暴露的范围,手术视野的角度,颈内动脉上方残余骨壁的厚度以研究神经导航系统对手术暴露的影响。(3)另9例尸头标本行迷路后入路、PLPA入路及经迷路入路,测量外半规管水平半规管后端与乙状窦前缘的距离、后颅窝暴露面积、手术视角及残留半规管的侧方投影面积,评价叁种不同手术方式对手术暴露的影响。结果(1)以5条径线对颞骨进行了形态学测量,研究面神经、岩浅大神经、半规管、耳蜗及颈内动脉的空间关系,发现对国人标本,岩浅大神经与内听道呈约70°。(2)应用神经导航系统行Kawase入路,导航系统的精确性为1.18±0.06mm,手术视角增加了3.72°(26.9%),ICA上残留骨质厚度减少约2.23mm,可精确定位岩骨内结构,缩短手术时间约20-30min。导航系统指引下Kawase叁角的磨除面积增加了23.45 mm~2 (11.26% ),后颅窝暴露的面积增加了49.45 mm~2(29.9%),与常规Kawase入路相比,二者有统计学差异。(3)行乳突切除术时,Trautman叁角大小可影响手术操作空间。PLPA入路与迷路后入路相比,半规管后端与乙状窦前缘的距离较迷路后入路增加了4.45 mm (57.8%),后颅窝硬膜的暴露面积增加了157.32 mm~2 (64.3%),手术视角为迷路后入路的329.6%。经迷路入路与PLPA入路相比,上述叁项数据相差不多。行PLPA入路时,半规管侧方投影面积的84.7%被磨除,仅残留15.3%,获得了通向岩斜区的宽广手术通道。结论颞骨是结构与功能最复杂的骨结构,其形态学测量差异较大,对国人标本,内听道与岩浅大神经呈约70°,可较为准确地定位内听道。神经导航系统辅助行Kawase入路,可增加Kawase叁角的磨除面积及后颅窝暴露的面积,可精确定位岩骨内结构,增加手术视角,减少ICA上残留骨质厚度,缩短手术时间。PLPA入路与迷路后入路相比,明显增加了后颅窝硬膜的暴露面积及手术视角。与经迷路入路相比,后颅窝硬膜的暴露面积及手术视角没有明显增加。PLPA入路保留了听力功能,获得了岩斜区的良好显露,是处理岩斜区病变的较为理想的入路。(本文来源于《天津医科大学》期刊2009-05-01)
许海洋[10](2009)在《改良经岩骨侧方入路的解剖及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的目的是:1、探寻岩斜坡区的解剖标识,并对空间结构进行量化。2、进一步研究岩斜坡区神经、血管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3、围绕着改善术区显露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这一宗旨,对现有的岩斜区手术入路进行分析、总结及改良,以期获得更佳的手术方案。通过尸头解剖及在尸头上模拟手术入路,寻找更合理的岩斜区手术入路。采用方法为对经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进行显微镜下解剖,进一步明确重要骨性结构的标志及位置;阐述颅底所有血管的走形、分布、与颅神经及脑干的关系,测量相关的距离;在尸头上模拟改良后的岩骨侧方入路。结果为1、提出外耳道上壁作为磨除岩骨的基本标志点,以此可对其他标志点进行判定。2、提出术中利用脑池交界区判断血管的位置。3、提出乙状窦前置的另外含义,不是乙状窦与外耳道之间的距离,不仅仅是对乙状窦与后半规管之间距离的简单描述,还应包含下列因素:乙状窦与后半规管壶腹部的距离;后半规管与岩尖的距离;乙状窦的长度;横窦-乙状窦交角的角度。4、利用不同脑池内血管穿支的分布规律,可更好的保护血管。5、应用叁维螺旋CT对岩斜坡区的解剖结构进行预先定位,并找出规律,使手术预案更加合理。同时利用头部CTA所显示的肿瘤与血管的关系指导术中操作。6、提出了改良的经岩骨侧方入路,并提出了此入路需注意的问题。得出结论为1、外耳道上壁是重要标志点,它是两种幕上下双骨瓣开颅后十分明显的一个解剖标志,确切的讲是颧弓延长线与外耳道上壁的交点。2、在硬膜外操作可磨除叁处骨质,岩尖及岩骨嵴、乙状窦前及枕骨髁前部。岩尖及岩骨嵴磨除的范围为前界至外展神经穿斜坡处的Dorello管,外侧界至颈内动脉岩骨水平段,后界至上半规管表面,内侧界至岩下窦;乙状窦前骨质磨除的范围是由乙状窦、颈静脉球、岩上窦、半规管及内听道所构成的不规则形区域中;枕骨髁磨除的范围是上至乙状窦第叁处转折,前至舌下神经管内口,下至寰椎髁突,后方接近椎动脉压迹。3、磨除岩尖、岩骨嵴及乙状窦前的骨质,平行岩骨嵴切开小脑幕,轻抬颞叶,可使幕上观察斜坡的视角扩大,在颞叶抬起约22度角时即可清晰显示自鞍背至颈静脉孔的岩斜区中央部分;将枕骨髁前部磨除,在乙状窦下方切开硬膜并将乙状窦向前上方翻转,可使下斜坡的暴露更加充分,可在直视下观察远至对侧岩斜裂的下斜坡部分。4、双骨瓣可用颅骨固定钛钉确切复位固定。(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9-03-01)
岩骨解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国外内镜下围绕着翼腭窝及颈内动脉区病变的内镜手术逐渐开展,对翼腭窝及其通道腭鞘管、翼管区的解剖研究亦不断深入。国内相关学者内镜下经鼻入路岩尖、颈内动脉区、斜坡及颅颈交界区解剖和临床应用解剖研究极少报道,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该区域重要解剖结构复杂而多变异,缺乏可以信赖的恒定的解剖标记,导致内镜颅底手术进展缓慢。内镜手术中,定向、定位障碍是耳鼻喉科医生和神经外科医生面临的最大风险[1]。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岩骨解剖论文参考文献
[1].王向阳,仝海波,陈来照,王永红,牛小敏.经岩骨前部入路的显微解剖及其操作要点[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
[2].胡金成,卢永田.腭鞘管、翼管与岩骨段颈内动脉的内镜手术应用解剖与进展[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4
[3].杨铁牛,苏贺先,马骏,李健,赵永轩.经乳突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微解剖与临床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
[4].赵亚群,汤可,周敬安.虚拟现实技术在岩骨手术解剖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
[5].杨铁牛.经乳突岩骨乙状窦前入路的显微解剖与临床研究[D].蚌埠医学院.2012
[6].杜然.扩大中颅底入路颈内动脉岩骨段血管搭桥术的显微解剖及动物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11
[7].杨德林,徐启武,车小明,毛仁玲,李文生.应用Dextroscope虚拟现实技术研究岩骨内解剖[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9
[8].曲福君.岩骨后脑膜瘤的解剖与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09
[9].薛凯.颞骨及侧方经岩骨入路的显微解剖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9
[10].许海洋.改良经岩骨侧方入路的解剖及临床研究[D].吉林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