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震动论文-杜建国,谢清粮

冲击震动论文-杜建国,谢清粮

导读:本文包含了冲击震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爆炸冲击震动,环境模拟,试验系统,需求分析

冲击震动论文文献综述

杜建国,谢清粮[1](2018)在《大型爆炸冲击震动环境模拟试验系统需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爆炸冲击震动环境模拟试验设备是开展室内模型试验研究所必需的试验设备,是确保爆炸冲击震动防护技术研究的基本保障条件。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相关试验设备的研制现状,结合高新技术武器发展趋势以及防护工程科学研究需要,针对大型爆炸冲击震动环境模拟试验系统的驱动能量、承载能力、加载方式等方面进行了需求分析。(本文来源于《防护工程》期刊2018年06期)

魏全德[2](2018)在《基于震动场-应力场双云图的冲击危险区快速判定方法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冲击地压监测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尚不能满足现场工程需要的难题,通过理论研究、软件开发和现场实践,提出了基于震动场、应力场双云图冲击危险区快速判定方法。该方法通过微地震震动云图可以快速、直观地预测区域冲击危险性,钻孔应力云图对局部进行临场预警,在双云图联合判定下,可以对冲击危险区进行快速判定,进而指导工程现场开展针对性的卸压、支护措施,提高了冲击地压防治效率。研究成果经河南义马矿区现场应用,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煤矿安全》期刊2018年11期)

贺虎,孙昊,王茜[3](2018)在《冲击矿压危险的电磁-震动耦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冲击矿压危险性评价与预警中,单纯使用电磁辐射强度值大小或微震能量值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在分析冲击矿压发生的力学环境与能量过程的基础上,提出电磁-震动耦合预警方法,建立评价方法体系,结合具体冲击矿压矿井监测结果,研究冲击矿压前兆规律。结果表明:在冲击矿压发生前,电磁辐射值高出正常值,微震活动表现出能量存在明显的沉寂期,次数却呈上升趋势的规律,利用电磁-震动耦合的静态迭加评价和动态评价与现场冲击前兆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而当电磁辐射强度值较高,但是微震活动处于稳定的能量释放状态时,迭加后的综合冲击危险性降低,不会出现冲击矿压危险。(本文来源于《煤炭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何演士[4](2017)在《震动落芯机冲击参数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铸件的落芯是铸造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对于型腔复杂的铸件大都采用震动落芯机进行落芯。影响铸件落芯质量好坏的关键因素是落芯冲击参数,落芯冲击参数主要包括空气锤脉冲的幅值、宽度、频率及脉冲作用点的位置及数目。合适的落芯冲击参数既可以保证铸件落芯的质量,同时又可以提高落芯效率,所以确定合适的落芯冲击参数对于实现铸件高质量的落芯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提出对震动落芯机冲击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目前主要依靠经验选取落芯冲击参数,采用试凑法对铸件进行反复冲击实验来选择落芯冲击参数。对于铸造厂家而言,对于不同类型的铸件,主要靠落芯机生产厂家对其进行反复的冲击实验,观察落芯效果,进而确定相应的落芯冲击参数。每次实验后还需要把铸件剖开观察落芯质量的好坏,既费时又费力,而且试凑实验缺乏科学指导,难以确定出最佳落芯冲击参数。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既方便又可靠的方法来选择落芯冲击参数,以提高铸件的落芯质量和落芯效率。在总结国内外落芯冲击参数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通过动力学分析法来优化选择落芯冲击参数的方法,并对落芯冲击参数进行了优化。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阐述了震动落芯技术的发展现状,针对目前选择落芯冲击参数费时费力、效率低及可靠性低等问题,提出震动落芯机冲击参数优化研究这一课题。介绍了震动落芯机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影响落芯效果的主要因素,将空气锤的脉冲幅值、脉冲频率、脉冲宽度及空气锤冲击作用点位置和数目作为主要优化参数。(2)基于傅里叶变换理论对落芯冲击力脉冲序列进行了频谱分析,获得了冲击力脉冲序列时域参数与频域参数之间的关系。根据冲击理论对空气锤冲击铸件的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空气锤冲击铸件的模型。利用冲击理论估算了空气锤冲击铸件的脉冲宽度,为脉冲宽度的优化选择做好准备,缩小了脉冲宽度的取值范围,提高了脉冲宽度的优化效率。(3)基于SolidWorks软件采用分块化建模的方法建立了铸件的叁维模型,利用坐标点连接的方法对铸件施加了弹性约束并划分网格,建立了复杂的铸件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分析获得了铸件的各阶固有频率及振型,对铸件进行了谐响应分析,通过谐响应分析得到铸件粘砂界面的最大响应峰值频率,结合模态分析确定出脉冲频率的选择范围。通过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进一步缩小了脉冲频率的选择范围,提高了脉冲频率的优化效率。(4)通过试验设计分析,对落芯冲击参数进行了优化。首先采用单脉冲对铸件进行冲击试验设计分析,得到的优方案为四个冲击作用点均匀布置的A2B1C3参数组合,该方案表明:各因素对铸件粘砂界面的剪切应力、拉应力及加速度等落芯指标的影响大小次序依次为脉冲幅值,其次是脉冲宽度,最后是脉冲作用点的位置。研究还发现脉冲宽度越宽,改变脉冲作用点位置对各落芯指标的影响越小,脉冲宽度越窄,脉冲作用点越靠近铸件下部支撑位置时所获得的各项落芯指标值越大。保持其它因素不变,改变脉冲宽度,脉冲宽度越窄则对应的各项落芯指标值越大。通过两脉冲及多脉冲对铸件的冲击试验设计分析,得到的优方案是四个冲击作用点均匀布置的A2C1B2参数组合,该方案表明:各因素对铸件粘砂界面的剪切应力、拉应力及加速度等落芯指标的影响大小次序依次为脉冲幅值,其次是脉冲频率,最后是脉冲宽度。此时优方案的脉冲宽度等于脉冲周期的一半,脉冲序列频谱的基频、五次倍频、六次倍频分别对应铸件的第一阶、第七阶、第十阶固有频率。通过试验设计分析,获得了铸件的落芯冲击参数优化方案,克服了传统上主要依靠经验选取落芯冲击参数时费时费力、低效率、低可靠性等缺点,使落芯更加可靠,提高了生产效率。(5)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落芯指标的综合评价方程。对落芯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获得了落芯指标综合评价方程,并对落芯指标综合评价方程进行了验证。可以得到:综合评价值越大,其所对应的落芯冲击参数方案越好,而试验设计分析得到的优化方案所对应的综合评价值最大。落芯指标综合评价方程可以实现对落芯指标的综合评价,进而可以根据综合评价值的大小来确定落芯冲击参数的优化组合,克服了主观因素对落芯指标综合评价的影响。(6)空气锤及振动电机会对落芯机机体及底部的隔振器造成冲击,进而造成损坏,影响震动落芯机的工作性能,进而影响到落芯的效率。利用Adams研究了落芯冲击参数及振动电机对落芯机振动响应的影响。随着脉冲宽度由小到大变化,隔振器的振动响应各参数值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变化趋势,脉冲幅值比脉冲宽度对其振动响应各参数值的影响大,脉冲幅值是影响最大的因素。当脉冲频率变化时,隔振器的振动响应各参数值总体上与脉冲频率成正比。因为振动电机对隔振器造成冲击,振动电机对隔振器的损坏作用最为严重,可以考虑增加隔振器的扭转刚度或更换抗扭性能较强的隔振器。落芯机振动响应的研究对于减小振动冲击对隔振器的损坏,使震动落芯机获得好的工作性能,进而实现可靠、高效率的落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济南大学》期刊2017-06-06)

孙尚鹏[5](2017)在《震动波CT技术在金庄煤矿冲击危险评价与预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针对实现金庄煤矿3110-3类孤岛工作面安全回采这一课题,采用综合指数法、数值模拟与震动波CT法等手段,对该工作面回采前和回采过程中的应力分布和冲击危险区域预测进行了系统研究,实现了该面的安全回采。采用综合指数法对3110-3工作面冲击危险性进行了评价,认为该工作面不可采,但是考虑到综合指数法是一种基于理论模型的宏观评价,其准确性有待于进一步考证和研究,因此采用数值模拟和震动波CT法进一步对该面的冲击危险性进行深入研究。实验研究发现应力与纵波波速间存在幂函数关系,说明震动波波速反演是研究区域内应力分布进而实现冲击危险预警的有效手段。对3110-3工作面采用主动CT工业性试验反演了工作面回采前的应力状态,发现工作面内存在一个强冲击危险区域,位于开切眼及前方120m的范围;两个中等冲击危险区域,分别位于工作面靠近开切眼约15m的材料巷和一采区专用回风巷与3110-3外运输巷交叉点开始的外运输巷20~85m范围。评价结果可用于指导工作面回采前的冲击矿压解危方案的设计。工作面回采后,为监测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的应力分布,采用被动CT反演了五个时间段内的波速分布图,在可靠性范围内确定了前叁个时段中3110-2工作面遗留煤柱存在明显应力集中,而工作面回采并未导致F3断层活化,材料巷中也并未出现明显应力集中。后两个阶段中,确定的重点防治区域为工作面前方的材料巷、运输巷的尾部及3110-3工作面的外运输巷。与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发现,五个时段内,数值模拟同样确定了煤柱区内存在高应力集中,但不同之处为受F3断层影响,断层附近的3110-3材料巷应力集中更加明显,冲击危险性也更高。利用记录的强矿震事件的震源位置和波速分布图与数值模拟进行了有效性对比,发现强矿震大多数落在CT反演的高波速区,而极少落入数值模拟得到的高应力区域。因此震动波CT预测技术相对数值模拟方法更能有效反映煤岩体应力,并能有效指导现场防冲措施的实施,但由于被动CT中需要使用大量矿震事件,其实时性较差,且受台站数量与位置影响较大,反演区域仍有限。(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7-05-01)

金双林,马志强,李静,何江[6](2016)在《基于震动波CT技术的冲击危险预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叁河尖煤矿南二采区9煤辅运上山掘进巷道为例,掘进前采用震动波CT技术反演分析了区域波速分布,得出了高应力及高应力梯度对应的冲击危险区域,通过掘进期间矿压显现验证了预测的准确性。采取针对性卸压治理措施后,进一步采用震动波CT反演技术对卸压区域波速分布进行了反演,结果表明,经卸压治理,该区域波速降低,高应力及高应力梯度区得到消除,区域冲击危险得到有效控制,保证了该巷道的安全掘进。(本文来源于《煤炭工程》期刊2016年10期)

李静,巩思园,李慧,孙尚鹏[7](2016)在《基于震动波CT探测技术的冲击危险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叁河尖煤矿冲击矿压显现机理和大范围探测工作面围岩应力状态,采用震动波CT探测技术进行了区域应力场反演,构建了冲击危险性技术指标,对冲击危险区域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震动波波速和应力场呈正相关关系,9煤层工作面临近7煤上山保护煤柱侧出现高波速和高波速梯度异常区,与"1.30"冲击显现区基本吻合;震动波CT技术能够实现大范围煤岩体应力探测,动态评价冲击危险区域,进而采取针对性卸压解危措施。(本文来源于《煤矿安全》期刊2016年07期)

宋鹏波,刘晶晶,郑权恒,张鹏,乔永立[8](2016)在《冲孔灌注桩冲击震动对LNG储罐BOG设备影响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液化天然气储罐设计要求,BOG设备运行期间对震动控制的要求比较高,当外界震动在BOG设备处引起的水平速度超过0.98cm/s时会因震动影响而自动停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论文结合某工程实际,通过现场动力测试试验,研究了不同冲程、不同距离、不同工况条件下冲击钻孔灌注桩冲击震动对BOG设备的影响,试验结果对今后类似工程的建设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工程建设与设计》期刊2016年07期)

张智勇[9](2016)在《震动波CT技术对千米深井冲击危险性的探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冲击矿压是一种煤岩动力灾害,是由采场巷道周围的煤岩体应力改变引起的。所以监测煤岩体内的应力分布状态对于防治冲击矿压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外有多种监测煤岩体内应力的方法,而矿震震动波速度层析成像技术(震动波CT反演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新方法。本文以星村煤矿千米埋深3307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基于冲击矿压的动静载理论与震动波CT反演原理及矿震监测技术,分析震动波CT反演的影响因素并探测研究该技术对千米深井煤矿工作面冲击危险性的预测效能。结合SOS微震监测系统,按照震动波CT反演的流程,对影响反演精度的因素进行分析,通过改变相关参数进行了数值试验和反演实例验算。台网布置情况是影响矿震定位精度的最主要因素,在确定台网布置前应根据台网优化模型的结果进行调整;震源定位时通道个数的选取应根据数值实验的结果来确定,经过验算3307工作面应选用至少6个通道;矿震能量大小并非影响反演结果精度的因素,但为减小工作量可选择大能量矿震数据进行计算。选择矿震时要保证重点区域内有足够的射线覆盖密度,时间上尽可能短,使震源个数在100个左右;空间上尽可能保证矿震在各个方向上分布均匀;能量级别上,选高能量矿震以节省工作量。网格划分时较小的层数就可以达到要求,节省求解时间;反演后处理主要采用波速与波速变化梯度指标,利用射线覆盖密度判断反演结果的可靠性。通过震动波CT反演结果与矿震活动性指标对比,得到了两者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定性分析结果说明高波速区域与后期的高矿震活动区域有一定的相关性。尽管有部分高波速区与矿震活动性高的区域相关性差或不相关,但是仍有许多的矿震事件集中区发生在对应的高波速区内或者接近高波速区域。另外,CT反演云图可以很好地呈现工作面周围的高应力区域,并显示出了这些区域随着工作的回采不断向前移动。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高波速区对矿震事件有一定的预测效能,对于高能量的矿震事件效果更为明显,达到了100%。在这个趋势中,对于波速异常系数高于15%与25%的区域,矿震事件所占的百分比出现了较大的偏差,预测效能波动性很大。通过震动波CT反演与钻屑法及应力在线监测结果的对比分析可知,从整体上来说,钻屑量高的区域应力水平较高,与波速分布对应关系较好;震动波CT成像结果与钻孔应力监测结果基本一致,可以用来反演推断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的影响范围。(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6-05-01)

朱亚鹏,郭延岭,常祺[10](2016)在《脑及脊髓冲击震动损伤模型生化指标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高能震动易于损伤机体非空腔器官且损伤效应显着,但目前针对高能震动致伤过程的研究较少。目的:了解高能震动致伤后动物机体生理生化及病理改变。方法:将32只中华田园犬随机分为4组,轻度震伤组、中度震伤组及重度震伤组分别实施700,1 000,2 100 m/s2的冲击震动,对照组为正常对照。于震后14 d内检测血清血清K+、Ca2+、Zn2+、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浓度,并进行脊髓及颅脑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果与结论:震伤3组血清K+、Ca2+、Zn2+浓度呈现规律性变化,震后即时无明显变化,K+浓度于震后0.5 d降到最低,Ca2+浓度至震后1 d降到最低,Zn2+浓度于震后0.5 d或1d降到最低,此后均逐渐增加,至14 d时恢复正常水平;震伤3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β均于震后0.5 d开始增加,于震后1 d达到最高值,此后均逐渐降低,至14 d时恢复至正常或偏高水平。震伤3组脊髓及颅脑均出现接触部位及对冲部位的出血点,震后即时处死时出血程度较14 d时明显,脊髓及颅脑损伤部位S100β、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增多。(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6年18期)

冲击震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冲击地压监测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尚不能满足现场工程需要的难题,通过理论研究、软件开发和现场实践,提出了基于震动场、应力场双云图冲击危险区快速判定方法。该方法通过微地震震动云图可以快速、直观地预测区域冲击危险性,钻孔应力云图对局部进行临场预警,在双云图联合判定下,可以对冲击危险区进行快速判定,进而指导工程现场开展针对性的卸压、支护措施,提高了冲击地压防治效率。研究成果经河南义马矿区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冲击震动论文参考文献

[1].杜建国,谢清粮.大型爆炸冲击震动环境模拟试验系统需求分析[J].防护工程.2018

[2].魏全德.基于震动场-应力场双云图的冲击危险区快速判定方法及应用[J].煤矿安全.2018

[3].贺虎,孙昊,王茜.冲击矿压危险的电磁-震动耦合评价[J].煤炭学报.2018

[4].何演士.震动落芯机冲击参数优化研究[D].济南大学.2017

[5].孙尚鹏.震动波CT技术在金庄煤矿冲击危险评价与预警中的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7

[6].金双林,马志强,李静,何江.基于震动波CT技术的冲击危险预测研究[J].煤炭工程.2016

[7].李静,巩思园,李慧,孙尚鹏.基于震动波CT探测技术的冲击危险预测[J].煤矿安全.2016

[8].宋鹏波,刘晶晶,郑权恒,张鹏,乔永立.冲孔灌注桩冲击震动对LNG储罐BOG设备影响的试验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

[9].张智勇.震动波CT技术对千米深井冲击危险性的探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

[10].朱亚鹏,郭延岭,常祺.脑及脊髓冲击震动损伤模型生化指标的变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

标签:;  ;  ;  ;  

冲击震动论文-杜建国,谢清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