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嫩梭菌类群论文-刘文婷,胡以俊,陈丽,姜广水

柔嫩梭菌类群论文-刘文婷,胡以俊,陈丽,姜广水

导读:本文包含了柔嫩梭菌类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慢性牙周炎,2型糖尿病,柔嫩梭菌类群,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柔嫩梭菌类群论文文献综述

刘文婷,胡以俊,陈丽,姜广水[1](2013)在《慢性牙周炎和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柔嫩梭菌类群的定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人肠道柔嫩梭菌(Clostridium leptum,C.leptum)类群与慢性牙周炎和2型糖尿病的相关关系。方法收集慢性牙周炎患者(CP组)、2型糖尿病患者(DM组)、伴2型糖尿病的慢性牙周炎患者(DM+CP组)及健康对照者(HC组)各20例的粪便标本。根据C.leptum类群16S rR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常规PCR产物经克隆后的质粒DNA为标准品,经梯度稀释后制备标准曲线。待测粪便标本提取细菌基因组DNA,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对C.leptum类群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4组标本每克湿便中C.leptum类群的16S rRNA基因拷贝数的对数值(log copies/g):HC组(7.09±0.17)、CP组(6.31±0.58)、DM组(5.79±0.52)、DM+CP组(5.41±0.29)。与HC组相比,其他叁组C.leptum类群基因拷贝数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 C.leptum类群可能与慢性牙周炎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相关。(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3年04期)

柳欣源,申剑,王婷婷,李旻,赵立平[2](2009)在《T-RFLP技术在人肠道柔嫩梭菌类群的组成分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能快速筛查和比较大规模人群肠道中柔嫩梭菌类群组成结构的T-RFLP(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采用T-RFLP技术特异性地分析柔嫩梭菌类群的组成,考察该方法的重复性和灵敏度。用该方法对15个志愿者肠道中的柔嫩梭菌类群进行分析,并与DGGE方法分析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T-RFLP方法重复性高,最低能检测到群落中1%的细菌,其结果与DGGE的分析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柔嫩梭菌类群特异性的T-RFLP方法能够对大量肠道样品中柔嫩梭菌类群的结构进行快速、有效的筛查和比较。(本文来源于《中国微生态学杂志》期刊2009年08期)

柳欣源[3](2009)在《应用T-RFLP技术分析人肠道中柔嫩梭菌类群组成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体肠道中定植着复杂的微生物群落。作为人类后天获得的“第二基因组”,肠道菌群参与宿主的许多基本生理代谢活动,在宿主的营养、免疫、健康和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柔嫩梭菌类群是人粪便菌群中数量最占优势的叁大类群之一,其很多成员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如降解膳食纤维产生丁酸盐,丁酸盐对于宿主的能量供应及肠上皮细胞的发育有重要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结肠癌的发生。但是该类群很多成员严格厌氧且难于培养,因此,对该类群的细菌多样性进行分子分析对解析肠道菌群的整体组成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建立能快速筛查和比较大规模人群肠道中柔嫩梭菌类群组成结构的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分析方法,采用该技术特异性地分析柔嫩梭菌类群的组成,考察该方法的重复性和灵敏度。用该方法对15个志愿者肠道中的柔嫩梭菌类群进行分析,并与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方法分析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T-RFLP方法重复性高,最低能检测到群落中1%的细菌,其结果与DGGE的分析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因此,本研究建立的柔嫩梭菌类群特异性的T-RFLP方法能够对大量肠道样品中柔嫩梭菌类群的结构进行快速、有效的筛查和比较。为了了解不同健康状态下中国人群肠道菌群的结构特征,我们针对上海市两个行政区的常住居民展开了大规模的肥胖、糖尿病流行病调查工作。肥胖是全世界流行的一类代谢性综合症,有研究显示肥胖的发生、发展与肠道菌群的结构或功能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探索肥胖和肠道菌群的关系日益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该人群通过纳入排除标准共筛选得到单纯肥胖病例413人,体重正常的对照460人,新发糖尿病147人,采集所有志愿者的血液、尿液、粪便样品备用。本研究从上述人群中挑选了53对肥胖-健康对照个体,其年龄、性别、居住地一一匹配,使用新建立的柔嫩梭菌类群特异性的T-RFLP方法筛查其肠道柔嫩梭菌类群的组成。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柔嫩梭菌的组成具有显着的个体差异,而肥胖和健康人群相比,其肠道中柔嫩梭菌类群的组成差异不显着。摒除性别、年龄等干扰因素后,仍未发现两组人群的柔嫩梭菌组成有差异。同时,针对该人群,也未发现柔嫩梭菌的组成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居住地的志愿者中有差异。最后,使用本实验室基于T-RFLP开发的多重限制性片段标记(MRT)分析技术对上述样品进行分析,同样未发现两组人群肠道柔嫩梭菌类群的组成有明显的差异,其结论与T-RFLP的分析结果一致。由于不同人之间显着的个体差异很可能掩盖了肥胖与肠道菌群的关系,因此后续可以增大样本量,通过对更大样本的研究来相对缩小个体差异对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也可以尝试使用基于测序的技术(如454测序技术)来进一步分析,以获得更加全面丰富的信息。综上,本研究建立了快速筛查大规模人群肠道中柔嫩梭菌类群组成的T-RFLP方法,并用该方法及MRT技术分析了肥胖-健康对照人群的肠道菌群结构,未找到柔嫩梭菌在两组人群中的组成差异。该结论为理解肠道菌群与肥胖的关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09-06-01)

柔嫩梭菌类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建立能快速筛查和比较大规模人群肠道中柔嫩梭菌类群组成结构的T-RFLP(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采用T-RFLP技术特异性地分析柔嫩梭菌类群的组成,考察该方法的重复性和灵敏度。用该方法对15个志愿者肠道中的柔嫩梭菌类群进行分析,并与DGGE方法分析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T-RFLP方法重复性高,最低能检测到群落中1%的细菌,其结果与DGGE的分析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柔嫩梭菌类群特异性的T-RFLP方法能够对大量肠道样品中柔嫩梭菌类群的结构进行快速、有效的筛查和比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柔嫩梭菌类群论文参考文献

[1].刘文婷,胡以俊,陈丽,姜广水.慢性牙周炎和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柔嫩梭菌类群的定量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

[2].柳欣源,申剑,王婷婷,李旻,赵立平.T-RFLP技术在人肠道柔嫩梭菌类群的组成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9

[3].柳欣源.应用T-RFLP技术分析人肠道中柔嫩梭菌类群组成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

标签:;  ;  ;  ;  

柔嫩梭菌类群论文-刘文婷,胡以俊,陈丽,姜广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