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ynthesis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Copper Complex of 7,16-Bis(2-hydroxy-5-methylbenzyl)-1,4,10,13- tetraoxa-7,16-diazacyclooctadecane(论文文献综述)
杨琪[1](2021)在《二嗪衍生物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制备与化学生物学性质研究》文中认为二嗪是含有两个氮原子的六元杂环体系,根据两个氮原子在环中的相对位置的不同分别为哒嗪、嘧啶、吡嗪。二嗪衍生物具有强效的生物活性,在生物医药领域中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含二嗪结构的金属配合物具有生物降解能力、高负载能力、易于表面改性等优点,在材料科学、生物学以及药物输送领域等方面具有重大潜能。因此研究二嗪衍生物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化学生物学性质,探究其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情况,探索二嗪类金属配合物在抗肿瘤药物、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技术及其它相关领域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合成了5个化合物,并制备了12个金属配合物,其中有2个新化合物(化合物51,58),有6个新金属配合物(配合物1,2,5,6,11,12)。探究了金属配合物的抗菌、抗肿瘤活性,及其化学生物学性质,发现部分金属配合物能够有效抑制布鲁氏杆菌,且能够有效切割质粒DNA,本实验工作将为二嗪类化合物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新的思路。第一部分:通过水热法合成了四种金属配合物:6-羟基-2-苯基-嘧啶-4-羧酸(Hpca)桥联的Cd(II)配合物Cd4C136N24O24H88·(H2O)7(配合物1),6-羟基-2-苯基-嘧啶-4-羧酸(Hpca)桥联的Cu(II)配合物C23H15Cl Cu N4O3(配合物2),1,10-菲咯啉桥连Cd配合物C20H11Cd N3O6(配合物3),1,10-菲咯啉桥连Cu配合物1,10-菲咯啉桥连Cd配合物C24H18Cl Cu N5O4(配合物4),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IR),固态荧光和热重分析(TGA)对合成的四种金属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其中配合物1和配合物2为新型结构。研究发现,配合物1能够在525 nm处发出绿色荧光,配合物2在370 nm处发出紫色荧光,且两种新金属配合物都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与此同时,测试了两种主配体(1,10-菲咯啉、Hpca)和金属配合物1,2,4的的抗菌、抗肿瘤活性,实验显示金属配合物1,2具有抑制鲍曼不动杆菌的活性,配合物4对人类黑色素瘤肿瘤细胞(A375细胞)有抑制作用(EC50=0.49μM)。第二部分:基于7,16-二氮杂-18冠6(ACE1),通过引入5-溴-2-(溴甲基)嘧啶和羧酸官能团合成了2种新型二氮杂冠醚化合物,并制备配合物5(ACE1-BBP-Cu),配合物6(ACE1-BBP-Zn),配合物7(ACE1-COOH-Cu),配合物8(ACE1-COOH-Zn)。并对上述化合物通过核磁(NMR)、质谱(MS)进行了表征。通过凝胶电泳法研究了金属配合物催化裂解p UC19质粒DNA的效果。实验表明,四种金属配合物均具有核酸酶催化活性,且二嗪类金属配合物的催化活性更好。金属配合物5(ACE1-BBP-Cu)的最佳反应条件为:c=9.2×10-4mol/L,T=8 h,p H=7.5;金属配合物6(ACE1-BBP-Zn)的最佳反应条件为:c=9.2×10-4mol/L,T=4 h,p H=7.5;金属配合物7(ACE1-COOH-Cu)的最佳反应条件为:c=9.2×10-4mol/L,p H=7.5;金属配合物8(ACE1-COOH-Zn)的最佳反应条件为:c=4.6×10-4mol/L,p H=7。第三部分:基于单氮杂-18冠6(ACE2),通过引入5-溴-2-(溴甲基)嘧啶合成了新型二嗪氮杂冠醚化合物,并制备了配合物9(La-ACE2),配合物10(Ce-ACE2),配合物11(La-ACE2-BBP),配合物12(Ce-ACE2-BBP),并对上述化合物通过核磁(NMR)、质谱(MS)进行了表征。通过凝胶电泳法研究了金属配合物催化裂解PUC19质粒DNA的效果。实验表明,四种金属配合物均具有核酸酶催化活性,二嗪类金属配合物的催化活性更好。金属配合物9(ACE2-La)的最佳反应条件为:c=6.9×10-4mol/L,T=10 h,p H=7.5;金属配合物10(Ce-ACE2)的最佳反应条件为:c=9.2×10-4mol/L,T=10 h,p H=8;金属配合物11(La-ACE2-BBP)的最佳反应条件为:c=9.2×10-4mol/L,T=12 h,p H=6;金属配合物12(Ce-ACE2-BBP)的最佳反应条件为:c=6.9×10-4mol/L,T=10 h,p H=6。本文研究了金属配合物的抗菌、抗肿瘤活性及其作为人工模拟核酸酶对质粒DNA(p UC19)的催化裂解性能,为二嗪类金属配合物作为人工模拟核酸酶在生物医药和生物化学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有力依据,该研究在治疗遗传性疾病的药物研发、酶的应用、毒性物质的降解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
刘强[2](2020)在《基于β-二酮的稀土钕三元有机配合物的制备、结构及荧光性质研究》文中认为稀土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由于具有特殊的电子结构,使它们在光、电、磁等方面,具备某些优异和特殊的性能,近几十年来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尤其是在荧光材料领域,稀土功能材料占有重要的地位。包括钕在内的许多稀土离子的近红外发光在光纤通信、激光系统、生物荧光探针及荧光免疫分析等方面显示出特殊的优点。近年来,在荧光材料研究领域的研究,很多都是围绕着稀土元素展开的。这其中,稀土有机发光配合物,被认为是一类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稀土发光材料。本论文采用常温溶液合成的方法,制备了4个系列的三元β-二酮钕配位化合物,并对它们的合成方法,结构,稳定性及荧光性质进行了详细研究,并总结了结构变化对荧光能力的影响规律。1.采用常温溶液法,分别使用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HTTA)、4,4,4-三氟-1-苯基-1,3-丁二酮(HBFA)、4,4,4-三氟-1-(2-萘基)-1,3-丁二酮(β-HNTA)、六氟乙酰丙酮(HHFA)作为第一配体,三苯基氧膦(TPPO)作为第二配体,合成了四个β-二酮-三苯氧膦-钕配合物:Nd(TTA)3(TPPO)2、Nd(BFA)3(TPPO)2、Nd(β-NTA)3(PPO)2和Nd(HFA)3(TPPO)2,获得了适于X射线测定的单晶结构,分别是:Nd(TTA)3(TPPO)2、Nd(BFA)3(TPPO)2和Nd(HFA)3(TPPO)2。单晶分析表明,三个配合物均为典型的八配位结构,每一中心钕离子和八个氧原子配位成键。前两个晶体形成P-1空间群的三斜对称结构,第三个晶体则形成P21/c空间群的单斜对称结构。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元素分析和荧光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在荧光光谱中,四种配合物均表现出以钕为中心的特征发射。2.采用常温溶液法,合成了四种β-二酮-三(4-吗啉代)氧化膦-钕配合物:Nd(C8H4F3O2S)3(C12H24N3O4P)2、Nd(C10H6F3O2)3(C12H24N3O4P)2、Nd(C14H8F3O2)3(C12H24N3O4P)2和Nd(C5H2F6O2)3(C12H24N3O4P)2,其中Nd(C5H2F6O2)3(C12H24N3O4P)2获得了单晶结构。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近红外荧光、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对配合物的组成、结构、热稳定性和近红外荧光性质进行了表征和探索。3.分别以4,4,4-三氟-1-(2-噻吩基)-1,3-丁二酮(HTTA)和4,4,4-三氟-1-苯基-1,3-丁二酮(HFBA)以及另一类大环共轭配体2,4,6-三(2-吡啶基)-1,3,5-三嗪(TPTZ)为原料,合成了两种三元钕配合物:Nd(TTA)3TPTZ和Nd(BFA)3TPTZ。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这两种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表明,两个配合物中的每一个钕离子均为P-1空间群的三斜晶系,与TTA(或BFA)配体的六个氧原子和TPTZ配体的三个氮原子形成了九配位结构。在这两个配合物的晶体结构中,相邻的TPTZ配体分子之间可以观察到非常明显的π-π相互作用,在三维结构的形成中起着重要贡献。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热重和荧光分析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荧光光谱分析表明,由于配体具有显着的天线效应,这两种配合物均呈现出典型的钕红外荧光。4.分别以四个β-二酮配体: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HTTA)、4,4,4-三氟-1-苯基-1,3-丁二酮(HBFA)、4,4,4-三氟-1-(2-萘基)-1,3-丁二酮(β-HNTA)和六氟乙酰丙酮(HHFA)作为第一配体,三辛基氧膦为第二配体,合成了四个液态β-二酮-三辛基氧膦-钕配合物:Nd(TTA)3(TOPO)2、Nd(BFA)3(TOPO)2、Nd(β-NTA)3(TOPO)2和Nd(HFA)3(TOPO)2,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近红外荧光等手段,对配合物的组成、热稳定性和近红外荧光性质进行了表征和探索。实验结果表明,四个系列的β-二酮钕配合物都可以在常温下比较容易的发生反应,不需加热条件。产物热稳定性好,大多数在300oC下能够保持结构的稳定。几个系列的配体都具有良好的天线效应,能够有效的对中心钕离子产生能量传递,在紫外-可见光照射下,产生强烈的钕特征荧光光谱。该论文有69幅图、14个表和187篇参考文献。
李方珍[3](2016)在《具有侧臂的氮杂冠醚金属配合物作为水解核酸酶的研究》文中提出模拟核酸酶的研究可为生物体内新型人工核酸酶的设计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因而成为了仿生催化研究中比较活跃的领域之一。研究已经表明,具有特定结构的氮杂冠醚金属配合物在催化DNA或者磷酸酯模型物的水解方面表现出独特的催化活性。可以预计,这类金属配合物作为人工水解核酸酶在生物医药、仿生化学和金属酶的模拟等方面将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为了获得高效稳定的人工核酸酶,本论文主要致力于具有侧臂的氮杂冠醚及其部分过渡和镧系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其作为水解核酸酶催化裂解DNA的研究,并获得了一些重要结果和结论。就合成而言,本文基于氮杂冠醚母体(L=1,4,10,13-四氧杂-7,16-二氮杂-18-冠-6)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不同的官能团侧臂合成了四种具有不同侧臂的氮杂冠醚衍生物(L1-L4),并成功获得了其相应的部分镧系和过渡金属配合物(LaL、CeL、La L1,CeL1、LaL2、CeL2、La L3、CeL3、LaL4、CeL4、CuL、ZnL、CuL1、ZnL1、CuL2、ZnL2、CuL3和ZnL3),这为将来进一步合成具有不同官能团侧臂氮杂冠醚金属配合物提供了参考方法。在金属配合物作为模拟核酸酶的催化功能研究方面,本文通过凝胶电泳法研究了所合成的氮杂冠醚金属配合物催化水解pUC19质粒DNA的性能,并研究了催化反应体系pH,金属配合物浓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催化水解DNA效果的影响;比较研究了不同金属离子催化活性中心和引入的官能团侧臂对DNA催化水解效率的影响;此外,还初步研究了这些配合物催化水解DNA的作用机理,取得了以下一些重要结果:1)、金属配合物的催化活性与配体的结构和活性中心金属离子的特征(如路易斯酸性、金属离子半径等)相关联,不同催化条件下,其主导因素不同。研究结果表明,受催化活性中心金属离子路易斯酸性主导因素的影响,催化活性:CeL>LaL,CeL1>La L1,CuL1>ZnL1,CeL2>La L2;较低浓度下,CeL3>La L3。受金属离子半径大小主导因素的影响:ZnL3>CuL3;较低浓度下,ZnL>CuL。在较高浓度时,金属配合物容易形成非活性羟基二聚物导致配合物催化活性降低,此时CuL>ZnL,CuL2>ZnL2,LaL3>CeL3。2)、官能团侧臂的引入有助于提高金属配合物的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催化活性:CeL1>La L1>CeL>LaL;La L3>Ce L3>CeL>LaL。这是因为官能团侧臂不仅可以提高配体与金属离子间的结合能力,导致金属配合物的稳定性和催化活性的不同;也可以通过氢键结合增强金属配合物和DNA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促进反应中间物的形成和提高反应中间物的稳定性。3)、催化体系的pH会影响催化体系中金属配合物的结构,从而导致其催化活性的不同,且并非pH值越高其催化效果越好。结果表明,在偏碱性条件,带乙酰胺基支链金属配合物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催化活性;而带羟基支链(羟基丙基支链、羟乙基支链和羧乙基支链)的金属配合物则在偏酸性条件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活性。4)、通过添加不同自由基清除剂的DNA剪切实验结果表明,本论文中涉及的镧系和过渡金属配合物均是通过水解方式催化剪切DNA的。同时,根据实验结果,本文提出了这些金属配合物催化水解DNA的催化反应机理图。但由于研究时间的限制,其作用机理仅仅做了初步研究,一些相关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证明。5)、采用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证明了含羧乙基支链的金属配合物(LaL4和CeL4)的形成。另外通过凝胶电泳实验得到,LaL4配合物的催化效率高于CeL4配合物,但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反应时间越长,其催化剪切DNA的效果越好,但在22h后DNA条带出现弥散拖尾现象,有可能是DNA被进一步剪切为小碎片,这还需进一步的研究证明。
柳佃义[4](2009)在《带臂大环类配体稀土配合物及其荧光化学传感器的研究》文中提出稀土离子具有独特的电子结构和成键特征,使得稀土化合物表现出独特的发光性能,功能性稀土发光配合物的设计、组装也因而成为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众多在功能超分子化学中表现出潜在应用前景的有机配体中,酰胺型配体在制备具有优良荧光性质的稀土配合物中表现尤其引人注目。此类配体具有合成简单、结构可调和共轭敏化基团可换等优点。通过调整配体的功能基团可以实现配合物优良的荧光性质,另外还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功能性配体骨架及端基,以实现人们对配体和配合物特殊性质的需要。带臂大环类配体稀土配合物因为含有大环结构而具有潜在的分子识别能力。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带臂大环类配体对稀土离子的配位选择性、配体骨架结构、功能末端基和抗衡阴离子对配合物荧光性质的影响,以及其稀土发光配合物的荧光传感性质,本论文报道了八种酰胺型带臂大环配体LⅠ~LⅧ、四种其它类型的带臂大环配体LⅨ~LⅦ及其稀土超分子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并对配合物的结构和荧光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另外,本论文对配体LⅠ、LⅡ和LⅧ硝酸铽配合物的阳离子荧光传感识别进行了研究,对LⅥ硝酸铽配合物的溶剂分子识别进行了研究。本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简要综述了近年来稀土发光配合物和荧光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第二章:以五种不同种类水杨酰胺为功能末端基设计合成出以苯并-15-冠-5为骨架的配体LⅠ~LⅤ,并合成了其稀土硝酸盐和苦味酸盐的10个系列共51个稀土配合物。以水杨酰苄胺和2-水杨酰胺甲基吡啶为功能末端基合成出两个以苯并-12-冠-4为骨架的配体LⅥ和LⅦ,并合成了其稀土硝酸盐和苦味酸盐的4个系列共18个稀土配合物。以水杨酰苄胺为功能末端基合成出一个以苯并-18-冠-6为骨架的配体LⅧ,并合成了其4个稀土硝酸盐配合物。论文对配合物的超分子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不同骨架和末端基对配合物结构的影响以及分子间氢键、π-π堆积在构筑新颖超分子结构中的作用。第三章:对配体LⅠ~LⅧ的铕、铽配合物进行了荧光性质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末端基对稀土离子均具有良好的敏化作用。配体的骨架结构、功能末端基以及抗衡阴离子对稀土配合物的荧光性能均产生一定影响。第四章:以苯并-15-冠-5、二氮杂-18-冠-6、环状多胺cyclen和杯[4]芳烃为骨架设计合成出四个带臂大环类配体LⅨ~LⅫ,并合成出配体与稀土硝酸盐的4个系列共19个配合物,并对部分稀土发光配合物的荧光性质进行了考察。研究表明,所合成的稀土发光配合物发光性能良好,且配体LⅪ和LⅫ硝酸铕配合物可通过可见光激发发光,具有良好的生物体系应用前景。第五章:对配体LⅠ、LⅡ和LⅧ硝酸铽配合物的阳离子荧光传感识别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测试的十几种金属离子中,配合物对Hg2+具有特别的荧光响应;对配体LⅥ硝酸铽配合物的溶剂分子识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对乙腈分子具有特别的荧光响应。本论文涉及到的配体:LⅠ:4,5-二{[2’-(N-苄基)甲酰基苯氧基]-甲基}-苯并-15-冠-5LⅡ:4,5-二{{2’-[N-(2”-胺甲基吡啶)]甲酰基苯氧基}-甲基}-苯并-15-冠-5LⅢ:4,5-二{{2’-[N-(3”-胺甲基吡啶)]甲酰基苯氧基}-甲基}-苯并-15-冠-5LⅣ:4,5-二{[2’-(N-苯基)甲酰基苯氧基]-甲基}-苯并-15-冠-5LⅤ:4,5-二{[2’-(N-呋喃甲基)甲酰基苯氧基]-甲基}-苯并-15-冠-5LⅥ:4,5-二{[2’-(N-苄基)甲酰基苯氧基]-甲基}-苯并-12-冠-4LⅦ:4,5-二{{2’-[N-(2”-胺甲基吡啶)]甲酰基苯氧基}-甲基}-苯并-12-冠-4LⅧ:4,5-二{[2’-(N-苄基)甲酰基苯氧基]-甲基}-苯并-18-冠-6LⅨ:4,5-二[(2’-甲酸苯氧基)]-甲基-苯并-15-冠-5LⅩ:1,10-二[N-苄基-4’(4”-三联吡啶)]-4,7,13,16-四氧杂环十八烷LⅪ:1,4,7,10-四(N,N-二异丙基甲酰基甲基)-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LⅫ:5,11,17,23-四(1,1-二甲基乙基)-25,27-二[(N-苄基甲酰基)甲氧基]-26,28-二羟基杯[4]芳烃
李江胜[5](2007)在《季氮阳离子与二苯并-24-冠-8构筑的超分子准轮烷》文中提出基于冠醚特别是二苯并-24-冠-8的分子识别和自组装研究仍是当今超分子化学领域的重要主题之一。为了进一步理解现有识别模式,并更好地应用于构筑超分子建筑,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季氮阳离子客体化合物,考察了它们与二苯并-24-冠-8(DB24C8)的键合能力,并利用X-单晶衍射研究了它们与DB24C8形成的超分子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和固态组装行为。1.合成了单(双)质子化的4,4′-联吡啶盐,并利用UV-vis、ESI-MS和1H NMR等手段研究了它们与DB24C8的键合行为,测定了主-客体缔合常数。同时,通过X-单晶衍射研究了单质子化4,4′-联吡啶盐与DB24C8形成的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和组装行为。2.合成了五个新的1,2-二(N-酰基氨基吡啶)乙烷衍生物,利用1H NMR和X-单晶衍射等手段研究了端位氨基酰基化对键合DB24C8能力的影响,并采用单点法测定了部分客体与主体的缔合常数。发现端位氨基的酰基化提高了主-客体键合能力以及影响着形成的[2]准轮烷的晶体结构和组装行为。3.合成了四个新的含酰胺或酰肼基团的1,2-二(吡啶)乙烷衍生物,利用1H NMR和X-单晶衍射等手段研究了这些取代基的引入所产生的影响,发现这些同时具有氢键给体和受体性质的基团显着影响着形成的[2]准轮烷的组装行为。4.合成了1,2-二(异喹啉)乙烷客体,利用1H NMR和X-单晶衍射等手段研究了稠杂环的引入对键合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吡啶相连的苯环以并环或取代基的形式存在对键合能力的改变不大。同时,还发现了芳基氧比烷基氧显示出更短的H…O距离这一反常现象。5.合成了四个端位带吡啶环的二级烷基铵离子客体,利用1H NMR和X-单晶衍射等手段研究了这些客体与DB24C8的键合情况。研究发现吡啶环的引入能够提高二烷基铵离子对DB24C8的键合能力,同时,吡啶环的质子化对形成的准轮烷的晶体结构和组装行为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二、Synthesis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Copper Complex of 7,16-Bis(2-hydroxy-5-methylbenzyl)-1,4,10,13- tetraoxa-7,16-diazacyclooctadecan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ynthesis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Copper Complex of 7,16-Bis(2-hydroxy-5-methylbenzyl)-1,4,10,13- tetraoxa-7,16-diazacyclooctadecane(论文提纲范文)
(1)二嗪衍生物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制备与化学生物学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嗪及其衍生物的简介 |
1.2 金属配合物的简介 |
1.3 氮杂冠醚的简介 |
1.4 金属配合物的应用简介 |
1.4.1 金属配合物在抗菌方面的应用 |
1.4.2 金属配合物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 |
1.4.3 金属配合物在与DNA相互作用方面的应用 |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5.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3 课题的创新点 |
2 6-羟基-2-苯基-嘧啶-4-羧酸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制备与抗菌、抗肿瘤性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仪器 |
2.2.2 主要原料及试剂 |
2.2.3 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
2.2.4 测试方法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晶体合成方法的优化 |
2.3.2 核磁共振氢谱(~1H NMR) |
2.3.3 晶体结构 |
2.3.4 金属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2.3.5 热稳定性 |
2.3.6 荧光性质 |
2.3.7 抗菌活性 |
2.3.8 抗肿瘤活性 |
2.4 本章小结 |
3 二氮杂冠醚大环二嗪衍生物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制备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仪器 |
3.2.2 主要原料及试剂 |
3.2.3 ACE1-BBP的合成 |
3.2.4 ACE1-COOH的制备 |
3.2.5 ACE1-M-BBP的制备 |
3.2.6 ACE1-M-COOH的制备 |
3.2.7 裂解DNA的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核磁共振氢谱(~1H NMR) |
3.3.2 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 |
3.3.3 质谱(MS) |
3.3.4 Job曲线 |
3.3.5 二氮杂金属配合物催化水解DNA的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单氮杂冠醚大环二嗪衍生物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制备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仪器 |
4.2.2 主要原料及试剂 |
4.2.3 金属配合物ACE2-M的合成 |
4.2.4 金属配合物ACE2-M-BBP的合成 |
4.2.5 裂解DNA的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核磁共振氢谱(~1H NMR) |
4.3.2 质谱(MS) |
4.3.3 单氮杂金属配合物催化水解DNA的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 附录 |
7.1 化合物核磁和质谱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2)基于β-二酮的稀土钕三元有机配合物的制备、结构及荧光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稀土元素概述 |
1.2 稀土配合物的发光机理 |
1.3 稀土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4 稀土配合物的应用 |
1.5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创新点 |
2 β-二酮-三苯氧膦-钕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3 结果与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3 β-二酮-三(4-吗啉代)氧化膦-钕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 β-二酮-2,4,6-三(2-吡啶基)-1,3,5-三嗪-钕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5 β-二酮-三辛基氧膦-钕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质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3 结果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具有侧臂的氮杂冠醚金属配合物作为水解核酸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单核氮杂冠醚金属配合物作为模拟核酸酶水解核酸 |
1.2 双核氮杂冠醚金属配合物模拟核酸酶水解核酸 |
1.3 氮杂冠醚金属配合物作为模拟核酸酶的“协同催化作用” |
1.4 氮杂穴醚金属配合物模拟核酸酶催化水解核酸 |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1.5.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3 本论文的创新点 |
2 四氧二氮杂冠醚金属配合物催化水解DNA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仪器 |
2.2.2 主要试剂 |
2.2.3 配体 1,4,10,13-四氧杂-7,16-二氮杂环十八烷的合成 |
2.2.4 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
2.2.4.1 配合物La L(NO3)3(LaL)的合成 |
2.2.4.2 配合物CeL(NO3)3(CeL)的合成 |
2.2.4.3 配合物CuL(NO3)2(CuL)的合成 |
2.2.4.4 配合物ZnL(NO3)2(ZnL)的合成 |
2.2.5 配合物与DNA结合方式研究 |
2.2.5.1 紫外可见光谱法 |
2.2.5.2 荧光光谱法 |
2.2.6 DNA裂解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四氧二氮杂冠醚镧系金属配合物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 |
2.3.1.1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 |
2.3.1.2 荧光光谱分析法 |
2.3.2 四氧二氮杂冠醚镧系金属配合物催化水解DNA的研究 |
2.3.2.1 溶液pH对DNA裂解的影响 |
2.3.2.2 金属配合物浓度对DNA裂解的影响 |
2.3.2.3 反应时间对DNA裂解的影响 |
2.3.2.4 DNA裂解的动力学研究 |
2.3.2.5 剪切DNA的机理研究 |
2.3.3 四氧二氮杂冠醚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水解DNA的研究 |
2.3.3.1 溶液pH对DNA裂解的影响 |
2.3.3.2 金属配合物浓度对DNA裂解的影响 |
2.3.3.3 反应时间对DNA裂解的影响 |
2.3.3.4 配体,金属离子和金属配合物之间催化活性的比较研究 |
2.3.3.5 金属配合物CuL和ZnL催化剪切DNA的机理研究 |
2.4 结论 |
3 具有乙酰胺支链的氮杂冠醚金属配合物催化水解DNA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仪器 |
3.2.2 主要试剂 |
3.2.3 配体 1,4,10,13-四氧杂-7,16-二氮杂环十八烷(L)的合成 |
3.2.4 具有乙酰胺支链的二氮杂18冠-6 配体L1的合成 |
3.2.5 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
3.2.5.1 配合物La L1(NO3)3(La L1)的合成 |
3.2.5.2 配合物CeL1(NO3)3(CeL1)的合成 |
3.2.5.3 配合物CuL1(NO3)2(CuL1)的合成 |
3.2.5.4 配合物ZnL1(NO3)2(ZnL1)的合成 |
3.2.6 DNA裂解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具有乙酰胺支链的四氧二氮杂冠醚镧系金属配合物催化水解DNA的研究 |
3.3.1.1 溶液pH对DNA裂解的影响 |
3.3.1.2 金属配合物浓度对DNA裂解的影响 |
3.3.1.3 反应时间对DNA裂解的影响 |
3.3.1.4 DNA裂解的动力学研究 |
3.3.1.5 剪切DNA的机理研究 |
3.3.2 具有乙酰胺支链的四氧二氮杂冠醚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水解DNA的研究 |
3.3.2.1 溶液pH对DNA裂解的影响 |
3.3.2.2 金属配合物浓度对DNA裂解的影响 |
3.3.2.3 反应时间对DNA裂解的影响 |
3.3.2.4 剪切DNA的反应机理研究 |
3.4 结论 |
4 具有羟乙基支链的氮杂冠醚金属配合物催化水解DNA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仪器 |
4.2.2 主要试剂 |
4.2.3 配体 1,4,10,13-四氧杂-7,16-二氮杂环十八烷(L)的合成 |
4.2.4 具有羟乙基支链的二氮杂18冠-6 配体L2的合成 |
4.2.5 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
4.2.5.1 配合物La L2(NO3)3(La L2)的合成 |
4.2.5.2 配合物CeL2(NO3)3(Ce L2)的合成 |
4.2.5.3 配合物CuL2(NO3)2(CuL2)的合成 |
4.2.5.4 配合物ZnL2(NO3)2(ZnL2)的合成 |
4.2.6 DNA裂解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具有羟乙基支链的四氧二氮杂冠醚镧系金属配合物催化水解DNA的研究 |
4.3.1.1 溶液pH对DNA裂解的影响 |
4.3.1.2 金属配合物浓度对DNA裂解的影响 |
4.3.1.3 反应时间对DNA裂解的影响 |
4.3.1.4 剪切DNA的机理研究 |
4.3.2 具有羟乙基支链的四氧二氮杂冠醚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水解DNA的研究 |
4.3.2.1 溶液pH对DNA裂解的影响 |
4.3.2.2 金属配合物浓度对DNA裂解的影响 |
4.3.2.3 反应时间对DNA裂解的影响 |
4.3.2.4 剪切DNA的反应机理研究 |
4.4 结论 |
5 具有羟基丙基支链的氮杂冠醚金属配合物催化水解DNA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仪器 |
5.2.2 主要试剂 |
5.2.3 配体 1,4,10,13-四氧杂-7,16-二氮杂环十八烷(L)的合成 |
5.2.4 具有羟基丙基支链的二氮杂18冠-6 配体L3的合成 |
5.2.5 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
5.2.5.1 配合物La L3(NO3)3(La L3)的合成 |
5.2.5.2 配合物CeL3(NO3)3(Ce L3)的合成 |
5.2.5.3 配合物CuL3(NO3)2(CuL3)的合成 |
5.2.5.4 配合物ZnL3(NO3)2(ZnL3)的合成 |
5.2.6 DNA裂解实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具有羟基丙基支链的四氧二氮杂冠醚镧系金属配合物催化水解DNA的研究 |
5.3.1.1 溶液pH对DNA裂解的影响 |
5.3.1.2 金属配合物浓度对DNA裂解的影响 |
5.3.1.3 反应时间对DNA裂解的影响 |
5.3.1.4 DNA裂解的动力学研究 |
5.3.1.5 剪切DNA的机理研究 |
5.3.2 具有羟基丙基支链的四氧二氮杂冠醚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水解DNA的研究 |
5.3.2.1 溶液pH对DNA裂解的影响 |
5.3.2.2 金属配合物浓度对DNA裂解的影响 |
5.3.2.3 反应时间对DNA裂解的影响 |
5.3.2.4 剪切DNA的反应机理研究 |
5.4 结论 |
6 具有羧乙基支链的氮杂冠醚金属配合物催化水解DNA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主要仪器 |
6.2.2 主要试剂 |
6.2.3 配体 1,4,10,13-四氧杂-7,16-二氮杂环十八烷(L)的合成 |
6.2.4 具有羧乙基支链的二氮杂18冠-6 配体(L4)的合成 |
6.2.5 金属配合物的化学计量学研究 |
6.2.5.1 紫外光谱分析法 |
6.2.5.2 荧光光谱分析法 |
6.2.6 DNA裂解实验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具有羧乙基支链的四氧二氮杂冠醚稀土金属配合物催化水解DNA的研究 |
6.3.1.1 溶液pH对DNA裂解的影响 |
6.3.1.2 金属配合物浓度对DNA裂解的影响 |
6.3.1.3 反应时间对DNA裂解的影响 |
6.3.1.4 剪切DNA的机理研究 |
6.4 结论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4)带臂大环类配体稀土配合物及其荧光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稀土发光配合物的研究现状 |
1.2 稀土发光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2.1 穴状稀土发光超分子配合物 |
1.2.2 多足体稀土发光配合物 |
1.2.3 螺旋型稀土发光配合物 |
1.3 分子识别和荧光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
1.3.1 有机分子类荧光传感器 |
1.3.1.1 冠醚类荧光传感器 |
1.3.1.2 环糊精类荧光传感器 |
1.3.1.3 杯芳烃类荧光传感器 |
1.3.1.4 环多胺类荧光传感器 |
1.3.1.5 多主体类荧光传感器 |
1.3.1.6 其它类荧光传感器 |
1.3.2 基于稀土发光类荧光传感器 |
1.3.2.1 阳离子荧光传感器 |
1.3.2.2 阴离子荧光传感器 |
1.3.2.3 有机小分子荧光传感器 |
1.4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含苯并冠醚的酰胺型配体及其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试剂与测试仪器 |
2.2.1 试剂 |
2.2.2 分析测试 |
2.3 配体L~Ⅰ~L~Ⅷ的合成及表征 |
2.3.1 原料的合成 |
2.3.2 基于冠醚B15C5的配体L~Ⅰ~L~Ⅳ的合成及表征 |
2.3.3 基于冠醚B12C4的配体L~Ⅵ~L~Ⅶ的合成及表征 |
2.3.4 基于冠醚B18C6的配体L~Ⅷ的合成及表征 |
2.4 配体L~Ⅰ~L~Ⅷ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2.4.1 L~Ⅰ~L~Ⅷ稀土硝酸盐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2.4.1.1 L~Ⅰ~L~Ⅷ稀土硝酸盐配合物的合成 |
2.4.1.2 L~Ⅰ~L~Ⅷ稀土硝酸盐配合物的表征 |
2.4.1.3 L~Ⅰ~L~Ⅷ稀土硝酸盐配合物的结构推测 |
2.4.2 配体L~Ⅰ、L~Ⅴ和L~Ⅵ的稀土硝酸盐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 |
2.4.2.1 L~Ⅰ稀土硝酸盐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 |
2.4.2.2 L~Ⅴ稀土硝酸盐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 |
2.4.2.3 L~Ⅵ稀土硝酸盐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 |
2.4.2.4 配体L~Ⅰ、L~Ⅴ和L~Ⅵ稀土硝酸盐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比较 |
2.4.3 L~Ⅰ~L~Ⅶ稀土苦味酸盐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2.4.3.1 L~Ⅰ~L~Ⅶ稀土苦味酸盐配合物的合成 |
2.4.3.2 L~Ⅰ~L~Ⅶ稀土苦味酸盐配合物的表征 |
2.4.3.3 L~Ⅰ~L~Ⅶ稀土苦味酸盐配合物的结构推测 |
2.5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图 |
附表 |
第三章 含苯并冠醚的酰胺型配体稀土配合物的荧光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剂与仪器 |
3.2.1 实验试剂 |
3.2.2 测试仪器 |
3.3 配体L~Ⅰ~L~Ⅷ及其配合物的固体荧光性质 |
3.3.1 配体L~Ⅰ~L~Ⅷ硝酸铕和苦味酸铕配合物固体荧光性质 |
3.3.2 配体L~Ⅰ~L~Ⅷ硝酸铽配合物的固体荧光性质 |
3.3.3 不同配体稀土配合物的固体荧光性质比较 |
3.4 配体L~Ⅰ~L~Ⅷ配合物的溶液荧光性质 |
3.5 配合物量子产率和荧光寿命的测定 |
3.6 配体最低激发三重态能级的测定 |
3.7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第四章 其它带臂大环类配体及其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剂与测试仪器 |
4.2.1 试剂 |
4.2.2 分析仪器 |
4.2.3 测试仪器 |
4.3 配体H_2L~Ⅸ~L~Ⅻ的合成及表征 |
4.3.1 基于冠醚B15C5的芳香羧酸配体H_2L~Ⅸ的合成及表征 |
4.3.2 基于冠醚DN18C6的联吡啶配体L~Ⅹ的合成及表征 |
4.3.3 基于cyclen的酰胺型配体L~Ⅺ的合成及表征 |
4.3.4 基于杯[4]芳烃的酰胺型配体L~Ⅻ的合成及表征 |
4.4 配体H_2L~Ⅸ~L~Ⅻ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荧光性质研究 |
4.4.1 H_2L~Ⅸ稀土硝酸盐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质研究 |
4.4.2 L~Ⅹ稀土硝酸盐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质研究 |
4.4.3 L~Ⅺ稀土硝酸盐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质研究 |
4.4.4 L~Ⅻ稀土硝酸盐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质研究 |
4.5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第五章 含冠醚的水杨酰胺型配体硝酸铽配合物荧光传感器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剂与仪器 |
5.2.1 实验试剂 |
5.2.2 测试仪器 |
5.3 对Hg(Ⅱ)离子响应的荧光传感器研究 |
5.3.1 配合物Tb-L~Ⅰ的离子选择性实验 |
5.3.2 配合物Tb-L~Ⅱ的离子选择性实验 |
5.3.3 配合物Tb-L~Ⅷ的离子选择性实验 |
5.4 对溶剂分子响应的荧光传感器研究 |
5.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已发表及待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5)季氮阳离子与二苯并-24-冠-8构筑的超分子准轮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超分子化学概述 |
1.2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类型 |
1.3 以冠醚为主体的超分子体系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4,4′-联吡啶单或双三氟甲磺酸盐与 DB24C8 的类准轮烷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3 结果与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N-酰化-1,2-二(4-氨基吡啶)乙烷与 DB24C8 的准轮烷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酰胺或酰肼取代的1,2-二(吡啶)乙烷与 DB24C8 的准轮烷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1,2-二(异喹啉)乙烷与 DB24C8 的准轮烷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3 结果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含吡啶的双(二烷基铵)盐与DB24C8 的准轮烷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3 结果与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论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四、Synthesis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Copper Complex of 7,16-Bis(2-hydroxy-5-methylbenzyl)-1,4,10,13- tetraoxa-7,16-diazacyclooctadecane(论文参考文献)
- [1]二嗪衍生物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制备与化学生物学性质研究[D]. 杨琪. 重庆理工大学, 2021(02)
- [2]基于β-二酮的稀土钕三元有机配合物的制备、结构及荧光性质研究[D]. 刘强.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3]具有侧臂的氮杂冠醚金属配合物作为水解核酸酶的研究[D]. 李方珍. 重庆理工大学, 2016(05)
- [4]带臂大环类配体稀土配合物及其荧光化学传感器的研究[D]. 柳佃义. 兰州大学, 2009(11)
- [5]季氮阳离子与二苯并-24-冠-8构筑的超分子准轮烷[D]. 李江胜. 天津大学,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