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浦江中山中学黄国献
摘要:首因效应在人们的社会认知形成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其具有作用效果强、持续时间长的作用特点。文章结合生物课堂教学实际,就首因效应对生物课堂导入的启示进行了简要阐述,列举了借助首因效应而设计的几种常用新课导入模式。
关键词:首因效应生物课堂导入新课模式
首因效应也叫第一印象效应,是由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洛钦斯最早提出。首因效应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这个“第一印象”会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实践研究还表明,在人们的社会认知过程中,首因效应作用效果强,持续时间长。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又指出,“保持和复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关心理活动第一次出现时注意和兴趣的程度。”这说明,首因效应还会影响到人们接下来的一系列行为活动。
课堂教学中的新课导入如同乐曲的“前奏”、戏曲的“引子”、影剧的“序幕”,与首因效应有着必然的联系。鉴于此,教师可以借助首因效应,设置形式多样的课堂导入,使学生在第一时间酝酿情绪、集中注意、渗透主题和带入情景。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简要阐述“首因效应对生物课堂导入的启示”。
1、目标导学,任务驱动式导入
这种模式要求“课伊始,意亦明”,在上课伊始,给学生直接呈现教学目标和任务,让学生在第一印象中,形成知识框架,明确学习任务,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例如,“群落的结构”一节,上课伊始,教师就可以直接呈现学习任务:描述群落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和时间结构;教学重点是这三种结构;教学难点是群落的时间结构,然后讲述新课。这样的导入,借助了首因效应,使得学生始终围绕着教学目标和任务,有利于重点突出和难点突破。
2、新旧联系,以旧拓新式导入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指出,“复习不是为了修补坍塌了的建筑,而是为了加固原来的结构,并且再添建新的一层。”所以,教师可以利用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巧妙糅合,导入新课。例如,“减数分裂”一节,教师就可以指出:有丝分裂是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的细胞分裂,结果染色体数目不变。那么要是染色体还是复制一次,接着细胞却要连续分裂两次,结果染色体数目会怎样呢?学生很易会推出,染色体数目将减半,从而导入减数分裂。这样的导入,借助首因效应,使得学生始终在新旧知识的对比中学习,起穿针引线和架桥铺路的效果。
3、设置悬念,兴趣引发式导入
所谓悬念,是指人们对有关作品未知情节的发展变化所持的一种急切期待的心情。“好奇之心,人人皆有”,所以教师可通过悬念的设置,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联想,并导入新课。例如,“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一节,可以先出思考:假如你流落在一个荒凉的孤岛上,只有少量的玉米和鸡可以食用。那么怎样使你自己活得最长呢?学生众说纷纭,急切期待明确答案,教师适时导入“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这样的导入,能引起学生好奇、引发学生兴趣,由于首因效应,好奇和兴趣将延续至悬念的解决。
4、布置障碍,愤悱产生式导入
古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所以,教师在课堂伊始有意布置障碍,让学生产生愤悱心理,启发导入新课。例如,“原核细胞”一节,教师布障: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那么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其定有有叶绿体吧?类似的,能进行需氧呼吸的细胞,其定有线粒体吧?……学生往往回答错误,从而产生“怎么会呢”的愤悱心理,趁势启发导入新课。这样的导入,借助首因效应,使得学生全身心投入新课,最终跨过障碍,掌握新知识。
5、典型案例,新闻播报式导入
典型案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采用新闻播报典型案例来导入新课,使学生能产生一种新临其境之感,还具有触类旁通之效。例如,“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一节的导入,可以通过典型案例——疑似接种乙肝疫苗致死病例。据报道,前段时间全国曾出现过3省8例,其中最后一例是四川眉山市东坡区一名婴儿,在其出生接种乙肝疫苗约16小时后死亡……教师通过案例中的疫苗,导入“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这样的导入,借助首因效应,使学生在疫苗问题的引领下,学习并掌握免疫有关知识。
6、熟悉画面,电视广告式导入
熟悉的电视广告画面,特别是其中的广告词,语言精练、耳熟能详、朗朗上口,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个性色彩,可用于导入新课。例如,“细胞中的无机物”一节,教师可以利用“新盖中盖高钙片”电视广告:人啊,一上了年纪就容易缺钙,过去我经常补钙,可是一天三遍地吃,麻烦!现在,有了新盖中盖高钙片,一片顶过去5片……教师通过广告中提到的钙,导入新课。这样的导入,借助首因效应,学生在熟悉的电视广告引领下,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
7、生活经验,亲身体验式导入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习者生活经验越贴近,其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教师可以借助学生已有的通过亲身体验而获得的生活经验导入新课。例如,“细胞呼吸——厌氧呼吸”一节,可以让学生感受体育课剧烈运动之后,肌肉会酸痛;让学生感受,苹果等水果放久了有醇香,之后容易腐烂;让学生感受自家酿酒,需要加盖密封,且手感温暖……学生往往点头认可,这时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导入新课。这样的导入,借助首因效应,使学生在生活经验引领下,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
当然,教师也可以通过竞赛、辩论、游戏和表演等来导入新课;也可以引用寓言、诗词、对联和猜谜等来导入新课;还可以利用歌曲、歌谣、戏曲和舞蹈来导入新课,同样可以通过借助首因效应取得较好的导入新课效果。
总之,好的新课导入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新课导入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所以,教师要充分借助首因效应,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环节,使学生在第一时间,实现思维定向、内容定旨、感情定调,最终形成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