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萼色论文-乔军,刘富中,陈钰辉,连勇

果萼色论文-乔军,刘富中,陈钰辉,连勇

导读:本文包含了果萼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茄子,果萼色,遗传,数量性状

果萼色论文文献综述

乔军,刘富中,陈钰辉,连勇[1](2011)在《茄子果萼色遗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绿色和紫色两个果萼颜色差异显着的茄子高代自交系为试验材料,用比色板对果萼颜色进行分级赋值,采用P1、P2、F1、B1、B2和F2六世代联合分析法,研究茄子果萼色性状遗传规律。结果表明:F2分离群体果萼色级值呈单峰偏态分布,说明茄子果萼色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茄子果萼色性状遗传符合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E-0模型);主基因遗传率较高,为96.82%,可在育种早期进行选种。(本文来源于《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期刊2011年05期)

庞文龙[2](2008)在《茄子果形、果色及果萼色性状的遗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属茄科(Solanaceae)、茄属(Solanum)、一年生草本蔬菜作物,是我国广泛消费的重要蔬菜之一,深受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欢迎。掌握茄子性状的遗传规律是进行茄子杂交育种的前提和基础,明确茄子性状的遗传特点对于进行基因连锁分析、基因定位和基因图谱的绘制以及目的基因分离和克隆十分必要。本研究选用果实形状、颜色及萼片颜色差异显着的4个茄子高代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和6个世代设计,分析了茄子果形、果色、萼片色3个性状的遗传效应,获得如下试验分析结果:1.果形遗传:茄子果形性状是由多对基因控制的数量遗传性状,其最优遗传模型为E-1模型,即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不同果形杂交组合的后代更倾向于小值亲本,这种明显的倾亲性在配置组合时应加以利用;从遗传效应信息分析来看,茄子果形指数性状以基因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可以稳定遗传,应通过系谱法加以利用;茄子果形指数性状的广义和狭义遗传力均较高,受环境影响小,在群体的早期世代根据表现型进行选择将得到明显的选择效果,并可以较稳定地遗传给后代。2.果色遗传:茄子果色性状属于数量性状,且不完全符合经典的数量性状遗传,存在主基因的影响,主基因遗传率非常高;叁个供试群体的分析结果都表明,茄子果色性状遗传符合E模型,即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从遗传效应信息分析来看,茄子果色性状的遗传是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但显性效应也不可忽视;茄子果色性状的广义遗传力非常高,而狭义遗传力较低,应优先利用杂种优势。3.果萼色遗传:初步遗传分析表明,茄子萼片颜色性状遗传属核遗传,紫萼片对绿萼片为显性:回交B_1代绿紫萼片数与绿萼片数之比符合1:1的比例;F_2代果实萼片颜色分离为绿紫、紫色和绿色,经卡平方测验比例符合9:3:4;表明,萼片色由2对基因控制,且存在基因互作现象(隐性上位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08-06-01)

果萼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属茄科(Solanaceae)、茄属(Solanum)、一年生草本蔬菜作物,是我国广泛消费的重要蔬菜之一,深受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欢迎。掌握茄子性状的遗传规律是进行茄子杂交育种的前提和基础,明确茄子性状的遗传特点对于进行基因连锁分析、基因定位和基因图谱的绘制以及目的基因分离和克隆十分必要。本研究选用果实形状、颜色及萼片颜色差异显着的4个茄子高代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和6个世代设计,分析了茄子果形、果色、萼片色3个性状的遗传效应,获得如下试验分析结果:1.果形遗传:茄子果形性状是由多对基因控制的数量遗传性状,其最优遗传模型为E-1模型,即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不同果形杂交组合的后代更倾向于小值亲本,这种明显的倾亲性在配置组合时应加以利用;从遗传效应信息分析来看,茄子果形指数性状以基因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可以稳定遗传,应通过系谱法加以利用;茄子果形指数性状的广义和狭义遗传力均较高,受环境影响小,在群体的早期世代根据表现型进行选择将得到明显的选择效果,并可以较稳定地遗传给后代。2.果色遗传:茄子果色性状属于数量性状,且不完全符合经典的数量性状遗传,存在主基因的影响,主基因遗传率非常高;叁个供试群体的分析结果都表明,茄子果色性状遗传符合E模型,即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从遗传效应信息分析来看,茄子果色性状的遗传是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但显性效应也不可忽视;茄子果色性状的广义遗传力非常高,而狭义遗传力较低,应优先利用杂种优势。3.果萼色遗传:初步遗传分析表明,茄子萼片颜色性状遗传属核遗传,紫萼片对绿萼片为显性:回交B_1代绿紫萼片数与绿萼片数之比符合1:1的比例;F_2代果实萼片颜色分离为绿紫、紫色和绿色,经卡平方测验比例符合9:3:4;表明,萼片色由2对基因控制,且存在基因互作现象(隐性上位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果萼色论文参考文献

[1].乔军,刘富中,陈钰辉,连勇.茄子果萼色遗传研究[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1

[2].庞文龙.茄子果形、果色及果萼色性状的遗传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

标签:;  ;  ;  ;  

果萼色论文-乔军,刘富中,陈钰辉,连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