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泉:超越·创新·合作·自尊

陈清泉:超越·创新·合作·自尊

一、陈清泉:超越·创新·合作·自重(论文文献综述)

张立洋[1](2021)在《先秦法家在近现代中国》文中指出

刘波[2](2021)在《明清藩封体制视角下的朝鲜王朝国家机构》文中研究说明百年来,中外学界对朝鲜国家机构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成果。学界前贤考察议政府和备边司等机关的职能与沿革运作,又阐述朝鲜政治体制与中国典制之间存在关联,但并未从整体上考察这些机构的组织方式和权力运行的基本特征,且选择的对象仅局限在各职事机关。此外,研究者往往将朝鲜国家机关的研究局限在政治制度史框架内,未曾放置于更宏大的明清时代中朝政治秩序结构内进行探讨。本文旨在梳理朝鲜政治组织架构和权力支配结构的总体面貌,并以“藩封体制”视角审视中朝政治秩序对朝鲜国家机构建置和权力运行产生的影响。学界通常以“华夷秩序”“朝贡关系”“朝贡体制”“朝贡贸易关系”或“朝贡贸易体制”等作为诠释明清时代对外交往性质的基本概念,这些概念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明清中国与朝鲜关系的不同侧面,固然有其学术价值,然惜在过分强调的是明清中朝关系框架下的行为活动,既未指明朝贡行为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也未界定朝贡主体的范围界限,因而使用模糊的或统摄性的概念去考察中朝关系的基本属性时,反而会冲淡所得结论的严谨性,甚至会将明清中国与日本的关系混为一谈。鉴于“朝贡关系”“朝贡贸易关系”等概念削弱了明清中国和朝鲜王朝关系性质的独特性,故本文提出和采用藩封体制概念。本文认为,明清中国与朝鲜通过政治和军事活动确立了君臣名分,二者共同构筑了较为稳定的带有权力秩序性质的藩封体制。在此种政治体制框架下,朝鲜遵循以明清中国为权威中心的政治秩序,有藩屏天子和事大中国之任,而明清中国视朝鲜为藩属国,积极履行“字小”和怀柔远人之责。本文运用藩封体制视角对朝鲜国家机构进行系统考察后,认为朝鲜不在明清中国管辖的行政范围内,可以“自为声教”,其国的政治制度建设与运作却深受藩封体制下“上国”典制文化的影响,权力结构间也渗透着藩封体制的政治秩序。朝鲜国王的统治名义主要通过明清皇帝颁赐王爵、赐金印、赐舆服和赐谥号等途径获取,其又充分利用在藩封体制攫取的名分,以诸侯名义确立多项礼制法规,由此确立域内的统治合法性。王储权力与王权强弱紧密相关,国王通过请求明清皇帝册封王储爵位、自行制定和颁布王储的礼仪制度等方式,确立王储在藩封体制权力秩序中的礼制名分,以提高和强化王储在境内的权威。国王和王储以下的诸司百官并不受爵于明清皇帝,国家庶务和官员任免自理,这使得朝鲜政治制度建设和运作具有较高的自主性,但诸司百官的设置与权力运作保持本国“土俗”特征之余,作为国王的“陪臣”,也深受藩封体制的影响。朝鲜政务统领机关经历了都评议使司—议政府—备边司的转变。都评议使司被改置成议政府,是李芳远在藩封体制恢复后,为进一步伸张王权,仿照明朝废黜宰相之法对国政运营格局进行改制的结果。16世纪中叶,明朝和朝鲜同时陷入“南倭北虏”困境。在藩封体制边疆危机背景下,议政府署理和审议国政形同虚设,而备边司作为临时统筹边地军务的机关崛起,并最终在“壬辰倭乱”后确立统领国政之权。朝鲜中央政务执行机关围绕“六曹”展开,即“六曹”及分率的各属司具体执行庶务,承政院等阙内机关协助国王掌控和调整“六曹”施政,监察和谏诤机关纠察“六曹”政务过失,军政分离的军事机关独立于“六曹”之外,宗亲府等机关优礼宗亲勋贵,汉城府专管王京事务。“壬辰倭乱”后添设“六曹”行政体系之外收支“大同法”米谷的宣惠厅等机关,但目的是解决此前六曹分理政事时权力运行不畅和效率低下的困境。以上机关的总体布局,是太宗至成宗时期君主加强集权的产物,同时也是朝鲜认同和效仿明朝制度,进而改造国初承袭高丽旧制的结果。朱元璋赐朝鲜国号,郑道传等人把明朝与朝鲜比作成周与箕子,这造就了朝鲜君臣模仿周代六官和明代六部之制编纂国家政典,并按“六典”体例运营国政的政治思维。朝鲜地方政务分理机关分作行政和司法机关、军事机关和土官衙。它们的职能是为国王代行守土,在朝鲜制定的在藩封体制官爵序列中有其名分,但因处于外方而不直接参与事大活动,受藩封体制的直接影响要弱得多。朝鲜国家机构的体系布局固然与王权伸张或收缩、权力支配结构、政务运作方式等因素相关,但它亦受藩封体制的影响而进行调整,且权力支配结构间渗透着藩封体制的层级性政治秩序。明清中国并不直接干涉域外藩国政治体制的建设和运作,这使得朝鲜设计、组织和变革国家机构时具有较高的自主性。通过梳理,朝鲜国家机构的变革损益与周边局势的变动存在密切关联,权力结构总体呈现出完整的金字塔式特点,但其组织方式过于繁冗,政务运作不时出现“统而失序”,而且还存在两班职官阶层固化和“贵族政治”等基本特征。

张晓芳[3](2020)在《“秋瑾文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秋瑾是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家,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1907年就义于绍兴轩亭口。牺牲不久,文艺界便出现了以秋瑾为题材的时评杂感、诗、词、散文、传记文学、小说、戏剧、曲艺、话剧,二十世纪下半叶,又出现了影视剧等,一百多年来不曾消歇,成为近现代,乃至当代的一种文艺现象。本文的研究对象便是这些以秋瑾为题材的文艺创作。本文的核心议题在于:“秋瑾文艺”创作何以经久不衰?“秋瑾文艺”的书写者们以何种艺术手法来塑造秋瑾形象?秋瑾艺术形象的发展演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以文艺类型为纲,以时间为轴,对秋瑾题材的文艺作品分门别类地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文艺作品的艺术手法及社会价值,“秋瑾文艺”的书写者们对秋瑾的“改编策略”及背后的书写逻辑。贯穿全文的是社会思潮与文化演进影响下的秋瑾形象的演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秋瑾文艺”的创作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这便是“秋瑾文艺”的内在书写逻辑,也因此,每个时代呈现出的秋瑾的艺术形象各不相同。晚清民国时期,“秋瑾文艺”推动着社会变革,秋瑾的艺术形象也初次偏离了历史真实,文艺作品中的秋瑾,一面是女学和新学的倡导者,一面是“男女革命”的受害者形象。民国初年,在表彰革命先烈的纪念活动中及辛亥革命的旗帜下,秋瑾的革命功绩得到了承认,其形象也实现了由弱女子向革命先烈的跨越,并成为妇运的一面旗帜和党派斗争的缓和剂。抗战时期,为了动员全民抗战,在民族大义的书写立场下,秋瑾“女革命家”的事迹被广为颂扬,“秋瑾文艺”成为启蒙与救亡的革命范本。20世纪80年代以来,秋瑾女革命家的身份在人性解放的思潮下得以重置,增添了“女性”“母性”等内涵,为其大义之举增添了悲壮的色彩,但却偏离了基本史实。秋瑾的形象在历史的因缘际会中经多重合力而形成,可以说,时代的需要造就了秋瑾的艺术形象,在动态演变中,秋瑾的形象不断转换新生,文艺作品中的秋瑾形象正代表了秋瑾在国人心中的形象。“秋瑾文艺”创作反映出了文艺的社会属性,这也是“秋瑾文艺”的使命与担当。

崔晋苏[4](2019)在《现代汉语负面评价话语的语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陈龙[5](2019)在《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五四以降,各种“主义”激荡角逐,孕育了以“共产主义”为旗帜的中国共产党。在此过程中,报刊作为凝聚早期共产党人与共产主义组织的精神核心,其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中共报刊工作发源于城市,但1948年中宣部发布的《关于城市党报方针的指示》提出“我们城市办报的经验还不多,望将经验与问题电告”,似乎忽视了建党以来中共在“城市办报”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聚焦1942年的《为改造党报的通知》和1948年的《关于城市党报方针的指示》发布的前因后果,不难激发对于中共办报模式整体转型的想象。这种转变的多次发生,揭示了中共办报模式主要不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线性发展,而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振荡过程。现有研究表明,意识形态的变迁、地理环境的形塑、中心工作的转换、政党地位的演变是影响中共办报模式发展的主要因素,报刊与党派的关系、报刊与受众的关系、报刊的技术形态、报刊的经营管理及其相互关联与影响的方式是中共办报模式的主要内核。本文拟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从“模式”的意涵出发,全面系统地对1921-1949年中共办报模式的演变历程进行研究,对中共办报模式作如下历史分期与类型划分:1921年至1927年是“报为机关:中共办报模式的初步探索”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上海模式”;1928年至1937年是“报为工具:中共办报模式的基本成型”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瑞金模式”;1938年至1949年是“城乡互动:中共办报模式的多元发展”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重庆模式”与“延安模式”。通过对以上模式的符号化描述发现,中共办报模式的发展轨迹基本是以“党报姓党”为中心线,以“城市办报”和“农村办报”为两级上下波动,其发展存在三种逻辑:作为党派工具的报刊、作为社会公器的报刊、作为生产事业的报刊。时代在变化,报刊的使命任务也应随之变化。《红旗日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人民日报》的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当前报刊的主要使命是“以建设为自任”而非“炫众以导乱”,报刊发展必须兼顾三种逻辑,不可偏废。要解决“在新形势下办报党报,在保持党性的前提下不断增强党报的影响力”的问题,应当推动政治方向的引导、读者需求的满足、报刊事业的壮大的有机结合,这是中共办报模式在两级振荡中的曲折发展历程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指明了中共办报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

黄瑜[6](2018)在《现代建筑语境中的材料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面对中国城市/建筑的超速发展、建设量的突飞猛增以及文化类建筑的激长,中国当代建筑直面现实并积极应对,以实用的务实态度回归建筑基本问题,材料的表现成为学科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热点。在纷呈多样的建筑实践探索中,存在材料观念以及评判标准的困惑与迷思。因此,建立与材料相关的历史研究,构建系统化的材料策略是指导当代建筑设计实践的重要课题。本文尝试对此有所助益。本文以“材料策略”为研究对象,以“现代建筑”为研究范围。从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现象出发,对现代建筑历史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追溯西方现代建筑语境中材料观念的演变历程,解析材料策略脉络,总结其中的规律以及主线。然后回到中国,研究传统建筑的材料观念并从中得到启发,回顾中国现代建筑探索。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代中国建筑实践构建系统化的材料策略。以实际工程项目推证和反思材料策略的实施过程与方法,最后从材料发展趋势上展望未来。本研究试图搭建现代建筑材料策略相关的历史知识体系,拨开现代建筑材料现象的迷雾,寻找适于当下指导实践的材料策略。论文分成三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提出主题(主要对应第一章绪论)第一章从当代中国建筑面对的挑战、回归建筑基本问题的学科研究以及实际项目中遇到的材料实践出发,分析材料研究的背景。综合西方现代建筑历史,界定“现代建筑”的研究范围,“材料策略”为研究对象以及指导“选材”为研究目的,制定论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第二部分是历史研究与解析(主要对应第二、三、四章)第二、三章以西方现代建筑语境中的材料策略历史为研究核心,探究策略背后的观念演变,并据此解析材料策略的脉络。材料观念的演变沿着“线”性的历史轴进行追溯,基于历史研究梳理材料策略的脉络,分别从两个核心议题、三个策略因素以及两条实施主线以“点”带面进行解析。第四章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的材料观念,从“选材”入手并总结其中的因素与建筑理念。回顾中国现代建筑探索之路,解读中国建筑材料实践概况。第三部分是构建策略(主要对应第五、六章)第五章依托历史研究与解析的成果,制定当代建筑材料策略的有效准则。综合材料策略的三个内在因素与中国传统建筑理念,从适于此时、因应此地和情景交融三个视角构建材料策略,并以当代中国建筑实践举证。第六章以三个分别位处乡镇、老城与新城的文化建筑设计为例,从实际工程项目推证和反思材料策略的实施与方法,最后从材料实施反推并关注材料未来发展趋势。结论总结了论文成果——现代建筑语境中的材料策略研究的核心内容与创新点,指出本研究的不足,并对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傲日格勒[7](2017)在《蒙元时期汗位继承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汗位继承问题关乎蒙元帝国的兴衰存亡,蒙元帝国宫廷内部的权力之争则集中体现在争夺汗位继承权方面。从合不勒汗至元惠宗退出元大都,蒙古人先后经历了部落联盟、大蒙古国和元朝等三个历史阶段。为了掌握统治权,蒙古人在这三个历史阶段不间断地争夺汗位。由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不同历史时期的汗位之争既有共同性,又有独特性。本文在充分参考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蒙古部落联盟、大蒙古国以及元朝时期的汗位继承问题进行了研究。论文由四章五个部分组成。第一章研究蒙古部落联盟时期的汗位继承问题,重点考察了如下三个问题:第一,乞颜、泰赤兀部落联盟首位称汗的人是合不勒。第二,乞颜、泰赤兀部落联盟汗位的继承原则。成吉思汗三世祖合不勒时期建立起的部落联盟以蒙古乞颜和泰赤兀两氏族为基础,同时,包括其他一些氏族。部落联盟的汗则由乞颜与泰赤兀两氏族的汗轮流执掌。第三,蒙古乞颜与泰赤兀两个氏族的汗位继承情况。乞颜与泰赤兀是部落联盟当中核心氏族,这两个氏族各自选立汗。第二章考察了成吉思汗至蒙哥汗时期的汗位继承问题。鲜卑、契丹、蒙古等蒙古语族部族在选立汗位继承人时,优先考虑才能和年龄。成吉思汗在立汗位继承人时,优先考虑了长子术赤,但鉴于术赤与察合台之间的矛盾,最终将嫡三子窝阔台立为汗位继承人,并以札撒的形式规定汗位世代属于窝阔台一系。由于受分封制度的影响,拖雷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故意拖延窝阔台即位,甚至有争夺汗位的意图。继窝阔台之子贵由汗死后,拔都和蒙哥将汗位从窝阔台系夺至拖雷系。第三章论述了忽必烈至元仁宗时期的汗位继承问题。忽必烈即汗位后,在众多汉臣的建议下,推行了一系列汉法制度,嫡长子继承制即其一。作为一个兼辖蒙古本土和中原汉地的帝国,忽必烈制定政策时需将传统蒙古法与汉法相结合。建立汗储和选立皇太子,对传统制度作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但传统的“嫡幼子守产”与“皇后称制”等制度对汗位继承仍产生重要影响。第四章考察了元英宗至元惠宗时期的汗位继承问题。这一时期元廷的权力结构发生变化,朝中权臣的势力膨胀。与此同时,诸王的势力却受到前所未有的削弱。由此,元朝中后期的汗位更替与朝中权臣势力密切相关。此外,考虑到论文的完整性,还考察了北元时期(1368一 1635年)的汗位继承问题。附录部分着重考察了影响汗位继承问题的若干蒙古传统制度,如“幼子守产制”、“皇后摄政制”、“两都巡幸制”等。

孙石村[8](2017)在《建筑材料开放性研究 ——层次发展与形式演进》文中研究说明建构理论是近些年的研究热点,建筑材料更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当代建筑学需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在新的建造实践中焕发内在的创造力。然而在材料与形式的关系中长期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材料在建造中表现出的逻辑性就是材料的真实性,也是形式产生及存在的前提,另一种观念认为材料的外在表现才是材料的根本特性,建筑师对形式的取舍就是对材料表征的把握。本文认为,这两种观念的出发点和评价体系存在根本分歧,仅靠“性质”上的逻辑思辨已经不足以推导结论,同样,在以实例为对象的建筑“现象”研究中,经验主义的态度也无法调和二者的矛盾。为此,在材料的真实与表现之争中,我们不仅需要做“质”的辩析,还要引入“量”的比较——也就是本文中的材料尺度。尺度的变化既反映了材料在科技发展中动态演变过程,也标志着人类认知方式的自我完善。摆脱经验和理性的对立,用实证的态度进行研究是本文立论的依据。有鉴于此,本文对材料的概念进行了深入解读:将其内涵纳入到当代科学发展的总体范畴中,发掘自然事物的普遍规律,结合辩证法中物质存在方式的解析,明晰了材料的概念是伴随人类认识深化动态发展的。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开放性的材料观,不再把材料看作时间和空间中的具体,而是一种以层次状态存在的物质组织方式。形式不是材料的附庸,而是一种在技术发展中表现出来的、以层次为特征的物质关系。本文按照建造的进化过程和复杂程度把材料的建造方式归纳为若干层次。同时在深刻认识材料“物性”的基础上,强调了材料“人性”特征。通过格式塔心理学,知觉认识论和现象学基础上的分析,论证了材料的真实和表现之间不存在必然的、无条件的联系,批判了理性主义“被动呈现”和形式主义“天赋形式”的观念。阐明材料和形式的联系是建立在“层次性”这一物质存在和人类认知的共同模式当中。本文归纳了知觉中的尺度序列并尝试和材料的建造层次对应起来,寻求具有普遍意义的联系。并在这种理论框架基础上对建筑形式发展脉络进行描述和解读;通过总结几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材料尺度体系,对现代建筑的延续和发展进行了评价;更进一步介绍了当代最新材料和建造技术发展趋势,把近些年建筑形式探索的新方向纳入到这个尺度体系当中,对当今建筑发展中的一些形式困惑和争议观点提出了自己的解读。最后,本文以材料发展为线索,对未来的建筑形式作了展望。

王宝明[9](2014)在《乾嘉时期朝鲜文人使华汉诗本事系年》文中指出中朝关保,源速流畏。明清雨代,中国与朝鲜在宗藩关系的框架下保持着传统的友好交往。朝鲜王朝作为中国的藩属国,定期派遣使臣出使清王朝,逐渐形成了特殊的《燕行缘》文献。《燕行录》是朝鲜使臣及随从出使中国时的记载,涉及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文学、沿途风光、建筑、风俗、故实等等,其中数以千计的汉诗尤为引人注目。在乾嘉畴期,着名诗人有蔡济恭、洪大容、柳得恭等人。本输文全面系统整理清代乾嘉时期朝鲜使华汉诗文献,以诗歌刽作及其本事繁年的方式,祥尽再现当时中朝诗歌交流的一个侧面,为中朝诗歌交流史乃至中国文化傅播史提供翔实的基磋文本。具体方法是以乾嘉时期《燕行录》中的日记和诗歌等原始文献为主,把相关的日记和诗歌(古诗、四言、楚辞体、五绝、五律、七绝、七律)造行匹配,聊蘩诗歌本事及其创作文化背景,考证诗歌的创作日期,“以诗繋日,以日繁月,以月繁年,以年繋代”,形成一个完整的系列。本输文亦使用《朝鲜王朝实录》、《清寅录》、《清代诗文汇编》等造行补充,为《燕行缘》汉诗提供佐证。为保证文献的准确性,本论文使用繁体字。本输文分为四部分:绪论;第一章(十五箭);第二章(十箭);余输。主体是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是乾隆时期。时间由乾隆元年(1736)至六十年(1795),主要介绍二十二撞诗文匹配的作品,包括李喆辅《丁巳燕行日记》、《燕槎录》;赵显命《燕行日记》、《燕行缘》;尹汲《燕行日记》;洪大容《湛轩燕记》;严璹《燕行录》;李岬《燕行记事》;李德懋《入燕记》;蔡济恭《含忍录》;李田秀《入溶记》;沈录洙《燕行日乘》;俞彦镐《燕行录》;赵瑍《燕行日录》;徐浩修《熟河纪游》;柳得恭《后霎缘》;白景炫《燕行录》;金箕性《燕行日记》;金正中《燕行录》;李在学《燕行日记》、《癸丑燕行诗》;洪羲俊《甲寅燕行诗》。第二章是嘉度时期。时间由嘉度元年(1796)至二十五年(1820)。这期间的重要作品有十二种,包括徐有闻《戊午燕缘》;金勉柱《赠季君》;李基宪《燕行日记》、《燕行讨轴》;李晚秀《輶车集》;洪爽周《渊泉赴燕诗》;李海应《蓟山纪程》;元在明《芝汀燕记》;李敬卨《燕行录》;李鼎受《游燕录》;崔斗燥《乘槎录》;成佑曾《茗山燕诗录》。本论文有两个附录一是乾嘉时期朝鲜使臣使华一览表,二是乾嘉畴期《燕行录》总目。本输文的主要创新点有四。第一,它是学术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全面的乾嘉时期朝鲜文人使华汉诗编年着作。第二,探取“以日繋月,以月繋年,以年繁代”的方式撰写,有条不紊,庆真威密的把日记与诗歌造行匹配,在域外汉诗研究中阴创了一种新形式。第三,通过大量朝鲜使华汉诗的创作本事及其文化背景的翔实记录,可以用“他者”的眼光,既反观了中国文化,并可以引起古代文化傅播研究的更深刻的阴注和思索。第四,本论文所据底本多为手抄本,其中有大量草害字体,权难辨识,目前中外学者很少从事此类工作。笔者一一识别录入,是封东亚写本汉籍整理的新贡献。不足之处在于,最初撰写的论文规模鹿大,包含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六个时期,笔者已经完成初稿雨百万字。但由于学位论文规模所限,所以只截取乾嘉雨代。毕业后我舍继续整理道光至光绪的繁年,使清朝中后期朝鲜文人使华诗歌繋年成为完璧。

刘朋[10](2013)在《刚性矿用自卸车电气系统研究》文中提出刚性矿用自卸车,也称之为刚性非公路运输车,广泛用于冶金矿山、露天煤矿与铁矿、水利水电工地、有色金属矿山、建筑工地等非公路场所的物料运输,主要用以运输矿石、岩土、煤炭等,是一种高效率运输工具。随着露天矿山以及各大煤矿规模的不断增大,刚性矿用自卸车由于使用寿命长,载重能力大,周转速度快等优点,成为露天煤矿和矿山开发生产的主要运输工具。市场主流的刚性矿用自卸车主要有50吨与100吨两种级别。本文从刚性矿用自卸车设计来源开始,按照项目立项,整机总体要求,电气系统总体研究,电气系统详细研究与设计,系统测试与调整的产品标准设计流程进行论述。论述过程本着清楚理论,侧重应用的原则对电气系统设计过程各个阶段给予详细分析。本文分五个章节:第一章从市场和技术两个维度对设计刚性矿用车电气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探讨研究;第二章按照总体,系统,局部三个层次阐释刚性矿用车电气系统的设计来源与整体研究思路;第三章在总体原则指导下深入细致说明刚性矿用自卸车电气系统中各重要部分的研究、设计、计算与选型,如蓄电池、电源电路、总线仪表、线束与连接器、车辆互联性;第四章以完成的刚性矿用自卸车为基础,结合试验情况,对关键电气功能测试与调整进行研究与分析,如车速里程表、变速箱档位、外部动力特性电控匹配计算与测试、照明装置。第五章小结整篇文章,同时结合当前的工程机械车辆电子技术发展与市场发展趋势,讨论将来刚性矿用自卸车电控技术研究与发展方向。宇通刚性矿用自卸车设计完成后按照规定先后通过国家型式试验与工业性试验,试验证明该电气系统性能稳定,功能齐全,技术先进,受到客户好评,实现了预期效果。

二、陈清泉:超越·创新·合作·自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陈清泉:超越·创新·合作·自重(论文提纲范文)

(2)明清藩封体制视角下的朝鲜王朝国家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论文框架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明清时代中朝“藩封体制”的权力构造与政治秩序
    第一节 明清中朝关系属性研究的主要概念
    第二节 明清中朝“藩封体制”的建立
        (一)明初中朝藩封体制的建立
        (二)清前期中朝藩封体制的重构与巩固
    第三节 明清中朝藩封体制中的等级秩序与权力差异
    小结
第二章 国王
    第一节 国王的权力与地位
        (一)国王的权力
        (二)朝鲜国王在藩封体制中的角色与地位
    第二节 王储的权力与地位
        (一)王储的权力
        (二)朝鲜王储在藩封体制中的名分和地位
    小结
第三章 都评议使司、议政府与备边司
    第一节 都评议使司
        (一)都评议使司的创设与职能
        (二)都评议使司的组织方式与权力运行
        (三)都评议使司与国王的权力关系
    第二节 议政府
        (一)议政府的设立
        (二)议政府权力收缩与“六曹”分理国政格局的确立
        (三)议政府政务复核与审议权的更张
        附:都统府
    第三节 备边司
        (一)备边司的建置
        (二)备边司的职能与组织方式
    小结
第四章 中央政务执行机关
    第一节 协助国王处理政务的阙内机关
    第二节 “六曹”及其分率的政务机关
        (一)吏曹及其统辖的属司
        (二)户曹及其统辖的属司
        (三)礼曹及其统辖的属司
        (四)兵曹及其统辖的属司
        (五)刑曹及其统辖的属司
        (六)工曹及其统辖的属司
    第三节 “壬辰倭乱”后新置政务官厅
    第四节 监察与谏诤机关
    第五节 中央军事机关
    第六节 汉城府与“京畿四府”
    第七节 宗亲勋贵之优礼机关
    第八节 中央政务机关的设计布局与藩封体制的关联
    小结
第五章 地方政务分理机关
    第一节 八道及诸府州郡县行政与司法机关
    第二节 八道及诸府州郡县军事机关
    第三节 土官
    小结
结论:朝鲜王朝国家机构的基本特征
    (一)国家机构的设置与运行深受藩封体制的影响
    (二)国家机构的调整变革与外部局势的变动密切关联
    (三)金字塔式的权力支配结构
    (四)国家机构组织过冗与权力运行中的“统而失序”
    (五)两班官僚阶层的固化与“贵族政治”
附录 图表
    附表 1:朝鲜文武两班散职资阶表
    附表 2:高丽、朝鲜王朝与中国纪年对照简表
    附图 1:世祖至中宗时期国家机构组织图
    附图 2:宣祖至哲宗时期国家机构组织图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秋瑾文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秋瑾文艺”概念界定及选题意义
    二 国内外学术界有关本课题研究现状及评析
    三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秋瑾生平、思想与创作研究
    第一节 秋瑾生平概述
    第二节 秋瑾的妇女解放思想及实践活动
    第三节 秋瑾的革命思想及实践活动
    第四节 秋瑾的文学创作研究
第二章 秋瑾题材的散文研究
    第一节 时代思潮与晚清的报刊
    第二节 秋瑾题材的散文创作概述
    第三节 秋瑾题材时评杂感的叙事特色
    第四节 秋瑾题材时评杂感的社会价值
    第五节 纪念与教育:民国后期与建国后的秋瑾题材散文创作
第三章 秋瑾题材的诗词研究
    第一节 秋瑾题材诗词创作概述
    第二节 激愤与哀思:晚清民国秋瑾题材诗词创作
    第三节 秋瑾题材诗词创作的价值
第四章 秋瑾题材的戏曲及曲艺研究
    第一节 秋瑾题材的戏曲及曲艺创作概述
    第二节 晚清民国秋瑾题材戏曲的编创特色
    第三节 启蒙与救亡的延续——蛰伏期的秋瑾题材的戏曲编创
    第四节 解读与重构——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的秋瑾题材的戏曲创作
    第五节 个案研究:独具时代风貌的《轩亭冤传奇》
    第六节 秋瑾题材曲艺作品的编创特色
    小结
第五章 秋瑾题材的小说、传记文学研究
    第一节 秋瑾题材的小说、传记文学创作概述
    第二节 秋瑾题材的传记文学的艺术特色
    第三节 秋瑾题材小说的艺术特色
第六章 秋瑾题材的舞台剧与影视剧研究
    第一节 秋瑾题材的舞台剧与影视剧创作概述
    第二节 秋瑾题材话剧的时代风貌
    第三节 记忆与重构:秋瑾题材影视剧研究
第七章 “秋瑾文艺”的接受和在今日之价值
    第一节 常与非常——秋瑾文艺形象的塑造之路
    第二节 多重合力——秋瑾女革命家形象的成因
    第三节 “秋瑾文艺”在今日之价值
参考文献
附录:“秋瑾文艺”作品及研究资料汇编(1907—2019)
    上编·作品卷
    下编·研究资料卷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谢辞

(5)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学术回顾与梳理
        一、国外学界的相关研究梳理
        (一)对中共宣传工作研究的关键词及启示
        (二)有关办报模式与中共整体转型的研究
        二、国内学界的相关研究梳理
        (一)对于中共办报模式演变的两种认知
        (二)对于中共党报理论发展的主流观念
        (三)对于中共领袖办报思想的充分总结
        (四)对于中共办报模式内涵的初步归纳
    第三节 核心概念与界定
        一、模式的基本概念
        二、模式的主要功能
        三、模式的思维缺陷
        四、中共办报模式的概念阐释
    第四节 基本思路与框架
        一、勾连学术网络、形成想象空间
        二、引入多学科的视角与研究方法
        三、进行历史分期,凸显模式差异
        四、明晰构成要素,描绘模式全景
        五、形成研究问题,彰显研究意义
    第五节 章节结构与内容
第一章 报为机关:中共办报模式的初步探索(1921-1927)
    第一节 中共办报实践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中共党报理论的基本轮廓
        一、陈独秀:早期中共党报理论的奠基者
        二、机关论:早期中共党报理论的主核心
        (一)党管党报
        (二)全党办报
        (三)上层宣传、下层鼓动
    第三节 中共办报“上海模式”的探索
        一、《新青年》:中共报刊的初始范本
        (一)报为主业,宣传建党
        (二)生产符号权力的报刊
        (三)凝聚政党组织的报刊
        二、“上海模式”的基本内涵
        (一)党性原则:“一人之报”到“一党之报”
        (二)内容策略:“知识气质”与“两级传播”
        (三)技术形态:“编印分离”与“全党办报”
        (四)经营管理:拨款制对报刊经济属性的消解
    第四节 “上海模式”的开创意义与不足
第二章 报为工具:中共办报模式的基本成型(1928-1937)
    第一节 中国革命环境的剧烈变化
        (一)中共组织遭受严重破坏
        (二)领导层进入不稳定时期
        (三)党内路线斗争接连不断
    第二节 中共党报思想的体系建构
        一、继承与突破:瞿秋白之于陈独秀的党报思想
        二、向上走与向下走:中共党报理论的发展趋向
        (一)向上走:“党报姓党”与“全党办报”
        (二)向下走:“群众办报”思想的初步形成
    第三节 中共办报“瑞金模式”的形成
        一、党性原则:党报与党“同频共振”
        二、内容策略:斗争性与建设性并存
        (一)“工具论”催生“斗争性”
        (二)执政党办报孕育“建设性”
        三、技术形态:公开刊物“内刊化”
        四、经营管理:普遍采取战时拨款制
    第四节 “瑞金模式”的历史贡献与不足
第三章 城乡互动:中共办报模式的多元发展(1938-1949)
    第一节 中共办报内外环境的变化
        (一)国共两党的相互形塑
        (二)白区与红区路线之争
    第二节 中共党报理论的基本成熟
        一、一以贯之:毛泽东办报思想的深厚积淀
        (一)求学时期:我所愿做的工作是新闻记者
        (二)大革命时期:报刊是一种阶级斗争的工具
        (三)土地革命时期:报刊内容应“由远及近”
        (四)抗日战争时期:务使我们的宣传增强党性
        二、定于一尊:中共党报理论的内涵深化
        (一)从实际出发的工作路线确立
        (二)推动全党办报的组织化运作
        (三)明晰报刊的基本内容与策略
    第三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分化并立
        一、夹缝生长:中共办报“重庆模式”另辟蹊径
        (一)党性原则:坚守阵地与增强党性相统一
        (二)内容策略: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三)技术形态:以独立面目开展合法斗争
        (四)经营管理:广告业务与多种经营铺开
        二、重庆模式”的历史意义与深远影响
        三、完全党报:中共办报“延安模式”推向全党
        (一)党性原则:党对报刊的高度控制
        (二)内容策略:联系群众的改版路径
        (三)技术特征:政治第一、技术第二
        (四)经营管理:“工具论”下力求自给
        四、“延安模式”的重要地位与历史缺陷
第四章 两极分化:中共办报模式的差异根源
    第一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环境差异
        (一)办报业态的差异
        (二)传播对象的差异
        (三)经济来源的差异
    第二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路径差异
        (一)“农村办报”的发展路径
        (二)“城市办报”的发展路径
余论
    (一)“工具论”决定了中共报刊面貌
    (二)“工具论”存在以我为主的缺陷
    (三)报刊发展的三种逻辑不可偏废
    (四)推动报刊发展逻辑的殊途同归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向导》篇目一览表
    附录2 :《布尔塞维克》篇目一览表
    附录3 :《红旗周报》篇目一览表
在学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后记

(6)现代建筑语境中的材料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当代中国建筑的挑战
        1.1.2 建筑基本问题的回归
        1.1.3 实际项目的材料实践
    1.2 研究背景
        1.2.1 材料研究基础
        1.2.2 已有研究与文献综述
        1.2.3 材料实践在中国
    1.3 研究主题
        1.3.1 研究范围:现代建筑
        1.3.2 研究对象:材料策略
        1.3.3 研究目的:如何“选材”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西方现代建筑材料观念的演变
    2.1 材料理论的引进
        2.1.1 回归西方建筑历史语境
        2.1.2 材料观念的时代更迭
    2.2 从坚固到适用
        2.2.1 维特鲁威《建筑十书》
        2.2.2 阿尔伯蒂《建筑论—阿尔伯蒂建筑十书》
        2.2.3 帕拉第奥《建筑四书》
        2.2.4 现代材料观念的启蒙
    2.3 从抵抗风格争论到构建新材料新风格
        2.3.1 早期现代建筑语境
        2.3.2 18-19世纪新古典主义时期
        2.3.3 20世纪前后新材料新风格时期
    2.4 从抵抗文化漠视到着重感官体验
        2.4.1 20世纪60-80年代纷杂的建筑语境
        2.4.2 地域主义中的材料观念
        2.4.3 20世纪末期至今着重感官体验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方现代建筑材料策略的脉络
    3.1 两个议题
        3.1.1 材料真实性
        3.1.2 物质性
    3.2 三个因素
        3.2.1 时代、形式与风格
        3.2.2 地域、工艺与文化
        3.2.3 人、认知与体验
    3.3 两条主线
        3.3.1 从浪漫“饰面”到“表面”
        3.3.2 从结构理性到“裸露”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传统材料观念的启发与现代探索
    4.1 传统材料观念
        4.1.1 古代的材与料
        4.1.2 现代对传统材料观念研究
        4.1.3 传统选材启发
    4.2 现代建筑之路
        4.2.1 现代建筑早期
        4.2.2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末
        4.2.3 21世纪初至今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材料策略的构建
    5.1 有效准则
        5.1.1 “材有美”原则
        5.1.2 建造理性原则
        5.1.3 以人为本原则
        5.1.4 适应性原则
    5.2 适于此时:材料与形式
        5.2.1 装置与片段:旧材旧式
        5.2.2 抽象与写意:新材旧式
        5.2.3 重置与新生:旧材新式
        5.2.4 革新与未来:新材新式
    5.3 因应此地:工艺与文化
        5.3.1 传承:地域材料手工艺
        5.3.2 演绎:地域材料现代工艺
        5.3.3 转译:现代材料现代工艺
        5.3.4 场域:基于开放的地域性
    5.4 情景交融:认知与体验
        5.4.1 理性与知觉
        5.4.2 裸露与表面
        5.4.3 节点与细节
        5.4.4 渲染与留白
        5.4.5 陌生化重生
        5.4.6 材料的自明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材料策略的实施
    6.1 实例推证与反思
        6.1.1 乡镇-汶川大地震震中纪念馆
        6.1.2 老城-泰州民俗文化展示中心
        6.1.3 新城-济宁文化中心文化场馆
    6.2 策略实施方法
        6.2.1 策略整合化
        6.2.2 设计层级化
        6.2.3 设计连贯性
    6.3 材料实施反推
        6.3.1 建造实验法
        6.3.2 材料推演法
    6.4 材料发展趋势
        6.4.1 全球视野下可持续发展要求
        6.4.2 材料革新与数字化趋势
        6.4.3 材料减量化趋势与虚拟材料
    6.5 本章小结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蒙元时期汗位继承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选题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创新点
    三、基本史料与研究方法
一、辽金时期蒙古人的汗
    1.1 蒙古人最早的汗——乞颜、泰赤兀联盟首领
    1.2 蒙古部落联盟时期的汗
        1.2.1 合不勒称汗与蒙古乞颜、泰赤兀部落联盟
        1.2.2 忽图剌之死与乞颜、泰赤兀联盟的瓦解
二、大蒙古国时期的蒙古汗位之争
    2.1 铁木真称汗
        2.1.1 札答阑与乞颜、泰赤兀联盟关系
        2.1.2 铁木真与札木合
        2.1.3 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与巩固汗权
        2.1.4 成吉思汗立储
        2.1.5 立储的影响
        2.1.6 拖雷监国
    2.2 窝阔台与脱列哥那后称制时期
        2.2.1 窝阔台立汗位继承人
        2.2.2 窝阔台采取措施巩固政权
        2.2.3 脱列哥那皇后称制
    2.3 贵由汗与海迷失后时期的大蒙古国
        2.3.1 贵由即汗位前后所采取的措施
        2.3.2 海迷失皇后称制与蒙哥即汗位
        2.3.3 蒙哥即汗位后所采取的措施
        2.3.4 贵由即汗位前后时期的唆鲁禾帖尼家族
        2.3.5 汗位从窝阔台系转到拖雷系的影响
三、忽必烈至元仁宗时期的汗位继承问题
    3.1 忽必烈与阿里不哥汗位之争的相关问题
        3.1.1 阿里不哥与忽必烈汗位之争的背景
        3.1.2 对忽必烈与阿里不哥汗位正统问题的讨论
    3.2 忽必烈改元后所采取的措施
        3.2.1 元世祖忽必烈立储与东宫制度的建立
        3.2.2 真金与那木罕的关系
        3.2.3 真金与忽必烈的矛盾
    3.3 元成宗铁穆耳即位与阔阔真后称制
        3.3.1 铁穆耳即汗位
        3.3.2 卜鲁罕皇后、阿难答与哈剌哈孙、爱育黎拔力八达的斗争
    3.4 武仁授受
        3.4.1 爱育黎拔力八达第一次称汗与海山即汗位
        3.4.2 海山与答己后和爱育黎拔力八达的矛盾
        3.4.3 武宗立储与改储始末
        3.4.4 仁宗立储
四、元英宗至元惠宗时期大元—大蒙古国汗位继承问题
    4.1 元英宗即汗位
        4.1.1 英宗与祖母答己、铁木迭儿的较量
        4.1.2 英宗新政与铁失之间的关系
        4.1.3 英宗被弑
    4.2 泰定帝—也孙铁木儿称帝
        4.2.1 泰定帝为巩固政权而采取的措施
    4.3 图帖睦尔即汗位
        4.3.1 两都之战与图帖睦尔第一次即汗位
        4.3.2 “天历之变”与文宗再即位
        4.3.3 “两都之战”与“天历之变”时期人们对明宗与文宗的态度
        4.3.4 元文宗与天顺帝的即位次序
        4.3.5 元文宗发布的两篇即位诏书
    4.4 懿璘质班与妥懽贴睦尔即汗位
        4.4.1 懿璘质班即汗位
        4.4.2 妥懽贴睦尔即汗位
        4.4.3 元惠宗妥懽贴睦尔与权臣之间的斗争
        4.4.4 元惠宗立储与皇位之争
    4.5 元惠宗与奇皇后以及权臣之间的矛盾
    4.6 总结
    4.7 北元时期汗位继承问题
        4.7.1 爱猷识理达腊至阿台的汗位继承问题
        4.7.2 脱脱不花至满都鲁的汗位继承问题
        4.7.3 达延汗以后的汗位继承问题
五、附录:蒙元时期影响汗位的几个特殊制度或习俗
    5.1 蒙古大汗即位与皇后称制之制
    5.2 皇太子与其母亲身份的关系
    5.3 幼子守产之制对汗位的影响
    5.4 留守蒙古本地和两都巡幸之制与汗位争夺
    5.5 漠北与漠南蒙古派之间的斗争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8)建筑材料开放性研究 ——层次发展与形式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
        1.1.1 文化背景——图像和网络
        1.1.2 哲学背景——从理性到经验
        1.1.3 技术背景——材料的推动
    1.2 研究课题的确定
        1.2.1 课题的导出——建构的困惑
        1.2.2 课题的内容——开放的材料观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关于国外的研究
        1.3.2 关于国内的研究
        1.3.3 心理学与哲学文献
        1.3.4 科技文献
    1.4 论文创新点及意义
        1.4.1 论文创新点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注释
第二章 材料观念的开放性
    2.1 建筑材料的定义和本质
        2.1.1 材料的定义
        2.1.2 材料构造与本质
        2.1.3 材料的属性和与表现
    2.2 材料的层次发展
        2.2.1 材料发展的线索
        2.2.2 材料的形式周期
        2.2.3 材料的层次理念
        2.2.4 材料的层次建构
    2.3 材料的知觉性
        2.3.1 材料的认知方式
        2.3.2 视知觉与完形
        2.3.3 材料的视觉层次
    小结
    注释
第三章 形式的本源与提取
    3.1 建筑的自然形式
        3.1.1 中国的自然来源说
        3.1.2 西方的自然来源说
        3.1.3 从模拟自然到仿生学说
    3.2 建筑的建造形式
        3.2.1 材料在建造实践中的形式
        3.2.2 形式探索的技术视野
        3.2.3 在极限中涌现形式
    3.3 形式的提取与实证主义
        3.3.1 建筑形式的前意识
        3.3.2 原始棚屋的建构
        3.3.3 原始棚屋理论归纳
    小结
    注释
第四章 材料的极限与层级
    4.1 物质的自然限度
        4.1.1 天然树木的极限
        4.1.2 动物与平方立方定律(Square-cube law)
        4.1.3 生命的标度律
        4.1.4 四维空间与超线性城市
        4.1.5 建筑分形与力的作用
    4.2 层次化的形式
        4.2.1 材料的限度
        4.2.2 真实的原始棚屋
        4.2.3 层次的发展
        4.2.4 节点的限度
        4.2.5 材料与建构
    4.3. 原始建造层次
        4.3.1 第一层次:独体建造(single)
        4.3.2 第二层次框架建造(frame )
        4.3.3 原始建造的局限
    4.4 古代的建造层次
        4.4.1 第三层次堆叠建造(pile)
        4.4.2 第四层次支撑建造(brace)
        4.4.3 古代建造的水平
    4.5 当代材料建造层次
        4.5.1 第五个层次网络建造(cyber)
        4.5.2 第六个层次编织建造(weave)
        4.5.3 当代建造的水平
    注释
第五章 形式的视觉匹配
    5.1 知觉的作用
        5.1.1 人类知觉认识的深化
        5.1.2 知觉与现象学
        5.1.3 心理学与形式自足
        5.1.4 形式的层次
    5.2 材料的视觉尺度
        5.2.1 从透视学到场效应
        5.2.2 形式的匹配
        5.2.3 材料尺度的序列
        5.2.4 视觉尺度的匹配
    5.3 模度与古典建筑
        5.3.1 模数的序列
        5.3.2 从雅典神庙到万神庙——希腊到罗马的转换
        5.3.3 从圣索菲亚教堂到沙特尔主教堂——拜占庭与哥特的秩序
        5.3.4 从哥特回到雅典——帕拉迪奥母题的形式匹配
    小结
    注释
第六章 材料视野中的当代建筑
    6.1.现代建筑的尺度序列
        6.1.1 路易斯·康的尺度和层次
        6.1.2 柯布的尺度与层次体系
        6.1.3 密斯的尺度和层次
        6.1.4 富勒、奥托当代的尺度与层次
    6.2 体系的继承与困境
        6.2.1 独立——体型——构件体系
        6.2.2 体型——构件——表皮体系
        6.2.3 独立——构件——表面的体系
        6.2.4 小结
    6.3 科技的发展对建造的影响
        6.3.1 科学理论进步的图示
        6.3.2 发展中的材料学
        6.3.3 建造技术的发展
    6.4 当代材料影响下的形式探索
        6.4.1 变化尺度的表皮
        6.4.2 构件的极小化和层次化
        6.4.3 力学极限下的网络建造
        6.4.4 非线性与复杂度
    6.5 材料线索中的未来
        6.5.1 行为模式与建筑空间
        6.5.2“可编程物质”和记忆材料
        6.5.3 超轻型与巨构建筑
    注释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乾嘉时期朝鲜文人使华汉诗本事系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原因
    二、文献回顾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亮点及不足之处
    五、繋年编例
第一章 乾隆时期(乾隆元年—乾隆六十年)
    第一节 乾隆二年/朝鲜英祖十三年
    第二节 乾隆八年/朝鲜英祖十九年
    第三节 乾隆十一年/朝鲜英祖二十二年
        乾隆十二年/朝鲜英祖二十三年
    第四节 乾隆三十年/朝鲜英祖四十一年
        乾隆三十一年/朝鲜英祖四十二年
    第五节 乾隆三十八年/朝鲜英祖四十九年
        乾隆三十九年/朝鲜英祖五十年
    第六节 乾隆四十二年/朝鲜正祖元年
        乾隆四十三年/朝鲜正祖二年
    第七节 乾隆四十三年/朝鲜正祖二年
    第八节 乾隆四十八年/朝鲜正祖七年
    第九节 乾隆五十一年/朝鲜正祖十年
        乾隆五十二年/朝鲜正祖十一年
    第十节 乾隆五十二年/朝鲜正祖十一年
        乾隆五十三年/朝鲜正祖十二年
    第十一节 乾隆五十五年/朝鲜正祖十四年
    第十二节 乾隆五十五年/朝鲜正祖十四年
        乾隆五十六年/朝鲜正祖十五年
    第十三节 乾隆五十六年/朝鲜正祖十五年
        乾隆五十七年/朝鲜正祖十六年
    第十四节 乾隆五十八年/朝鲜正祖十七年
        乾隆五十九年/朝鲜正祖十八年
    第十五节 乾隆五十九年/朝鲜正祖十八年
        乾隆六十年/朝鲜正祖十九年
第二章 嘉庆时期(嘉庆元年—嘉庆二十五年)
    第一节 嘉庆三年/朝鲜正祖二十二年
        嘉庆四年/朝鲜正祖二十三年
    第二节 嘉庆六年/朝鲜纯祖元年
        嘉庆七年/朝鲜纯祖二年
    第三节 嘉庆八年/朝鲜纯祖三年
    第四节 嘉庆八年/朝鲜纯祖三年
        嘉庆九年/朝鲜纯祖四年
    第五节 嘉庆九年/朝鲜纯祖四年
        嘉庆十年/朝鲜纯祖五年
    第六节 嘉庆十三年/朝鲜纯祖八年
    第七节 嘉庆十四年/朝鲜纯祖九年
        嘉庆十五年/朝鲜纯祖十年
    第八节 嘉庆十六年/朝鲜纯祖十一年
        嘉庆十七年/朝鲜纯祖十二年
    第九节 嘉庆二十二年/朝鲜纯祖十七年
    第十节 嘉庆二十三年/朝鲜纯祖十八年
        嘉庆二十四年/朝鲜纯祖十九年
余论
    一、朝贡制度中文化交流的积极意义
    二、诗坛的实学派及委巷诗人
    三、中朝文化交流的不对称性
    四、朝鲜使华汉诗的感情与格律
参考文献
    一、文献(按笔划)
    二、专着
    三、期刊
    四、学位论文
附录一:乾嘉时期朝鲜使臣使华一览表
附录二:乾嘉时期《燕行录》总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一、个人简历
    二、在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刚性矿用自卸车电气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矿用自卸车电气系统发展概况
        1.2.1 矿用自卸车电气系统发展简史
        1.2.2 国外矿用自卸车电气系统发展现状与技术特点
        1.2.3 国内矿用自卸车电气系统发展现状与技术特点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刚性矿用自卸车电气系统总体研究
    2.1 刚性矿用自卸车定位及技术要求
        2.1.1 产品用途与适应环境
        2.1.2 整机综合性能要求
        2.1.3 各部分配置及主要技术参数
    2.2 基于总体要求的电气系统研究思路
    2.3 刚性矿用自卸车电气系统研究标杆参考
    2.4 刚性矿用自卸车整车电气系统控制逻辑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刚性矿用自卸车电气系统部件研究与设计
    3.1 刚性矿用自卸车用蓄电池设计计算
        3.1.1 蓄电池的电动势和容量
        3.1.2 蓄电池的寿命
        3.1.3 蓄电池容量的确定
    3.2 刚性矿用自卸车电源电路研究与计算
        3.2.1 用电设备分类研究
        3.2.2 刚性矿用车整车电平衡
        3.2.3 熔断器的选择
        3.2.4 整车搭铁研究与设计
    3.3 刚性矿用自卸车组合仪表研究与设计
        3.3.1 组合仪表总体研究
        3.3.2 组合仪表运行机理研究
        3.3.3 组合仪表硬件设计研究
        3.3.4 组合仪表的 CAN 通讯
        3.3.5 组合仪表控制逻辑设计
        3.3.6 组合仪表实物布局效果
    3.4 刚性矿用自卸车整车线束研究与设计
        3.4.1 刚性矿用自卸车线束特点
        3.4.2 线束导线选择
        3.4.3 线束插接件选择与安装
        3.4.4 整车线束安装控制
    3.5 刚性矿用自卸车灯具适应性研究与设计
    3.6 刚性矿用自卸车整车互联性研究与设计
        3.6.1 常用车载通信总线特征分析
        3.6.2 整车互联性设计实施策略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刚性矿用自卸车电气系统工业试验与改进
    4.1 车速里程表校核
    4.2 变速箱档位测试
    4.3 发动机与变速箱外部动力特性电控匹配计算与测试
        4.3.1 自动换档变速箱控制原理
        4.3.2 电喷发动机外特性
        4.3.3 基于 EEC1 和 EC1 报文的转矩计算
        4.3.4 基于发动机外特性的 AGD 换档判断
    4.4 刚性矿用车照明装置检查测试
    4.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陈清泉:超越·创新·合作·自重(论文参考文献)

  • [1]先秦法家在近现代中国[D]. 张立洋.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明清藩封体制视角下的朝鲜王朝国家机构[D]. 刘波.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秋瑾文艺”研究[D]. 张晓芳.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现代汉语负面评价话语的语用研究[D]. 崔晋苏. 华中师范大学, 2019
  • [5]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D]. 陈龙. 暨南大学, 2019(08)
  • [6]现代建筑语境中的材料策略研究[D]. 黄瑜.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7]蒙元时期汗位继承问题研究[D]. 傲日格勒. 内蒙古大学, 2017(06)
  • [8]建筑材料开放性研究 ——层次发展与形式演进[D]. 孙石村. 天津大学, 2017(04)
  • [9]乾嘉时期朝鲜文人使华汉诗本事系年[D]. 王宝明. 南开大学, 2014(05)
  • [10]刚性矿用自卸车电气系统研究[D]. 刘朋. 长安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陈清泉:超越·创新·合作·自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