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可逆理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反应蒸馏,双反应段,动态特性,浓度控制
可逆理想论文文献综述
苏睿之[1](2018)在《双反应段蒸馏塔的控制和动态研究:理想两步连续可逆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反应蒸馏技术是一种在化工过程中广泛应用的过程强化技术,通过将化学反应与常规蒸馏集成在一个装置中,使得系统具有更低的能耗,降低了设备投资,提高了经济效益。然而,应用单反应段蒸馏塔(RDC-SRS)对复杂的两步反应进行分离时,不能达到要求的产品规格或者产生相比于传统的级联化工流程更高的能耗的现象时有发生。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两个反应段被合理设置在蒸馏塔内的双反应段蒸馏塔(RDC-DRS)来对两步连续可逆反应进行分离。这样的配置增强了热力学效率,有利于加强物质耦合和能量耦合,使系统具有比单反应段蒸馏塔更好的稳态性能。另一方面,不管是从过程强化技术的有效可靠程度考虑,还是从实际化工应用层面考虑,这种过程强化技术在操作过程中的动态特性和可控性也是需要研究的。本文详细对比分析了单反应段蒸馏塔和双反应段蒸馏塔的动态特性和控制。首先研究了双反应段蒸馏塔的开环特性,在控制通道,双反应段的设置一方面使塔底产品组分和回流流量之间的耦合性增强,另一方面虽然使塔顶产品组分和回流流量之间的开环增益有所降低,但是同时使塔顶产品组分和再沸器之间的耦合性减弱了。而双反应段的设置对控制通道的净效应最终给系统动态特性带来了有利的影响,这一点在计算的相对增益矩阵中也有所体现。在扰动通道,当进料流量产生阶跃变化时,单反应段蒸馏塔塔底产品浓度的开环正负响应的不对称性更加明显。不利的开环特性会使单反应段蒸馏塔在进行两步连续可逆反应的分离时恶化系统的动态性能。通过对单反应段和双反应段蒸馏塔的被控变量和操纵变量进行分析,搭建了两种反应蒸馏塔的控制结构。在采用相同的浓度控制方案和控制结构的情况下,继续对两者的动态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从闭环控制结果来看,双反应段蒸馏塔在受到进料流量扰动和组分扰动时均表现出更优的抗扰动能力,并且在产品浓度设定值发生改变时也表现出更好的跟踪性能。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双反应段蒸馏塔作为一种过程强化技术,不仅能提高系统的稳态性能,同时是改善系统的动态特性与可控性的一种有效方案。(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8-06-01)
温祖标,曾琳,许康,章磊[2](2016)在《理想气体在不同可逆过程中的热力学函数的数学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热力学函数关系,推导出理想气体在不同可逆过程中的热力学函数的一般表达式;进而利用洛必达法则,推导出等温可逆过程中的热力学函数表达式。(本文来源于《化学教育》期刊2016年22期)
方伟,涂泓,朱炯明[3](2015)在《理想气体在圆形可逆循环过程中温度极值的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讨论了在p-V图上圆形循环过程的理想气体的温度极值问题.结果显示,循环过程中的最高及最低温度和圆心坐标与圆的半径的比值有关.当该比值a≥2~(1/2)时,循环过程中的最高及最低温度分别位于圆上离开原点最远和最近的点;而当a<2~(1/2)时,圆上会出现两个温度不同的极大值及两个温度相同的极小值,且两个温度极小值关于p=V直线对称,其具体位置与a的大小有关.(本文来源于《物理通报》期刊2015年07期)
徐雪丽,宋伟,赵文杰[4](2014)在《求多级串联理想混合流反应器的出口浓度——1/2级不可逆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多级串联理想混合流反应器中进行1/2级不可逆反应时,可用作图法和代数法求出各段反应器的出口浓度。但作图法不够精确,代数法求解又较为繁琐,而且,当反应器个数很多时,上述2种方法则无能为力。本文考虑以上2种方法的不足,就具体实例,开发了另外1种方法,即依据第N段反应器的出口浓度的表达式,利用C++语言编制程序,通过该程序能够快速求出每1段反应器的出口浓度,结果与代数法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该法具有简便、精确、高效以及通用的优点,不仅在多级串联理想混合流反应器的设计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而且在实际的化学工业生产中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应用化学》期刊2014年04期)
韩莹,赵文杰[5](2011)在《求多级串联理想混合流反应器的出口浓度——二级可逆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多级串联理想混合流反应器中进行二级可逆反应时,可用图解法和代数法求各级反应器的出口浓度。但图解法不够精确,代数法又费时费力,而且,当反应器个数趋于无穷大时,以上两种方法则无法计算。针对上述两种方法的不足,开发了一种新的方法,即利用C++语言,依据递推关系式编制程序,该程序能够迅速求解,并与计算结果完全一致。该法具有精确、快捷、通用、方便的优点。可以显着提高计算效率,不仅在多级串联理想混合流反应器的设计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而且在实际的化学工业生产中也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化学世界》期刊2011年08期)
韩莹,赵志洋,赵文杰[6](2011)在《求多级串联理想混合流反应器的出口浓度——叁级可逆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多级串联理想混合流反应器中进行3级可逆反应时,求各级反应器的出口浓度,不仅在多级串联理想混合流反应器的设计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而且在实际的化学工业生产中也具有重要意义,经济效益显着。可用图解法和代数法求解,但图解法不够精确,代数法又费时费力,而且,当反应器个数趋于无穷大时,以上2种方法则无法计算。针对上述2种方法的不足,本文利用C++语言,依据递推关系式编制程序,该程序能够迅速求解,并与计算结果完全一致。该法具有精确、快捷、通用、方便的优点。可以显着提高计算效率,具有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应用化学》期刊2011年02期)
叶兴梅,刘静宜[7](2010)在《两种非理想气体为工质的可逆奥托循环的效率》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以范德瓦耳斯气体和昂尼斯气体为工质计算奥托循环的效率.(本文来源于《物理与工程》期刊2010年05期)
李勇,史顺兵,周丰群[8](2009)在《理想气体椭圆形可逆循环效率计算问题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其他方法得到与2种文献相同的理想气体椭圆形可逆循环过程吸放热转折点的状态参量和相同的循环效率,指出另一文献的分析、结论以及对前2种文献的批评是错误的.(本文来源于《平顶山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5期)
骆斌,杨青,周善东[9](2006)在《理想气体的椭圆形可逆循环过程的热机效率》一文中研究指出仔细分析了理想气体的椭圆形可逆循环过程中各微元过程的吸热与放热情况,获得了此循环过程热机效率的严格的解析解,指出任意可逆过程的微元过程中不能忽视可能同时存在的吸、放热现象.(本文来源于《玉林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3期)
顾国锋[10](2003)在《理想气体的椭圆形可逆循环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指出理想气体椭圆形循环过程的特点 ,导出其温度极值点和吸放热转折点的状态参量 ,计算该循环过程的热机效率。(本文来源于《广西物理》期刊2003年02期)
可逆理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热力学函数关系,推导出理想气体在不同可逆过程中的热力学函数的一般表达式;进而利用洛必达法则,推导出等温可逆过程中的热力学函数表达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可逆理想论文参考文献
[1].苏睿之.双反应段蒸馏塔的控制和动态研究:理想两步连续可逆反应[D].北京化工大学.2018
[2].温祖标,曾琳,许康,章磊.理想气体在不同可逆过程中的热力学函数的数学解析[J].化学教育.2016
[3].方伟,涂泓,朱炯明.理想气体在圆形可逆循环过程中温度极值的讨论[J].物理通报.2015
[4].徐雪丽,宋伟,赵文杰.求多级串联理想混合流反应器的出口浓度——1/2级不可逆反应[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4
[5].韩莹,赵文杰.求多级串联理想混合流反应器的出口浓度——二级可逆反应[J].化学世界.2011
[6].韩莹,赵志洋,赵文杰.求多级串联理想混合流反应器的出口浓度——叁级可逆反应[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1
[7].叶兴梅,刘静宜.两种非理想气体为工质的可逆奥托循环的效率[J].物理与工程.2010
[8].李勇,史顺兵,周丰群.理想气体椭圆形可逆循环效率计算问题讨论[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9
[9].骆斌,杨青,周善东.理想气体的椭圆形可逆循环过程的热机效率[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6
[10].顾国锋.理想气体的椭圆形可逆循环过程[J].广西物理.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