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发震断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九寨沟地震,发震断裂,夏莫断裂,发震断块
发震断裂论文文献综述
李忠权,韩倩,芦建文,龙伟,丁啸[1](2018)在《九寨沟地震发震区周边构造特征及发震断裂》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九寨沟地震发震构造背景与构造机制,为防灾减灾及灾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根据2017年8月8日发生的九寨沟地震的主震及余震的精确定位,投影到九寨沟地震震中周边构造纲要图及1∶20万地质图上,发现九寨沟地震主震及余震呈NW-SE向线性展布,位于塔藏断裂东段尾端呈马尾状散开的复杂断裂分布区;主震及余震都没有出现在已知的地表断裂上,而是分布在2条地表断裂(塔藏断裂和岷江断裂)之间石炭纪海相浅灰色薄-厚层致密灰岩夹页岩地层中。通过野外地质调查以及对断裂、褶皱、断块构造特征的研究,确定巴颜喀拉断块东边界由岷江断裂北段-雪山梁子断裂-虎牙断裂-龙门山后山断裂(茂汶断裂)构成;岷山断块是新近纪以来强烈挤压隆升形成的近南北向的新生断块,地貌上表现为高耸的岷山山脉。本次九寨沟地震的发震断块为摩天岭断块,发震断裂是摩天岭断块内隐伏的基底走滑断裂——夏莫断裂;发震动力主要是印度板块向北碰撞挤压,导致相对薄弱的基底夏莫断裂发生左行走滑活动。(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李高阳,李陈侠,李晓妮[2](2018)在《1501年渭南朝邑7.0级地震发震断裂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对1501年朝邑7.0级地震发震构造鲜有研究。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在震中朝邑北部发现一系列北东向地形陡坎,同时,穿过这些陡坎的浅层地震资料显示出地表下存在数条北东向断裂,与地表陡坎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由此初步推断,朝邑地震发震断裂走向为北东向。(本文来源于《华南地震》期刊2018年S1期)
纪星星,罗祎浩,郝婧,梁操[3](2018)在《贵州省威宁地区地震分布与发震断裂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资料分析,查明了威宁地区地震分布规律和活动断裂特征。威宁地区地震密集,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地震,地震主要以浅源地震为主,时间上呈现活跃期与平静期交替出现,从2008年以来,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期。威宁地区发震断裂主要包括石门断裂、得胜坡断裂和威宁—水城断裂,断裂主要是逆冲性质,在早—中更新世活动强烈,地震多分布在这叁条断裂周围及各组断裂交汇部位。(本文来源于《贵州科学》期刊2018年03期)
李天斌,徐正,王瑞兴[4](2016)在《基于发震断裂位移的汶川地震区地应力场突变特征反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数值反演分析方法,综合考虑发震断裂位移、地应力实测和区域GPS位移3种基本特征参数,获得了龙门山地区汶川地震前后地应力的突变特征与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汶川地震前龙门山地区构造应力的平均量值为12.6~12.8MPa,最大主应力的方向为NW—NEE向。汶川地震导致龙门山地区的地应力发生复杂变化,具有突变效应、上下盘效应和距离效应。震后发震断层上盘的构造应力平均值为11.30MPa,下盘构造应力的平均值为6.50MPa,最大主应力的方向变化为NWW到NEE向。地震后以发震断裂为界的地应力有明显的突变特征,表现为应力不同程度的释放或局部增高,尤其是下盘地应力释放明显,而上盘既有地应力的释放区也有局部地应力增高区,随着距发震断裂距离的增大,地应力的突变效应逐渐减弱。(本文来源于《工程地质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颜丙雷,李勇,贾召亮,邵崇建,颜照坤[5](2016)在《康定M_s6.3地震发震断裂与震害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2014年11月22日在青藏高原东缘的鲜水河断裂带上发生了康定Ms6.3地震。通过分析康定Ms6.3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余震分布特征以及震害基本情况,对比了鲜水河断裂带南东段各次级断裂的全新世活动性特征,认为此次地震的发震断裂为鲜水河断裂带南东段的色拉哈-康定断裂,并初步判断该地震可能为一次强震的原地复发事件。同时,综合地表变形特征及震害特征等情况,认为此次康定地震没有出现具有构造意义的地表破裂,其造成的房屋震害与建筑物结构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防灾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胡朝忠,杨攀新,梁朋,苏鹏,熊仁伟[6](2015)在《2014年康定M_s6.3级地震发震断裂的古地震》一文中研究指出2014年11月22日四川康定发生Ms6.3级地震,综合震源机制解、余震分布、区域断裂展布及震前对区域断裂的野外详细调查研究,发现本次地震的发震断裂是鲜水河断裂带色拉哈段.但对色拉哈段的古地震背景还缺乏深入了解,依据遥感解译、野外考察、4个探槽的开挖、测年样品采集测试等古地震研究技术,综合研究表明:(1)鲜水河断裂带色拉哈段全新世以来发生过多次地表破裂型古地震事件,色拉哈段上最新一次地表破裂型古地震事件的发生时间为2027~2359 a BP,在本段上发生康定Ms6.3级地震或更强烈的地震事件丝毫不让人意外;(2)色拉哈段上全新世以来的古地震事件表现出明显的丛集期和平静期相间的特征,在6812~11316 a BP之间表现出明显的丛集特征,复发周期1000 a左右,而在6812 a BP以来仅在3840~4295和2027~2359 a BP之间发生两次古地震事件,复发间隔明显变长.(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5年23期)
徐正[7](2014)在《基于发震断裂位移的强震区区域地应力场演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龙门山断裂带活动断裂总体表现是以中央断裂的映秀-北川断裂为集中体现,其地震引起的断裂地表破裂带是结构最复杂和可见性位移最长的一次板块内部逆断层型地震;区域GPS位移研究表明汶川地震前孕震区附近地壳水平运动主要以近东西向运动为主,以及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的近场垂直形变速率表现为低速率的压性特征,揭示出断裂带均处于高度的“闭锁”状态;实测地应力资料显示,汶川大地震前后地震区域地应力大小和方向会发生变化,以及断裂带上、下盘地应力会有突变和不同的释放特征。基于以上认识,研究强震区地震前后断裂附近的地应力场分布特征和突变状态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为地震区工程建设和规划提供宏观上借鉴意义。本文从现场调研、区域工程地质现场勘查、区域构造环境资料收集整理以及地质过程机制分析,结合龙门山地区主断裂带上的地震位移变化状况、地震研究区域GPS位移特征以及地应力实测数据和分布特征。数值模拟的具体方法是根据龙门山区域实际地质结构为背景,在板块间错动加入一定厚度、宽度及倾角的软化实体单元模拟地震时断层活动过程;依据龙门山区域地震区GPS位移特征来建立实验研究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以实测数据为依据从数学方法上验证地质模型的合理性,建立符合区域地质实况的大地构造模式,对龙门山研究区地震前后地应力场分布特征和突变规律进行反演研究。并进一步对地应力突变的工程效应进行探索,引入接触面单元对断裂上、下盘在发震时逆冲走滑过程进行动态数值模拟,研究其地应力突变与释放特征,为地壳稳定性评价提供地应力场素材。获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以下六个方面:(1)龙门山研究区地震前后速度矢量方向有所改变,地震前整个研究区域的速度矢量总体上呈北东东到南东向;地震后整个研究区域的速度矢量总体转变为由扬子和巴颜喀拉两大板块分别以北西和南东的相向运动的趋势。研究区地震后对比地震前的区域位移矢量表现为自南向北沿龙门山断裂带有着右旋方向转变的运动。龙门山断裂带上地震前后最大主应力方向的变化具有分段性,地震前后其南段最大主应力方向改变角度约15度,中段最大主应力方向改变角度约50度,北段最大主应力方向改变角度约20度。整个龙门山区域是“Y”字形构造格局分布,位移矢量方向受其影响会发生变化。(2)根据龙门山断裂带主应力值大小分段性研究发现,地震前后其南段、中段及北段的应力作用强度大小有着明显的变化。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应力值南段高于中段,中段应力作用强度又相对于高于北段;地震后龙门山断裂带南、北两段应力值高于中段,而南北两段相比,南段应力作用强度又高于北段。(3)地震前出现局部剪应力集中区域,其中在汶川附近的西部区域最为明显,研究区域的剪切应变增量集中在川滇块体、龙门山断裂带中段和西南段;地震后剪应力分布较为均匀,其剪切应变比较对等平衡,研究区域的剪切应变增量扩散到了川滇块体、龙门山断裂带以及大部分扬子板块地区。随着地震能量的释放,地震后龙门山区域地应力差相对地震前是减小了的,区域的主应力值分布比较均匀也趋于平衡,有利于保持区域性的稳定性。地震后原来一直受挤压的刚性扬子板块震后有应力回弹的现象,局部表现为应力增高和应力集中。(4)通过地震前后研究区应力值变化规律,可以得出地震前断裂的上下盘的应力值呈现连续均匀变化;而地震后研究区上下盘沿中央断裂带分界线呈现不连续变化,也称为应力跳跃,这种应力突变与汶川地震破裂断层表现出明显的断层上盘效应有一定关系。对比地震前后应力状态发现,在龙门山中央断裂带下盘,最大主应力降幅较大,而断裂带上盘,最大主应力降幅很小,局部甚至有应力增大现象。显然,汶川地震后能量释放不彻底,沿中央断裂带上盘发生大量震级较高的余震,并且持续时间长,表明逆冲型地震后能量释放缓慢。从目前的应力水平看,中央断裂带下盘处于中等应力水平,断裂带上盘仍然处于较高的应力水平。(5)根据区域断层对其附近地应力的影响分析,我们发现地震前活动断裂附近地应力值大小随距断层距离的增大有着略微增大的趋势,各上、下盘总体表现比较平稳,这说明地震前研究区域块体整体性保持良好,地应力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连续性;地震后断裂附近地应力值变化情况较为明显,上盘表现为总体是下降,但是距离断裂带较为近的一定范围内应力值反而有升高现象,这与前人提出的特殊高地应力较为吻合。(6)从龙门山断裂带上、下盘的分段性研究发现,地震前各分段应力量值比较连续平稳;地震后上盘龙门山断裂带的北段应力量值略有升高、中段基本保持不变、南端有所下降,下盘表现为大部分区域是下降,在距离断裂带较近的范围内应力值有局部升高表现,稍远的范围内应力值下降,较远的范围内应力值又慢慢回升,与大区域的应力平均值较为接近。这也说明示断层对地应力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范围,在断层影响范围之外,地应力的量值水平逐渐趋于稳定。(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4-06-01)
苏卫卫[8](2014)在《非发震断裂控制滑坡分布规律及破坏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滑坡治理遇到的难题入手,首先统计分析了安康市岚皋县境内断裂带两侧的滑坡分布规律,后期对岚皋县白虎岩滑坡群的工程地质条件,滑坡的特征做了详细的调查,发现了火石庙滑坡变形破坏受到断裂带控制这一因素后,进一步对控制火石庙滑坡变形破坏的断裂带(白虎岩断裂带)进行了详细调查;通过详细的调查和钻探资料掌握了该处的地层、地形、构造等特征后,使用MIDAS/GTS数值模拟软件进行了边坡稳定的叁维模拟,采取基本坡面和基本坡面+断裂带这两种工况进行模拟,通过对模拟结果中斜坡变形量、最大主应力、最小主应力以及最大剪应力进行分析和总结后得出了断裂带控制斜坡变形破坏特征和机理。本文研究发现:(1)非发震断裂带附近滑坡分布规律:滑坡沿着断裂带两侧呈条带状分布,断裂带两侧滑坡分布具有明显的距离效应、端部效应、上下盘效应以及断裂相互作用效应;(2)断裂带影响斜坡稳定性,即断裂带经过处斜坡易于发生变形破坏;(3)断裂带通过时斜坡中地应力状态会在断裂带附近发生变化,主应力与剪应力均会发生不利于斜坡稳定的改变;(4)断裂带上斜坡发生变形破坏时会发生深层变形破坏;(5)断裂带处斜坡发生变形破坏时对断裂带上盘影响较下盘大,一般会带动断裂带上盘发生深层滑动,而断裂带下盘发生浅表层滑动。这些结果对断裂发育的基岩山区地质灾害调查,工程选址,以及断裂带附近滑坡、边坡的治理措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4-05-20)
洪海春,许汉刚,宋峰,章熙海,李国浩[9](2013)在《2013年芦山M_S7.0地震的地震地质灾害和发震断裂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2013年4月20日芦山MS7.0地震灾区大量地震地质灾害实地考察及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滑坡、崩塌、砂土液化、地裂缝、地表变形等地震地质灾害的分布及发育特点,探讨了地震地质灾害与发震断裂之间的关系.极震区和重灾区的崩塌和滑坡特别严重,是地震巨大破坏作用的外在表现形式;砂土液化点较少,分布范围和规模有限;地裂缝和地表变形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地震地表破裂带.根据极震区和重灾区地震地质灾害的分布和发育特点,认为芦山地震最有可能的发震断裂为龙门山前山断裂的双石—大川断裂,也有可能是龙门山山前隐伏断裂的大邑断裂,还有可能是双石—大川断裂与大邑断裂两者共同触发的结果.(本文来源于《地震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应丹琳,李忠权,曾庆,李志军,万双双[10](2013)在《“4·20”芦山地震与“5·12”汶川地震发震断裂初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的7.0级地震,是继"5.12"汶川地震之后相隔约5年发生的又一次强震。作者在收集了遥感、DEM、地面地质及芦山震区人工地震剖面基础上,对网上公布的芦山地震震中数据、地震机制解、余震分布数据和地震的地表破裂情况进行了分析,初步推断引发芦山地震的断裂是盆地内西南侧地腹隐伏断裂或新生断裂。将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进行了综合对比,认为2次地震均属构造地震,从构造动力学角度分析均与印度板块向北挤压碰撞有关;但2次地震发震断裂和发震构造单元特征是不同的,应属2次独立地震。(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3期)
发震断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长期以来,对1501年朝邑7.0级地震发震构造鲜有研究。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在震中朝邑北部发现一系列北东向地形陡坎,同时,穿过这些陡坎的浅层地震资料显示出地表下存在数条北东向断裂,与地表陡坎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由此初步推断,朝邑地震发震断裂走向为北东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发震断裂论文参考文献
[1].李忠权,韩倩,芦建文,龙伟,丁啸.九寨沟地震发震区周边构造特征及发震断裂[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2].李高阳,李陈侠,李晓妮.1501年渭南朝邑7.0级地震发震断裂初探[J].华南地震.2018
[3].纪星星,罗祎浩,郝婧,梁操.贵州省威宁地区地震分布与发震断裂探讨[J].贵州科学.2018
[4].李天斌,徐正,王瑞兴.基于发震断裂位移的汶川地震区地应力场突变特征反演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16
[5].颜丙雷,李勇,贾召亮,邵崇建,颜照坤.康定M_s6.3地震发震断裂与震害特征[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6
[6].胡朝忠,杨攀新,梁朋,苏鹏,熊仁伟.2014年康定M_s6.3级地震发震断裂的古地震[J].科学通报.2015
[7].徐正.基于发震断裂位移的强震区区域地应力场演化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4
[8].苏卫卫.非发震断裂控制滑坡分布规律及破坏特征研究[D].长安大学.2014
[9].洪海春,许汉刚,宋峰,章熙海,李国浩.2013年芦山M_S7.0地震的地震地质灾害和发震断裂探讨[J].地震学报.2013
[10].应丹琳,李忠权,曾庆,李志军,万双双.“4·20”芦山地震与“5·12”汶川地震发震断裂初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