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球面砂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弧形金刚石砂轮,螺旋插补修整,误差补偿,非球面磨削
球面砂轮论文文献综述
朱家豪[1](2019)在《弧形金刚石砂轮精密修整与非球面磨削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学玻璃和碳化硅等硬脆材料由于具有硬度高、化学稳定性好、热膨胀系数低等优点,广泛地应用于非球面透镜等光学器件。先进光学系统对硬脆材料的非球面加工提出了更高的面形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非球面磨削常使用弧形截面金刚石砂轮,其圆弧廓形精度直接影响非球面磨削精度,因此,弧形金刚石砂轮的高精度修整技术对于非球面的高效精密磨削至关重要。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弧形金刚石砂轮高效精密修整与误差补偿新方法,结合磨削误差补偿和氧化铈浆料辅助磨削方法,实现了 BK7光学玻璃椭球面的精密磨削。本文首先针对树脂结合剂弧形金刚石砂轮,提出了一种螺旋插补精密修整方法。建立了砂轮与修整滚轮的几何关系模型,通过改变修整参数可以实现任意圆弧半径砂轮的精密修整。分析了修整过程中存在的Z轴对刀误差、Y轴对刀误差以及修整轮半径测量误差对修整后砂轮圆弧廓形偏差的影响规律,建立了误差的数学预测模型,基于该模型,提出了螺旋插补修整法的误差补偿方案,即利用修整后砂轮圆弧廓形偏差曲线,通过数据拟合计算出修整过程中存在的误差值,并对叁种误差逐一进行补偿。经过误差补偿,修整后砂轮圆弧廓形偏差P-V值由19μm降低到5 μm,并同时实现了砂轮的修锐。使用廓形误差修整后的弧形金刚石砂轮进行椭球面BK7玻璃的精密磨削,玻璃YZ投影面内的椭圆形状偏差P-V值由15 μm降低到5μm,磨削精度提高了 66%。根据所使用的光栅状扫描磨削方式的特点,分别在YZ和XY两个投影面内分析BK7玻璃椭球面的磨削误差源,发现影响XY投影面内玻璃截面形状精度的误差主要是砂轮半径测量误差与砂轮半径磨损误差。建立了砂轮半径测量误差的数学预测模型并进行了验证,并通过磨削实验得到了砂轮半径磨损量与累计磨削深度的关系。基于误差分析提出了磨削误差补偿方案,对上述两误差逐一进行补偿,玻璃截面形状偏差P-V值由4μm降低到2μm,有效地提高了磨削精度。为进一步提高精密磨削的工件表面质量,本文提出了氧化铈浆料辅助磨削方法。通过平面BK7玻璃的磨削实验,研究了氧化铈粒度、质量分数对磨削力、磨削后表面质量以及砂轮磨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氧化铈浆料辅助磨削能够有效降低表面粗糙度和裂纹损伤,获得更好的表面质量,同时氧化铈浆料能够降低砂轮磨损速度。使用氧化铈浆料进行辅助磨削,椭球面BK7玻璃表面粗糙度能够达到10 nm。(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14)
陈冰,罗良,焦浩文,李时春,邓朝晖[2](2018)在《非球面磨削过程中圆弧形砂轮的磨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砂轮磨损会严重影响非球面磨削质量的问题,基于非球面磨削的运动方式,解析了非球面磨削过程中的材料去除体积和砂轮磨损体积公式,并结合砂轮磨损实验,探究非球面磨削用圆弧形金刚石砂轮的磨损规律。结果表明:圆弧形金刚石砂轮在磨削非球面过程中由于磨损会导致其径向尺寸减小,在砂轮失效前其直径变化主要存在3个阶段:即直径快速变化阶段、缓慢变化阶段和微量变化阶段。圆弧形砂轮表面的结构特性,使得砂轮圆弧顶端的结合剂对顶端区域的磨粒把持力要低于其他磨粒的,导致该区域的磨粒和结合剂被快速磨损,直至圆弧形金刚石砂轮的几何结构不再影响其结合剂对磨粒的把持力,此后其磨损过程与平面金刚石砂轮磨损类似。(本文来源于《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期刊2018年05期)
陈冰,胡红禄,钟一星,李时春,邓朝晖[3](2017)在《非球面垂直磨削法的砂轮误差分析与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垂直磨削法中砂轮误差对超精密磨削非球面加工质量的影响,通过对多种砂轮误差的逐一理论分析,阐述了各种砂轮误差对非球面磨削加工质量的影响状况,并对部分砂轮误差进行校正和补偿,以提高磨削加工质量。最后,通过非球面磨削加工实验验证了砂轮误差补偿的正确性。该研究为非球面超精密磨削加工中砂轮误差的补偿提供技术参考。(本文来源于《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期刊2017年05期)
刘立飞[4](2015)在《SiC陶瓷非球面磨削砂轮磨损及其对面形误差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SiC陶瓷具有硬度高、耐磨损、热膨胀系数小、耐化学腐蚀、比刚度高以及稳定性好等材料特性,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卫星、航空航天、先进武器、空间望远镜等领域,对大口径SiC陶瓷光学元件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金刚石砂轮磨削仍是SiC陶瓷主要加工手段,但由于SiC陶瓷的高硬度和高耐磨性,在大口径非球面磨削过程中,砂轮磨损严重、磨削效率低、磨削表面/亚表面质量差以及非球面磨削时面形误差大等成为制约SiC陶瓷非球面应用的关键因素。因此,研究砂轮磨损对SiC陶瓷磨削特性及对大口径SiC陶瓷非球面磨削面形误差的影响,对提高SiC陶瓷非球面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针对大口径SiC陶瓷非球面磨削过程中砂轮磨损严重的问题,从增大砂轮有效使用率、减小砂轮磨损方面分析了不同磨削方式下金刚石砂轮磨削SiC陶瓷时的轨迹特性,以及现有几种非球面磨削方式在减小砂轮磨损、提高非球面磨削面形误差方面的优缺点,选择了可以明显增大砂轮有效使用率的平行法磨削作为SiC陶瓷非球面磨削方式。以非球面磨削表面残余高度为依据,以最大化砂轮有效使用率为目的,给出了砂轮形状尺寸及磨削时砂轮倾斜角度的选择范围,确定了以等材料去除率去除和等残余高度去除相结合的方式对SiC陶瓷非球面磨削过程进行有效控制。根据SiC陶瓷高硬度的物理特性选择了金刚石砂轮进行磨削实验;通过对比分析SiC陶瓷和玻璃磨削过程中磨削力、磨削力比情况,发现SiC陶瓷具有更高的难加工性,且砂轮磨损比较明显,因此,首先基于金刚石颗粒刻划实验,分析了单颗金刚石磨粒持续刻划SiC陶瓷时磨削力、刻划沟槽宽度和深度、表面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当刻划距离达到1800mm时金刚石颗粒严重破碎失去磨削能力。进而通过金属结合剂金刚石砂轮磨损实验,研究了砂轮磨损对SiC陶瓷磨削力及磨削质量的影响,得到在砂轮磨损过程中SiC陶瓷材料磨削去除特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砂轮稳定磨削阶段金属结合剂金刚石砂轮磨削SiC陶瓷的体积磨削比回归模型,为后续建立砂轮磨损对SiC陶瓷非球面磨削面形误差影响模型提供实验依据。以SiC陶瓷磨削过程中的体积磨削比为桥梁,建立了砂轮磨损对SiC陶瓷非球面磨削面形误差的影响模型,通过SiC陶瓷非球面平行法磨削实验,验证了砂轮瞬时径向磨损量模型和非球面磨削面形误差模型的理论值与实验值的误差低于20%。以SiC陶瓷非球面磨削过程中砂轮瞬时径向磨损量为依据,建立了SiC陶瓷非球面磨削面形误差预补偿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及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多次砂轮磨损预补偿迭代,理论上可以大幅度消除砂轮磨损产生的SiC陶瓷非球面磨削面形误差。(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5-12-01)
周旭光,阎秋生,孔令叶,朱光力[5](2015)在《砂轮几何参数对非球面轨迹包络磨削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非球面轨迹包络磨削过程中砂轮磨损而影响加工质量的问题,根据非球面轨迹包络磨削成形原理,分析了轴对称非球面、非轴对称非球面加工中盘形砂轮的几何参数对轨迹包络磨削加工过程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盘形砂轮圆弧截面的圆弧直径、砂轮宽度、砂轮直径等几何参数将直接影响到参与磨削的砂轮磨粒的数量。合理选择盘形砂轮的几何参数,可以有效地增加参与磨削的砂轮磨粒数量,从而减少盘形砂轮的磨损,这对于提高非球面轨迹包络磨削加工精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工具技术》期刊2015年08期)
柯晓龙,林晓辉,王健,王春锦[6](2015)在《圆弧砂轮修整评价及非球面磨削误差补偿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杯形砂轮修整器对圆弧砂轮进行修整,并采用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实现对圆弧砂轮的测量,提出将修整后圆弧砂轮的圆跳动误差值与圆弧半径误差值网格化后用于评价修整效果。根据磨削加工原理,计算匹配的修整测量参数并利用修整误差进行补偿加工。修整实验表明,杯形砂轮修整方式是一种理想的修整方式,对比传统的磨削加工,修整误差的补偿加工效果明显,两次补偿加工后的面形误差分别减小了36.5%和28.1%。(本文来源于《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2015年04期)
周旭光,阎秋生[7](2014)在《轴对称非球面轨迹包络磨削中砂轮对刀误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硬脆材料的轴对称非球面光学零件所具有的回转曲面,既需要达到很低的表面粗糙度值又要有很高的几何形状精度,采用轨迹包络磨削加工是达到其精度要求的重要工艺方法。轨迹包络磨削过程中,砂轮的对刀误差是影响轴对称非球面形状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建立砂轮的对刀误差数学模型,推导出轨迹包络磨削轴对称回转非球面过程中出现对刀误差时的磨削轨迹曲线方程,并分析了x方向存在、y方向存在、x和y方向同时存在对刀误差对轴对称回转非球面的曲面形状精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砂轮的对刀误差将影响轴对称回转非球面的母线的形状和位置。(本文来源于《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期刊2014年06期)
邱洋[8](2014)在《大口径非球面磨削用金刚石圆弧砂轮修整与检测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空间科技的发展与应用越来越广泛,对空间光学装置及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SiC以其良好的物理性能和优越的工艺性能逐渐被作为空间反射镜材料加以应用。使用金刚石圆弧砂轮对于大口径非球面SiC镜面进行磨削加工时,巨大的磨损量将导致砂轮圆弧半径和锋锐度的变化,无法满足SiC镜面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因此确定金刚石圆弧砂轮的修锐、整形和对砂轮半径及圆弧廓形的检测方法对提高大口径非球面SiC镜面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对金刚石圆弧砂轮修整与检测的要求研制了金属基金刚石圆弧砂轮电火花修整与电涡流检测装置。根据装置的结构特点研究了电涡流传感器对圆弧砂轮半径及圆弧廓形的检测方法,分析了各个频率参数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合理确定了各个频率参数的取值。为后续的试验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对装置中杯型修整电极作用下圆弧砂轮生成的廓形、生成廓形与理想廓形的误差以及检测探头与砂轮圆弧面非等间距检测时的间距进行建模,对所建模型进行仿真,研究修整后圆弧砂轮的廓形曲线及检测探头与砂轮圆弧面非等间距时的间距补偿曲线,并通过修整与检测试验对模型进行验证。进行圆弧砂轮电火花修整与电涡流检测试验,分析了电火花修整参数对检测结果和圆弧砂轮半径修整速率的影响。研究了峰值电压、脉冲频率、占空比及工作液对检测结果和半径修整速率的影响,为圆弧砂轮在线修整与检测技术的实现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4-07-01)
赵景周,张浩,王宗根,李朔,李富民[9](2014)在《球面磨床砂轮修正器曲率测量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球面磨床砂轮修整器曲率测量器的开发设计方法。将其用于球面磨床加工球面中可更科学、更方便、更合理地调试机床,从而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师》期刊2014年03期)
黄文雄[10](2013)在《成形磨削推力、角接触关节轴承外圈内球面的加工形态、加工角度及砂轮尺寸的参数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推力、角接触关节轴承外圈内球面成形磨削过程中套圈的加工形态和加工角度进行分析,认为砂轮中心轴线相对工件的中心轴线旋转一定角度的加工形态才是合理的加工形态,最佳的加工角度应使套圈所受的扭矩为零,并据此确定砂轮的尺寸参数,能有效地提高砂轮的利用率。(本文来源于《硅谷》期刊2013年14期)
球面砂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砂轮磨损会严重影响非球面磨削质量的问题,基于非球面磨削的运动方式,解析了非球面磨削过程中的材料去除体积和砂轮磨损体积公式,并结合砂轮磨损实验,探究非球面磨削用圆弧形金刚石砂轮的磨损规律。结果表明:圆弧形金刚石砂轮在磨削非球面过程中由于磨损会导致其径向尺寸减小,在砂轮失效前其直径变化主要存在3个阶段:即直径快速变化阶段、缓慢变化阶段和微量变化阶段。圆弧形砂轮表面的结构特性,使得砂轮圆弧顶端的结合剂对顶端区域的磨粒把持力要低于其他磨粒的,导致该区域的磨粒和结合剂被快速磨损,直至圆弧形金刚石砂轮的几何结构不再影响其结合剂对磨粒的把持力,此后其磨损过程与平面金刚石砂轮磨损类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球面砂轮论文参考文献
[1].朱家豪.弧形金刚石砂轮精密修整与非球面磨削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9
[2].陈冰,罗良,焦浩文,李时春,邓朝晖.非球面磨削过程中圆弧形砂轮的磨损分析[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18
[3].陈冰,胡红禄,钟一星,李时春,邓朝晖.非球面垂直磨削法的砂轮误差分析与实验研究[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17
[4].刘立飞.SiC陶瓷非球面磨削砂轮磨损及其对面形误差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
[5].周旭光,阎秋生,孔令叶,朱光力.砂轮几何参数对非球面轨迹包络磨削的影响研究[J].工具技术.2015
[6].柯晓龙,林晓辉,王健,王春锦.圆弧砂轮修整评价及非球面磨削误差补偿技术[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5
[7].周旭光,阎秋生.轴对称非球面轨迹包络磨削中砂轮对刀误差分析[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14
[8].邱洋.大口径非球面磨削用金刚石圆弧砂轮修整与检测技术[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9].赵景周,张浩,王宗根,李朔,李富民.球面磨床砂轮修正器曲率测量器[J].机械工程师.2014
[10].黄文雄.成形磨削推力、角接触关节轴承外圈内球面的加工形态、加工角度及砂轮尺寸的参数选择[J].硅谷.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