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利动机论文-王硕,杜兰英,余宜珂

自利动机论文-王硕,杜兰英,余宜珂

导读:本文包含了自利动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税收优惠,自利性动机,慈善捐赠

自利动机论文文献综述

王硕,杜兰英,余宜珂[1](2019)在《税收对企业自利性动机下慈善捐赠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自利性动机下,运用数学模型仿真分析的结果是:企业慈善捐赠与捐赠收益率正相关,企业对捐赠收益的预判是其作出慈善捐赠投入决策的决定因素;企业所得税税率的降低会增加企业捐赠投入;企业慈善捐赠税前扣除会激励企业增加捐赠投入,并且会强化企业捐赠收益率与企业捐赠意愿的正相关关系。因此,政府应适时出台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的相关政策,进一步优化企业慈善捐赠税前扣除及配套政策,完善非货币慈善捐赠税收优惠政策。(本文来源于《税务研究》期刊2019年07期)

齐兴[2](2019)在《机构投资者自利动机引发对询价制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新股发行定价引入询价制,并历经叁次大的改革,积极推动了市场决定股价的机理。但是询价过程中,机构投资者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其自利动机引发的机会主义行为尤为严重,严重损害了股票交易过程中其他利益相关方(发行方和个体投资者等)的利益,对资本市场的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本文正是基于对询价过程中,机构投资者的自利动机而对询价制展开思考。(本文来源于《中外企业家》期刊2019年03期)

李香[3](2018)在《CEO风险偏好、自利动机与财务重述》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06年财政部对财务重述相关准则进行重新修订、完善以来,资本市场中财务重述现象并未得到有效遏制。据相关统计,国内外财务重述范围不断扩大,从主板扩展到中小板、创业板,频率也逐年递增。相比于A股上市公司,中小板上市公司规模较小,CEO对公司经营决策影响更为显着,再加上我国相关的法律约束力度有限,因此,中小板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现象更为严重,带来的不良后果不容忽视。上市时间为2012年之前的中小板上市公司中发生财务重述的公司数占上市公司总数的39.12%,其中2015年财务重述频率最高,达到了98次,占比高达23.22%,数量之大令人惊愕、深思。上市公司非正常性财务重述行为严重影响了财务信息的质量,打击了投资者的积极性,损害了资本市场的有效性。相比于西方国家的财务重述,我国的财务重述更多是由管理层利己主义行为引起的。因此,为了有效降低中小板上市公司财务重述发生的概率,缓减资本市场无效的现状,本文基于CEO视角,实证研究了CEO风险偏好、自利动机对财务重述的影响。文章研究结论对于中小板上市公司通过完善CEO选用制度,改进激励制度、优化股权安排等方式实现有效降低财务重述率的目标,从而缓减资本市场弱有效性的现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取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2012-2016年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选取CEO股权激励、持股比例、薪酬激励作为CEO自利动机的衡量指标,实证检验了CEO风险偏好、自利动机对财务重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对以上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高阶梯队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报酬契约理论等理论分析,提出本文CEO风险偏好、自利动机与财务财务重述之间相关研究假设,运用logit多元回归,得出以下实证结果:首先,风险偏好度越高的CEO所在的企业越容易发生财务重述;对CEO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更容易进行财务重述行为;CEO持股比例与企业财务重述行为呈U型关系,当持股比例在较低水平时,随着持股比例的增加,企业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降低,但一旦CEO持股比例达到较高水平时,持股比例上升则会促进企业财务重述的发生;CEO薪酬激励会抑制财务重述的发生,即薪酬激励越高的CEO所在的企业发生财务重述的概率越低。其次,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会对以上关系产生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其会反向调节CEO风险偏好、CEO股权激励、CEO持股比例与财务重述的关系,而对CEO薪酬与财务重述的关系起正向调节的作用。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为:(1)研究视角创新。现有文献关于高管特征对财务重述的影响集中于高管团队层面的背景特征研究,而本文基于CEO个人视角,探讨CEO风险偏好、自利动机对财务重述的影响。(2)研究内容创新。现有学者研究成果集中于主板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现象,而当前中小板上市公司财务重述问题更为棘手。因此,本文以沪深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此外,现有文献鲜有探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企业财务重述的影响,而本文考察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这一非财务信息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相关领域对该问题研究的空白。(本文来源于《山西财经大学》期刊2018-06-10)

叶冯艳[4](2018)在《市场化程度、管理层自利动机与费用粘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费用粘性是近年来逐渐受到学者们关注的重要公司问题。在企业的运营管理中,费用的管理举足轻重,因此对费用的评价显得异常重要。目前学术界已有越来越多的文献关注费用粘性现象以及影响费用粘性的多种因素,比如产权性质、代理问题和高管薪酬等。早期国外学者通过研究发现,管理层帝国主义构建的自利动机与费用粘性呈现正相关关系,而随后另有学者对此结论提出质疑,因为其研究结果表明此结论并不适用于所有国家,那么对于我国上市公司而言,管理层自利动机是否也对费用粘性产生了重要作用,这是有待考究的。此外,市场化进程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课题,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行到现在,各地区要素市场得到逐渐发展,但目前各地区的要素市场发育程度仍然不一,市场化程度差异较大,因此,研究市场化程度给费用粘性带来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我国上市公司费用粘性的产生及特征,以及我国市场化改革的经济结果。本文以2011-2016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采用2003年Anderson等人提出的经典Change模型进行回归,来验证管理层自利动机与费用粘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市场化程度的高低对管理层自利动机与费用粘性之间的关系会产生什么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我国上市公司在收入减少时费用的边际下降量低于收入增长时费用的边际增加量,证明费用粘性的存在;第二,在考虑管理层自利动机的情况下,费用在营业收入减少时的边际减少量比不考虑管理层自利行为情况下的边际减少量还要小,说明管理层自利动机对费用粘性起着正向增强的作用;第叁,关于管理层自利动机对费用粘性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影响存在着显着差异,其对市场化程度低地区的公司费用粘性的影响要大于对市场化程度高的相关公司的影响。以上研究结果给我们带来了如下几点研究启示:第一,由于管理层的自利动机能显着增加费用粘性的程度,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公司治理机制,不断完善公司治理水平,从监督管理、激励体制入手,创造一个管理层与企业目标一致的氛围,缓解管理层自利动机给费用粘性带来的加强作用;第二,认识和评估费用粘性需要考虑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越是处于市场化程度低地区的公司就越应该重视对管理层自利动机行为的管控,尽可能地实现资源的灵活调整,降低费用粘性,才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第叁,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费用粘性的整体水平较低,从侧面反映了市场化改革有助于促进我国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期刊2018-05-13)

陈诗思[5](2017)在《薪酬外部不公平性、产权性质与现金持有自利动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取我国A股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2011年至2015年的数据,分析了薪酬外部不公平性对高管现金持有自利动机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产权性质对薪酬外部不公平性与现金持有量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正向额外薪酬没有显着降低管理层自立性现金持有量,但是在国有企业中负向额外薪酬却会增加高管现金持有自利动机。(本文来源于《财会通讯》期刊2017年36期)

马林芳[6](2016)在《高管变更对费用粘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费用粘性意味着成本费用的边际变化率要受到业务量变动方向的影响。而传统的成本性态理论则认为在线性相关关系的前提下,业务量的变动方向不会干扰到成本费用的边际变动。显然成本性态中所暗含的变动规律与费用粘性的概念有所出入。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费用粘性在企业实践中是普遍存在的,这也恰恰说明了在经济运行日趋复杂化的情况下,过于简单和理想化的成本性态模型已经不能解释费用的变化规律。针对费用粘性的成因,委托代理理论是当前比较流行的解释,该理论认为股东与管理层间代理冲突的存在会导致管理层在调整成本费用项目时出现自利行为,费用的粘性行为由此出现。由此可以看出营业收入不是费用变化的唯一影响因素,管理层决策同样会对费用变化有所影响,尤其是管理层在自利动机下所做的决策。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高管变更的现象屡见不鲜,高管变更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一直是实务界和学术界所关注的焦点。特别是考虑到在两权分离的背景下,委托代理问题催生了管理层自利行为的出现,而管理层的自利行为会影响到企业的费用粘性水平。结合高管变更期间来考察高管自利行为对费用粘性水平的影响,之前的大多数研究都表明在高管变更当年,继任高管存在显着地调增企业成本费用水平的行为,以为下一期调减企业的成本费用水平,进而调增企业的利润水平做好秘密储备,以美化上任后第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经营业绩,展示自身的经营才华,树立良好的声誉。显然这种做法会增加企业当期的成本费用,导致费用粘性水平的增加,相应地有助于降低下一期的成本费用,导致费用粘性水平的下降。因而本文预期高管变更会带来变更期间企业费用粘性水平的变化。此外,前任高管的离职原因是什么,去向何处?不同的高管变更原因是否会对费用粘性水平产生不同的影响?以及继任高管的来源——内部选拔或外部选聘这两种途径,对费用粘性水平的影响是否又会有所不同?为此,本文还区分了不同高管变更原因和继任高管来源,分别从强制性高管变更与非强制性高管变更、内部继任者与外部继任者等方面来考察其对费用粘性水平所产生的不同影响。本文以我国2009年-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论证出本文所要验证的四大假设,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主要得出以下几方面的研究结论:第一、为了控制企业之间费用粘性水平本身固有的差异,本文采用配对的研究方法验证了在高管变更当年,发生高管变更的企业的费用粘性水平显着高于未发生高管变更的企业。在高管变更后一年,发生高管变更的企业的费用粘性水平显着低于未发生高管变更的企业。并且在稳健性检验部分,本文发现在高管变更后的第二年,高管变更对费用粘性水平已经不存在显着性的影响,说明高管变更对费用粘性水平的影响很可能是一种出于自利动机的短视化行为。第二,发生强制性高管变更的企业费用粘性水平要显着高于发生非强制性高管变更的企业。第叁、当继任高管来源于企业外部时的费用粘性水平要显着高于继任高管来源于企业内部时的费用粘性水平。此外,本文还通过附加检验说明当高管变更原因为工作调动时,高管变更对费用粘性的影响并不显着,这从侧面说明了具体分析考察某种高管变更原因对费用粘性影响的必要性,但是由于受到目前可获得数据的限制,本文只是采用附加检验的形式进行了初步分析。总体来说,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从管理层自利动机的角度,区分了高管变更原因、继任者来源来详细分析高管变更对费用粘性水平的影响,该研究结果有助于企业考察在高管变更过程中继任高管是否存在调控企业成本费用水平的自利行为,对企业完善高管人员的业绩评价体系,建立有效的治理机制有所启发,防止企业的成本费用水平偏离最优配置,进而有效地控制企业的成本费用水平。(本文来源于《东北财经大学》期刊2016-12-01)

高文超[7](2016)在《公司混合并购中的经理人自利动机及其法律约束》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合并购作为多元化经营的重要手段受到公司青睐,但众多实证数据显示其并未实现公司业绩的提升,发起并购的公司的股东也没有获得显着的股票溢价收入。而经理人规避雇佣风险理论的提出却为推动混合并购的合理解释。因而,对于经理人出于规避自身风险发起混合并购的不当动机应当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包括股东会约束、董事会监督以及经理人市场等多元途径。(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7期)

谢晓鸽[8](2016)在《论“斯密问题”中的自利动机和利他动机》一文中研究指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讲到的"经济人"是自利的,以最大化自己的利益为目标,而他在《道德情操论》中则认为人必须具备同情心,要关心别人的利益,是利他的,"经济人"与"道德人"之间的矛盾成为了一个"斯密难题"。文章认为经济学分析的人是生活在具体时代中的,分析人是不能够脱离其所处的经济环境,并且人的本性也是由具体的经济环境所决定的。换句话说,利己动机和利他动机是内生性的,是人们在参与经济活动过程中自发形成的,而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进行行为决策的动机会由利己主义向利他主义转变。(本文来源于《中国市场》期刊2016年20期)

张涛,袁翠娟[9](2015)在《上市公司经理人自利动机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经理人自利动机近年来一直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关注,公司经理人自利行为对企业各个方面都会产生影响,因此上市公司经理人自利动机对经营绩效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以及影响如何将是国内外公司理财领域研究的前沿热门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2011-2013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A股的样本数据为样本,研究了在不同的经营绩效水平下,经理人自利动机对其经营绩效会产生的不同影响。(本文来源于《经济与管理评论》期刊2015年05期)

杨洁,陈茜,胥朝阳[10](2015)在《企业羊群投资行为来自管理者自利性动机吗?——基于国有金字塔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2004年-2010年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国有企业控制层级的增加是否会增加管理者的自利性风险,并导致其采取更多的羊群投资决策。结果表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中存在明显的羊群投资行为,这一行为主要来自国有股东控制的金字塔结构上市公司,随着金字塔层级的增加,企业羊群投资行为也显着增加。在金字塔结构的国有上市公司中,随着控制链条的延长,所有者缺位下的经理人代理风险也随之增加,导致其采取了更多的羊群投资行为。这一研究不仅支持公司羊群投资决策来自管理者自利行为的假设,还使研究者认识到,在市场机制尚未完全约束经理人代理行为之前,给国有企业设置更多的控制层级,反而会增加代理风险,扭曲投资效率。(本文来源于《财会通讯》期刊2015年09期)

自利动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新股发行定价引入询价制,并历经叁次大的改革,积极推动了市场决定股价的机理。但是询价过程中,机构投资者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其自利动机引发的机会主义行为尤为严重,严重损害了股票交易过程中其他利益相关方(发行方和个体投资者等)的利益,对资本市场的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本文正是基于对询价过程中,机构投资者的自利动机而对询价制展开思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利动机论文参考文献

[1].王硕,杜兰英,余宜珂.税收对企业自利性动机下慈善捐赠的影响分析[J].税务研究.2019

[2].齐兴.机构投资者自利动机引发对询价制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9

[3].李香.CEO风险偏好、自利动机与财务重述[D].山西财经大学.2018

[4].叶冯艳.市场化程度、管理层自利动机与费用粘性[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8

[5].陈诗思.薪酬外部不公平性、产权性质与现金持有自利动机[J].财会通讯.2017

[6].马林芳.高管变更对费用粘性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6

[7].高文超.公司混合并购中的经理人自利动机及其法律约束[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8].谢晓鸽.论“斯密问题”中的自利动机和利他动机[J].中国市场.2016

[9].张涛,袁翠娟.上市公司经理人自利动机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5

[10].杨洁,陈茜,胥朝阳.企业羊群投资行为来自管理者自利性动机吗?——基于国有金字塔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5

标签:;  ;  ;  

自利动机论文-王硕,杜兰英,余宜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