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阻杆论文-赵振军,冉景洪,尤天庆,许彦昭

减阻杆论文-赵振军,冉景洪,尤天庆,许彦昭

导读:本文包含了减阻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钝头飞行器,非线性气动弹性,减阻杆,间隙非线性

减阻杆论文文献综述

赵振军,冉景洪,尤天庆,许彦昭[1](2018)在《含间隙减阻杆非线性气动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减小钝头飞行器超声速飞行的阻力,在整流罩顶端安装多节可伸缩的减阻杆,节间的间隙会引起非线性,对飞行器气动弹性特性产生影响。本文针对含间隙减阻杆的气动弹性问题,提出了非线性结构建模和气动弹性分析方法,利用梁单元和非线性弹簧模拟减阻杆,利用模态综合法建立飞行器系统结构动力学模型,通过计算结构动力学与计算流体动力学耦合求解,获得减阻杆的动力学响应,并进行阻尼辨识,判断系统的气动弹性稳定性。针对不考虑间隙情况研究了不同马赫数不同攻角的减阻杆气动弹性稳定性。针对稳定裕度较小的工况,分析了减阻杆节间间隙对气动弹性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间隙的存在可能削弱气动弹性稳定性,控制间隙尺寸有利于提高气动弹性设计可靠性。(本文来源于《强度与环境》期刊2018年05期)

薛原,符松[2](2015)在《钝头火箭减阻杆减阻机理研究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超音速钝头火箭—减阻杆系统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减阻杆对整个系统阻力的影响,并讨论了其减阻机理。研究围绕马赫数0.8—7.0,攻角0°一8°范围的不同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本文来源于《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08-16)

彭磊,王栋,许朋,卓长飞[3](2015)在《带减阻杆的高超声速弹丸气动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带减阻杆的高超声速弹丸气动特性,基于高精度高分辨率的KFVS气体动力学格式、k-ωSST两方程湍流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求解叁维Navier-Stokes方程,并对数值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对带减阻杆的高超声速弹丸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高精度高分辨率的KFVS气体动力学格式发展的数值方法可信度较高,能用于弹丸气动特性数值计算;在减阻杆长度一定条件下,随着马赫数的增大,减阻率将提高;在一定的减阻杆长度、马赫数下,随着攻角的增大,全弹总阻力系数、升力系数、俯仰力矩系数将增加;减阻杆基本不会影响弹丸的升力和俯仰力矩。研究结果为高超声速弹丸工程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5年09期)

马宇,刘晓伟,冯家波,熊红亮,欧平[4](2014)在《高超声速带减阻杆钝头体绕流非定常现象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带减阻钝物体绕流有很强的非定常流动特征,给飞行器减阻和头部热防护都带来了不利影响,为探索这一周期性非定常流动的演变规律及其对飞行器阻力的影响,文中利用Fluent软件对高超声速下的这一现象进行了数值计算模拟研究,针对流动周期的3个不同阶段:坍缩阶段、膨胀阶段和抑制阶段,分别进行了流场结构和流动机理的详细论述,另外还与飞行器模型的阻力曲线相对应,得到了流场结构变化的不同阶段与阻力曲线间的对应关系。(本文来源于《弹箭与制导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涂伟,金东海[5](2014)在《导弹减阻杆减阻的数值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导弹有效载荷和射程之间的矛盾,减小导弹阻力是个有效途径。通过在导弹头部安装减阻杆装置来达到设计目的,从理论上分析了在超音速飞行时导弹减阻杆的流场特征,给出了导弹减阻杆减阻机理,并借助CFD计算软件FLUENT,通过求解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组,采用Roe-FDS格式对方程进行空间离散,并选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对导弹减阻杆流场进行数值仿真。仿真结果显示,减阻杆能够改变导弹头部流场形态,显着减小导弹头部阻力。同时文中对比了美国ISL实验室的部分风洞实验数据,对比结果显示数值仿真结果良好,减阻杆装置可以达到设计目的。(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14年04期)

冉景洪,刘子强,胡静,赵振军,权晓波[6](2014)在《减阻杆气动阻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模态数据和准定常理论,建立了减阻盘--杆--后体这一弹性结构的气动阻尼分析方法;通过刚性模型的动导数风洞试验获得气动阻尼以验证方法可靠性后,计算分析了减阻杆结构在指定工况的气动阻尼特性.结果表明:所建方法可用于减阻杆系统的气动阻尼计算;计算工况的气动阻尼值均为正值,对减阻杆系统的振动起抑制作用;存在产生负气动阻尼的影响因素,各项因素对气动阻尼影响的量值有所不同,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力学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姜维[7](2012)在《高超声速飞行器减阻杆气动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钝头飞行器高超声速飞行产生强烈的头部弓形激波,形成高温高压的区域,高压区域的存在将使弹体产生很大的阻力。减阻杆是实际工程应用中减小钝头飞行器气动阻力与热载荷的有效措施。但是减阻杆设计与应用也遇到了一些现实的问题;获得最优减阻率的条件苛刻、非定常流动诱发非定常载荷脉动,这对结构设计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高超声速风洞试验测量与分析减阻杆流动的流动结构、减阻机理、减阻规律与敏感性参数;基于N-S方程叁维非定常计算,研究减阻杆分离流动与激波/边界层干扰的非定常气动特性。本文工作获得如下研究结论:1、常规高超声速风洞试验(Ma=5)测量与分析表明,减阻杆气动减阻的基本原理是减阻杆引起钝体端头脱体弓形激波流场结构的重构与斜激波化,重构流场结构对减阻杆长度、顶盘直径乃至来流攻角都较为敏感,因此减阻的效果与这些参数密切相关。2、在小攻角区域,减阻杆越长、顶端圆盘越大,减阻效果越明显;但随减阻杆长度和顶盘半径等物形参数的变化,减阻效果会出现饱和趋势,本文研究的减阻杆最大减阻率达到60%。但是,高超声速减阻杆也会衍生出一系列不利的气动问题,诸如气动稳定性恶化、局部“热斑”、非定常载荷等。3、叁维非定常数值模拟研究表明,高超声速减阻杆绕流存在显着的非定常流动特性从而引起非定常气动载荷,分离区旋涡引起压力脉动为相对低频,而激波振荡引起的压力脉动为相对高频,最大的压力脉动出现头部再附激波与边界层相互干扰的区域;相应轴向力和法向力呈现类似的脉动,轴向力的脉动以低频分量为主,法向力的脉动以高频分量为主。4、随着马赫数的变化,减阻杆的非定常特性呈现很好的相似性;而相似性分析表明飞行器实际飞行工况下的非定常脉动频率与飞行器的结构振动的频率较为接近,值得引起足够重视。(本文来源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2-06-01)

姜维,杨云军,陈河梧[8](2011)在《带减阻杆高超声速飞行器外形气动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高超声速风洞测力试验方法测量钝头飞行器头部减阻杆的高超声速气动特性,研究减阻杆的气动减阻原理,分析了多组不同构型减阻杆的减阻效果。结果表明,减阻杆显着减少了钝头飞行器高超声速的阻力,最大的减阻率达到60%之多;减阻效果与减阻杆构型和迎角状态密切相关;减阻杆会诱发稳定性、"热斑"以及非定常脉动等不利问题。(本文来源于《实验流体力学》期刊2011年06期)

王政威,刘国荣,魏玉垒,吉庆林[9](2010)在《旋流板式气液分离器减阻杆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验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减阻杆对分离器分离效率及压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旋流板式气液分离器内安装减阻杆可以在不减小分离效率的前提下降低阻力,减阻幅度的大小与减阻杆的轴向长度、径向位置和分离器内的空速有关;减阻杆对于分离效率的影响在实验范围内很小。研究结果可为分离器的优化设计提供建设性指导。(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0年11期)

敖龙,王灿星[10](2010)在《减阻杆对螺旋型旋风分离器阻力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安装减阻杆和不安装减阻杆的螺旋型旋风分离器的流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旋风分离器筒体中心安装尺寸合适的减阻杆可以达到很好的减阻效果,如果尺寸不合适反而会增加旋风分离器的阻力损失,并通过对速度、压力分布的分析解释了其原因。(本文来源于《流体机械》期刊2010年10期)

减阻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超音速钝头火箭—减阻杆系统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减阻杆对整个系统阻力的影响,并讨论了其减阻机理。研究围绕马赫数0.8—7.0,攻角0°一8°范围的不同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减阻杆论文参考文献

[1].赵振军,冉景洪,尤天庆,许彦昭.含间隙减阻杆非线性气动弹性研究[J].强度与环境.2018

[2].薛原,符松.钝头火箭减阻杆减阻机理研究与优化[C].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2015

[3].彭磊,王栋,许朋,卓长飞.带减阻杆的高超声速弹丸气动特性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5

[4].马宇,刘晓伟,冯家波,熊红亮,欧平.高超声速带减阻杆钝头体绕流非定常现象数值模拟[J].弹箭与制导学报.2014

[5].涂伟,金东海.导弹减阻杆减阻的数值仿真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4

[6].冉景洪,刘子强,胡静,赵振军,权晓波.减阻杆气动阻尼研究[J].力学学报.2014

[7].姜维.高超声速飞行器减阻杆气动特性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

[8].姜维,杨云军,陈河梧.带减阻杆高超声速飞行器外形气动特性研究[J].实验流体力学.2011

[9].王政威,刘国荣,魏玉垒,吉庆林.旋流板式气液分离器减阻杆实验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10

[10].敖龙,王灿星.减阻杆对螺旋型旋风分离器阻力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J].流体机械.2010

标签:;  ;  ;  ;  

减阻杆论文-赵振军,冉景洪,尤天庆,许彦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