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通道散热器论文-周赟磊,张为中,韩瑞华,朱林辉,郭航

微通道散热器论文-周赟磊,张为中,韩瑞华,朱林辉,郭航

导读:本文包含了微通道散热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微通道散热器,石墨烯,散热,数值分析

微通道散热器论文文献综述

周赟磊,张为中,韩瑞华,朱林辉,郭航[1](2019)在《石墨烯微通道散热器的传热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改善传统微通道散热器的传热特性,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微通道散热器,相较于传统直通道散热器,不仅增加了横向通道,而且在传热板的下表面覆加了具有超高热导率的石墨烯层,利用数值分析的方法研究添加了横向通道和石墨烯层后的微通道散热器和传统直通道散热器的传热特性。结果表明:横向通道的加入降低了微通道散热器受热面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温差,并且随着热通量的增加,降低幅度增大。石墨烯层的加入使温差大幅度降低,进一步改善了散热效果。(本文来源于《传感器与微系统》期刊2019年11期)

赵雯,吕辉,翟科,宋满仓,魏壮壮[2](2019)在《高密集金属微通道散热器成形及封装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高密集金属微通道散热器的成形及封装工艺进行了研究。基于UV–LIGA技术制作了通道宽度为100μm、高度大于500μm的高密集金属微通道底板,并将微通道底板与盖板进行封装。针对高密集金属微通道散热器封装中存在的封装面无法完全贴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过渡层补偿的封装方法。为了满足封装气密性及强度的要求,制作了标准试样,进行了剪切试验,对比了银浆、环氧树脂和金属锡浆3种过渡层材料的剪切强度。结果表明金属锡浆的剪切强度最大,并进一步探究了封装面的表面粗糙度对结合强度的影响。基于上述工艺制作出了金属微通道散热器,经2MPa水压密封性检测无泄漏,满足使用要求。(本文来源于《航空制造技术》期刊2019年19期)

亓帅兵,谢雪松,郭海霞,王群,张小玲[3](2019)在《基于微通道相变散热器的热控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由于高温而给半导体器件带来的热可靠性问题,本文对新型高效的微通道相变散热器进行研究,设计并制造微通道相变散热器,同时搭建测试系统并以水和乙醇为工质对所设计的散热器进行测试。本实验中工质流量范围在20 mL/min-200 mL/min,所加热流密度分别为200 kW/m2和300 kW/m2,在该实验条件得到散热器的导热系数及温度分布,并对散热器进行建模。通过对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发现散热器散热能力主要受流量控制。基于此特点,搭建智能热控系统,对散热器进行控制与管理,从而改善电子器件的热可靠性问题。(本文来源于《电子设计工程》期刊2019年18期)

鲁亚龙,周俊杰[4](2019)在《弧形通道散热器流动与传热的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航空电子元器件的散热器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弧形翅片散热器微流道单元流域的叁维模型。根据高空运行温度和压力设置边界条件,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方法对散热器弧形翅片的流场、传热性能等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实验数据拟合的关联式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对其强化传热效果与平板翅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弧形翅片具有很好的换热效果,雷诺数在780~1 450范围内,弧形翅片的传热效果比平板翅片提高8.43%~18.06%。相同工况下,弧形翅片的散热量较多、散热性能较好、传热效率较高。(本文来源于《低温与超导》期刊2019年08期)

郑鹏帅[5](2019)在《交错迭加式微通道散热器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处理器和电子芯片的性能愈加先进,但是其尺寸却更小,具有更高的集成度与灵敏度。此外许多电子设备及系统已经通过微加工技术实现小型化和一体化,这就意味着在单位面积会产生更多的热量,热流密度达到100W/cm~2以上,如果不及时散热,电子芯片表面的温度将会急剧上升,当温度超过80℃后,将会严重影响其性能和寿命。微通道散热器的提出,很好的解决了小尺寸芯片的散热问题。由于其结构紧凑,热效率高,具有较高的表面积体积比,需要较少的工作流体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大功率电子冷却等高度专业化领域。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微通道散热器的动态发展趋势,以流体力学和传热学为基础,设计出一种回字形结构的微通道散热器,工质以矩形波轨迹移动,在相同的体积下,增加了工质与散热器表面的接触面积,换热性能得到提高。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对微散热器的组成系统和工作原理做了详细介绍,定性地分析了传热过程中工质质点在空间上的分布以及影响对流换热的因素,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微散热器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不同条件下的表面温度、工质速度的分布,确定最优参数值;其次通过实验探究微通道散热器的工艺参数并设计制备流程,将微散热器的回字形通道分为上下两层制作,再将其交错迭加进行封装,随后在散热板底部溅射金属镍作为模拟热源,提供实验所需的热量,有效减少热量损失;最后搭建实验平台,采集工质流速、表面温度以及压降等数据,测试了回字形微通道散热器的换热性能以及压降性能,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工质流速对进出口压降、对流换热系数、摩擦阻力系数的影响。当工质流速为1.1m/s时,摩擦阻力系数趋于0.45,对流换热系数可达10~4W/(m~2·K)。(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9-05-30)

朱和卿,吕辉,赵雯,姬学超,魏壮壮[6](2019)在《金属微通道散热器结构微电铸均匀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微电铸工艺,通过添加片外辅助阴极的方法制作一款金属微通道散热器。首先,利用Comsol有限元软件对微电铸过程中金属微通道散热器结构的铸层厚度分布进行模拟分析,同时通过仿真模拟的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参数下的片外辅助阴极对微通道铸层厚度均匀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正交试验的最优水平组合,即片外辅助阴极与阴极的水平距离为3 mm、片外辅助阴极的宽度为3 mm、施加在片外辅助阴极上的电流密度为1 A/dm~2时,电沉积10 h后的微通道铸层厚度均匀性提高了27.5%,这与实验结果基本相符。经过10 h的连续电铸实验,添加最优片外辅助阴极后的铸层厚度均匀性提高了54.2%。(本文来源于《电加工与模具》期刊2019年01期)

李晓军,吕辉,朱和卿,赵雯,杜立群[7](2019)在《雷达用高深宽比金属铜微通道散热器的制作》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电化学沉积技术在金属基底上制作了一种雷达用金属铜微通道散热器。针对使用高黏度SU–8胶制作高厚度胶膜时产生的胶厚不均匀问题,采用研磨抛光工艺处理未曝光的胶膜,提高了胶厚均匀性,成功解决了由于空气间隙大带来的尺寸偏差。提出了一种在曝光显影前利用折射率计算胶厚的方法,并通过最小二乘法确定了SU–8胶对钠黄光的折射率。针对高深宽比SU–8胶膜因曝光剂量选择不合适导致制作失败的问题,通过光刻试验分析了曝光剂量对胶膜质量的影响,确定了最优的曝光剂量为640mJ/cm2。在上述工艺和试验的基础上得到了质量良好的SU–8胶膜,并制作出了一种线宽50μm、高度大于250μm、深宽比大于5的金属铜微通道散热器,验证了该制作工艺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航空制造技术》期刊2019年Z1期)

李晓军[8](2018)在《50μm金属散热器微通道制作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线路的集成度越来越高,热流密度也逐渐增大,如何高效散热成为电子领域的研究热点。由于金属微通道具有的散热效率较高,其加工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基于UV-LIGA技术,制作了线宽为50μm、高度为250μm的铜微通道,并对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确定微通道制作工艺方案的基础上,针对现有测量方法难以准确测量曝光前胶膜厚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折射率的厚光刻胶胶膜厚度的测量方法。即:利用显微镜测量胶膜的视觉厚度,再通过实验确定SU-8胶对显微镜光线的折射率,二者的乘积就是胶膜的实际厚度。同时,根据微通道的尺寸特征及制作要求,确定在铜基底上采用基于SU-8胶紫外光刻和微电铸的UV-LIGA技术,通过两次匀胶、一次曝光显影的方法进行微通道器件的制作。针对大厚度SU-8胶膜制作过程中胶厚不均匀和曝光参数选择的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提出采用磨削抛光工艺改善胶厚均匀性的方法,并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显示,磨削抛光处理使胶厚均匀性提高了79.4%,显影后胶膜的尺寸误差从5.1μm减小到了0.5μm,胶厚均匀性和尺寸精度得到显着改善。随后进行光刻实验,分析曝光剂量对SU-8胶膜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显示,当曝光剂量为640mJ/cm~2时,胶膜质量最好。针对微通道电铸过程中铸层不均匀的问题进行仿真和实验研究。首先利用COMSOL仿真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分析辅助阴极与结构的距离和辅助阴极的宽度对铸层均匀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均匀性随辅助阴极与结构距离的增大而变差,随辅助阴极宽度的增大而变好。然后进行有无辅助阴极的电铸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添加辅助阴极后电铸10h的铸层均匀性提高了37.1%,电铸20h的铸层均匀性提高了72.2%。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在铜基底上完成铜微通道的制作,并针对微通道内SU-8胶去除困难的问题展开研究。由于微通道线宽小、深宽比高,高度交联的SU-8胶无法利用去胶液去除,因此本文通过实验对激光烧蚀去胶工艺、真空和氮气环境下高温灰化去胶工艺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电铸铜微通道结构完好的前提下,二氧化碳激光烧蚀辅以超声振动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微通道内的SU-8胶。(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1)

王涛[9](2017)在《纳米流体微通道散热器在菲涅尔CPVT系统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聚光光伏系统的运行中,通常会伴随产生电池的高温和长期热应力等问题,造成电池电效率的下降,还可能会引起电池的异常或损坏。对于点聚光式菲涅尔CPVT系统,由于其高倍聚光的特殊性以及应用了极小体积的砷化镓(Ga As)电池,因此电池的冷却问题尤为重要。本文针对点聚光式菲涅尔CPVT系统,提出采用直通微通道散热器对电池芯片进行冷却,并选用新型材料的纳米流体进行强化换热。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采用不同的制备方法,制备不同浓度的Si O_2和碳管纳米流体,通过实验研究其基础物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通过高压微射流分散制备的Si O_2纳米流体,与通过超声波粉碎制备的相比较,导热系数整体有所上升,但升高幅度不大仅有2.89%;当采用超声波粉碎的方法制备纳米流体时,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超声波振动时间的延长,纳米流体的颗粒粒径减小,Zeta电位增大,导热系数增大。浓度为2%的碳管纳米流体,加入分散剂后其Zeta电位升高10m V,导热系数升高0.038 W/(m~2·K)。本文以直通式微通道散热器冷却砷化镓电池为物理模型,通过Ansys软件对该模型进行建模并仿真计算,并引入努塞尔数、强化传热因子等参数以及场协同理论进行强化换热研究。结果表明,与水相比,以纳米流体作为换热工质时,换热场的协同性更好,且碳管纳米流体的换热性能整体高于Cu和Si O_2纳米流体,当Re=200时,碳管、Cu和Si O_2纳米流体的场协同角分别为74.26°、82.85°,85.33°。建立了砷化镓电池芯片的光热、光电转化模型,并加载菲涅尔叁级聚光能流密度对系统的热电性能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电池的电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太阳直射辐照度,电池温度的升高会使电效率有所下降,但影响程度较小,电效率温度系数只有-0.01%/℃。系统热性能的仿真计算值均与实测系统实测结果吻合较好,冷却水温度偏差基本均在±5%内。搭建菲涅尔CPVT试验系统并进行了影响系统输出特性的影响因素试验,试验结果表明,DNI对CPVT系统的功率影响较大。入射角的增大降低了系统输出功率,入射角为0°和1°的两台单块电池模组CPVT系统,实时输出功率的降低最大达6.35W。经过两台设备的对比试验可知,自然积灰、聚光元件间的装配距离等因素也会对CPVT系统的输出性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且随着DNI的增加,影响程度增大。(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工业大学》期刊2017-06-01)

闫素英,李洪阳,史志国,王胜捷,赵聪颖[10](2016)在《太阳能电池冷却用微通道散热器内纳米流体换热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基于螺旋式微通道散热器,采用Mixture模型对菲涅尔高倍聚光下纳米流体冷却工质的换热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引入强化传热因子η来判定冷却工质的换热能效,结果表明:雷诺数相同时,与蒸馏水相比,Al_2O_3-H_2O和Si O2-H_2O纳米流体具有更高的对流换热系数,并且Al_2O_3-H_2O的传热特性要优于SiO_2-H_2O;纳米流体的强化传热因子随着入口流速的增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入口流速为0.82 m/s时,强化传热因子达到最大值,但质量分数为5%的Al_2O_3-H_2O纳米流体的强化换热因子与流体的入口速度成正比,且当流体速度小于0.68 m/s时,其强化传热因子高于其他3种纳米流体;Al_2O_3-H_2O纳米流体的换热特性随着纳米粒子粒径的增加而降低,随着质量分数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二次曲线趋势,当质量分数为5.5%时换热特性最强,该研究为纳米流体在高倍聚光砷化镓太阳能电池冷却方面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13期)

微通道散热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高密集金属微通道散热器的成形及封装工艺进行了研究。基于UV–LIGA技术制作了通道宽度为100μm、高度大于500μm的高密集金属微通道底板,并将微通道底板与盖板进行封装。针对高密集金属微通道散热器封装中存在的封装面无法完全贴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过渡层补偿的封装方法。为了满足封装气密性及强度的要求,制作了标准试样,进行了剪切试验,对比了银浆、环氧树脂和金属锡浆3种过渡层材料的剪切强度。结果表明金属锡浆的剪切强度最大,并进一步探究了封装面的表面粗糙度对结合强度的影响。基于上述工艺制作出了金属微通道散热器,经2MPa水压密封性检测无泄漏,满足使用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通道散热器论文参考文献

[1].周赟磊,张为中,韩瑞华,朱林辉,郭航.石墨烯微通道散热器的传热特性[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9

[2].赵雯,吕辉,翟科,宋满仓,魏壮壮.高密集金属微通道散热器成形及封装工艺研究[J].航空制造技术.2019

[3].亓帅兵,谢雪松,郭海霞,王群,张小玲.基于微通道相变散热器的热控系统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19

[4].鲁亚龙,周俊杰.弧形通道散热器流动与传热的数值模拟研究[J].低温与超导.2019

[5].郑鹏帅.交错迭加式微通道散热器技术研究[D].中北大学.2019

[6].朱和卿,吕辉,赵雯,姬学超,魏壮壮.金属微通道散热器结构微电铸均匀性研究[J].电加工与模具.2019

[7].李晓军,吕辉,朱和卿,赵雯,杜立群.雷达用高深宽比金属铜微通道散热器的制作[J].航空制造技术.2019

[8].李晓军.50μm金属散热器微通道制作工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

[9].王涛.纳米流体微通道散热器在菲涅尔CPVT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7

[10].闫素英,李洪阳,史志国,王胜捷,赵聪颖.太阳能电池冷却用微通道散热器内纳米流体换热特性[J].农业工程学报.2016

标签:;  ;  ;  ;  

微通道散热器论文-周赟磊,张为中,韩瑞华,朱林辉,郭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