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石与磨料工程》2004年总目录

《金刚石与磨料工程》2004年总目录

一、《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04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陈劲枰[1](2004)在《基于BP网络的切削力预报及B(??)1磨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在金属切削加工中,对切削力的预报和控制是加工中一个重要部分,直接影响着加工质量、刀具寿命和磨损等一些重要指标,因此对切削力预报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切削研究中,主要是从切削理论和切削试验两种方法来进行。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对切削力预报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工作,期望从理论上获得切削力的计算公式,但由于影响切削力的实际因素众多,切削的过程十分复杂,给建立切削力的理论模型带来很大困难;现阶段考察切削力和切削用量关系主要是利用正交试验获得的试验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得出实验公式,但方法比较专一,通用性不强,当加工条件有较大变化时,得到的结果会与实际差异很大。 在本课题中,尝试用人工神经元网络的方法进行金属切削力的预报研究。以多层前馈神经网络为基本结构,以误差逆传播算法(BP算法)为网络的训练方法,籍助VC语言建立了切削力预报程序;同时,为提高神经网络的收敛速度和精度,在训练算法中引入了共轭梯度法和拟牛顿法等优化方法,提出在网络训练中避免局部最小和过早饱和的解决方法,并对网络结构的建立原则、训练参数的选择和输入输出数据的归一化问题也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最后,用现有两种镍基高温合金材料K24和B1的铣削、磨削和钻削试验数据对网络加以训练,使之可以应用于变换条件下的切削力预报中。 论文还进行了B1镍基高温合金的磨削性能研究。通过对采用不同砂轮(CBN100、CBN180和WA80)时磨削力随磨削过程变化的比较,分别得出不同磨料下磨削力变化的一般规律;通过正交试验法对高温合金试件进行磨削试验,分析得到在一定平台移动速度下磨削力实验公式,研究磨削工艺参数对加工性能的影响,为生产中采用CBN砂轮以合适的磨削参数对该材料工件进行加工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基于神经网络的切削力预报提供了试验基础。

乔红斌,张大伟,田雪梅,金玲[2](2021)在《有机固体润滑涂层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结合有机涂层的主要特点,对比分析了4类碳素材料(石墨、金刚石、石墨烯和碳纳米管)、4类纳米氧化物(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氧化铝、氧化锌)、碳化物和氮化物对涂层摩擦磨损和力学性能的改善,系统对比概述了有机固体润滑涂层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机固体润滑涂层未来的研究方向。

周志民[3](2004)在《天然金刚石切削黑色金属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形状复杂、尺寸及表面精度要求较高的黑色金属零件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由于加工黑色金属材料时,刀具磨损较快工件表面粗糙,被公认为“难加工”材料,限制了其应用。 本课题主要利用天然单晶金刚石对黑色金属材料进行微量切削,基于超声振动的基础之上,采用天然金刚石对黑色金属在碳饱和和非碳饱和的两种条件下进行切削可行性分析研究,根据实验数据总结金刚石刀具寿命与切削参数、工件材料、尺寸精度、表面质量等要素之间的关系及规律,开辟对黑色金属进行精密切削的可实用化途径。 论文提出一种新型加工方法:在碳饱和的情况下,超声振动加工黑色金属零件。设计制作一套高刚性压电陶瓷驱动装置、超声波发生器、变幅杆等关键零部件。切削实验在S1—222精密机床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振动加工与普通加工相比,切削力低,可得到较好的已加工表面和较低的刀具磨损量,大大提高刀具寿命。在碳饱和下超声振动加工黑色金属与仅采用超声振动加工相比,得到的工件加工表面较好,刀具磨损小。

王兴明[4](2019)在《氧化锆陶瓷的着色及机械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氧化锆陶瓷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导电性能、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现已成功应用于口腔义齿修复及电子装饰材料领域。但随着科技社会的进步和5G通信技术的到来,人们对口腔修复体和装饰材料的美观性要求的提高。氧化锆基底瓷为白垩色,颜色过于单一已限制了它的进一步使用和推广。因此,本文以纳米氧化锆粉体(3Y-TZP,3 mol%氧化钇稳定四方相氧化锆)为原料,采用机械混合和浸泡着色的方法制备彩色氧化锆陶瓷,并探究合成Fe-Cr-Mn系黑色色料用于黑色氧化锆陶瓷的制备,研究金属氧化物着色剂和尖晶石型黑色色料对彩色氧化锆陶瓷微观结构、着色性能和机械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Fe2O3、Pr6O11、Er2O3、CeO2金属氧化物着色3Y-TZP陶瓷,烧结体呈不同色彩变化,表面色泽均匀且正反面色差小,平均晶粒尺寸在200500nm。CeO2着色对3Y-TZP陶瓷烧结体的机械性能影响较大,当CeO2掺杂2.00 wt%时,烧结体的三点抗弯度下降至842±28.59 MPa。当Fe2O3(0.030.05 wt%)和Er2O3(0.100.40 wt%)混合着色时,氧化锆陶瓷色度值a*、b*所示区域可以很好与Vita 3D区域进行匹配。(2)采用Fe3+和Er3+着色剂溶液浸泡的方法对3Y-TZP陶瓷进行着色,陶瓷烧结体表面色泽均匀、呈淡黄色变化,且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淡黄色色彩加深。Fe3+使烧结体的a*、b*值均增大;Er3+使烧结体的a*值增大,b*值减小。金属离子浸泡着色会略微降低3Y-TZP陶瓷烧结体的机械性能,烧结体的三点抗弯强度最低为1098.56±38.08 MPa,维氏硬度最低为12.47±0.41 GPa,断裂韧性最低为5.18±0.56 MPa·m1/2。(3)采用化学共沉淀合成的Fe-Cr-Mn系色料,经过1200°C煅烧后的平均晶粒大小约为152.9 nm;该煅烧温度下Fe-Cr-Mn系色料的光谱反射率最低,说明在可见光范围内对黑色的吸收强度最大,色料具有良好的黑色呈色效果。(4)掺杂Fe-Cr-Mn系黑色色料制备的黑色氧化锆陶瓷呈黝黑的亮黑色、色泽均匀。显微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黑色氧化锆陶瓷表面会出现少量气孔,且随着掺杂量的增加而增多。当Fe-Cr-Mn系色料的掺杂量为3.00 wt%时,黑色氧化锆陶瓷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其三点抗弯强度为624.39±31.36 MPa,维氏硬度为10.60±0.19 GPa,断裂韧性为7.02±0.43 MPa·m1/2。

二、《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04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04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BP网络的切削力预报及B(??)1磨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1.1 概述
    1.2 技术背景
        1.2.1 人工神经元网络
        1.2.1.1 概念
        1.2.1.2 特征
        1.2.1.3 发展状况
        1.2.2 高温合金磨削的技术
        1.2.2.1 概述
        1.2.2.2 高温合金的分类和发展概况
        1.2.2.3 高温合金的磨削加工
    1.3 课题的提出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
    1.5 小结
2 ANN与BP网络理论
    2.1 概述
    2.2 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2.2.1 简化的神经元数学模型
        2.2.2 Rumelhart的并行分布处理模型(PDP模型)
        2.2.3 与传统计算的比较
    2.3 神经网络的分类和工作过程
    2.4 BP神经网络
        2.4.1 误差反传训练算法
        2.4.2 数学描述
    2.5 BP算法的改进
        2.5.1 训练速度的提高
        2.5.1.1 普通算法中加入动量项
        2.5.1.2 共轭梯度法
        2.5.1.3 拟牛顿法
        2.5.1.4 新的激活函数
        2.5.2 消除过早饱和
        2.5.3 避免局部最小
    2.6 设计切削力预报程序需要解决的其它问题
        2.6.1 输入输出数据的归一化
        2.6.2 一维线性搜索
    2.7 小结
3 切削力预报程序设计关键技术
    3.1 概述
    3.2 程序框架
    3.3 建立神经网络参数对象
        3.3.1 矩阵数据类及功能增添
        3.3.2 神经网络参数类
    3.4 算法的实现
        3.4.1 共轭梯度法的实现
        3.4.2 拟牛顿法的实现
    3.5 数据流
        3.5.1 输入输出
        3.5.2 存储与载入
    3.6 小结
4 ВЖЛ1高温合金磨削试验
    4.1 镍基高温合金
        4.1.1 镍基高温合金的组织特点
        4.1.2 镍基高温合金中合金元素的作用
        4.1.3 镍基高温合金的热处理
    4.2 ВЖЛ1镍基高温合金
    4.3 磨削试验测试系统
        4.3.1 测试系统概述
        4.3.2 测试系统硬件
        4.3.2.1 传感器和信号放大仪的选择
        4.3.2.2 数据采集卡的选择
        4.3.3 系统误差分析
        4.3.3.1 系统静态误差分析
        4.3.3.2 传感器相间干扰误差修正
        4.3.3.3 系统动态误差分析
        4.3.4 测试系统软件
    4.4 磨削试验
        4.4.1 概述
        4.4.2 试验设备
        4.4.3 试验实施方案
        4.4.3.1 试验工艺
        4.4.3.2 正交试验
        4.4.3.3 磨削力随磨削过程变化试验
        4.4.3.4 修整方案
        4.4.3.5 内园磨工艺试验
        4.4.4 试验结果
    4.5 小结
5 ВЖЛ1磨削性能
    5.1 概述
    5.2 材料的磨削加工性
        5.2.1 材料的工性能评价
        5.2.2 影响加工性能的因素
    5.3 高温合金磨削加工特点
    5.4 ВЖЛ1磨削力
        5.4.1 磨削力与磨削用量
        5.4.2 磨削过程中的磨削力
        5.4.2.1 CBN100#磨削加工时磨削力的变化
        5.4.2.2 CBN180#磨削加工时磨削力的变化
        5.4.2.3 白刚玉进行磨削加工时磨削力变化过程
    5.5 砂轮的磨削状况和磨损
        5.5.1 砂轮的表面状况
        5.5.2 砂轮的磨损
    5.6 磨削的表面加工质量
        5.6.1 表面粗糙度
        5.6.2 高温合金表面硬化
    5.7 内园磨工艺试验结果和分析
    5.8 磨削加工中磨削液
    5.9 磨削用量的选择
    5.10 小结
6 基于神经网络的切削力预报研究
    6.1 概述
    6.2 预报时网络结构和参数的设定
        6.2.1 隐含层数的选择
        6.2.2 各层单元数的选择
        6.2.3 训练方法
        6.2.4 误差的设定
    6.3 切削力预报结果分析
        6.3.1 K24镍基高温合金铣削试验数据
        6.3.2 ВЖЛ1高温合金磨削试验数据
        6.3.3 K24钻削试验
    6.4 切削力预报总结
        6.4.1 神经网络预报优势
        6.4.2 预报的不足之处
    6.5 小结
7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2)有机固体润滑涂层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前 言
1 碳素材料填充固体润滑涂层
    1.1 石墨与金刚石填充固体润滑涂层
    1.2 石墨烯填充固体润滑涂层
    1.3 碳纳米管填充固体润滑涂层
2 纳米粒子填充固体润滑涂层
    2.1 纳米氧化物填充固体润滑涂层
    2.2 其他纳米粒子填充固体润滑涂层
3 展 望

(3)天然金刚石切削黑色金属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1.1 课题简介
    1.2 可行性分析
    1.3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1.4 本论文工作
2 金刚石振动切削概述
    2.1 金刚石刀具与精密超精密切削关系
    2.2 影响加工表面质量的主要因素
    2.3 振动切削概述
    2.4 黑色金属的加工
    2.5 金刚石加工黑色金属磨损机理
3 超声振动切削系统
    3.1 超声振动切削系统
    3.2 超声波发生器
    3.3 超声换能器
    3.4 超声变幅杆的设计和测量
    3.5 刀具的刃形选型
    3.6 超声振动刀架的研制
    3.7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装置的研制
4 金刚石振动切削实验研究
    4.1 加工机床的选用
    4.2 切削实验准备
    4.3 超声振动切削黑色金属实验
    4.4 碳饱和振动切削黑色金属实验
    4.5 超声振动切削黑色金属综合实验
    4.6 实验结论
5 金刚石振动切削实验分析
    5.1 超声振动对切削效果的影响
    5.2 碳饱和对切削效果的影响
    5.3 切削液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氧化锆陶瓷的着色及机械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ZrO_2陶瓷材料概述
        1.2.1 ZrO_2的结构及相变增韧性能
        1.2.2 ZrO_2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
        1.2.3 ZrO_2陶瓷烧结工艺
    1.3 ZrO_2陶瓷材料的应用研究现状
        1.3.1 ZrO_2陶瓷作结构元件的应用
        1.3.2 ZrO_2陶瓷作发光材料的应用
        1.3.3 ZrO_2陶瓷材料的特殊应用
    1.4 彩色氧化锆陶瓷的着色研究
        1.4.1 着色剂的选择
        1.4.2 呈色机理
        1.4.3 着色方法
    1.5 义齿修复相关色度理论与颜色测量
        1.5.1 经典色度理论
        1.5.2 颜色的测量
    1.6 本文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2 实验内容与分析测试方法
    2.1 实验样品制备
        2.1.1 实验原料及主要仪器设备
        2.1.2 混合着色3Y-TZP陶瓷的制备
        2.1.3 浸泡着色3Y-TZP陶瓷的制备
        2.1.4 黑色Fe-Cr-Mn系陶瓷色料的制备
        2.1.5 黑色3Y-TZP陶瓷的制备
    2.2 分析测试方法
        2.2.1 物相分析(XRD)
        2.2.2 微观形貌分析(SEM)
        2.2.3 抗弯强度测试
        2.2.4 维氏硬度及断裂韧性测试
        2.2.5 颜色测试(L*、a*、b*)
3 氧化物着色剂对3Y-TZP牙科陶瓷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单掺氧化物着色剂对3Y-TZP牙科陶瓷性能的影响
        3.2.1 实验思路
        3.2.2 着色3Y-TZP陶瓷物相分析
        3.2.3 着色3Y-TZP陶瓷形貌分析
        3.2.4 着色3Y-TZP陶瓷抗弯强度分析
        3.2.5 着色3Y-TZP陶瓷色度分析
    3.3 Fe_2O_3和Er_2O_3混合着色3Y-TZP陶瓷研究
        3.3.1 实验思路
        3.3.2 色度及颜色匹配分析
        3.3.3 XRD图谱表征
        3.3.4 SEM形貌表征
        3.3.5 3Y-TZP陶瓷机械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浸泡着色对3Y-TZP牙科陶瓷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Fe~(3+)浸泡对3Y-TZP陶瓷性能的影响
        4.2.1 着色XRD物相表征
        4.2.2 着色SEM形貌表征
        4.2.3 陶瓷色度分析
        4.2.4 陶瓷的机械性能
    4.3 Er~(3+)浸泡对3Y-TZP陶瓷性能的影响
        4.3.1 着色XRD物相表征
        4.3.2 着色SEM形貌表征
        4.3.3 陶瓷色度分析
        4.3.4 陶瓷的机械性能
    4.4 浸泡时间对3Y-TZP陶瓷性能的影响
        4.4.1 XRD图谱表征
        4.4.2 渗透深度分析
        4.4.3 陶瓷色度分析
        4.4.4 抗弯强度分析
    4.5 氧化锆全瓷牙的设计与制备
    4.6 本章小结
5 黑色氧化锆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黑色颜料的探索研究
    5.3 实验思路
    5.4 黑色Fe-Cr-Mn系色料的性能表征
        5.4.1 色料物相分析
        5.4.2 光谱反射率曲线分析
    5.5 黑色3Y-TZP陶瓷性能表征
        5.5.1 XRD物相分析
        5.5.2 三点抗弯强度分析
        5.5.3 维氏硬度及断裂韧性分析
        5.5.4 SEM显微结构分析
        5.5.5 黑色氧化锆陶瓷颜色观察分析
    5.6 黑色氧化锆手机背板的设计与开发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四、《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04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BP网络的切削力预报及B(??)1磨削性能研究[D]. 陈劲枰. 大连理工大学, 2004(04)
  • [2]有机固体润滑涂层的研究进展[J]. 乔红斌,张大伟,田雪梅,金玲. 材料保护, 2021(12)
  • [3]天然金刚石切削黑色金属技术研究[D]. 周志民. 大连理工大学, 2004(04)
  • [4]氧化锆陶瓷的着色及机械性能研究[D]. 王兴明. 中国计量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金刚石与磨料工程》2004年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