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斑病变论文-宋泽娟,李婵

黄斑病变论文-宋泽娟,李婵

导读:本文包含了黄斑病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激光光凝,复方血栓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

黄斑病变论文文献综述

宋泽娟,李婵[1](2019)在《激光光凝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的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激光光凝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眼科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7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激光光凝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激光光凝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视力水平、黄斑厚度及患眼视网膜水肿时间、出血时间及渗出吸收时间,观察两组治疗3个月后黄斑水肿消退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d视力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3、6个月视力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d黄斑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3、6个月黄斑厚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患眼视网膜水肿时间、出血时间及渗出吸收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黄斑水肿消退情况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激光光凝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可促使视网膜水肿、出血及渗出物吸收,缩小黄斑厚度,明显改善患者的视力水平,疗效显着,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本文来源于《检验医学与临床》期刊2019年22期)

宋彦文[2](2019)在《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后的黄斑水肿、视力情况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接受白内障术后的黄斑水肿、视力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系统化指导。方法:随机将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20例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作为实验组(眼数20只),选择同期20例单纯白内障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眼数20只)。两组患者均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手术,对比两组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术后渗漏发生率、术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结果:实验组黄斑中心凹厚度为(254.23±4.18)微米,远远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性显着(P<0.05);实验组术后发生渗漏机率为30%(6/20),比对照组高,差异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为(0.25±0.04),比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之于单纯白内障患者,并发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手术治疗后,黄斑中心凹厚度增加显着,容易出现黄斑水肿,对术后视力情况的影响较大,需在临床治疗中给予高度重视。(本文来源于《人人健康》期刊2019年22期)

朱媛,朱娟,杜善双[3](2019)在《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患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分析及临床特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的特点,探讨不同类型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年龄、眼轴、最佳矫正视力等指标特点。根据扫描图像对该类疾病分型、分期,探讨不同类型黄斑病变手术预后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高度近视患者49例(49眼)经眼科常规眼底检查、B超及OCT检查确诊的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患者,分析其OCT扫描图像特点以及年龄、眼轴、最佳矫正视力等临床指标特点。49例中40例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随访术后1月视力情况,分析不同类型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预后情况,探讨手术时机。结果: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OCT扫描图像均存在玻璃体后界膜对视网膜的牵引,同时根据视网膜的图像特征可分为以下几类:黄斑劈裂、黄斑水肿、黄斑前膜、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随年龄增加,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呈逐渐加重趋势。不同类型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最佳矫正视力等临床特点不同。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手术时机最好选择在视力下降但尚未形成黄斑裂孔及视网膜脱离前,不同类型术后预后不同。结论:根据OCT检查图像特征对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分类、分型有重要作用;OCT检查对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治疗方式选择、治疗时机选择均有一定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陕西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连晓东,罗瑶琴,叶瑞珍,王灿林,徐建锋[4](2019)在《OCTA对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部血流变化的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OCTA)观察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后黄斑部的血流变化。方法收集2017年10月5日至11月28日解放军第180医院35例(58只眼)DR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经间接检眼镜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相干光层析成像术OCT及0CTA确诊为DR。其中,男性19例(32只眼),女性16例(26只眼);年龄35~68岁,平均年龄(58.45±7.02)岁,病程3周至6个月。分别收集经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术前、术后30 min及1 d后的黄斑部血流密度(VD)、黄斑中央凹视网膜厚度(CMT)、最佳矫正视力(BCVA)等数据进行定量研究。结果 35例DR患者经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后30 min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轻度减退者50只眼,重度减退者8只眼,光凝前后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OCTA显示黄斑部血流密度轻度下降者52只眼,有6只眼出现明显下降,光凝前后黄斑部血流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MT光凝前后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所测得的BCVA、CMT及VD数值与术前对比无显着差异,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后30 min的BCVA与VD的变化具有相关性(r=0.845,P<0.01)。结论利用OCTA可用于观察视网膜细微的血流密度变化,安全无创,可靠性强,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术中的一些损伤因素造成暂时性的视力下降,可以通过黄斑部血流密度的观察进行监测。(本文来源于《临床眼科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王泽飞,舒娜,刘庆言,王亚茹[5](2019)在《近视性黄斑病变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病理性近视性黄斑病的并发症是视力损害和失明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在东亚地区。尽管这一定义很重要,但其定义并不一致。为了规范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定义,最近提出了一种修订的近视性黄斑病分类体系。在这一简化系统(Meta-PM分类)中,近视性黄斑病变可分为5类:"无近视性视网膜改变"(0类)、"豹纹状眼底"(1类)、"弥漫性脉络膜视网膜萎缩"(2类)、"片状脉络膜视网膜萎缩"(3类)、"黄斑萎缩"(4类)。在这些类别中增加了叁个额外的特征,并被列为"附加标志":(1)漆裂纹,(2)近视CNV,(3)Fuchs斑。本文将围绕这一分类方法及相关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临床眼科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阿依努·努拉厚,李蓉,卜倩,郭宁,赵勇[6](2019)在《激光联合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及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激光联合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黄斑水肿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46眼)及对照组46例(46眼)。对照组患者实施激光治疗,观察组在注射康柏西普1周后再进行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厚度(CM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30%,显着高于对照组(69.57%,P<0.05);两组患者的BCVA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CMT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观察组BCVA较对照组更高(P<0.05);CMT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EGF、IGF-1、EPO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VEGF、IGF-1、EPO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激光联合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显着优于单用激光治疗,并可有效改善VEGF、IGF-1、EPO水平,这可能对抑制血管新生产生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2019年19期)

朱锐[7](2019)在《芪明颗粒辅助阿柏西普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芪明颗粒辅助玻璃体注射阿柏西普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10月该院收治的81例DME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1),对照组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阿柏西普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芪明颗粒口服的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及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等)的变化情况;同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黄斑中央视网膜厚度(CMT)。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均显着降低(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BCVA和CMT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视力均有一定程度恢复,且治疗后观察组视力恢复情况要好于对照组。结论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患者经阿柏西普注射液加上芪明颗粒辅助治疗后,其血黏度在一定程度有显着降低,视力也得到有效的改善和提高。(本文来源于《糖尿病新世界》期刊2019年18期)

马壮[8](2019)在《多点矩阵激光扫描联合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伴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多点矩阵激光扫描联合康柏西普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伴黄斑水肿(DME)的疗效及患者一氧化氮合酶(NOS)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四川省巴中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52例DR伴DME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用多点矩阵激光扫描治疗,研究组采用多点矩阵激光扫描联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MT)、6 mm黄斑总体积(TMV)及血清NOS和SHBG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BCVA、CMT、TMV及血清NOS和SHB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BCVA及血清NOS和SHBG水平均较治疗前显着改善(P<0.05),且研究组BCVA、CMT和TMV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NOS和SHB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点矩阵激光扫描结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DR伴DME,能够显着改善患者的NOS、SHBG情况,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对于提高患者视力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冷思,艾明[9](2019)在《相干光层析眼底血管成像术在黄斑病变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斑病变严重危害人类的视力健康,目前主要通过相干光层析成像术(OCT)来诊断。相干光层析眼底血管成像术(OCTA)是一项新型、无创性的检查,它既能显示眼部组织的结构情况,也能显示其血流情况。近年来OCTA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将对OCTA在黄斑病变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临床眼科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朱媛,朱娟,杜善双[10](2019)在《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危险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病理性近视不同类型、不同程度黄斑部病变与年龄、眼轴、屈光度等相关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入选的高度近视患者均进行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诊断验光确定屈光度及最佳矫正视力,应用IOL-Master测定眼轴长度,并散瞳行眼底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及眼底血管造影检查(FFA)。根据OCT及FFA结果分析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与年龄、眼轴长度、屈光度等相关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根据OCT及FFA对患者眼底黄斑病变进行分型,将眼底病变分为豹纹状眼底、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出血、局灶性脉络膜萎缩及弥漫性脉络膜萎缩。其中10~30岁年龄组豹纹状眼底所占比例61.76%,显着高于其余几种类型眼底病变,随年龄增加>50岁年龄组,脉络膜萎缩比例逐渐增多(45.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眼轴长度分组,<30 mm组,以豹纹状眼底占比最高48.39%,>32 mm组,以弥漫性脉络膜萎缩占比最高(69.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屈光度分组,屈光度越小,-6~-10 D组,豹纹状眼底改变占比越高(76.92%),屈光度越高,脉络膜萎缩越明显,-20 D以上屈光度弥漫性脉络膜萎缩型黄斑病变比例高达65.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性近视呈豹纹状眼底改变者最佳矫正视力明显高于其他几种类型眼底病变,特别是弥漫性脉络膜萎缩型(P<0.05);弥漫性脉络膜萎缩黄斑中心凹厚度低于其他几种类型病变(P<0.05)。结论:眼轴越长、年龄越大、屈光度越大发生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的几率越高。同时不同年龄、眼轴长度以及屈光度所易发生的黄斑病变类型不尽相同。OCT及FFA检查对明确不同类型黄斑病变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陕西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黄斑病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接受白内障术后的黄斑水肿、视力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系统化指导。方法:随机将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20例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作为实验组(眼数20只),选择同期20例单纯白内障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眼数20只)。两组患者均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手术,对比两组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术后渗漏发生率、术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结果:实验组黄斑中心凹厚度为(254.23±4.18)微米,远远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性显着(P<0.05);实验组术后发生渗漏机率为30%(6/20),比对照组高,差异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为(0.25±0.04),比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之于单纯白内障患者,并发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手术治疗后,黄斑中心凹厚度增加显着,容易出现黄斑水肿,对术后视力情况的影响较大,需在临床治疗中给予高度重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黄斑病变论文参考文献

[1].宋泽娟,李婵.激光光凝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的效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

[2].宋彦文.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后的黄斑水肿、视力情况的分析[J].人人健康.2019

[3].朱媛,朱娟,杜善双.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患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分析及临床特点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9

[4].连晓东,罗瑶琴,叶瑞珍,王灿林,徐建锋.OCTA对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部血流变化的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19

[5].王泽飞,舒娜,刘庆言,王亚茹.近视性黄斑病变研究进展[J].临床眼科杂志.2019

[6].阿依努·努拉厚,李蓉,卜倩,郭宁,赵勇.激光联合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及机制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

[7].朱锐.芪明颗粒辅助阿柏西普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9

[8].马壮.多点矩阵激光扫描联合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伴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9

[9].冷思,艾明.相干光层析眼底血管成像术在黄斑病变中的应用[J].临床眼科杂志.2019

[10].朱媛,朱娟,杜善双.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危险因素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9

标签:;  ;  ;  ;  

黄斑病变论文-宋泽娟,李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