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单片机控制实现EPLD器件的配置(论文文献综述)
向广兴[1](2018)在《智能高频脉冲参数测量系统设计》文中认为在电子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对脉冲信号的参数测量显得越来越重要,各个学科领域对脉冲信号参数的测量也越来越多,同时也对测量精度有了更高的要求。脉冲信号中包涵很多重要的信息,通过对脉冲信号参数的测量可以有效的将脉冲信号中的有用信息还原。脉冲信号参数测量主要是对时域参数如脉冲幅度、脉冲频率、脉冲宽度以及脉冲上升时间等参数指标的测量,同时进行进一步的算法计算,获取脉冲参数的细节信息。脉冲参数测量仪的智能化、便携性、高性能以及网络化是脉冲参数测量系统的重点研究方向。传统的脉冲参数测量仪体积大、移动不方便、与其它设备不能通讯,从而无法进行脉冲测量参数的实时传输、远程操控,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设备的使用范围。随着嵌入式系统的广泛应用,基于嵌入式的脉冲参数测量系统具有开发成本低,体积小,功耗低,开发灵活等优点,同时方便与其它设备进行联网、通信,提高了脉冲参数测量仪的使用范围和智能化程度,更能适应现代物联网发展的大趋势。仪表的智能化将是未来仪表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脉冲参数测量系统,利用FPGA的高速数据处理能力,对高频信号进行数据采集以及数据处理,同时以STM32单片机作为整个脉冲参数测量系统的控制模块,完成人机交互和测量数据的远程传输。分析了高速A/D数据采样的过程及数字移相技术,同时将数字移相技术与脉冲参数测量相结合,有效的提高了系统的测量精度。并且通过加入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可以将测量数据传输到远程终端以及远程终端对系统的控制,实现了脉冲参数测量系统与其它设备的互联。最后通过系统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及仿真,完成对高频脉冲参数的测量。由于FPGA处理速度快,并且可以在内部直接实现比较器,运算器等模块,使系统的设计更加简化,设计的灵活性也更高。
薛辉,李萍[2](2013)在《基于MCU+EPLD的雷达天线转台通用伺服系统设计》文中认为基于MCU+EPLD构建雷达天线转台伺服控制系统,以高速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以可编程逻辑器件EPLD通过硬件编程的方式构建各种外围接口电路。经过工程验证,可以满足系统总体设计要求,可作为一种雷达天线转台伺服系统的通用设计方案。
陈文科[3](2011)在《数字化软开关模糊自适应弧焊电源研究》文中提出逆变弧焊电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动态响应快、易于实现焊接过程的实时控制以及在性能上具有较好的灵活性等优点,成为业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但传统逆变弧焊电源有两个突出缺陷:1)弧焊电源PWM控制多采用模拟方法,存在温漂和零漂,不利于控制精度的提高;2)变换器主开关器件处于硬开关状态,开关损耗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在变换器中引入软开关技术减小功率器件开关损耗,采用DSP与可编程逻辑数字芯片研究一种基于全桥移相DC-DC软开关变换器的数字化模糊自适应逆变弧焊电源。本文阐述了软开关技术、DSP数字控制技术、智能控制理论的发展以及其在逆变弧焊电源中的应用,分析了传统全桥移相DC-DC软开关变换器的工作原理,采用了一种新型全桥移相DC-DC软开关变换器搭建了主电路,在此基础上对主电路进行了Matlab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证明逆变软开关变换器实现软开关运行时开关损耗明显减少。控制系统以dsPIC30F6010A+EPM7128为控制核心,设计电压外环电流内环的双闭环控制系统对逆变弧焊电源输出电压进行恒压控制。在Matlab中对控制系统的各项控制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与传统逆变弧焊电源双环控制系统进行了阶跃响应特性对比分析进一步证明方案的正确性和先进性。本文重点研究了基于模糊PI自校正控制器的LCL软开关全桥式逆变弧焊电源,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电压模糊PI自校正控制系统并成功应用于逆变弧焊电源的电压控制,在控制系统中电流内环采用带电流峰值限制的P控制器,限制变换器主元件的电流。这种控制方法的电压控制动静态性能良好并有效地提高了焊接质量。论文中对采样电路、dsPIC30F6010A控制单元、驱动和保护等电路进行了设计,并且对人机界面进行了硬件设计。在完成系统硬件设计的基础上采用C语言与汇编语言混和编程完成软件设计,软件设计包括控制系统软件和人机界面软件。最后在实验装置上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数字化全桥移相DC-DC软开关变换器逆变弧焊电源克服了传统逆变弧焊电源模拟控制系统控制精度低和硬开关变换器开关损耗大等不足,因而,数字化全桥移相DC-DC软开关变换器逆变弧焊电源在提高焊接质量和降低能量损耗方面有明显优势,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卜厚萍[4](2009)在《跟踪制导雷达发射机监控系统的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雷达发射机监控系统负责着发射机工作状态和技术参数的监测、开关机工作时序的控制与保护、与雷达总体实时信息交换等任务,是雷达发射机设计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提高雷达发射机的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详细分析了目前雷达发射机监控系统中所使用的嵌入式硬件平台和软件操作系统,以及当今主流的数据传输和互连技术,给出了基于嵌入式工控机PC/104和可编程逻辑器件EPLD为核心的雷达发射机监控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首先介绍了监控系统硬件设计的工作原理,阐述了数字通道、A/D转换、双工控制、显示、串行通信等模块的具体实现方法和硬件的抗干扰设计。其次给出了监控系统软件设计的框架结构与实现流程。着重介绍了基于VxWorks操作系统的VxWorks映像和Bootrom文件的开发、基于WindML的图形显示、串行通信和软件的抗干扰设计。最后介绍了系统调试平台的搭建与联调,并给出了部分调试结果,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措施。实验测试和雷达联试证明了本发射机监控系统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刘金华,林家明,王彦钦,孙若端[5](2007)在《基于单片机和CPLD的多维步进电机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介绍了利用 STC 增强型51内核单片机和 CPLD 联合控制光学平台多维步进电机的技术研究。针对光学测量中的应用给出多维步进电机控制器的方案设计,着重阐述单片机与 CPLD 硬件接口和数据通信协议,及多维电机同步控制的实现方法,列举部分 VHDL 程序和仿真波形,并介绍了单片机外围功能器件、接口及单片机程序流程图。
张保敬[6](2007)在《基于CPLD的金相抛光机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文中认为目前,我们正处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自动化、最优化、集成化、智能化和精密化等使现代机械制造行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也是其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金相抛光设备作为其中一个分支,正在由原来的手工操作逐渐走向半自动化和自动化。金相抛光机主要用于金相试样的研磨和抛光等,在机械、冶金、汽车、航空航天等制造业中应用极为广泛。20世纪90年代后,金相制样技术发展极为迅速,金相试样抛光机作为金相制样设备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本课题的抛光机自动控制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控制系统和显示系统。控制系统主要由CPLD控制两台直流步进电机和几个相关开关,分别用来控制抛光压力、时间和转速。显示系统主要有按键输入和液晶显示两个功能。通过键盘可以输入所有和抛光相关的量,比如:抛光时间、抛光压力、抛光速度等,显示系统在抛光前显示的是设置的抛光参数,在抛光的过程中则显示为实时监测的各个参数等。控制系统和显示系统采用同一个控制核心,避免多控制核心间通信传输的误码。本课题利用CPLD做载体,借助QuartusⅡ软件平台,利用VHDL硬件描述语言,采用一种软件硬化的设计思路设计了控制器。根据设计流程,结合控制器要实现的功能,将控制器划分成八个模块,对每个模块进行VHDL代码描述,再应用开发系统中的各种工具进行编译仿真测试。系统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思路,为系统的设计和维护提供了方便,同时也提高了系统性能的可扩展性。在系统设计完成后,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CPLD作为单一控制器实现抛光机自动控制系统编程规范、时序验证方便、系统修改灵活,且基本无须改动硬件,是实现抛光机自动控制系统的一种有效途径。
杜宝强[7](2007)在《基于CPLD的彩色视觉移动机器人路径跟踪控制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路径跟踪是移动机器人视觉导航控制基本技术之一,而控制器则是实现其功能的关键所在。目前,大多数控制器都是通过软件编程,按照软件指令逐条执行的,不可避免的存在稳定性、实时性和可靠性较差的缺点,因此移动机器人控制器的开发面临新的挑战。CPLD的出现为机器人控制器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本课题利用CPLD做载体,借助QuartusⅡ软件平台,设计了一个由纯硬件电路构成的专用路径跟踪控制器。该控制器配以简单的外围电路,就可以用于机器人的路径跟踪控制,它的运行不依赖软件指令的逐条执行,因此不存在传统控制器运行软件过程中许多固有的缺陷。本课题研究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跟踪系统主要由视觉系统、控制系统、驱动系统三部分构成,主要是利用图像识别铺设在地面上的彩色路径的方法,通过视觉系统获取识别路径的颜色与位置特征,计算出机器人离跟踪路径的相对偏差,通过此偏差信号,控制系统来控制驱动系统运动进行实时跟踪。控制器是路径跟踪系统的核心,针对跟踪控制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课题利用基于图像的视觉伺服控制系统直接用图像特征控制执行机构运动这一特点,构成了一种基于图像特征差的视觉伺服控制算法,应用于路径跟踪控制系统中。本课题利用VHDL硬件描述语言,采用一种软件硬化的设计思路设计了控制器。根据设计流程,结合控制器要实现的功能,将控制器划分成八个模块,对每个模块进行VHDL代码描述,再应用开发系统中的各种工具进行编译仿真测试。系统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思路,为系统的设计和维护提供了方便,同时也提高了系统性能的可扩展性。在系统设计完成后,在一个具体的CPLD芯片上实现该控制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CPLD作为单一控制器实现路径跟踪控制编程规范、时序验证方便、系统修改灵活,且基本无须改动硬件,大大提高机器人的跟踪速度,是实现移动机器人跟踪控制策略的一种有效途径。
谭理武[8](2006)在《基于EPLD控制的单相全桥软开关电镀电源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简单回顾了电镀电源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电镀电源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电镀电源的发展主要依赖三大技术的不断发展:一是电力电子变流技术;二是电力电子器件;三是控制技术。为了克服常规PWM硬开关控制技术的缺陷,本文采用先进的软开关技术,大大降低了功率开关器件的开关损耗,提高了电镀电源的开关频率,改善了输出电源电压和电流的平滑性与控制精度,采用基于80C196MC单片机与可擦除可编程逻辑器件EPLD组成的全数字化控制系统,研制了一台软开关电镀电源。在参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选取了一种原边加隔直电容和饱和电感器的单相全桥移相软开关变换器拓扑结构。分析了该拓扑结构的工作原理及其工作过程,并总结了其工作特性。对电镀电源主电路的关键器件进行了设计。电源变换器的功率开关器件采用现代电力电子功率器件IGBT(Insulate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控制系统以80C196MC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为满足单相全桥移相逆变器的软开关工作条件,本文重点开发研究了由EPLD构成的PWM波形发生器,使得整个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和动态响应速度大大提高。设计了基于EPLD电镀电源的保护电路。针对传统PID控制策略动态性能不理想等缺陷,本文研究了电流和电压模糊+PID闭环控制系统,对电镀电源的输出电流、电压控制进行了控制算法设计,仿真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系统具有超调量小、动态响应快,稳态误差小的特点,优于传统PID控制。本文提出并实验验证了采用EPLD器件EPM7128SLC设计的单相全桥高频软开关PWM波形发生器具有一定的独创性,为全面实现电镀电源数字化控制解决了关键技术。对电镀电源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进行合理设计。给出了单相全桥移相软开关电镀电源的实验装置与实验结果。
潘继成[9](2006)在《水下机器人水声定位系统硬件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在人类对海洋进行探索和研究工作中,导航定位技术一直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从目前来看,水声定位系统是水下导航定位的主要手段。随着人类对水下研究开发工作的深入开展,所采用的研究手段会越来越多,载人深潜器,水下机器人,海底油气管线布设,摄像系统以及其它各种探测设备等等,水下高精度的导航定位是实现水下高精度,高效率科研和生产活动的前提。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是围绕“堤坝安全检测机器人”项目中定位系统的研制部分展开的。机器人在进行水下作业时,需要精确的定位系统来导航和确定方位,水声定位系统通过信标和接收机实现对机器人载体的定位功能。 论文首先对水声定位技术进行了概述,对水声定位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几种主要的定位方式及解算方法。然后分析确定了堤坝安全检测机器人定位方案。 论文中接下来的工作是水下信标的设计与实现,根据设计要求,用单片机AT89S51实现了信号源需要发射的信号。 论文最主要的部分是水声定位系统接收机的硬件设计与实现,包括硬件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接收机是由模拟信号调理部分、数据采集处理部分、上传部分和电源部分几部分构成的。模拟部分包括放大电路的设计、带通滤波器的设计和自动增益的设计;数字部分包括DSP(TMS320VC33)的设计、AD的设计、RAM的设计和EPLD的设计。软件包括EPLD控制逻辑的编程和DSP数据处理的编程以及主机串行通讯的编程。 论文最后介绍了整个系统进行联调,水池实验和外场实验。
马善钊[10](2005)在《故障诊断技术及在某雷达上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介绍了某雷达故障诊断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提出了用字典法和故障树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故障诊断,将故障定位到可更换印刷电路板和独立功能组件。论文首先对故障诊断发展概况及其使用的新技术进行了分析。在介绍雷达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故障诊断系统的总体方案,对故障块的划分,检测点的确定,故障树的建立等进行了详细说明。在硬件设计上,采用集成多通道A/D转换芯片完成输入信号的转换,使用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和高性能嵌入式处理器作为故障诊断系统控制和信息处理的核心,采用网络技术实现诊断系统与主机的连接,系统具有前端输入信号范围宽,处理能力强,功耗低,可扩展为远程诊断系统便携式终端等优点。在软件设计上,完成检测点分时采集,故障的诊断及各种终端的驱动。软件设计力求程序运行时间短,抗干扰性强,可靠性高。针对某雷达的特点,着重对长线效应和电磁兼容性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对电磁干扰的硬件和软件解决办法,对各检测点的容差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并参考以往的修理经验,使字典更具可靠性。整个系统方便易用,最后,以二个故障诊断实例验证了所研制故障诊断系统的有效性。
二、用单片机控制实现EPLD器件的配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单片机控制实现EPLD器件的配置(论文提纲范文)
(1)智能高频脉冲参数测量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基于FPGA的脉冲信号测量及处理技术 |
2.1 FPGA锁相环及数字移相 |
2.1.1 FPGA锁相环基本原理 |
2.1.2 锁相环在频率合成电路中的应用 |
2.1.3 数字移相技术 |
2.2 基于A/D转换的高速数据采集 |
2.2.1 A/D转换原理及过程 |
2.2.2 A/D转换采样保持性能分析 |
2.2.3 量化与量化误差 |
2.3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系统总体方案及硬件设计 |
3.1 系统整体设计 |
3.2 信号处理电路及系统硬件设计 |
3.2.1 量程处理电路 |
3.2.2 滤波整形电路 |
3.2.3 A/D转换电路 |
3.2.4 单片机与FPGA最小系统 |
3.2.5 系统供电电路设计 |
3.2.6 无线数据传输模块 |
3.2.7 SPI通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脉冲信号参数测量实现 |
4.1 脉冲信号幅值测量 |
4.1.1 基于峰值检波法的脉冲幅值测量方法 |
4.1.2 基于高速数据采集的脉冲幅值测量方法 |
4.2 脉冲信号频率测量 |
4.2.1 直接测频法 |
4.2.2 等精度测频法 |
4.2.3 基于数字移相的等精度测频法 |
4.3 脉冲信号宽度测量 |
4.4 脉冲信号上升时间测量 |
4.4.1 基于窗口比较器的脉冲上升时间测量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误差分析 |
5.1 系统幅度测量模块测试 |
5.1.1 A/D数据采集模块测试 |
5.1.2 系统幅值实际测量 |
5.2 系统频率测量模块测试 |
5.2.1 脉冲信号频率测量误差分析 |
5.2.2 系统频率实际测量 |
5.3 系统脉冲宽度测量模块测试 |
5.3.1 系统脉冲宽度测量误差分析 |
5.3.2 系统脉冲宽度实际测量 |
5.4 系统脉冲宽度测量模块测试 |
5.4.1 系统脉冲上升时间测量误差分析 |
5.4.2 系统脉冲上升时间实际测量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 A 系统总电路图 |
附录 B RTL模块图 |
附录 C 系统整体仿真时序图 |
附录 D 实物展示 |
(2)基于MCU+EPLD的雷达天线转台通用伺服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设计要求 |
2 硬件电路设计 |
2.1 MCU主控电路 |
2.2 EPLD接口电路 |
2.3 旋变接口电路 |
3 软件设计 |
4 结束语 |
(3)数字化软开关模糊自适应弧焊电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全桥移相 DC-DC 软开关变换器的发展 |
1.3 智能控制理论在弧焊电源中的应用 |
1.4 数字化逆变弧焊电源的发展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DC-DC 软开关变换器基本原理 |
2.1 引言 |
2.2 传统全桥移相 DC-DC 软开关变换器 |
2.3 改进的全桥移相 DC-DC 软开关变换器 |
2.4 全桥移相 DC-DC 软开关变换器控制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弧焊电源电压模糊 PI 自校正控制方法 |
3.1 引言 |
3.2 基于电压模糊 PI 自校正的逆变弧焊电源控制结构 |
3.3 电压模糊 PI 自校正控制器基本原理 |
3.4 电压模糊 PI 自校正控制器设计 |
3.4.1 电压采样值的模糊化 |
3.4.2 电压控制模糊规则 |
3.4.3 反模糊化 |
3.4.4 电压模糊 PI 自校正控制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软开关逆变弧焊电源主电路设计 |
4.1 引言 |
4.2 主电路的基本结构 |
4.3 主电路设计 |
4.3.1 整流滤波电路设计 |
4.3.2 全桥移相逆变电路设计 |
4.4 谐振电容电感设计 |
4.5 并联电感 Lp与变压器初级电容 Cp的设计 |
4.6 高频变压器设计 |
4.7 输出整流电路设计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软开关逆变弧焊电源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 |
5.1 引言 |
5.2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5.2.1 DSP 最小系统 |
5.2.2 电流、电压采样电路 |
5.2.3 保护电路 |
5.2.4 直流稳压电路 |
5.2.5 IGBT 驱动电路 |
5.2.6 通信接口电路 |
5.3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5.3.1 软件基本结构 |
5.3.2 控制系统主流程图 |
5.3.3 控制系统各功能子程序设计 |
5.4 人机界面设计 |
5.4.1 硬件设计 |
5.4.2 软件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仿真及实验 |
6.1 引言 |
6.2 仿真研究 |
6.3 实验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跟踪制导雷达发射机监控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结构 |
2 监控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
2.1 跟踪制导雷达发射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
2.2 发射机监控系统功能 |
2.3 发射机监控系统设计平台 |
2.3.1 处理器 |
2.3.2 嵌入式操作系统 |
2.3.3 可编程逻辑器件 |
2.3.4 数据传输技术 |
2.4 发射机监控系统总体方案 |
3 监控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数字通道 |
3.2 模数转换 |
3.2.1 差动放大 |
3.2.2 AD7828的特点 |
3.3 脉冲保护 |
3.3.1 脉冲保护的功能 |
3.3.2 过脉宽保护电路 |
3.3.3 过工作比保护电路 |
3.4 串口通信 |
3.5 EL屏显示 |
3.6 硬件抗干扰 |
3.6.1 电源抗干扰 |
3.6.2 地线抗干扰 |
3.6.3 接口信号抗干扰 |
4 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 |
4.1 开发环境的建立 |
4.1.1 开发环境的基本结构 |
4.1.2 VxWorks板级支持包(BSP) |
4.1.3 DOC(电子盘)的配置 |
4.1.4 VxWorks映像的加载 |
4.2 监控系统软件的概述 |
4.2.1 监控任务 |
4.2.2 串行通信任务 |
4.2.3 定时任务 |
4.2.4 软件抗干扰 |
5 系统的调试 |
5.1 调试设备 |
5.1.1 调试软件 |
5.1.2 调试硬件 |
5.2 硬件调试 |
5.3 系统的联试 |
5.4 试验数据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基于CPLD的金相抛光机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金相试样抛光机的研究现状 |
§1-3 金相抛光机面临的技术难题 |
§1-4 抛光机系统功能要求 |
第二章 抛光机自动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2-1 可编程逻辑器件 |
2.1.1 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发展 |
2.1.2 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特点及分类 |
2.1.3 MAXⅡ系列芯片的特点及芯片选型 |
§2-2 抛光机自动控制系统总体结构 |
§2-3 步进电机驱动系统 |
2.3.1 步进电机的特点及分类 |
2.3.2 步进电机细分驱动 |
2.3.3 步进电机及驱动器选型 |
§2-4 人机接口设计 |
第三章 抛光机控制系统开发平台 |
§3-1 EDA 软件概述 |
§3-2 VHDL 硬件描述语言 |
3.2.1 VHDL 设计的优点 |
3.2.2 VHDL 语言设计流程 |
§3-3 开发工具 |
§3-4 系统的设计步骤 |
第四章 抛光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实现 |
§4-1 抛光机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流程 |
§4-2 抛光机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
4.2.1 CPLD 系统设计流程 |
4.2.2 CPLD 控制器的结构原理 |
§4-3 自动控制系统的模块划分及各部分的实现 |
4.3.1 时钟电路 |
4.3.2 数据接口电路 |
4.3.3 编码电路 |
4.3.4 算术逻辑运算电路 |
4.3.5 数据锁存器 |
4.3.6 状态控制电路 |
4.3.7 计数器 |
4.3.8 脉冲发生及换向电路 |
§4-4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合 |
§4-5 人机接口系统软件设计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CPLD的彩色视觉移动机器人路径跟踪控制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移动机器人导航方式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移动机器人路径跟踪系统总体设计 |
2.1 移动机器人平台 |
2.2 移动机器人路径跟踪系统构成 |
2.3 视觉系统 |
2.4 驱动系统 |
2.4.1 步进电机的特点及分类 |
2.4.2 步进电机细分驱动 |
2.4.3 步进电机及驱动器选型 |
2.5 控制系统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路径跟踪控制系统开发平台 |
3.1 可编程逻辑器件 |
3.1.1 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发展 |
3.1.2 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特点及分类 |
3.2 VHDL硬件描述语言 |
3.2.1 VHDL设计的优点 |
3.2.2 VHDL语言设计流程 |
3.3 开发工具 |
3.4 系统的设计步骤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路径跟踪控制策略研究 |
4.1 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跟踪问题 |
4.1.1 移动机器人跟踪控制研究概述 |
4.1.2 移动机器人路径跟踪问题描述 |
4.2 视觉伺服路径跟踪控制系统 |
4.2.1 视觉伺服控制系统 |
4.2.2 基于图像的视觉伺服控制系统设计 |
4.3 驱动电机速度控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路径跟踪控制系统的设计实现 |
5.1 路径跟踪系统的控制流程 |
5.2 基于 CPLD的路径跟踪控制器的设计 |
5.2.1 CPLD系统设计流程 |
5.2.2 CPLD控制器的结构原理 |
5.3 系统的模块划分及各部件的实现 |
5.3.1 时钟电路 |
5.3.2 数据接口电路 |
5.3.3 编码电路 |
5.3.4 算术逻辑运算电路 |
5.3.5 数据锁存器 |
5.3.6 状态控制电路 |
5.3.7 计数器 |
5.3.8 脉冲发生及换向电路 |
5.4 控制系统的组合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
6.1 实验内容及分析 |
6.2 实验结论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部分 VHDL程序 |
附录C 控制系统电路图 |
(8)基于EPLD控制的单相全桥软开关电镀电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适用授权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电镀电源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趋势 |
1.1.1 电镀电源的发展历程 |
1.1.2 电镀电源的发展趋势 |
1.2 电镀电源的新技术 |
1.2.1 软开关技术 |
1.2.2 控制技术 |
1.2.3 EPLD 技术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4 小结 |
第2章 单相全桥软开关电镀电源PWM 变换器 |
2.1 基本单相全桥PWM 变换器的原理 |
2.2 单相全桥移相软开关PWM 变换器 |
2.2.1 FB ZVZCS PWM 变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
2.2.2 FB ZVZCS PWM 变换器的工作过程分析 |
2.2.3 FB ZVZCS PWM 变换器的主要特征 |
2.3 电镀电源主电路关键器件及其参数设计 |
2.3.1 输出整流滤波电路 |
2.3.2 高频变压器的设计 |
2.3.3 IGBT 的选择 |
2.3.4 隔直电容的选择 |
2.3.5 谐振电感的选择 |
2.4 系统的动态仿真 |
2.4.1 系统动态仿真模型的建立 |
2.4.2 系统的动态仿真 |
2.4.3 仿真结果分析 |
2.5 小结 |
第3章 电镀电源模糊+PID 控制策略的研究 |
3.1 PID 控制技术的原理 |
3.1.1 数字 PID 控制的原理 |
3.1.2 电镀电源的数字 PID 控制的研究 |
3.2 模糊+PID 控制的基本原理 |
3.3 电镀电源的模糊+PID 控制策略的研究 |
3.3.1 模糊+PID 控制器的设计 |
3.3.2 仿真及其仿真结果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软开关电镀电源控制系统的设计 |
4.1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4.1.1 控制系统的整体设计 |
4.1.2 80C196MC 单片机控制单元设计 |
4.1.3 信号检测电路 |
4.1.4 保护电路 |
4.1.5 工作电源设计 |
4.1.6 IGBT 驱动模块的选择 |
4.1.7 LCD 液晶显示及按键处理电路 |
4.1.8 硬件系统可靠性设计 |
4.2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4.2.1 系统初始化程序 |
4.2.2 中断服务子程序 |
4.2.3 A/D 转换及数字滤波子程序 |
4.2.4 控制算法子程序 |
4.2.5 软件抗干扰措施 |
4.3 实验装置与实验结果 |
4.4 小结 |
第5章 基于EPLD 的软开关PWM 波形发生器的设计 |
5.1 可编程逻辑器件 EPLD 的概述 |
5.1.1 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发展 |
5.1.2 MAX7000 系列器件的结构和性能 |
5.1.3 开发工具 |
5.2 控制软开关电镀电源的 PWM 波形 |
5.2.1 控制软开关电镀电源所要求的 PWM 波形 |
5.2.2 产生80C196MC PWM 波形的原理 |
5.2.3 产生软开关电镀电源 PWM 波形的传统方法 |
5.3 基于 EPLD 的软开关电镀电源 PWM 波形发生器设计 |
5.3.1 软开关电镀电源 PWM 波形发生器的原理 |
5.3.2 仿真研究 |
5.3.3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
5.4 基于 EPLD 的电镀电源的保护电路 |
5.4.1 基于 EPLD 的保护电路的设计 |
5.4.2 保护电路的仿真 |
5.5 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B(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目录) |
(9)水下机器人水声定位系统硬件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水声定位发展现状与展望 |
1.2.1 声学定位系统的分类和发展现状 |
1.2.2 声学定位技术的新发展 |
1.3 论文任务与目的 |
第2章 水声定位原理 |
2.1 引言 |
2.2 水声定位原理概述 |
2.3 同步定位原理 |
2.4 非同步定位原理 |
2.5 堤坝安全检测机器人定位原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信号源设计与实现 |
3.1 引言 |
3.2 信号源构成与原理 |
3.2.1 信号的形式与工作参数选择 |
3.2.2 相关同步技术 |
3.3 硬件实现 |
3.3.1 AT89S51 |
3.3.2 外部总线扩展 RAM |
3.3.3 数字模拟转换 |
3.3.4 模拟信号调理 |
3.4 单片机编程 |
3.4.1 程序流程 |
3.4.2 单片机实现的功能 |
3.4.3 程序调试和烧写 |
3.5 系统电源及对时设计 |
3.5.1 电池的选用与电源的设计 |
3.5.2 晶振的选用与对时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接收部分设计 |
4.1 引言 |
4.2 硬件流程 |
4.3 模拟信号调理部分 |
4.3.1 前放部分设计 |
4.3.2 带通滤波器设计 |
4.3.3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
4.3.4 后置放大电路设计 |
4.3.5 模拟信号调理部分小结 |
4.4 数据采集处理部分 |
4.4.1 A/ D的选择与设计 |
4.4.2 DSP的选择与设计 |
4.4.3 EPLD的选择与设计 |
4.4.4 DSP之间的双机通信 |
4.5 与主机之间通信 |
4.5.1 异步串口芯片的选择 |
4.5.2 与主机之间接口设计 |
4.6 EPLD控制部分逻辑编程 |
4.6.1 对A/D及两片 DSP逻辑控制 |
4.6.2 对异步串口芯片的逻辑控制 |
4.6.3 对时逻辑设计 |
4.7 DSP软件编程 |
4.7.1 软件流程 |
4.7.2 从DSP软件编程 |
4.7.3 主DSP软件编程 |
4.7.4 对异步通信芯片的编程 |
4.8 TMS320VC33程序引导功能的实现 |
4.9 系统电源设计 |
4.10 电路设计中的注意问题 |
4.11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外场实验 |
5.1 实验室电联调 |
5.2 水池和外场实验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故障诊断技术及在某雷达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故障诊断研究的必要性 |
1.2 国内外有关故障诊断的研究概况 |
1.3 故障诊断的基本理论和新技术应用 |
1.3.1 故障诊断的基本理论 |
1.3.2 新技术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
1.4 故障诊断系统中的硬件平台技术 |
1.4.1 可编程逻辑技术概述 |
1.4.2 嵌入式处理器及应用 |
1.5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故障诊断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
2.1 应用背景 |
2.1.1 某雷达组成 |
2.1.2 某雷达工作原理 |
2.2 故障诊断方法的选择 |
2.3 故障诊断系统的总体方案 |
2.3.1 硬件部分 |
2.3.2 软件部分 |
2.3.3 故障块和故障检测点的确定 |
第3章 故障诊断系统硬件设计 |
3.1 系统设计原理 |
3.1.1 系统工作过程 |
3.1.2 故障诊断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
3.1.3 系统性能指标 |
3.2 主要器件介绍 |
3.2.1 嵌入式处理器 |
3.2.2 模数转换器件 |
3.2.3 EPLD 芯片 |
3.2.4 网络接口芯片 |
3.3 系统主要组成电路设计 |
3.3.1 信号调理及采集电路设计 |
3.3.2 嵌入式信息处理电路设计 |
3.3.3 网络接口设计 |
3.3.4 RS232 接口 |
3.3.5 控制电路设计 |
3.3.6 电源电路设计 |
3.4 控制软件设计与加载 |
3.4.1 控制软件设计 |
3.4.2 电路调试软件及程序加载 |
3.5 硬件电路中的干扰及抗干扰措施 |
第4章 故障诊断系统的软件设计 |
4.1 故障树的建立 |
4.1.1 故障树符号对应关系 |
4.1.2 雷达故障树 |
4.2 故障的定位方法 |
4.3 故障字典的建立 |
4.3.1 容限的考虑 |
4.3.2 字典的建立 |
4.4 故障诊断系统的应用软件 |
4.4.1 初始化自检程序 |
4.4.2 数据采集程序 |
4.4.3 抗干扰程序 |
4.4.4 校正程序 |
4.4.5 故障判断程序 |
4.4.6 故障显示、故障打印、故障报警程序 |
4.4.7 控制程序 |
第5章 诊断系统的电磁兼容性分析和测试性能分析 |
5.1 某雷达的电磁兼容性 |
5.1.1 天线分机的电磁兼容性 |
5.1.2 显示分机电磁兼容性 |
5.1.3 电缆的电磁兼容性 |
5.2 故障诊断系统的电磁兼容性 |
5.2.1 中央处理部分的电磁兼容性 |
5.2.2 天线分机采集电路的电磁兼容性 |
5.2.3 显示分机采集电路的电磁兼容性 |
5.2.4 电缆中的电磁兼容性 |
5.3 诊断系统与雷达的电磁兼容性 |
5.3.1 电磁不兼容的严重性 |
5.3.2 电磁兼容的可行性 |
5.4 诊断系统实物及性能分析 |
5.4.1 诊断系统实物 |
5.4.2 测试设备 |
5.4.3 试验内容 |
第六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四、用单片机控制实现EPLD器件的配置(论文参考文献)
- [1]智能高频脉冲参数测量系统设计[D]. 向广兴. 大连工业大学, 2018(08)
- [2]基于MCU+EPLD的雷达天线转台通用伺服系统设计[J]. 薛辉,李萍. 机电工程技术, 2013(07)
- [3]数字化软开关模糊自适应弧焊电源研究[D]. 陈文科. 湖南大学, 2011(06)
- [4]跟踪制导雷达发射机监控系统的设计[D]. 卜厚萍. 南京理工大学, 2009(S1)
- [5]基于单片机和CPLD的多维步进电机控制技术研究[A]. 刘金华,林家明,王彦钦,孙若端. 2007'仪表;自动化及先进集成技术大会论文集(二), 2007
- [6]基于CPLD的金相抛光机自动控制系统设计[D]. 张保敬. 河北工业大学, 2007(11)
- [7]基于CPLD的彩色视觉移动机器人路径跟踪控制器的研究[D]. 杜宝强. 兰州理工大学, 2007(02)
- [8]基于EPLD控制的单相全桥软开关电镀电源的研究[D]. 谭理武. 湖南大学, 2006(11)
- [9]水下机器人水声定位系统硬件的设计与实现[D]. 潘继成.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12)
- [10]故障诊断技术及在某雷达上的应用[D]. 马善钊.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