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地幔速度结构论文-李细兵,熊振,范小平,陶小叁,彭小波

上地幔速度结构论文-李细兵,熊振,范小平,陶小叁,彭小波

导读:本文包含了上地幔速度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福建地区,联合反演,叁维速度结构,地壳厚度

上地幔速度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李细兵,熊振,范小平,陶小叁,彭小波[1](2019)在《福建地区地壳上地幔顶部叁维速度结构及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地壳介质的非均一性对反演上地幔顶部速度和地壳厚度具有重要影响。文中对福建地区地壳上地幔顶部的速度结构进行联合反演,结果显示福建地区地壳浅层主要以高速异常特征为主,与区域内山脉特征相对应,而在中下地壳主要以低速异常为主,区域内速度异常与区域断裂构造密切相关。该结论进一步证实沿政和-大埔断裂带存在低速带,但低速异常主要出现在深20~30km的中下地壳部分,与前人所得的低速异常区相比范围更大,出现深度更深。联合反演结果显示福建陆域地壳厚度为28~35km,地壳在沿海地区偏薄,向内陆逐渐变厚,与接收函数的结果较为一致,且发现沿永安-晋江断裂东侧存在显着的地壳减薄特征。上地幔顶部速度结果显示在政和-大埔断裂带西侧以高速异常为主,在福州盆地及沿海区域表现为低速异常。(本文来源于《地震地质》期刊2019年05期)

徐峣,张永谦,严加永,徐志伍,陈昌昕[2](2019)在《华南东南部上地幔远震P波速度结构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利用114个固定台站记录的121个远震事件,以钦杭结合带为中心,采用天然地震层析成像构建了华南东南部上地幔P波速度结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钦杭结合带、武夷成矿带以及南岭成矿带的深部结构存在着差异,说明3个成矿带经历了不同的构造演化过程;(2)江绍断裂的上地幔中存在着低速异常,推测该低速异常为从地幔过渡带或者下地幔上涌的热物质,与钦杭结合带和武夷成矿带的成矿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3)下扬子地区上地幔底部的高速异常可能为拆沉的岩石圈,而华夏板块上地幔顶部的高速异常则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的结果为认识华南东南部的深部结构提供了新的证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期刊2019年04期)

张风雪,吴庆举[3](2019)在《松辽盆地北缘的上地幔速度结构及该区火山成因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东北是研究板内新生代火山活动及其成因的天然场所.以往的研究根据不同的壳幔速度结构,提出多种模型用以解释中国东北地区的火山活动.由于松辽盆地北缘的观测台站相对较少,导致这些模型对盆地北缘的约束较弱.我们利用近年来覆盖松辽盆地北缘的流动宽频带观测台站数据开展远震体波走时层析成像研究,获得了深达800km的深部速度结构,在盆地北缘的火山群区域内得到如下认识:诺敏河和五大连池火山群共用一个200~300km深处的地幔岩浆房.该地幔岩浆房内的低速异常为水平展布,未下延至地幔转换带内,并仅在该区域上地幔的局部范围内有所体现.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分析,我们认为该水平的局部低速异常可能是中生代晚期岩石圈拆沉导致的软流圈上涌热物质.(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孔祥艳[4](2019)在《天山地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天山造山带是现今中亚造山带中最活跃的陆内造山带之一,经历了复杂的变形与演化过程。天山造山带地区地震活动频繁,现今造山运动强烈,是开展陆内造山研究和内陆地震活动研究理想的天然试验场。研究这一地区的壳幔速度结构,对认识天山造山深部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新疆地震台网在天山造山带及邻区的固定地震台站和我们架设的宽频带流动地震台站观测资料,对天山造山带及周边区域的S波速度结构进行了研究,获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利用新疆地震台网52个固定地震台站和天山地区新布设的11个流动地震台站为期1年的观测数据,采用背景噪声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中国境内天山及邻区(41°N-48°N,79°E-91°E)周期10-50s范围内的瑞利面波相速度分布图像和周期6-35s范围内的瑞利面波群速度分布图像。(2)利用背景噪声层析成像得到的天山及邻区的相速度频散数据,使用基于贝叶斯的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MCMC)方法反演获得了研究区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沉积盖层南深北浅,最厚处可达15km。在天山造山带北部和南部的盆山交界附近,地壳内部存在明显的向造山带方向倾斜的低速区,结合前人相关研究结果,我们推测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向天山造山带的俯冲在中国境内主要发生在天山造山带中部,东西部只存在较弱的单向俯冲。天山造山带下地壳存在明显的低速异常,反映出介质具有较低的力学强度,在挤压环境下更容易发生变形和隆升,下地壳低速异常可能与存在古板块缝合带、天山南北两侧的大陆块体双向俯冲以及挤压变形等密切相关。(3)通过面波和接收函数联合反演揭示了中国境内天山地区(41°N-46°N,79°E-91°E)地震台站下方的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和地壳厚度。结果表明,天山造山带下方的地壳厚度介于55km与63km之间,其中地壳厚度在新疆巴州地区的BLT地震台站附近最大,约为63km。塔里木盆地的平均地壳厚度约45km,准噶尔盆地的地壳厚度为47km。在天山北部和天山南部盆山接触带附近,地壳内部存在多个明显的低速层,北部边缘和南部边缘的壳内低速区结构特征和分布范围存在明显差异,这一结果支持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向天山下方俯冲的动力学模式,其中天山南缘的俯冲范围比北缘大,东部地壳的俯冲不明显或处于早期俯冲阶段。天山造山带内部地壳存在多个低速层分布的地区,它们大多与目前正在发生强烈隆升区相对应。(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期刊2019-06-01)

吕子强[5](2019)在《天山造山带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天山造山带作为世界上典型的陆内造山带之一,由数条平行山脉及山间盆地组成,同时夹于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哈萨克地台几个刚性块体之间。这些构造块体不仅控制了天山造山带地区中强地震的活动,而且影响了不同地质单元的演化进程,形成了特殊的构造环境。由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使得天山造山带的现今构造运动十分强烈,并呈现出大量的E-W向逆断层以及频繁的强震活动等。因此,开展天山地区的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的研究对于认识天山地区的深部结构及动力学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目前大陆动力学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基于整个天山造山带地区的背景噪声资料,围绕天山造山带的深部结构开展以下几方面研究工作:(1)利用整个天山造山带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国内外5个台网108个台站的连续波形资料提取瑞利面波经验格林函数,所选台站横跨东、中、西天山,极大的改善了天山地区地震学研究的覆盖范围。在背景噪声数据的预处理过程中,为了提高经验格林函数的信噪比,我们采用两种不同的归一化方法。其中,采用滑动均值的时间域归一化方法获取了周期8-50 s的瑞利面波相速度频散数据,用于天山地区瑞利面波方位各向异性的成像研究。同时,采用频率-时间域归一化方法获得了周期7-200 s的瑞利面波经验格林函数,作为天山地区全波形背景噪声层析成像研究的观测数据。实践证明,该方法可以更加有效地提取长周期的瑞利面波经验格林函数并提高了信噪比。(2)利用整个天山地区周期8-50 s的瑞利面波相速度频散数据,开展瑞利面波相速度与方位各向异性联合反演。研究结果表明,浅部结构与地表的地质构造单元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低波速异常主要分布于沉积层厚度较大的盆地地区,而高波速异常主要分布于构造活动比较活跃的山脉地区。东天山地区中下地壳存在比较弱的低波速异常,而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汇聚边缘的上地幔区域则表现为明显的高波速异常,各向异性快波方向呈现近NS向的特征,暗示着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岩石圈已经俯冲至东天山的下方。中天山地区的中下地壳至上地幔区域均呈现为明显的低波速异常,且各向异性快波方向比较复杂,表明中天山地区的整个岩石圈结构已经弱化,热物质上涌可能是影响各向异性变化的重要因素。西天山及帕米尔高原的上地幔区域存在低波速异常,各向异性表现为NW-SE方向,可能与欧亚板块的大陆岩石圈南向俯冲有关。塔里木盆地内部存在相对弱的低波速异常,推测塔里木盆地可能已经受到上涌的地幔热物质的侵蚀和破坏。(3)基于周期7-200 s的瑞利面波经验格林函数,开展了天山地区全波形背景噪声层析成像研究。首先,采用有限差分法模拟瑞利面波在叁维复杂介质中的传播,利用波形互相关方法测量观测与理论波形之间的相位差。然后,采用散射积分法计算出台站对之间的瑞利面波叁维有限频敏感核。进而,采用阻尼最小二乘法联合反演P波和S波速度,获得研究区域高分辨率的地壳上地幔叁维S波速度结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整个天山地区的S波速度结构具有显着的横向非均匀性,并且与地表的地质构造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中天山-塔里木盆地的碰撞边缘呈现出明显的高波速异常,暗示塔里木盆地的岩石圈可能已经俯冲至中天山的下方。中天山地区的下地壳至上地幔存在明显的低波速异常,可能与地幔热物质的上涌过程密切相关。相比于中天山地区的低波速异常,东天山的地幔岩石圈则呈现出相对的高波速异常,暗示塔里木和准噶尔盆地的岩石圈已经俯冲至东天山的下方,可能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地幔热物质的上涌。西天山的上地幔区域所呈现出的弧状低波速异常则可能与欧亚大陆岩石圈的俯冲消减过程有关。同时研究发现,作为中、西天山分界线的费尔干纳断裂两侧形成了明显的速度差异,且该速度差异从地壳一直延伸至上地幔,表明费尔干纳断裂可能是一条岩石圈尺度的断裂。综合以上的研究结果,推测东天山、中天山和西天山受到不同构造块体的作用或者共同作用,可能存在不同的动力学机制。(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期刊2019-06-01)

李娱兰[6](2019)在《青藏高原地震活动性及冈底斯成矿带东段上地幔顶部Pn波速度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不仅是全球海拔最高的高原,也是变形规模最大和形成时代最晚的陆-陆碰撞造山带。至今,青藏高原仍处在持续的造山过程中,使其内部及周缘区域地震频发。据中国地震台网统计,该区域每年发生的3级以上地震超过200个,表明青藏高原仍处在强烈的构造活动中,因此被认为是大陆动力学研究的天然试验区。在青藏高原,位于碰撞前缘的冈底斯成矿带是研究印度岩石圈俯冲形式的重要区域,对认识高原构造隆升机制和动力学来源有重要作用。而高原内部的地震活动性研究,则有利于认识青藏高原不同块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揭示青藏高原构造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利用中国地质科学院陆续在羌塘地体中部和冈底斯成矿带东段等地先后架设的128个流动地震台站,并结合固定台网的数据开展了如下研究:一、对于高原内部及周围地区的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结果表明:重定位后与目录地震水平位置偏差较大。羌塘地体中部的地震定位结果显示:1)与中国地震台网测定结果相比,定位后整体上更加聚集,部分地震水平方向差距达到10 km,震源深度集中在0~8 km范围内,表明青藏高原内部上地壳构造活动活跃;2)2017年6月发生8个3.0级以上地震,定位后的震中位置集中分布在格拉丹东附近,与中国地震台网测定的结果差异较大。定位前后M<3.0的小地震的结果同样显示出明显的差异。3)高原其他区域的M≥3.0的地震定位结果显示,震中集中在羌塘火山岩区、金沙江缝合带东缘、高原西部南北走向断裂带和东南缘区域四个区域。综合所有的定位结果,推测整个青藏高原内部东西向伸展作用是该区域地震频发的主要动力学来源。二、对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发生在羌塘地体内的3.0级以上地震进行了震源机制分析。震源机制反演结果与地表构造性质吻合性较好,验证了青藏高原内部仍受到印度板块强烈的挤压作用。其中2017年6月格拉丹东附近发生的8个地震均为正断或走滑兼正断型,推测这是壳幔活动剧烈的地表响应。叁、利用Pn差分成像方法研究了冈底斯成矿带东段的上地幔顶部Pn波速度结构。得到如下结果:1)从Pn波成像结果上来看,上地幔P波速度范围为7.7 km/s~8.5 km/s,速度变化幅值为4.9%,整体呈现出东西向的高低速异常相间的速度带;2)研究区域东侧呈现以92.5°E为界的东西分异现象,两侧为中冈底斯、东冈底斯,已有研究结果认为这是由地幔物质来源不同所造成;3)亚东-谷露裂谷、谢通门-申扎断裂带和林周火山岩盆地叁个区域显示为低速异常;4)矿化点主要分布在低速异常边界上,同时已有的地壳电性结构研究结果显示中地壳的高导体与控矿构造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由此推测该区域的成矿背景具有一致性;由于成像区域限制,该区域是否存在板片撕裂仍需要进一步验证。(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期刊2019-06-01)

吕苗苗[7](2019)在《基于P波叁重震相研究青藏高原上地幔速度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因其复杂的结构和演化历史,一直都是研究大陆碰撞、构造运动及其动力学的热点区域。本文采用叁重震相波形拟合技术,基于中国地震观测台网和大型流动台阵记录到的某地震P波垂向记录,获得了包括拉萨、南羌塘和松潘甘孜地块在内的青藏高原上地幔P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①拉萨和南羌塘地块下方地幔过渡带存在高速异常,推测是俯冲的印度板片滞留体,过渡带底部的板片残余温度较低,使得660-km相变滞后约3~8 km。而松潘甘孜地块下方过渡带同样存在高速异常,可能是欧亚岩石圈发生拆沉进入地幔过渡带所致。这说明印度板块俯冲作用的影响已经到达地幔过渡带,其俯冲前缘位于班公怒江缝合带附近。②从拉萨、南羌塘到松潘甘孜地块,200 km之上的地幔岩石圈高速盖层速度由南向北逐渐减小,松潘甘孜地块则出现盖层缺失。推测受小规模地幔对流或者热不稳定性的影响,在南羌塘和松潘甘孜地块,增厚的欧亚岩石圈发生拆沉作用,岩石圈被减薄和弱化,造成羌塘地块上地幔低速和松潘甘孜地块上地幔高速盖层缺失。拆沉的冷的欧亚岩石圈可能部分停留在410-km上方,使得410-km抬升约10 km,部分沉入地幔过渡带,表现为松潘甘孜地块地幔过渡带中存在高速异常。低温造成660-km下沉约8 km,导致地幔过渡带增厚。(本文来源于《CT理论与应用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张亚运[8](2019)在《福建及台湾海峡地壳上地幔横波速度结构和各向异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福建-台湾海峡-台湾作为欧亚大陆与菲律宾海板块的碰撞前缘,被多个断裂带分隔成不同的地质单元。自中生代华夏块体完全拼合以来,这一区域主要经历了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碰撞、新生代早期大陆边缘裂解以及中晚期的菲律宾海板块的碰撞,使得东南沿海地区地质构造从西北到东南逐渐变新。福建地区以政和-大浦断裂带为界,西北部是古生代的武夷-云开造山带,东南部则包括中生代岩浆活动带和变质带。而海峡和台湾地区则分别被新生代的拉张断陷盆地和碰撞造山带所主导。这一区域在不同地质时期交替处于挤压和拉张的构造环境,从而形成了复杂的构造体系。研究这一区域的地壳和上地幔结构对于我们了解多种构造作用下,福建和台湾海峡地区中生代以来的构造和地质演化过程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利用布设在福建和台湾的一百多个地震台站两年的连续波形数据,通过背景噪声互相关方法和地震面波双台法提取了 5-150秒的瑞利面波相速度频散,进而通过一种直接反演方法来获得此区域地壳和上地幔地叁维横波速度结构。地壳部分的反演结果显示,政和-大浦断裂带下方呈现低速异常,该断裂带在福建地区的构造演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福建沿海上地壳的长条状高速带则和中生代的平潭-东山变质带密不可分。海峡区域在新生代的两期拉张分别出现在不同的位置,这可能是海峡的中下地壳到上地幔顶部出现一系列的高低速异常的主要原因。上地幔的速度结构主要被福建和海峡区域的两大低速块体所主导。福建地区的低速块体跨越了东西华夏地块且在较深的位置偏向于西侧。由于东西华夏地块的岩浆活动分别发生在燕山期早期和晚期,因此推断低速块体在燕山期早期已经形成,晚期得到了再次加热。低速异常在上地幔顶部分隔成为较小的块体可能对应着小尺度的岩浆上涌。海峡中的低速区分隔成南北两块,可能对应着新生代两期拉张导致的地幔物质上涌。另外,我们还通过速度梯度来刻画岩石圈厚度,得出了这一区域岩石圈界面横向变化剧烈的特征。不同的构造作用会对地下结构造成不同的影响,进而表现在矿物的排列和地表的变形等特征上,各向异性可以很好的分析这一构造状态。我们通过切向分量的互相关提取勒夫波进而反演横向偏振的横波速度,与瑞利波反演的纵向偏振结果对比得到地壳的径向各向异性。结果显示福建和台湾的中下地壳被正的径向各向异性特征主导,这与拉张作用导致的矿物发生水平向的排列密切相关。地壳浅部由于断裂、裂隙等构造纵向切割,正的各向异性减弱,唯一例外的是海峡中被水平排列的沉积层覆盖,依旧显示正的径向各向异性。平潭-东山变质带上地壳则显示负的径向各向异性,除了断层等浅部构造的影响外,变质作用导致的应力分布也起到重要的作用。我们还反演了研究区域地壳部分的相速度和横波速度方位各向异性,结果显示整个福建地区方位各向异性相对较弱,可能与福建经历了多期次同方向的挤压和拉张作用,没有形成主导的快波方向有关。此外,政和-大浦断裂带及附近区域在中下地壳呈现出沿着断层走向的方位各向异性,可能与这一断裂带自华夏块体拼合以来就强烈的影响周围区域的构造演化有关。海峡中的方位各向异性较为杂乱,但明显受到台湾地区的构造影响,出现了从浅部平行于海峡到深部转为垂直于海峡的现象,这与欧亚大陆和菲律宾海板块的碰撞有关。我们通过面波数据的处理,从不同角度来分析研究区域的结构特征,进而讨论其构造演化过程,为这一区域中生代以来受不同构造事件的影响而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提供了地震学的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9-05-01)

赵延娜,段永红,周铭,魏运浩[9](2019)在《华南大陆东部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华南大陆东部地区地处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汇区域,长期受到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俯冲影响,是欧亚大陆东部边缘构造框架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也是研究板块相互作用的天然实验室。已有的大尺度全国地震体波和面波成像结果可以很好的分辨出主要的盆地和块体分布,但体波成像的射线在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覆盖率较差,且在传统的地震面波成像中,由于高频信(本文来源于《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04-13)

陈瑛,彭一波,姜明明,艾印双[10](2018)在《大兴安岭地区地壳和上地幔顶部速度结构的背景噪声成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兴安岭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东段,由额尔古纳地块、兴安地体、松嫩地体等碰撞拼合而成,先后经历了古亚洲洋闭合和古太平洋板块深俯冲的改造。因此,该区域岩石圈深部可能同时保留了两期运动的痕迹,是研究古生代中亚造山动力学过程的理想区域。此外,该区域新生代火山活动活跃,形成了阿巴嘎火山群,阿尔山火山群和诺敏河火山群等火山群落,可能改造了前期构造运动活动的遗迹。背景噪声成像方法在地震台阵密集分布的条件下能够成像高分辨率的地壳及上地幔顶部速度结构图像,有助于精细地分辨大兴安岭地区两期构造活动的深部痕迹,从而加深对该地区构造地球动力学背景的理解。(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六)——专题12:中亚造山带构造演化、深部过程与成矿作用、专题13:叁江特提斯域构造: 深部地壳流变与地表地貌响应过程与机制》期刊2018-10-21)

上地幔速度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利用114个固定台站记录的121个远震事件,以钦杭结合带为中心,采用天然地震层析成像构建了华南东南部上地幔P波速度结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钦杭结合带、武夷成矿带以及南岭成矿带的深部结构存在着差异,说明3个成矿带经历了不同的构造演化过程;(2)江绍断裂的上地幔中存在着低速异常,推测该低速异常为从地幔过渡带或者下地幔上涌的热物质,与钦杭结合带和武夷成矿带的成矿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3)下扬子地区上地幔底部的高速异常可能为拆沉的岩石圈,而华夏板块上地幔顶部的高速异常则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的结果为认识华南东南部的深部结构提供了新的证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上地幔速度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李细兵,熊振,范小平,陶小叁,彭小波.福建地区地壳上地幔顶部叁维速度结构及构造意义[J].地震地质.2019

[2].徐峣,张永谦,严加永,徐志伍,陈昌昕.华南东南部上地幔远震P波速度结构及意义[J].中国地质.2019

[3].张风雪,吴庆举.松辽盆地北缘的上地幔速度结构及该区火山成因探讨[J].地球物理学报.2019

[4].孔祥艳.天山地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9

[5].吕子强.天山造山带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9

[6].李娱兰.青藏高原地震活动性及冈底斯成矿带东段上地幔顶部Pn波速度结构[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9

[7].吕苗苗.基于P波叁重震相研究青藏高原上地幔速度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9

[8].张亚运.福建及台湾海峡地壳上地幔横波速度结构和各向异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9].赵延娜,段永红,周铭,魏运浩.华南大陆东部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研究[C].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摘要集.2019

[10].陈瑛,彭一波,姜明明,艾印双.大兴安岭地区地壳和上地幔顶部速度结构的背景噪声成像研究[C].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六)——专题12:中亚造山带构造演化、深部过程与成矿作用、专题13:叁江特提斯域构造:深部地壳流变与地表地貌响应过程与机制.2018

标签:;  ;  ;  ;  

上地幔速度结构论文-李细兵,熊振,范小平,陶小叁,彭小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