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武汉段论文-卢云黎,王琪,袁静,万力,马碧文

汉江武汉段论文-卢云黎,王琪,袁静,万力,马碧文

导读:本文包含了汉江武汉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水生态,浮游藻类,季节变化,比较研究

汉江武汉段论文文献综述

卢云黎,王琪,袁静,万力,马碧文[1](2018)在《长江武汉段和汉江武汉段浮游藻类群落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水质逐月跟踪监测,分析了长江武汉区域、汉江武汉区域集家嘴和37码头2个典型断面浮游藻类生物量变化和群落结构特点,并研究了水温、pH溶解氧、营养盐等环境因子与浮游藻类的相关性。研究表明:2个断面浮游藻类生物量变化趋势均为夏季减少、冬季增多、春季达峰值。2个断面的优势种均为硅藻,其中以直链硅藻最常见。水温与浮游藻类生物量变化具有显着相关性。(本文来源于《水利水电快报》期刊2018年02期)

黄师师,郑汝可,黄金波[2](2017)在《武汉全面推行河长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黄师师 郑汝可 通讯员黄金波)长江日报昨日获悉,我市《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实施意见》出台,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辖区内河流的污染治理。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陈一新任长江武汉段第一河长,市长万勇任汉江武汉段第一河长。根(本文来源于《长江日报》期刊2017-03-09)

钱宝,卞俊杰,王琪,何善鹏[3](2016)在《长江干流武汉段及汉江下游水葫芦应急调查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15年8月起,长江干流武汉段及汉江下游爆发水葫芦入侵现象。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组织应急调查小组进行实地调查。结果发现,汉江水葫芦主要由涵闸河等汉江支流排入,而汉江支流水葫芦主要来源于汉江下游平原河网地区。在汛期水葫芦生长旺盛期间,突发性的强降水导致内河水位抬高,从而将集聚于静水中的水葫芦排入河网,顺流而下,直至长江。本次爆发的水葫芦事件虽未对长江干流水质产生较大影响,但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本文来源于《水资源研究》期刊2016年01期)

王明华[4](2014)在《湖北通报汉江武汉段污染原因》一文中研究指出2014年4月26日,湖北省环保厅对外通报了汉江武汉段水质异常的调查及监测情况。4月22日23:00时,湖北省环保厅接到武汉市环保局报告,称新沟(汉江武汉段入境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数据自动显示氨氮浓度超标,导致从这一河段取水的白鹤嘴水厂、东西湖余氏墩水厂出厂水质氨氮超标,两家水厂分别于16时许和19时许紧急停产,受污染的自来水未进入管网,全市260 km2面积停止供水,30多万居民、数百家食品加工企业受影响。武汉市府启动应急机制,对汉江武汉段污染源进行排查,相关部门加强水厂(本文来源于《水资源研究》期刊2014年03期)

张翀[5](2014)在《汉江武汉段日捞浮萍30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张翀)本是船行水流的母亲河,却被植物攻陷成为一片水上绿洲,一个多月来,汉江多种浮萍连片生长,让汉江武汉段多处俨然成为“绿茵场”。据了解,相比往年,今年浮萍爆发时间提前,且面积大增,仅汉江武汉段大藻面积就比往年多一倍。 日前,从汉(本文来源于《工人日报》期刊2014-07-27)

刘志月[6](2014)在《汉江上游排放渍水致武汉自来水氨氮超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武汉4月27日电 见习刘志月26日凌晨,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在官方网站公布了《关于汉江武汉段水质异常情况调查的通报》,初步认定,汉江上游、湖北孝感汉川市所管辖的汉川闸和汉川泵站闸排放长期积累渍水是造成汉江流域氨氮浓度超标事件的主要原因。其官网显示,截(本文来源于《法制日报》期刊2014-04-28)

刘志月,曾雅青[7](2014)在《自来水污染事件信息公开应更充分》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政府应当对社会公众及时、充分、完整地公开突发事件的信息,而且要持续不断地公开 又是一起污染引发的城市自来水供水危机。 这一次供水危机,发生在“饮用水水质接近欧洲标准”的湖北省武汉市。(本文来源于《法制日报》期刊2014-04-25)

周慧,申俊涵[8](2014)在《汉江武汉段突发污染》一文中研究指出4月23日下午开始,武汉市叁大水厂陆续停产,停产原因是汉江武汉段水质氨氮超标,城区大面积停水。截至4月24日下午6点,叁大水厂全部恢复供水,但污染源仍在调查中。   汉江流经陕西、湖北,在武汉汇入长江,其中汉江中下游的丹江口水库,为南水北调中线(本文来源于《21世纪经济报道》期刊2014-04-25)

陈河平,伍松[9](2013)在《南水北调工程和叁峡水库对汉江武汉段水文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汉江位处湖北省腹地,沿江流域经济带分布有较多的重要城市,经济产业特征明显,两岸聚集有重点工业区、繁华商贸旅游区和优势农产业基地等特色产业区域,由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开始和叁峡大坝的建成,使得该河段径流量、泥沙等水文数据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新的变化,正是这种变化使得航运环境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本文通过殷实的数据和深入的分析来展示南水北调对丹江口水库进而对汉江武汉段的影响,以及叁峡大坝的建成对汉江武汉段河口水文环境的改变。(本文来源于《新疆有色金属》期刊2013年01期)

王贝贝[10](2013)在《东湖和汉江武汉段水体中全氟有机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全氟有机物(PFCs)属于一类新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由于其性质稳定难以自然降解且可远距离迁移而在各种环境介质中广泛分布。近年来PFCs的环境行为研究引起了世界范围的极大关注。本文以东湖和汉江为研究对象,开展武汉市地表水体中PFCs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污染行为研究。东湖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而汉水是武汉市主要的饮用水源水,因此本研究具有典型的区域代表性和重要的环境意义。主要结论如下:(1)自制了一套连续、密闭式固相萃取装置对水样进行浓缩和净化,建立了C18固相萃取-HPLC-MS/MS联用技术测定PFCs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对水样中的8种PFCs检出限在0.25~2.0ng/L之间,加标回收率在85.9%~105.4%之间,具有精密度好、回收率高、操作简单、受外界影响小等优点。(2)研究了东湖和汉江水体中PFCs的污染水平,发现东湖水体中PFCs总量范围为59.2~313ng/L,PFOA和PFOS是主要的PFCs,平均值分别为55.0和64.0ng/L;武汉段汉江水体中PFCs总量范围为8.6~568ng/L,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基磺酸(PFOS)是主要PFCs,平均值分别为81.0和51.8ng/L,这表明东湖和汉江水体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PFCs污染。(3)东湖表层水体中PFCs的空间分布模拟研究表明湖区东部污染最严重,PFCs的含量为212~314ng/L,其次是湖区的中部,而湖区的北部和西部污染相对最轻,中值为97.8ng/L。汉江水体中全氟羧酸(PFCAs)与总量的空间分布类似,在上游和下游两段呈现正态分布,而PFOS在整个流域的分布则比较均一。(4)通过对研究区域周边环境的调查,发现东湖水体中PFCs的分布主要是受居民生活废水及商业用水的排放影响;汉江水体中PFCs的空间分布主要受流域工业废水排放的影响。(5)东湖水体中61%的采样点中PFOA含量超过饮用水中PFOA浓度限值(40ng/L),63%采的样点中的PFOS含量高于43ng/L,表明东湖水体作为应急储备水源,其中的PFCs对居民健康和生态环境存在潜在风险;汉江水体中61%的采样点中PFOA含量超过40ng/L,表明汉水作为饮用水源水对居民健康存在潜在风险。(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3-01-01)

汉江武汉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讯(黄师师 郑汝可 通讯员黄金波)长江日报昨日获悉,我市《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实施意见》出台,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辖区内河流的污染治理。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陈一新任长江武汉段第一河长,市长万勇任汉江武汉段第一河长。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汉江武汉段论文参考文献

[1].卢云黎,王琪,袁静,万力,马碧文.长江武汉段和汉江武汉段浮游藻类群落比较研究[J].水利水电快报.2018

[2].黄师师,郑汝可,黄金波.武汉全面推行河长制[N].长江日报.2017

[3].钱宝,卞俊杰,王琪,何善鹏.长江干流武汉段及汉江下游水葫芦应急调查及分析[J].水资源研究.2016

[4].王明华.湖北通报汉江武汉段污染原因[J].水资源研究.2014

[5].张翀.汉江武汉段日捞浮萍30吨[N].工人日报.2014

[6].刘志月.汉江上游排放渍水致武汉自来水氨氮超标[N].法制日报.2014

[7].刘志月,曾雅青.自来水污染事件信息公开应更充分[N].法制日报.2014

[8].周慧,申俊涵.汉江武汉段突发污染[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

[9].陈河平,伍松.南水北调工程和叁峡水库对汉江武汉段水文影响分析[J].新疆有色金属.2013

[10].王贝贝.东湖和汉江武汉段水体中全氟有机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

标签:;  ;  ;  ;  

汉江武汉段论文-卢云黎,王琪,袁静,万力,马碧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