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海面监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海面电站,监控系统,PLC,仿真
海面监控论文文献综述
李莉,顾凌云,乔文娟[1](2015)在《基于PLC的海面电站监控系统研究及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电站作为海面工作中电能的管控,为海面作业提供保障,所以作用至关重要。对电站的监控现在也有比较成熟的技术,包括各种控制软件的应用。本系统结合实际情况及最新发展,提出基于PLC的海面电站监控系统,芯片选用的是西门子可编程控制器S7.300作为核心处理器,该型号PLC工作效率高,控制精度比较高,性能稳定,对于信号处理及硬件控制都有很好的优势,可以有效保证海面电站监控系统的稳定性。海面电站监控系统所承担的角色非常重要,所以要尽可能降低系统的漏洞,对其进行仿真,可以有效地减少研发成本及开发周期,并且可以提高操作员的技能,本文结合Matlab及VC编程软件,对该监控系统进行仿真研究。(本文来源于《舰船科学技术》期刊2015年06期)
臧风妮[2](2014)在《智能视频监控中海面舰船目标检测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具有辽阔的海岸线,海域十分广阔,因此,海事视频自动监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在军用方面,可以维护海洋权益、加强海域监管、减少海事纠纷等;在民用方面,海面目标的自动检测技术可以高效实现港口、海湾等的海上交通管制、事故船只救援报警、海洋环境监测、海洋专属经济区保护,并对非法捕鱼、污染物倾倒、非法走私偷渡等起到强有力的监管作用。在海事智能视频监控方面,目前面临的难点就是当摄像机安装在晃动的海洋浮标或运动的海事船上时,如何实现在各种海况下快速地检测出运动的舰船目标,这是实现海域智能监测的关键技术之一。为此,本文对海洋动态视频监控中舰船目标快速检测算法以及海上雾天图像清晰化处理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域视觉注意力模型的海面舰船目标快速检测算法。根据人类视觉观测特点,即大尺度下注重目标的轮廓,小尺度下注重目标的细节,首先利用利用提升小波变换在小波域建立了双尺度视觉选择注意模型,然后在粗分辨率低频子带上分别利用相位谱法和梯度法建立视觉显着图,并对两者进行有效融合形成综合视觉显着图,最后通过小波反变换得到原始高分辨率图像的视觉显着图,由此实现海面目标区域的检测与提取。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实现海面舰船目标的自动检测,可用于基于海洋浮标的海事智能监测。(2)提出了一种基于海面背景纹理模型的舰船目标检测算法。根据海面纹理具有均匀性和一致性的特点,该算法首先在离散余弦变换(DCT)域提取图像子块的能量特征,实现了天空背景和海天线的快速检测。然后,对于海天线以下的海面区域,在DCT域提取图像子块的纹理特征向量,并利用自适应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建立了海面背景的混合纹理模型。最后,利用建立的海面纹理模型,实现了海面背景与舰船目标的分割。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可以快速、鲁棒实现舰船目标的检测,尤其适合于高海况下基于运动监视平台的海事监测。(3)提出了一种基于轮廓波变换(Contourlet)的海上雾天图像清晰化处理算法。该算法首先将RGB图像转换为YUV图像,对亮度Y图像根据雾天成像物理模型,利用Contourlet变换将图像低频成分和高频成分有效分离;然后在低频子带上利用双边滤波技术实现了散射光成分的有效估计与去除,并消除了散射光去除过程引起的“光晕效应”;对Contourlet变换后的高频子带,进行自适应阈值去噪和纹理细节的增强处理;对Contourlet反变换重建后的亮度Y图像再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处理,以实现图像整体对比度的增强;最后将亮度Y图像的处理结果与颜色分量U、V合成得到清晰化的雾天彩色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既能显着降低处理时间;又能有效提高雾天图像的清晰度。(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4-05-27)
梅小卫,何才豪,黄小卫[3](2011)在《海南联网工程海底电缆路由海面监控方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多部导航雷达、AIS基站、CCTV等技术手段对海底电缆铺设区域海面船只进行全天候实时监控,对保障海底电缆与电网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海南联网工程的海缆路由监控的需求模型,给出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和方法,提出了系统建设的系统设计方案,并试验验证了关键技术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11年11期)
梅小卫,陈航伟[4](2011)在《多雷达信息融合技术在海南联网工程海缆路由海面监控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多部导航雷达信息融合对海底电缆铺设区域海面船只进行全天候实时监控,对保障海底电缆与电网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文中给出了多雷达信息建模及时空对齐的方法,提出利用K邻近域法进行航迹相关以及基于卡尔曼滤波协方差的加权融合方法,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11年11期)
海面监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具有辽阔的海岸线,海域十分广阔,因此,海事视频自动监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在军用方面,可以维护海洋权益、加强海域监管、减少海事纠纷等;在民用方面,海面目标的自动检测技术可以高效实现港口、海湾等的海上交通管制、事故船只救援报警、海洋环境监测、海洋专属经济区保护,并对非法捕鱼、污染物倾倒、非法走私偷渡等起到强有力的监管作用。在海事智能视频监控方面,目前面临的难点就是当摄像机安装在晃动的海洋浮标或运动的海事船上时,如何实现在各种海况下快速地检测出运动的舰船目标,这是实现海域智能监测的关键技术之一。为此,本文对海洋动态视频监控中舰船目标快速检测算法以及海上雾天图像清晰化处理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域视觉注意力模型的海面舰船目标快速检测算法。根据人类视觉观测特点,即大尺度下注重目标的轮廓,小尺度下注重目标的细节,首先利用利用提升小波变换在小波域建立了双尺度视觉选择注意模型,然后在粗分辨率低频子带上分别利用相位谱法和梯度法建立视觉显着图,并对两者进行有效融合形成综合视觉显着图,最后通过小波反变换得到原始高分辨率图像的视觉显着图,由此实现海面目标区域的检测与提取。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实现海面舰船目标的自动检测,可用于基于海洋浮标的海事智能监测。(2)提出了一种基于海面背景纹理模型的舰船目标检测算法。根据海面纹理具有均匀性和一致性的特点,该算法首先在离散余弦变换(DCT)域提取图像子块的能量特征,实现了天空背景和海天线的快速检测。然后,对于海天线以下的海面区域,在DCT域提取图像子块的纹理特征向量,并利用自适应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建立了海面背景的混合纹理模型。最后,利用建立的海面纹理模型,实现了海面背景与舰船目标的分割。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可以快速、鲁棒实现舰船目标的检测,尤其适合于高海况下基于运动监视平台的海事监测。(3)提出了一种基于轮廓波变换(Contourlet)的海上雾天图像清晰化处理算法。该算法首先将RGB图像转换为YUV图像,对亮度Y图像根据雾天成像物理模型,利用Contourlet变换将图像低频成分和高频成分有效分离;然后在低频子带上利用双边滤波技术实现了散射光成分的有效估计与去除,并消除了散射光去除过程引起的“光晕效应”;对Contourlet变换后的高频子带,进行自适应阈值去噪和纹理细节的增强处理;对Contourlet反变换重建后的亮度Y图像再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处理,以实现图像整体对比度的增强;最后将亮度Y图像的处理结果与颜色分量U、V合成得到清晰化的雾天彩色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既能显着降低处理时间;又能有效提高雾天图像的清晰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海面监控论文参考文献
[1].李莉,顾凌云,乔文娟.基于PLC的海面电站监控系统研究及仿真[J].舰船科学技术.2015
[2].臧风妮.智能视频监控中海面舰船目标检测算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
[3].梅小卫,何才豪,黄小卫.海南联网工程海底电缆路由海面监控方案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
[4].梅小卫,陈航伟.多雷达信息融合技术在海南联网工程海缆路由海面监控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