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静化论文-陈康文

交通静化论文-陈康文

导读:本文包含了交通静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交通静化,VISSIM仿真,MOVES模型,不同限速条件

交通静化论文文献综述

陈康文[1](2019)在《基于限速的交通静化措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对于交通静化技术的研究较国外起步较晚,但随着经济的发展,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交通静化技术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国内和国外已经对道路和区域进行限速规定,一些支路和学校限速区域等都有交通静化措施的使用,因此研究不同限速条件下的交通静化措施也变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总结得出当前我国交通静化技术发展现状及不足之处,结合当前我国交通静化措施的应用,选择减速带、减速丘、减速弯道和交通花坛四种交通静化措施在道路限速条件下进行研究。其次给出交通静化的明确定义,对交通静化措施进行分类,并对交通静化措施的适用条件以及实施后的效果和问题进行探讨。再次进行实验和评价指标选取,实验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采用Bushnell测速仪测量小汽车车辆数据,第二部分是招募学校志愿者驾车进行实验,通过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选取减速效果、运行效率、环境影响和交通安全四个指标对交通静化措施进行评价,分别用预设限速与平均速度差值、平均延迟时间、车辆尾气和加速度标准偏差对四个指标进行研究。然后采用VISSIM微观仿真和MOVES模型,通过微观仿真校准和MOVES模型本地化为研究奠定基础,MOVES模型经Java程序运行,采用MySQL数据库对模型运行结果进行处理,通过四个指标对比四种交通静化措施间的影响差异。最后为更好的模拟现实的车辆流动和到达分布,采用VISSIM在不同限速条件下对四种交通静化措施各仿真30次,运用SPSS单因素ANOVA分析和事后图基检验,为四种交通静化措施的影响进行显着性分析和排序,得出四种静化措施分别在减速效果、运行效率、环境影响和交通安全四个指标的优先程度。采用层次分析法,运用Matlab软件编程确定各指标权重,为综合评价交通静化措施提供借鉴和依据。(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9-04-01)

官阳[2](2018)在《主干道上的交通静化(二)》一文中研究指出英国的《主干道交通静化措施实践指南》中主干道交通静化措施,这些看似轻描淡写的细微之作,其实背后蕴藏着很多最基本的交通控制理论和技术共识,是人因、视距、视区、速度管理等一批最基本的交通控制技术认知的综合体现,对我国的最大的借鉴意义是我们需要尽快掌握这种知识并尽早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汽车与安全》期刊2018年04期)

官阳[3](2018)在《主干道上的交通静化(一)》一文中研究指出交通静化(Traffic Calming)的概念,近叁十年来在发达国家越来越普及,而且已经有很多城市运用这项措施来对抗机动车对人们日常生活质量和用路感受的负面冲击。但交通工程界普遍认为这种措施更多地是被运用在非主干道的道路环境中,而在主干道上,是否能使用这项措施来降低车速,改善安全,一直没有太多的指导性文件。(本文来源于《汽车与安全》期刊2018年03期)

卢为杰,陆键,王晨[4](2016)在《农村公路交叉口交通静化方案比选》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驾驶模拟仿真的方法从减速效果、排放对环境影响、加速噪音角度评价穿越农村村镇公路实施交通静化措施的有效性,研究分析了4种常见的交通静化措施——减速丘、减速台、交叉口突起和车道窄化措施。建立的8个应用场景中,包含单个静化措施和4种交通静化组合措施的应用效果。驾驶模拟器用来准确记录驾驶员在不同道路静化设施环境下的减速和加速行为,模拟器自带的日本环境保护局推荐的PM2.5排放模型被用于评价环境影响。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各类交通静化措施中综合性能最优的措施是交叉口突起与车道窄化的组合应用,研究成果对于保障农村居民区交通静化措施的实施,提高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和环境保护效果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公路》期刊2016年01期)

宋若原,梅荣利[5](2014)在《居住区级规模的交通静化设计初探——以天津滨海新区“临海新城”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临海新城为例,在相关城市设计的基础上探讨对于达到居住区级规模的开放区域进行交通静化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首先,分析了临海新城开展交通静化设计的必要性;其次,列举了部分滨海新区已经实践过的交通静化措施,通过案例分析,归纳了各种措施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效果;再次,结合项目特点,明确在交通静化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最后介绍了临海新城交通静化设计。对于较大范围的开放区域,交通静化设计应遵循区别控制、分级静化的原则,并对静化区设置辨识度高的边界。对密路网地区,应优化交通组织,合理分配交通量,通过交叉口精细设计控制车速。具体静化措施方面,通过路障破坏路网连通性、改变路面铺装和设置小型环岛在滨海新区调查案例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新型城镇化与交通发展——2013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暨第27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4-04-11)

余华刚,赵海娟,陈傲[6](2012)在《交通静化技术在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中的应用——以咸宁市旅游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营造和谐、安全、便利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出行环境,在咸宁市旅游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中引入交通静化技术。首先,指出交通静化技术的内涵和工程措施。然后,解读咸宁市旅游区空间布局,并着重从安全的角度分析旅游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现状及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出行特征。最后,从宏观交通宁静带与交通宁静区划分、中观交通宁静廊道构建及微观交通静化措施应用叁个方面对旅游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进行规划。(本文来源于《城市交通》期刊2012年05期)

张萌[7](2012)在《交通静化设施减速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速度管制方法中各种垂直式和水平式设施进行探讨,通过调查和数据收集分析各种静化设施的减速效果,结果表明:交通花坛、减速丘、减速台、减速垄对机动车有明显降速作用,并且对行人几乎无影响,从而增加了人行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四种交通静化设施减速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减速垄→减速丘→减速台→交通花坛。(本文来源于《湖南交通科技》期刊2012年02期)

苏英平,杨维宁[8](2011)在《浅论交通静化对城市交通环境的提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阐述了交通静化的含义和产生的有利效果,接着具体介绍了不同种类的交通静化措施在实际中的应用及优点所在,再者说明了在选择具体交通静化措施前需要了解和注意的事项,最后通过人们习惯局限的通行概念和交通静化的对比分析,说明采用交通静化对提升城市交通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 绿色交通——第十一次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1-10-01)

张萌[9](2010)在《城市居住区交通静化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通过分析我国城市居住区的环境特质与存在问题,提出将交通静化理念应用到城市居住区的道路规划设计中,目的是通过硬件设施及软件设施降低机动车对居民生活质量及环境的负面效应,改变鲁莽驾驶为人性化驾驶行为,从而保障居民出行安全,提高生活品质。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交通静化理念,包括定义,发展趋势,延伸观念以及国外交通静化执行过程,并根据我国城市居住区的交通环境特点,提出适合我国的交通静化区设计方案。接着对交通静化具体措施进行探讨,包括软件措施,即立法执法,居民参与等,以及硬件的工程措施,包括流量管制措施与速度管制措施,并对各种措施的优缺点进行比较,为确定其应用范围提供依据;并借鉴国外成功的实践经验,提出工程设计中需要注意的设计原则,设计要点以及几何尺寸等。由于目前国内尚未见到交通静化实践结果,因此通过对国外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从几个方面研究交通静化措施实施效果,包括降低车速、减少交通量、对交通安全的影响,以及对居民的影响等。论文最后以西安市曲江新区雁湖小区为例对其进行交通静化设计,通过分析小区内部道路特性以及周边路网,选择交通静化区设计范围,进一步确定路段以及交叉口静化方案,最终完成该小区的交通静化设计。(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0-04-25)

彭程,卞文超[10](2009)在《交通静化在铁路道口安全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铁路平交道口安全现状及已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概述。引入交通静化理念,提出了采用曲折行车道、降速导向块、道口安全门等交通静化设施,对现有铁路平交道口进行改造的措施,以改善平交道口的安全条件,确保交通安全。(本文来源于《铁道运营技术》期刊2009年04期)

交通静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英国的《主干道交通静化措施实践指南》中主干道交通静化措施,这些看似轻描淡写的细微之作,其实背后蕴藏着很多最基本的交通控制理论和技术共识,是人因、视距、视区、速度管理等一批最基本的交通控制技术认知的综合体现,对我国的最大的借鉴意义是我们需要尽快掌握这种知识并尽早推广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交通静化论文参考文献

[1].陈康文.基于限速的交通静化措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

[2].官阳.主干道上的交通静化(二)[J].汽车与安全.2018

[3].官阳.主干道上的交通静化(一)[J].汽车与安全.2018

[4].卢为杰,陆键,王晨.农村公路交叉口交通静化方案比选[J].公路.2016

[5].宋若原,梅荣利.居住区级规模的交通静化设计初探——以天津滨海新区“临海新城”为例[C].新型城镇化与交通发展——2013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暨第27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4

[6].余华刚,赵海娟,陈傲.交通静化技术在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中的应用——以咸宁市旅游区为例[J].城市交通.2012

[7].张萌.交通静化设施减速效果研究[J].湖南交通科技.2012

[8].苏英平,杨维宁.浅论交通静化对城市交通环境的提升[C].科技创新绿色交通——第十一次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

[9].张萌.城市居住区交通静化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10

[10].彭程,卞文超.交通静化在铁路道口安全中的应用研究[J].铁道运营技术.2009

标签:;  ;  ;  ;  

交通静化论文-陈康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