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余量弯管论文-王宏靖,徐惕生

无余量弯管论文-王宏靖,徐惕生

导读:本文包含了无余量弯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无余量弯管,大口径钢管,新工艺

无余量弯管论文文献综述

王宏靖,徐惕生[1](2008)在《大口径钢管无余量弯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采用新式液压数控弯管机对大口径钢管进行无余量弯管的新工艺。主要以通径DN 125~200mm管为对象,阐述了下料长度、弯曲后管材回弹角、无余量切割长度等的确定和计算方法。简要分析了该工艺所取得的效益。(本文来源于《上海造船》期刊2008年04期)

邹双桂[2](2008)在《无余量弯管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船舶建造过程中,设备、电缆一般是外购,但船体结构及管子是由船厂自已承担生产建造的。管子加工的成本在船舶建造总成本中所占比例是不可忽略的,管子加工制造的效率、质量对船舶的建造周期有着重大的影响。一艘船舶的管子加工量中,弯管约占60%,因此提高弯管的加工效率对缩短船舶建造周期、减少场地占用具有重大意义。受管材表面质量、弯管模具的影响,管子在弯曲过程中,夹具与所夹的管子会产生滑动,另外受管材厚度不均匀的影响,管材在弯曲过程中会产生回弹及伸长,导致弯制出来的管子与设计要求的弯曲角度、长度不符。为保证满足设计要求,一般会在管子下料时加一定的余量,同时进行反回弹控制。管子长度的余量在装配阶段需进行二次划线、二次切割。这不但增加管材用量,也增加了管子制作的时间,还要配备专门的生产场地和设备。提高弯管加工效率的关键技术是实施无余量弯管。近年来,管子无余量弯曲加工已成为了相当热门的制造技术之一,它可减少弯管后的加工处理,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缩短加工周期,是实现管子先焊后弯工艺的先决条件。本文以提高管材精确弯曲质量为出发点,分析了管材回转牵引弯曲过程中产生的回弹现象、伸长现象。通过理论分析导出近似计算公式,并通过大量的试验对理论公式进行一定的修正,最终确定夹具、弯模对管子弯曲形状的影响,找出不同规格、不同厚度、不同材质的管子的弹性变形及塑性变形量,在管子弯曲前进行角度及长度补偿,实现管子无余量弯曲。本文对管子弯曲过程中的回弹及伸长的研究分析结论如下:(1)管子弯曲成形卸载后,最终的成形角与弯曲角成直线规律,且该直线通过坐标原点;(2)回弹角度会随着管壁厚度增大而减小,随着弯曲半径的减小而减小,而其回弹半径会随着管壁厚度增大或弯曲半径减小而减小;(3)管材的屈服点越高,则回弹越小;(4)为达到设计的管子弯曲半径,弯模半径可适当减小,约为设计弯曲半径的0.95~0.98,其取值大小与弯管机有直接的关系,实际弯管时可根据前面提供的各弯管机线性回归关系式来进行。(5)管子弯曲成形卸载后伸长量的构成包括由于弯曲部分弹塑性变形引起的成分和由于直管段的塑性变形引起的成分。(6)Φ42mm及以下采用无芯弯管,在弯制过程中绝大多数伸长量为5mm左右,在加工管子制作的公差范围内,可忽略由于弯管而产生的伸长量。(7)对Φ42mm以上的采用有芯弯管,其伸长量可利用试验回归图表。(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08-09-01)

王呈方,王继红,毛叁华[3](1990)在《确定无余量弯管工艺参数的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次提出以回弹后半径作为参数讨论管子伸长量。管子伸长量的变化规律已通过实验获得,但其结果尚待理论上的进一步分析、说明。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确定无余量弯管工艺参数的一种新方法,也可用来作为数控弯管机的数学模型使用。(本文来源于《造船技术》期刊1990年03期)

无余量弯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船舶建造过程中,设备、电缆一般是外购,但船体结构及管子是由船厂自已承担生产建造的。管子加工的成本在船舶建造总成本中所占比例是不可忽略的,管子加工制造的效率、质量对船舶的建造周期有着重大的影响。一艘船舶的管子加工量中,弯管约占60%,因此提高弯管的加工效率对缩短船舶建造周期、减少场地占用具有重大意义。受管材表面质量、弯管模具的影响,管子在弯曲过程中,夹具与所夹的管子会产生滑动,另外受管材厚度不均匀的影响,管材在弯曲过程中会产生回弹及伸长,导致弯制出来的管子与设计要求的弯曲角度、长度不符。为保证满足设计要求,一般会在管子下料时加一定的余量,同时进行反回弹控制。管子长度的余量在装配阶段需进行二次划线、二次切割。这不但增加管材用量,也增加了管子制作的时间,还要配备专门的生产场地和设备。提高弯管加工效率的关键技术是实施无余量弯管。近年来,管子无余量弯曲加工已成为了相当热门的制造技术之一,它可减少弯管后的加工处理,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缩短加工周期,是实现管子先焊后弯工艺的先决条件。本文以提高管材精确弯曲质量为出发点,分析了管材回转牵引弯曲过程中产生的回弹现象、伸长现象。通过理论分析导出近似计算公式,并通过大量的试验对理论公式进行一定的修正,最终确定夹具、弯模对管子弯曲形状的影响,找出不同规格、不同厚度、不同材质的管子的弹性变形及塑性变形量,在管子弯曲前进行角度及长度补偿,实现管子无余量弯曲。本文对管子弯曲过程中的回弹及伸长的研究分析结论如下:(1)管子弯曲成形卸载后,最终的成形角与弯曲角成直线规律,且该直线通过坐标原点;(2)回弹角度会随着管壁厚度增大而减小,随着弯曲半径的减小而减小,而其回弹半径会随着管壁厚度增大或弯曲半径减小而减小;(3)管材的屈服点越高,则回弹越小;(4)为达到设计的管子弯曲半径,弯模半径可适当减小,约为设计弯曲半径的0.95~0.98,其取值大小与弯管机有直接的关系,实际弯管时可根据前面提供的各弯管机线性回归关系式来进行。(5)管子弯曲成形卸载后伸长量的构成包括由于弯曲部分弹塑性变形引起的成分和由于直管段的塑性变形引起的成分。(6)Φ42mm及以下采用无芯弯管,在弯制过程中绝大多数伸长量为5mm左右,在加工管子制作的公差范围内,可忽略由于弯管而产生的伸长量。(7)对Φ42mm以上的采用有芯弯管,其伸长量可利用试验回归图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无余量弯管论文参考文献

[1].王宏靖,徐惕生.大口径钢管无余量弯管[J].上海造船.2008

[2].邹双桂.无余量弯管工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

[3].王呈方,王继红,毛叁华.确定无余量弯管工艺参数的新方法[J].造船技术.1990

标签:;  ;  ;  

无余量弯管论文-王宏靖,徐惕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