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信管理网中的性能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刘桂来[1](2010)在《TD-SCDMA北向接口适配器性能管理系统的研究和实现》文中认为当前TD-SCDMA网络在我国已经逐步商用,为了确保TD-SCDMA网络正常运行,网络管理系统也正在紧密锣鼓地部署之中。TD-SCDMA网络管理系统按功能可以划分为两层,底层是网络设备厂商的网络管理系统,即操作维护中心(OMC),完成对网元设备的管理;上层是综合网络管理系统(NMS),完成对全网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控,主要是从所有厂家的OMC上采集数据,处理后提供给系统维护人员使用,完成全网资源的监测和优化。但是,全网设备由不同厂商提供,各厂商自行开发的OMC系统提供给NMS的接口也各不相同,为了解决多厂商设备共存引起的网络管理接口不一致问题,3GPP在TS32系列标准里定义了北向接口概念,其本质就是将OMC向NMS提供的接口转化为一个统一标准接口,使得NMS通过北向接口连接任何厂商的OMC。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ORBA技术的北向接口适配器实现方案,并完成性能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首先对移动通信领域里的TD-SCDMA系统、电信管理网络理论及CORBA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网络管理体系架构和管理功能模型,重点是对体系结构中定义的网络管理接口进行分析。主要对CORBA的体系架构和核心技术进行分析,重点论证了CORBA技术应用到网络管理中的可行性。基于上述理论分析,阐述了北向接口的概念和在网管框架中的位置,重点对北向接口含义进行分析。通过对接口功能需求、接口功能分析,采用CORBA接口技术完成性能管理接口设计,并提出一种TD-SCDMA网管北向接口系统的实现方案,依据此方案定义了系统整体架构,完成北向接口适配器性能管理系统的实现。最后,通过对性能管理系统测试,验证了该实现方案的可行性。
汪旭东[2](2009)在《移动通信网综合网管通用性能汇总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中国联通从1995年成立到2001年基本完成了GSM基础网络的建设,在2002年又开通了CDMA网络,从2001年底中国联通提出建设GSM移动综合网管一期系统,2004年初中国联通对一期综合网管功能和结构进行了重新规范;在新的综合网管系统中涵盖了包括GSM/CDMA核心交换网络、无线网、分组网、信令网、智能网等多厂家多类型设备的管理。从而屏蔽掉了多厂商多类型设备形成的管理孤岛,实现了对全网设备的集中管理、监控和操作维护。本论文是基于电信管理网TMN的设计规范,遵循1TU-TM.3000和ETSI-GSM12系列建议,参照《中国联通移动综合网管建设技术规范书》,对“移动通信网综合网管通用性能汇总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本文从综合网管性能管理部分着手,从性能数据采集和性能数据汇总两个方面介绍了如何对综合网管一期系绕性能管理部分的设计进行改进和优化。在采集部分建立了性能数据采集方法以及采集过程模型,采用数据采集结构与采集逻辑分离的设计思想,实现了采集过程以及采集算法的灵活配制,屏蔽掉不同类型网元不同接口性能数据采集方式的差异;在数据汇总部分建立了“网元框架”、“地理框架”、“时间框架”以及“业务—网元”模型,并基于这些模型对性能数据进行全粒度全指标汇总,核心性能数据管理方面采用了扁平化的数据管理方式和多维度数据存储方式,以适应网管性能管理业务变化以及对性能数据不同时间及网元粒度统计灵活要求,实现了性能数据汇总与上层业务无关,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减少产品实施成本。本文涉及的综合网管通用性能汇总平台以Sun Solaris8 UNIX为系统平台,Oracle 9i数据库系统为核心数据库平台,通过SQL嵌入式Perl编程语言完成了性能数据采集和汇总各模块设计和实现工作。
朱能方[3](2008)在《基于TMN架构的CDMA基站性能管理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电信网络管理的目标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电信网络资源,提高网络的运行质量和效率,向用户提供良好的通信服务。电信管理网(TMN)则正是为电信网络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一套整体解决方案。国际电信联盟(ITU)在M.3010建议中指出,电信管理网的基本概念是提供一个有组织的网络结构,提出TMN体系结构的目的是支撑电信网和电信业务的规划、配置、安装、操作及组织,以取得各种类型的操作系统(OSs)之间,操作系统与电信设备之间的互连。它是采用商定的具有标准协议和信息的接口进行管理信息交换的体系结构。标准的信息模型应该是不依赖于任何管理系统的,才能提供尽可能的互操作性。当前主要有两类网络管理系统框架:一类是由ITU-T制定的,用于电信网络管理的电信管理网(TMN)框架;另一类是由IETF制定的,用于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基于SNMP的管理框架。TMN框架遵循OSI的ITU-T X.700系列管理规范,在M.3010中有详细描述。有关基于SNMP的网络管理框架在RFC1157、RFC1212和RFC1213有详细描述。TMN(电信管理网)的功能可以划分为五个层次,由高到底依次为事务管理层(business management layer)、服务管理层(service management layer)、网络管理层(network management layer)、网元管理层(network element management layer)和网元层(network element layer)。论文中描述的OMC位于网元管理层。OMC(操作维护中心)基于TMN架构并为目前3G三大标准之一的CDMA2000系列化基站的大规模商用提供全套技术支持,它不仅具有TMN范畴的性能管理、配置管理、故障管理等的功能,还具有非TMN范畴的系统工具部分,主要用于系统调试、入网测试、工程调试、日常维护工具。如信令跟踪、业务观察等调试工具类,以及维护网元版本的版本管理,主要用于系统调试、采集特殊数据、版本管理等特别目的。本文主要研究OMC(操作维护中心)的性能管理部分的功能及其采用J2EE架构的设计实现,以及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的突破改进,包括开发CORBA功能为局方实现集中管理、性能数据的转发优化和入库优化、性能任务的采集优化以及分布式TMN架构的探索研究,以更高的效率执行性能部分的操作和更有效的利用系统资源,为CDMA2000基站的大规模商用提供了全套的技术支持。
于士军[4](2008)在《基于CORBA的综合网管南向接口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各移动通信运营商大都拥有一个规模宏大的网络,并且在不断的扩大,网络设备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整个网络的复杂性日益提高,多厂商问题非常突出,尽管每个厂商都提供了对自己设备的网络管理系统,然而这些网络管理系统无法提供统一的接口和数据指标,更重要的是网络管理作为一个整体却被这些相互独立的网管系统划分开来,这显然是不合理的。论文针对中国联通黑龙江分公司管理的CDMA网所存在的上述网络管理的问题,提出了在目前分散的网管系统基础上建立NMC(综合网管系统),以实现全网的综合管理,包括:集中监控、分析、优化,及时掌握全网运行情况并进行有效控制,从而提高运营商信息化管理水平,最终提高移动通信的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益。又由于不同的OMC(厂商网管系统)采用不同的技术和协议研制缺乏统一的接口标准和规范,从而为其接入综合网管以及未来的系统扩容都带来巨大困难。因此,我们需要提出一个统一接入的解决方案,这个方案的目标就是让OMC能象组件一样被纳入到NMC中,即论文设计实现的南向接口。本论文就是讨论如何利用CORBA(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Architecture)来实现这个统一接入的方案。设计思路大体如下:首先,分析NMC的基本功能需求,按照划分的功能模块对接入点进行对象建模。然后用IDL(Interface Definition Language)对接口描述,再由IDL映射(MAP)出Client/Server(NMC/OMC)的框架C++代码。最后加入相应的业务代码编译调试产生应用程序,便实现OMC作组件为NMC提供网管底层数据及操作的服务。从接口测试的结果中可以看出,该接口达到了预计的指标要求,满足了客户的需求。
赵迎春[5](2007)在《基于TMN的3G OMC性能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通讯行业的迅速发展,为了确保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转,提高网络的可靠性、易用性和获取网络数据的实时性,对网络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并开发一种高效的网络性能管理系统尤为迫切。电信管理网TMN为电信网络管理的实现提供了一套整体解决方案,它简化了混合网络环境下电信运营企业的管理模式,降低了电信运营的管理成本。论文结合中兴通讯CDMA2000网管系统的实际项目,在认真分析TMN标准的基础上,探讨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管理中的性能管理技术,设计了一种应用于3G网络的性能管理系统,研究了TMN架构下3G网络性能管理系统的功能、可靠性及安全性的设计,重点阐述了性能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发送、保护、任务管理、统计分析和拥塞控制等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本文设计的3G网络性能管理系统具有两个显着优势。首先,针对3G网络规模庞大、业务种类繁多和设备复杂等特点,设计了一种在复杂电信网络管理中采用“数据整合”和“路由帧重发”的技术方案,有效地提高了性能数据的完整性和系统的处理能力,并节约了存储空间。这两项技术均已申请国家专利,对我国电信网络管理的建设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其次,系统架构于统一网管平台之上,充分利用软件复用思想,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系统的智能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目前,该系统经过长期的运行调试和性能改进,已成功应用于多个网管项目的开发,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卢玮炜[6](2006)在《通信综合网管软件INMS中性能数据管理功能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综合网络管理系统软件INMS是摩托罗拉为中国联通CDMA95/1X网络提供的网络管理工具和手段,实现对全网摩托罗拉的网络设备及其他厂商的设备的管理。而性能管理(PM)则是其中管理网络性能的模块,其目的是对中国联通CDMA95/1X网络设备进行性能监视,采集相关的性能统计数据,评价网络有效性,报告网络设备的状态,支持网络规划和网络分析。 本文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首先介绍网络管理的基本知识,介绍了网络管理的意义、功能和目标,并介绍了国内外目前网络管理的应用现状。 其次介绍了电信管理网(TMN)的基本原理,详细说明了TMN的基本概念、功能体系结构、管理分层结构以及TMN的应用。并简要介绍了目前出现的一些新型网络管理模型。 此后根据工作实践,详细介绍了综合网络管理系统INMS,指出了其在中国联通CDMA95/1X网络管理体系中的地位,介绍了INMS的系统特点、功能子系统的划分、系统功能等。INMS包括公共功能模块、配置管理功能模块、故障管理功能模块和性能管理功能模块。 最后进一步介绍了INMS中性能管理模块(PM)设计和实现。PM
黄铁脉[7](2006)在《基于CORBA的电信网络性能管理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目前各电信运营商大都拥有一个规模宏大的电信网络。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整个网络的复杂性日益提高。为了适应这些变化,ITU-T提出了对电信网实行统一的综合维护管理的新手段—电信管理网。 CORBA(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通用对象请求代理结构)是一个分布式的面向对象应用架构规范。CORBA真正地实现了跨平台性。电信管理网是国际电信联盟ITU提出的对电信网实行统一的综合维护管理的新手段。 我国电信网管建设中,TMN(电信管理网)标准已得到广泛认同,而且已经进入实施和应用阶段。然而,TMN对网络管理作出贡献的同时,其本身及其实现方法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阻碍了电信服务水平的提高。因而有必要改进TMN体系结构及实现方法,以实现全网的综合管理和优化,充分发挥网管功能。 按照TMN的管理功能定义,TMN包括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故障管理和计费管理等五大功能模块。本文主要实现其中的性能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包括性能采集管理功能和性能数据管理功能。性能采集管理功能包括创建、结束、挂起、恢复等功能的转换。性能数据管理功能主要指NMC可以查询指定性能数据的文件信息。 本文基于CORBA技术研究实现了中国联通北向接口的性能模块。论文首先对电信网管系统中的性能管理子系统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对CORBA北向接口框架和CORBA北向接口子系统以及性能管理子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在此基础上,基于中兴的统一网管平台,根据联通规范的要求,基于CORBA技术,按照统一网管平台架构的思想,结合作者对性能管理中数据采集系统所作的研究,设计了性能管理子系统,包括如何创建任务、删除任务、数据采集等,同时还设计了性能数据采集等功能。最后还进行了实际的测试。 系统采用三层体系架构,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减少系统软件的维护成本,其中UEP层和CAF层是与产品无关的可复用层,只有业务层和具体产品相关,体现了某产品所具有的网管功能。 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已经在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的网络管理COMC2.5 1X系统中得到良好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王中平[8](2006)在《基于CORBA的电信网管性能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出现了大量的网络设备和复杂的网络环境,网络管理成为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如何简单有效地完成对网络设备的测量、监视以及维护已经成为网络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与此同时,网络设备的性能管理已经越来越多地被电信运营商们所关注,而且事实上已经成为电信网络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文首先分析了TMN技术、网络管理以及网络管理中的性能管理,然后就UEMC性能管理模块的设计和实现给出了详细的描述,最后,结合实际情况,分析CORBA技术的优点,研究了基于CORBA的UEMC的电信网管系统,并给出了基于CORBA的电信网管系统的总要模块接口。
昌燕[9](2006)在《基于J2EE的电信设备网管性能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电信管理网(Tele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Network, TMN)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电信网的网络,其基本概念是提供一种有组织的网络结构,以取得各种类型的操作系统之间、操作系统与电信设备之间的互连。TMN规范规定性能管理功能包括采集和分析网络对象的性能数据,监测网络对象的性能,对网络线路质量进行分析。同时,统计网络运行状态信息,对网络的使用发展作出评测、估计,为网络进一步规划与调整提供依据等。随着通讯行业的迅猛发展,不同厂商开发的基于TMN的电信网络管理平台各不相同,这样不仅降低了开发的效率而且浪费了大量的资源,最重要的是不利于网络相互之间信息传递以及网络扩展,针对这种情况,设计并开发一种通用的网络性能管理系统变的非常必要。本课题就是要通过学习和研究ITU (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提出的各项TMN(Tele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 Network)的技术规范,分析在统一电信网管平台中性能管理模块的功能需求,设计并开发一个基于TMN的性能管理系统的平台。该系统为基于TMN的网络性能管理系统提供了一个公用框架,并实现了不同设备性能管理系统的公共部分的功能。包括了性能任务管理、性能数据采集、性能统计分析和性能门限等功能。基于本系统可以很方便的实现具体网络的性能管理系统。该通用性能管理系统具有三个显着特点:首先,该性能管理系统充分利用软件复用中构件复用的思想提出了一个网络性能管理系统公用框架,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开发效率、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其次,系统架构于J2EE架构之上,采用JBOSS配合TOMCAT服务器,程序分布包括性能管理业务逻辑服务端、GUI客户端和WEB服务器,结构完整,分布合理,实现了GUI客户端和WEB浏览器的两种模式操作,为用户访问提供方便;最后,该系统利用XML中内容与表现形式分开的特点,实现了国际化资源和源代码分离的新型国际化实现,使创建不同语言版本时,不需要重新设计源程序代码,降低了国际支持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性能管理系统实现后,在统一网管平台的运行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经过长期的运行调试和性能改进,性能管理系统的功能根据需求不断完善,已成功应用于多个网管项目的开发,带来了很好的效益。
梁(王乐)文[10](2006)在《基于CORBA技术的TMN性能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电信市场的日益开放,被管理的各种网元与电信业务相关的管理信息以及完成TMN功能的管理实体,在逻辑和物理上都呈分布状态,且处于动态变化之中,造成网络管理的难度增大。目前,CORBA已经是一项比较成熟的分布式面向对象技术,可以解决实现TMN技术遇到的不足。本文首先分析了TMN原理和CORBA技术理论,提出了基于两种技术相结合的统一网管平台。其次,总体设计了基于统一网管平台的CORBA子系统体系结构、系统处理流程及系统可靠性处理方法。最后,详细阐述了基于CORBA技术的性能管理系统的设计思想、设计方案及其实现的关键技术——数据采集。本文在前后台、上下级之间的数据采集流程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中,改进了现有的数据压缩算法和数据缓存算法,不仅极大程度地降低了数据量、提高了数据的传输速度,而且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实践证明,本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靠性、易开发性和易维护性等特点。智能决策支持是网管性能管理的最终发展方向,本文今后将对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做进一步研究。
二、电信管理网中的性能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信管理网中的性能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TD-SCDMA北向接口适配器性能管理系统的研究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要解决的问题 |
1.4 论文整体框架 |
第二章 TMN和CORBA理论研究与分析 |
2.1 TD-SCDMA移动通信网络概述 |
2.1.1 TD-SCDMA网络技术发展 |
2.1.2 TD-SCDMA网络整体框架 |
2.2 TMN理论研究 |
2.2.1 电信管理网概述 |
2.2.2 TMN管理功能模型 |
2.2.3 TMN体系架构 |
2.3 CORBA技术研究 |
2.3.1 CORBA技术概述 |
2.3.2 CORBA体系架构 |
2.3.3 CORBA核心技术研究 |
2.3.4 CORBA技术应用于TMN的优势 |
2.3.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北向接口适配器性能管理接口设计 |
3.1 TD-SCDMA北向接口概述 |
3.1.1 TD-SCDMA网络管理系统框架 |
3.1.2 TD-SCDMA北向接口含义 |
3.2 TD-SCDMA北向接口的设计方法 |
3.3 性能管理接口功能需求 |
3.3.1 北向接口事务需求定义 |
3.3.2 公共管理接口功能需求详细定义 |
3.3.3 性能管理接口功能需求分析 |
3.4 性能管理接口功能分析 |
3.4.1 北向接口管理控制对象 |
3.4.2 性能管理接口功能分析 |
3.5 基于CORBA/IDL的性能管理接口设计 |
3.5.1 CORBA性能管理接口可靠性设计 |
3.5.2 基于CORBA的性能管理接口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北向接口适配器性能管理系统的实现 |
4.1 北向接口适配器实现方案比较 |
4.1.1 实现方案1—接口机方式 |
4.1.2 实现方案2—软件模块方式 |
4.2 北向接口适配器的整体架构 |
4.2.1 北向接口适配器的外部环境 |
4.2.2 北向接口适配器的层次结构 |
4.2.3 北向接口适配器整体框架 |
4.3 北向接口适配器性能管理系统实现 |
4.3.1 性能管理系统实现模型 |
4.3.2 性能管理系统模块功能 |
4.3.3 性能管理系统的协议栈 |
4.3.4 性能管理系统实现流程 |
4.4 性能管理系统测试 |
4.4.1 测试环境 |
4.4.2 系统测试工具 |
4.4.3 性能管理系统测试内容 |
4.4.4 系统测试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下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移动通信网综合网管通用性能汇总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综合网络管理系统的产生、发展与现状 |
1.1.2 网络管理的发展趋势 |
1.1.3 综合网管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产品的比较 |
1.3 课题来源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网管通用性能汇总平台系统需求分析 |
2.1 综合网管性能管理业务及问题分析 |
2.2 通用性能汇总平台总体设计目标 |
2.3 通用性能汇总平台系统功能要求 |
2.4 本章小节 |
第3章 网管通用性能汇总平台总体设计 |
3.1 系统结构设计 |
3.2 系统功能设计 |
3.3 系统的流程设计 |
3.4 本章小节 |
第4章 网管通用性能汇总平台详细设计 |
4.1 性能数据采集部分详细设计 |
4.2 性能汇总部分详细设计 |
4.3 网元接口的多样性问题的方案设计 |
4.4 性能指标算法变更问题的方案设计 |
4.5 汇总业务变更问题的方案设计 |
4.5.1 网元及地理结构框架模型设计 |
4.5.2 时间框架模型设计 |
4.5.3 业务框架模型设计 |
4.5.4 性能数据汇总模块设计 |
4.6 网元配置变更问题的方案设计 |
4.7 网管系统性能数据处理效率问题的方案设计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通用性能汇总平台系统测试与应用 |
5.1 通用性能汇总平台系统应用 |
5.2 系统功能测试 |
5.3 数据处理效率测试 |
5.4 业务变更适应能力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TMN架构的CDMA基站性能管理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信网络管理技术概述及国内外现状 |
1.2 电信网性能管理概述 |
1.2.1 性能管理 |
1.2.2 基站数据观察 |
1.3 课题的特点、意义及本人所作的工作 |
1.3.1 课题特点 |
1.3.2 课题意义和关键技术 |
1.3.3 本人所做的工作 |
1.4 论文组织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电信网管理综述及基本原理 |
2.1 电信网管理综述 |
2.1.1 TMN应用范围 |
2.1.2 TMN管理业务 |
2.1.3 TMN管理功能 |
2.1.4 TMN技术基础以及标准化协议 |
2.1.5 TMN功能体系结构 |
2.1.6 TMN信息体系结构 |
2.1.7 TMN接口概述 |
2.2 3GOMC系统综述 |
2.2.1 OMC基本概念 |
2.2.2 3G OMC网络拓扑结构 |
2.2.3 3G OMC软件架构 |
2.2.4 UEP平台概述 |
2.2.5 CORBA技术介绍 |
2.2.6 3G OMC子系统实现的功能概述 |
2.2.7 3G OMC子系统模块划分 |
2.3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3G OMC性能管理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
3.1 3G OMC性能管理需求分析 |
3.2 3G OMC性能管理总体设计 |
3.3 J2EE架构的优越性 |
3.4 性能管理总体设计 |
3.4.1 性能管理总体设计 |
3.4.2 性能管理前台代理设计 |
3.4.3 性能管理后台总体设计 |
3.5 前后台的采集流程 |
3.5.1 任务索取 |
3.5.2 数据采集 |
3.5.3 数据发送 |
3.6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性能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1 性能管理详细设计方案 |
4.1.1 前台设计方案 |
4.1.2 后台的设计方案 |
4.2 功能模块设计 |
4.2.1 任务管理 |
4.2.2 性能告警 |
4.2.3 性能数据的采集方式 |
4.2.4 性能数据保存方式 |
4.2.5 性能数据的发送 |
4.2.6 性能数据的保护 |
4.2.7 数据处理模块 |
4.2.8 其他辅助设计 |
4.2.9 CORBA跨时区功能 |
4.4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性能数据库的设计 |
5.1 平台数据库的通用性设计 |
5.2 存储表的自动生成 |
5.2.1 网元对象表 |
5.2.2 对象属性表 |
5.2.3 属性运算方式表 |
5.2.4 性能数据的存储表 |
5.2.5 性能数据存储表的自动生成算法 |
5.3 告警表 |
5.3.1 指标表 |
5.3.2 告警门限表 |
5.4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技术创新和探索 |
6.1 性能数据传输速率的提高 |
6.1.1 “路由帧重发”技术背景 |
6.1.2 “路由帧重发”技术方案 |
6.1.3 “路由帧重发”技术实现 |
6.1.4 “路由帧重发”实施效果 |
6.2 入库优化 |
6.3 TMN的分布式计算平台 |
6.4 性能管理的任务优化 |
6.4.1 任务优化详细设计 |
6.4.2 任务优化后总体数据采集流程 |
6.4.3 任务优化后的任务管理功能介绍 |
6.5 本章总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论文的研究总结 |
7.2 前景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基于CORBA的综合网管南向接口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移动网管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
1.3 课题主要工作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移动通信网络管理系统概述 |
2.1 网络管理概论 |
2.1.1 网络管理框架的研究 |
2.1.2 网络管理接口研究的方法论 |
2.1.3 网络管理接口研究的内容 |
2.2 电信管理网(TMN) |
2.2.1 TMN的产生背景、概念和目标 |
2.2.2 电信管理网体系结构 |
2.2.3 电信管理网管理功能 |
2.3 CORBA在TMN网管中的应用 |
2.3.1 基于CORBA的网管平台 |
2.3.2 使用CORBA进行建模 |
2.3.3 实时CORBA在TMN中的应用 |
2.4 南向接口介绍 |
2.4.1 CDMA网络 |
2.4.2 接口位置 |
2.4.3 南向接口采用的通信协议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综合网管介绍 |
3.1 综合网管概述 |
3.2 配置管理 |
3.3 故障管理 |
3.4 性能管理 |
3.5 南向接口需求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南向接口功能设计 |
4.1 概念介绍 |
4.2 公共管理功能设计 |
4.2.1 访问入口点功能集 |
4.2.2 通知管理功能集 |
4.2.3 链路监视功能集 |
4.2.4 大数据量传输功能集 |
4.3 配置管理功能设计 |
4.3.1 基本配置功能 |
4.3.2 配置信息改变上报功能 |
4.3.3 配置信息同步功能 |
4.4 故障管理功能设计 |
4.5 性能管理功能设计 |
4.5.1 性能采集管理功能集 |
4.5.2 性能门限管理功能集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南向接口IDL设计与实现 |
5.1 Client/Server实现过程 |
5.2 IDL定义接口方法描述 |
5.3 名词术语 |
5.4 配置管理接口 |
5.4.1 配置管理的基本操作 |
5.4.2 主要通知 |
5.5 故障管理接口 |
5.5.1 故障管理的基本操作 |
5.5.2 主要通知 |
5.6 性能管理接口 |
5.6.1 性能采集管理接口 |
5.6.2 性能门限管理接口 |
5.6.3 主要通知 |
5.7 接口测试 |
5.7.1 测试环境和目的 |
5.7.2 准确性测试 |
5.7.3 完整性测试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5)基于TMN的3G OMC性能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3G网管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
1.3.1 论文研究背景 |
1.3.2 论文研究意义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电信管理网技术及3G OMC系统 |
2.1 TMN概述 |
2.1.1 TMN的层次关系 |
2.1.2 TMN的功能体系结构 |
2.1.3 TMN的信息体系结构 |
2.1.4 TMN的管理体系结构 |
2.1.5 TMN的接口 |
2.2 3G OMC系统概述 |
2.2.1 OMC基本概念介绍 |
2.2.2 3G OMC系统网络架构 |
2.2.3 3G OMC系统软件架构 |
2.2.4 3G OMC系统功能模块 |
2.3 基于TMN的3G OMC性能管理系统 |
2.3.1 3G网络性能的综合分析 |
2.3.2 3G网络性能的实时监测 |
2.3.3 3G网络性能的质量保证 |
2.3.4 3G网络性能的负荷管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性能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 |
3.1 性能管理系统的架构设计 |
3.1.1 系统架构设计 |
3.1.2 系统采用J2EE架构的优势 |
3.2 统一网管平台设计 |
3.2.1 统一网管平台的架构 |
3.2.2 统一网管平台的功能模块 |
3.2.3 统一网管平台的接口设计 |
3.3 性能管理系统总体方案 |
3.3.1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
3.3.2 系统智能代理设计 |
3.3.3 典型业务流程介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性能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方案设计 |
4.2 标准模块设计与实现 |
4.2.1 初始化设计 |
4.2.2 链路检测 |
4.2.3 采集时间校正 |
4.3 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
4.3.1 性能数据的任务管理 |
4.3.2 性能数据的采集 |
4.3.3 性能数据的存储 |
4.3.4 性能数据的处理与发送 |
4.3.5 性能数据的保护 |
4.3.6 性能数据的统计分析 |
4.3.7 性能数据的拥塞控制 |
4.4 其他辅助功能设计 |
4.4.1 异常处理功能 |
4.4.2 打印信息功能 |
4.5 系统可靠性设计 |
4.5.1 系统不稳定的处理 |
4.5.2 错误操作的处理 |
4.5.3 监控定时器的设计 |
4.5.4 时序安排的余量考虑 |
4.5.5 数据处理 |
4.6 系统安全性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键技术的探索与实现 |
5.1 多处理中心性能数据的整合 |
5.1.1 "数据整合"算法提出 |
5.1.2 "数据整合"算法方案 |
5.1.3 "数据整合"算法实现 |
5.1.4 "数据整合"实施效果 |
5.2 性能数据传输速率的提高 |
5.2.1 "路由帧重发"技术背景 |
5.2.2 "路由帧重发"技术方案 |
5.2.3 "路由帧重发"技术实现 |
5.2.4 "路由帧重发"实施效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工作的总结 |
6.2 进一步的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6)通信综合网管软件INMS中性能数据管理功能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网络管理的意义、功能和目标 |
1.2.1 移动通信网络管理的意义 |
1.2.2 网络管理的功能 |
1.2.3 网络管理的目标 |
1.3 国内外应用现状 |
1.3.1 TeMIP |
1.3.2 METRICA/NPR |
1.3.3 UNO |
1.3.4网管系统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
1.3.4.1 接口问题 |
1.3.4.2 集中监控、维护、管理问题 |
1.3.4.3 网管系统发展问题 |
1.4 论文组织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电信管理网(TMN) |
2.1 网络管理的基本原理 |
2.2 TMN的基本概念 |
2.3 TMN的功能体系结构 |
2.3.1 TMN的功能块 |
2.3.2 TMN的接口 |
2.4 TMN管理分层 |
2.5 TMN的应用 |
2.6 新型网络管理模型 |
2.6.1 基于Web的网络管理 |
2.6.2 基于CORBA的网络管理 |
2.6.3 基于主动网的网络管理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综合网络管理系统(INMS) |
3.1 中国联通CDMA95/1X网络结构和管理结构 |
3.1.1 中国联通CDMA95/1X网络结构 |
3.1.2 中国联通的CDMA95/1X网分级管理结构 |
3.2 INMS系统特点 |
3.3 INMS功能子系统 |
3.4 INMS系统功能 |
3.5 INMS系统组网结构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INMS系统中性能管理的设计与实现 |
4.1 性能管理模块的设计 |
4.2 PM系统功能子模块 |
4.2.1 DC—数据采集模块 |
4.2.1.1 呼叫记录日志(CDL) |
4.2.1.1.1 呼叫记录日志数据(CDL) |
4.2.1.1.2 变长呼叫记录日志数据(vCDL) |
4.2.1.2 OMCR数据采集 |
4.2.1.3 MSC数据采集 |
4.2.2 RDP—数据预处理模块 |
4.2.3 LTO—数据装载模块 |
4.2.4 SP—数据存储过程模块 |
4.2.5 CM—公共管理模块 |
4.2.6 BO—BO报表模块 |
4.3 PM系统数据采集功能的实现 |
4.3.1 数据采集的主要功能 |
4.3.2 实时采集和补充采集 |
4.3.2.1 采集流程 |
4.3.2.1.1 文件列表采集 |
4.3.2.1.2 文件列表分析 |
4.3.2.1.3 数据文件采集 |
4.3.2.1.4 采集后续处理 |
4.3.2.2 实时采集策略 |
4.3.2.3 补充采集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CORBA的电信网络性能管理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现状 |
1.3 本文的工作及其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电信管理网与性能管理 |
2.1 TMN概念 |
2.2 TMN的管理功能 |
2.3 TMN中的性能管理 |
2.3.1 网络性能质量保证 |
2.3.2 网络性能监视 |
2.3.3 网络性能管理控制 |
2.3.4 网络综合性能分析 |
2.4 TMN优缺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ORBA技术理论 |
3.1 CORBA基本概念 |
3.2 CORBA体系结构 |
3.3 CORBA对象服务 |
3.4 CORBA技术与电信管理网结合 |
3.4.1 CORBA技术特点 |
3.4.2 CORBA在TMN中应用的优点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网管系统性能管理需求分析 |
4.1 背景 |
4.2 综合描述 |
4.2.1 软件功能 |
4.2.2 管理对象 |
4.2.3 用户特点 |
4.2.3 设计和实现上的限制 |
4.3 具体需求 |
4.3.1 创建采集活动 |
4.3.2 结束采集活动 |
4.3.3 挂起采集活动 |
4.3.4 恢复采集活动 |
4.3.5 查询采集活动参数 |
4.3.6 性能数据补采 |
4.3.7 性能数据上报 |
4.3.8 采集活动状态变化上报 |
4.3.9 性能数据管理功能 |
4.4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系统总体设计 |
5.1 统一网管平台设计 |
5.1.1 软件架构设计 |
5.1.2 功能模块设计 |
5.2 系统设计方案 |
5.2.1 设计思想 |
5.2.2 CORBA北向接口框架设计 |
5.2.3 CORBA北向接口子系统设计 |
5.2.4 性能管理子系统设计 |
5.2.5 系统可靠性保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性能管理子系统的实现 |
6.1 交换侧PM适配器基本功能的实现 |
6.1.1 创建任务 |
6.1.2 删除任务 |
6.1.3 数据采集 |
6.1.4 数据补采 |
6.2 PMIRP子功能基本功能实现 |
6.2.1 创建性能采集任务基本事件流 |
6.2.2 停止性能任务基本事件流 |
6.2.3 正常性能任务数据采集基本事件流 |
6.3 NMC性能数据采集过程的实现 |
6.3.1 OMC数据采集 |
6.3.2 前后台交互约定 |
6.3.3 前后台之间的消息流程图 |
6.3.4 NMC数据采集涉及的文件 |
6.4 测试环境和目的 |
6.4.1 准确性测试 |
6.4.2 完整性测试 |
6.5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词汇对照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基于CORBA的电信网管性能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信网管的发展现状 |
1.2 TMN 和电信网的关系 |
1.3 本文的工作和意义 |
1.4 文章结构 |
1.5 小结 |
第二章 网络管理概述 |
2.1 TMN 技术 |
2.1.1 TMN 的管理功能和体系结构 |
2.1.2 TMN 的演进体系结构 |
2.2 网络管理 |
2.2.1 网络管理的重要性 |
2.2.2 网络管理的目标 |
2.3 性能管理 |
2.3.1 性能管理的定义 |
2.3.2 性能管理的实现方法 |
2.3.3 性能管理的发展方向 |
2.4 小结 |
第三章 性能管理模块的分析与设计 |
3.1 设计原则与目标 |
3.1.1 设计原则 |
3.1.2 设计目标 |
3.2 需求分析 |
3.2.1 项目背景 |
3.2.2 功能需求 |
3.2.3 性能需求 |
3.3 功能设计 |
3.4 软件结构设计 |
3.4.1 系统架构 |
3.4.2 模块划分 |
3.5 流程分析 |
3.5.1 整体流程 |
3.5.2 显示子模块的流程 |
3.5.3 控制子模块的流程 |
3.5.4 数据处理子模块的流程 |
3.6 小结 |
第四章 性能管理模块的实现 |
4.1 实现环境 |
4.2 模块API 的实现 |
4.2.1 显示子模块 |
4.2.2 条件信息显示子模块 |
4.2.3 控制子模块 |
4.3 实现 |
4.3.1 用户界面 |
4.3.2 数据处理 |
4.4 重要数据结构 |
4.5 测试 |
4.5.1 测试环境 |
4.5.2 测试目的 |
4.5.3 测试方法 |
4.5.4 测试结果 |
4.6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CORBA的电信网管系统的研究 |
5.1 CORBA |
5.1.1 CORBA 技术简介 |
5.1.2 CORBA 在TMN 中的应用 |
5.2 基于 CORBA 的 UEMC 网管系统 |
5.2.1 信息结构 |
5.2.2 功能结构 |
5.2.3 本地网接口模块 |
5.2.4 UEMC 中心适配接口模块 |
5.2.5 适配接口模块 |
5.2.6 网管信息维护模块 |
5.2.7 网管服务模块 |
5.2.8 UEMC 前台应用模块 |
5.3 系统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基于J2EE的电信设备网管性能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TMN 发展概述 |
1.2.2 TMN 中的性能管理 |
1.3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TMN 基础 |
2.1 TMN 概述 |
2.1.1 TMN 定义 |
2.1.2 TMN 的特点 |
2.2 TMN 体系结构 |
2.2.1 功能体系结构 |
2.2.2 信息体系结构 |
2.2.3 物理体系结构 |
2.3 TMN 应用功能 |
2.3.1 性能管理 |
2.3.2 故障管理 |
2.3.3 配置管理 |
2.3.4 帐务管理 |
2.3.5 安全管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技术背景介绍 |
3.1 J2EE 技术 |
3.1.1 J2EE 的产生 |
3.1.2 J2EE 的四层模型 |
3.1.3 J2EE 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 |
3.1.4 J2EE 实现网管系统的优势 |
3.2 XML 技术 |
3.2.1 XML 概述 |
3.2.2 XML 应用开发技术 |
3.2.3 XML 与 J2EE 平台的结合 |
3.2.4 XML 实现网管系统的优势 |
3.3 软件复用技术 |
3.3.1 复用的概念 |
3.3.2 复用的粒度 |
3.3.3 复用的级别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统一网管平台总体设计 |
4.1 体系结构 |
4.1.1 PSL 子系统(平台支撑) |
4.1.2 PFL 子系统(平台框架) |
4.1.3 PAL 子系统(平台应用) |
4.2 功能模型 |
4.3 标准化接口 |
4.3.1 服务接口 |
4.3.2 扩展接口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性能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5.1 概述 |
5.2 关键抽象 |
5.3 设计思路 |
5.4 性能管理客户端设计 |
5.4.1 概述 |
5.4.2 功能模块划分 |
5.4.3 性能管理模块接入主框架 |
5.4.4 二次扩展 |
5.5 性能管理服务端设计 |
5.5.1 概述 |
5.5.2 性能任务管理 |
5.5.2.1 任务创建 |
5.5.2.2 任务删除 |
5.5.2.3 任务修改 |
5.5.2.4 上下级局任务同步 |
5.5.2.5 任务查询 |
5.5.3 性能数据采集 |
5.5.3.1 功能概述 |
5.5.3.2 性能数据的自动采集 |
5.5.3.3 性能数据的上下局同步 |
5.5.3.4 性能数据的手工补采 |
5.5.3.5 性能二次数据的生成 |
5.5.3.6 性能数据的齐备性检查 |
5.5.4 性能数据查询 |
5.5.5 门限管理 |
5.5.5.1 功能概述 |
5.5.5.2 性能告警的产生 |
5.5.5.3 门限设置时的通配符处理 |
5.5.5.4 门限查询时的通配符处理 |
5.6 性能管理数据库结构设计 |
5.6.1 数据库设计的设备无关性 |
5.6.2 存储表的自动生成 |
5.6.2.1 网元对象表 |
5.6.2.2 对象属性表 |
5.6.2.3 性能数据的存储表 |
5.6.3 原始数据存储表的自动生成算法 |
5.7 性能管理的国际化实现 |
5.7.1 国际化资源的 XML 定义 |
5.7.2 国际化的具体实现 |
5.7.3 在其他文件中引用国际化文件 |
5.8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基于CORBA技术的TMN性能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 |
1.2 现状 |
1.3 本文工作 |
1.4 本文结构 |
第二章 TMN与CORBA技术理论 |
2.1 TMN 原理 |
2.1.1 TMN 概述 |
2.1.2 TMN 的管理功能 |
2.2 CORBA 技术理论 |
2.2.1 基本概念 |
2.2.2 核心技术 |
2.2.3 特点总结 |
2.3 TMN 与CORBA 的结合 |
2.4 小结 |
第三章 系统总体设计 |
3.1 统一网管平台设计 |
3.1.1 软件架构设计 |
3.1.2 功能模块设计 |
3.1.3 组网方式设计 |
3.2 CORBA 接口设计 |
3.2.1 框架结构设计 |
3.2.2 子系统设计 |
3.3 系统处理流程设计 |
3.3.1 系统启动流程 |
3.3.2 与NMC 的交互 |
3.4 系统可靠性设计 |
3.5 小结 |
第四章 性能管理子系统详细设计 |
4.1 子系统架构设计 |
4.2 接入方式设计 |
4.3 子功能设计 |
4.4 数据压缩算法改进 |
4.4.1 数据压缩的必要性 |
4.4.2 算法分析 |
4.4.3 算法改进 |
4.5 数据缓存算法改进 |
4.5.1 数据缓存的必要性 |
4.5.2 算法分析 |
4.5.3 算法改进 |
4.6 小结 |
第五章 性能管理子系统实现与测试 |
5.1 数据采集的实现 |
5.1.1 前后台交互约定 |
5.1.2 消息处理流程 |
5.1.3 数据处理流向 |
5.1.4 处理逻辑定义 |
5.2 测试 |
5.2.1 测试环境 |
5.2.2 测试结果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词汇对照表 |
附录B 功能码分配表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电信管理网中的性能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TD-SCDMA北向接口适配器性能管理系统的研究和实现[D]. 刘桂来.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3)
- [2]移动通信网综合网管通用性能汇总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汪旭东. 东北大学, 2009(S1)
- [3]基于TMN架构的CDMA基站性能管理的研究与实现[D]. 朱能方. 电子科技大学, 2008(04)
- [4]基于CORBA的综合网管南向接口设计与实现[D]. 于士军.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8(06)
- [5]基于TMN的3G OMC性能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赵迎春. 中南大学, 2007(06)
- [6]通信综合网管软件INMS中性能数据管理功能的设计与实现[D]. 卢玮炜. 北京邮电大学, 2006(11)
- [7]基于CORBA的电信网络性能管理研究与实现[D]. 黄铁脉. 西南交通大学, 2006(09)
- [8]基于CORBA的电信网管性能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王中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6(07)
- [9]基于J2EE的电信设备网管性能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昌燕. 电子科技大学, 2006(12)
- [10]基于CORBA技术的TMN性能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梁(王乐)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