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53和VEGF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P53和VEGF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一、人脑胶质瘤中P53和VEGF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卢本兆[1](2021)在《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HOXD11在脑胶质瘤中的生物学功能和意义》文中指出背景和目的:胶质瘤来源于神经胶质细胞,包括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肿瘤、室管膜细胞肿瘤、髓母细胞瘤及其它来源的胶质瘤。现已是成人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最高发的原发性恶性肿瘤,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胶质瘤分为四级,将WHOI、Ⅱ级的胶质瘤归为低级别胶质瘤,WHOⅢ、Ⅳ级归为高级别胶质瘤,约占颅内肿瘤的60%,预后极差,中位生存期仅15个月左右。在临床治疗上,主要采用传统手术切除+术后化疗及放疗,但治疗作用效果仍不理想。研究发现脑胶质瘤的发生及恶性进展与基因的改变密切相关,其发生发展过程涉及基因突变、转录调节、甲基化修饰等的不同环节。对肿瘤相关基因进展研究,是肿瘤诊断和治疗的重要突破。同源盒基因(HOX gene)是决定发育的主要调节基因,越来越多研究发现HOXD11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口腔鳞状细胞癌、咽部鳞状细胞癌、前列腺癌等,但HOXD11在脑胶质瘤中作用研究较少,本文整合公共肿瘤数据库的胶质瘤病例数据并进行综合分析,探究HOXD11在胶质瘤表达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对HOXD11在胶质瘤中参与的信号通路及分子机制进行预测,探索HOXD11作为胶质瘤预后预测因子和治疗靶点的可能性。方法:通过GEAIP网站分析HOXD11在人体肿瘤组织中表达水平,下载并分析国际肿瘤基因图谱(TCGA)中脑胶质瘤的mRNA数据,分析目前研究较少的HOXD11的表达情况,筛选出胶质瘤病例与正常样本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同时应用RT-PCR检验HOXD11在正常组织及U251、U118MG人脑胶质瘤细胞系的表达水平。接着分析TCGA及CGGA数据库中HOXD11在不同分级胶质瘤、IDH1基因状态及1p/19q联合删失状态表达水平比较,运用K-M生存分析法探究HOXD11表达水平与胶质瘤患者预后关系,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进一步验证HOXD11对预后预测价值,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检验其预后预测效能。采用GO及KEGG分析HOXD11参与生物学功能及参与肿瘤形成的相关通路分析。结果:TCGA数据库中基因表达谱分析表明在胶质瘤组织中HOXD11 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组织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应用荧光定量PCR显示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251及U118MG中HOXD11 mRNA表达量较正常脑组织增高(p<0.05)。对TCGA及CGGA数据进一步分析显示,HOXD11 mRNA表达水平与胶质瘤WHO分级、IDH1基因突变状态、1p/19q联合删失状态相关(p<0.001)。HOXD11高表达往往提示胶质瘤患者总生存期(OS)较短,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HOXD11是影响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且能较为准确预测胶质瘤患者预后。GO分析显示HOXD11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包括新生血管形成、细胞分裂等过程,KEGG富集分析显示HOXD11通过P53信号通路及细胞周期调控等途径促进胶质瘤进展及影响患者预后。结论:HOXD11在脑胶质瘤中呈高表达状态,且在不同WHO分级、IDH基因突变状态、1p/19q染色体删失状态的表达具有显着差异,可作为预测胶质恶性程度指标之一。在临床预后方面,HOXD11高表达提示患者总生存期较短,是影响胶质瘤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其可能通过p53信号通路、细胞周期、微血管血管形成等途径影响肿瘤进展。

钟佳伟[2](2021)在《突变型p53、bcl-2、bax表达与胶质瘤分级及预后相关性的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胶质瘤突变型p53、Bcl-2、Bax表达与胶质瘤WHO分级及预后间的相关性,从而为胶质瘤的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新思路。方法:根据研究目的,确定中、英文检索词,制定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CNKI、CBM、维普、万方、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等医学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至2021年2月,并辅以手工补充检索。2名研究者分别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NOS文献质量评价表评价纳入文献质量,提取数据后使用Revman5.3软件合并效应量,单项逐一剔除法进行敏感性分析,制作漏斗图、Egger法和Begg法分析纳入文献发表偏倚。结果:1.检索到涉及突变型p53、Bcl-2、Bax表达与胶质瘤WHO分级相关性的研究共63篇,其中突变型p53 34篇、Bcl-2 28篇、Bax 12篇,纳入病例数分别为2334、1807和816例;突变型p53、Bcl-2、Bax表达与胶质瘤总生存期相关性的研究分别为6、2及1篇,纳入病例数分别为530、194和94例。2.突变型p53表达与胶质瘤WHO分级及总生存期间的相关性:高级别胶质瘤组的突变型p53蛋白表达率显着高于低级别胶质瘤组(OR 2.77,95%CI2.31-3.31,P<0.05);胶质瘤组的突变型p53蛋白阳性率高于对照组(非胶质瘤脑组织)(OR 19.54,95%CI 11.91-32.04,P<0.05);p53蛋白阳性胶质瘤患者的1年(RR 0.79,95%CI 0.69-0.89,P<0.05),2年(RR 0.76,95%CI 0.65,0.88,P<0.05),5年(RR 0.55,95%CI 0.39,0.77,P<0.05)总生存率显着低于突变型p53阴性胶质瘤患者,而突变型p53阳性组与阴性组间的3年总生存率(RR 0.91,95%CI 0.72,1.16,P>0.05)无统计学意义。3.Bcl-2表达与胶质瘤WHO分级及总生存期间的相关性:高级别胶质瘤组的Bcl-2蛋白阳性率高于低级别胶质瘤组(OR 2.68,95%CI 1.40-5.12,P<0.05);胶质瘤组的Bcl-2蛋白阳性率高于对照组(OR 33.11,95%CI 17.55-62.44,P<0.05);胶质瘤患者中Bcl-2蛋白阳性表达组与阴性组间的3年总生存率(RR 0.42,95%CI 0.09,1.9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Bax表达与胶质瘤WHO分级及总生存期间的相关性:高级别胶质瘤组的Bax蛋白阳性率低于低级别胶质瘤组(OR 0.27,95%CI 0.10-0.72,P<0.05);胶质瘤组的Bax蛋白阳性率低于对照组(OR 0.28,95%CI 0.12-0.62,P<0.05)。5.单项剔除法分析显示各项研究剔除前后meta分析结果无明显变化,提示结果稳定;发表偏倚分析显示各研究在漏斗图分布较对称,Egger检验及Begg检验P值均大于0.05,提示纳入文献不存在明显的发表偏倚。结论:1.突变型p53、Bcl-2、Bax表达均与胶质瘤的WHO分级相关,突变型p53、Bcl-2阳性率在高级别胶质瘤患者高于低级别胶质瘤,而Bax阳性率在高级别胶质瘤组低于低级别胶质瘤组,提示突变型p53、Bcl-2、Bax的表达对胶质瘤患者WHO分级有一定的预测价值。2.突变型p53、Bcl-2在胶质瘤组织表达显着高于正常脑组织,而Bax的表达显着低于正常脑组织,提示突变型p53、Bcl-2、Bax的表达对胶质瘤诊断具有潜在价值。3.胶质瘤组织突变型p53表达与较短的总生存期相关,有助于临床预测患者的预后。

薛晶[3](2021)在《基于TMT蛋白质组学的差异蛋白PP1γ在胶质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探索胶质瘤差异表达蛋白,了解差异表达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相互作用网络,筛选调控重要信号通路的关键因子,研究关键差异蛋白在胶质瘤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为改善胶质瘤预后提供新的治疗靶点奠定理论基础。方法:1)选择5对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及手术路径非肿瘤脑组织,应用串联质谱标签(Tandem mass tags,TMT)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差异表达的蛋白质,通过GO分析、IPA(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生物分析平台、KEGG、PPI及GEPIA分析等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索差异表达蛋白的主要功能、蛋白互作网络、上游调控因子、参与的信号通路及预后意义,筛选出调控重要信号通路的关键因子;2)选择低级别胶质瘤(Low grade glioma,LGG)和GBM石蜡包埋组织样本制作组织芯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组织芯片中检测差异蛋白PP1γ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在LGG中通过Sanger测序技术检测异柠檬酸脱氢酶1(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1,IDH1)突变,并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1p19q共缺失,分析不同分子分型中PP1γ表达水平的差异;3)构建PP1γ稳定低表达细胞株,研究PP1γ沉默对GBM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及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观察PP1γ沉默对Yes相关蛋白1(Yes-associated protein1,YAP1)磷酸化水平、YAP1在胞核/胞浆中的定位和表达量及对干细胞多潜能标记物Sox2,Oct4和Nanog表达水平的影响;分析PP1γ沉默对干细胞标志物CD133阳性率、细胞悬浮球形成能力及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药物敏感性的影响。结果:1)根据TMT蛋白质组学共鉴定出2458个差异表达蛋白质,包括1398个上调的差异表达蛋白和1060个下调的差异表达蛋白,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及文献报道,Hippo/YAP1信号通路是差异表达蛋白显着富集的重要信号通路,PP1γ是上调的差异表达蛋白并处于Hippo/YAP1信号通路的关键位点;2)PP1γ在胶质瘤组织中高表达,PP1γ表达与WHO分级、Ki-67、YAP1和Sox2的表达呈正相关,在LGG中PP1γ在IDH1突变型中低表达,PP1γ高表达是胶质瘤预后差的独立影响因素;3)PP1γ沉默抑制了胶质瘤细胞增殖、促进了细胞凋亡、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并抑制了细胞侵袭和迁移的能力;PP1γ沉默使YAP1磷酸化水平升高,增加了YAP1在胞浆中的表达,降低了YAP1在胞核中的表达,并抑制了干细胞多潜能标记物Sox2,Oct4和Nanog的表达;PP1γ沉默降低了干细胞标记物CD133阳性细胞比例,抑制了细胞悬浮球形成能力,增强了胶质瘤细胞对TMZ药物处理的敏感性。结论:PP1γ是GBM中上调的关键差异表达蛋白,PP1γ高表达与胶质瘤恶性程度高及预后不良相关,PP1γ主要通过YAP1/Sox2途径调控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GSCs干性特征维持及TMZ药物敏感性。PP1γ可能成为新的胶质瘤靶向治疗的重要因子。

张学浩[4](2020)在《SQSTM1/P62和P53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人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占原发性恶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80%以上,其具有侵袭性强和复发率高的特点,尽管广泛使用最大程度的外科手术治疗,术后给予化疗和放疗辅助治疗,肿瘤仍然易复发、预后差。随着目前分子生物学及分子病理诊断的发展,从分子角度诊断及治疗胶质瘤尤为重要。SQSTM1/P62是一种多功能支架蛋白,涉及多种不同的细胞过程,包括选择性自噬、抗氧化反应、内体运输、炎症和细胞凋亡。P53起转录因子的作用,可调控参与细胞生长、衰老和凋亡等生物学过程。本课题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胶质瘤组织中SQSTM1/P62和P53的表达,探讨在不同病理级别人脑胶质瘤组织中SQSTM1/P62和P53的表达,分析两者相关性及临床意义,为胶质瘤诊断、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分子标记物。同时建立人脑胶质瘤PDX模型,研究SQSTM1/P62和P53在PDX组织中的表达特点,为进一步研究两者在肿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有价值的技术平台。方法:1.收集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5月2019年5月手术切除的50例人脑胶质瘤组织标本,按照第四版WHO(2016)胶质瘤分类标准进行分组:低级别组(WHOⅠ-Ⅱ级)22例,高级别组(WHOⅢ-Ⅳ级)28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SP方法检测胶质瘤组织中SQSTM1/P62和P53两种蛋白的表达,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与病理级别的关系,以及分析两者在胶质瘤组织中的相关性。2.采用颅内原位移植法将病人来源肿瘤细胞移植至裸鼠颅内,用原位移植法成功建立了胶质母细胞瘤PDX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SP方法检测PDX模型肿瘤组织SQSTM1/P62和P53两种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50例人脑胶质瘤组织中SQSTM1/P62在低级别胶质瘤组和高级别胶质瘤组中阳性率分别为22.73%(5/22)、82.14%(23/28),SQSTM1/P62在不同组别胶质瘤组织中表达有显着差异,高级别胶质瘤组表达显着高于低级别胶质瘤组(χ2=17.651,P﹤0.05)。2.50例人胶质瘤组织中P53在低级别胶质瘤组和高级别胶质瘤组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13.64%(3/22)、42.86%(12/28),P53在不同组别中表达有显着差异,高级别胶质瘤组表达显着高于低级别胶质瘤组(χ2=5.009,P﹤0.05)。3.SQSTM1/P62与P53表达呈正相关(rs=0.317,P﹤0.05),即在胶质瘤组织中SQSTM1/P62表达升高,P53的表达也升高。4.成功建立了PDX模型,SQSTM1/P62在PDX肿瘤组织阳性表达率为(35.63±3.45)%,在其来源的胶母肿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33.07±6.40)%,两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P53在PDX肿瘤组织阳性表达率为(7.84±2.22)%,在其来源的胶母肿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79±1.77)%,两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SQSTM1/P62与P53在胶质瘤中的表达与胶质瘤级别有关,两者均可以作为预测胶质瘤恶性度的理想分子标记物。2.SQSTM1/P62与P53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呈正相关,两者起协同作用促进胶质瘤的发生和发展,潜在机制可能与胶质瘤细胞自噬被抑制有关。3.PDX模型肿瘤组织的自噬及凋亡能力与其来源的胶母肿瘤组织无明显差异,PDX模型保留了原发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为胶质瘤的个体化研究提供了理想的技术平台。

闻乃妍[5](2019)在《溴结构域抑制剂JQ1通过VEGF/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脑胶质瘤干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文中研究指明背景:恶性脑胶质瘤是最常见并且致死率最高的颅内恶性肿瘤,GBM在脑胶质瘤中恶性程度最高。恶性脑胶质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等,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多数患者的生存期并没有明显的改变,尤其是GBM病人,五年生存率不超过5%,因此亟待找寻更有效地治疗脑胶质瘤的方法。近年来,许多文献报道BRD4蛋白已成为多种癌症的治疗靶点,并且Brd4溴结构域抑制剂JQ1在多种癌症中发挥了良好的抗癌作用。但是针对Brd4和JQ1如何调控恶性脑胶质瘤进程的研究还比较少,作用和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此外,大部分现有的针对GBM的文献报道主要利用的是脑胶质瘤细胞系如U87、U251等为实验研究对象而不是GSCs。随着对脑胶质瘤的研究不断深入,GSCs越来越被认为是驱动脑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动力,并且是脑胶质瘤对于治疗药物产生耐药抵抗的元凶。GSCs具有很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多向分化潜能和极强的致瘤能力,这使得恶性脑胶质瘤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因此,本研究利用GSCs进行实验研究使其结果更具有价值和说服力。目的:选择GSCs作为实验对象,利用JQ1或特异性靶向Brd4的si RNA抑制BRD4蛋白表达及功能发挥,通过体内外实验检测JQ1或si Brd4对GSCs活力、增殖能力、自我更新能力、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发挥作用的机制,初步探讨JQ1与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联合用药的作用效果。方法:采用JQ1处理的体外实验分为对照组及不同浓度的JQ1组;采用si Brd4处理的体外实验分为对照组、NC组及si Brd4组(si Brd4-475,si Brd4-1648,si Brd4-3820)。(1)证明Brd4是恶性脑胶质瘤潜在的治疗靶点:利用TCGA数据库分析GBM中Brd4拷贝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级别人脑胶质瘤组织标本中的BRD4蛋白表达。(2)JQ1或si Brd4对于GSCs细胞活力、细胞增殖、干细胞自我更新能力的作用:利用CCK8实验检测JQ1或si Brd4对GSCs细胞活力的影响;利用细胞生长计数实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JQ1或si Brd4对GSCs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利用神经球成球能力实验检测JQ1或si Brd4对GSCs自我更新能力的影响。(3)JQ1或si Brd4对于GSCs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利用PI流式细胞术检测JQ1或si Brd4对GSCs细胞周期的影响;利用Annexin V-PI流式细胞术和Tunel染色检测JQ1或si Brd4对GSCs细胞凋亡的影响。(4)JQ1影响GSCs的作用机制及信号通路:采用GO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明确差异基因的表达以及JQ1对GSCs富集的信号通路;利用q-PCR实验以及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信号通路关键基因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5)JQ1对GSCs移植瘤小鼠的治疗作用:BALB/c裸鼠皮下注射1×107个CSC2078细胞,构建GSCs移植瘤小鼠模型。利用JQ1按照50mg/kg的剂量对小鼠进行腹腔注射,每日一次,一共进行17天;对小鼠肿瘤组织的体积进行统计分析;对小鼠肿瘤组织切片进行Tunel荧光染色检测凋亡;利用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形态及各种增殖、侵袭、周期、凋亡等标志物表达;利用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PI3K/AKT通路中重要蛋白的表达。(6)JQ1与TMZ联合用药作用: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si Brd4对CSC2078细胞MGMT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利用CCK8实验分别检测JQ1、TMZ、JQ1与TMZ联合用药对CSC2078细胞活力的影响;利用Compu Syn软件计算JQ1与TMZ联合用药的CI指数;利用PI流式细胞术检测JQ1、TMZ、JQ1与TMZ联合用药对CSC2078细胞周期的影响;利用Annexin V-PI流式细胞术检测JQ1、TMZ、JQ1与TMZ联合用药对CSC2078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1)TCGA数据库分析发现,GBM中的Brd4拷贝数明显高于星形细胞瘤;不同病理级别的人脑胶质瘤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在III级和IV级人脑胶质瘤组织标本中普遍存在Brd4高表达的现象。(2)JQ1或si Brd4抑制GSCs活力,细胞增殖和自我更新能力,促进GSCs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3)RNA-Seq结果提示JQ1作用GSCs后,显着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上游VEGF表达水平;JQ1与VEGFR2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Linifanib联合用药进一步证明JQ1通过VEGF/PI3K/AKT信号通路对GSCs发挥抗肿瘤作用;JQ1对该信号通路下游周期相关基因的影响:c-Myc,Cyclin D1,RB和E2F1表达降低,P21和P27表达升高;JQ1对该信号通路下游凋亡相关基因中促凋亡基因表达增多,抑制凋亡基因表达减少,DNA损伤标志物γH2AX表达增多。(4)体内实验结果显示JQ1可有效抑制脑胶质瘤干细胞移植瘤小鼠肿瘤体积的增长;JQ1治疗组肿瘤组织中的c-Myc,PCNA,BCL-2以及MMP蛋白表达减少,BAX蛋白表达增多;PI3K/AKT信号通路关键因子蛋白表达与体外细胞实验结果相一致。(5)沉默Brd4表达抑制了MGMT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TMZ单用药组和JQ1单用药组相比,TMZ和JQ1联合用药组对GSCs活力的抑制作用、促进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作用更为显着。结论:(1)体内外实验证明,抑制Brd4表达或功能可通过VEGF/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GSCs周期阻滞和凋亡。(2)JQ1通过影响Brd4功能降低MGMT表达水平,进而增强TMZ抗肿瘤作用。(3)Brd4是恶性脑胶质瘤的有效治疗靶点。

梁赛[6](2019)在《p53-VEGFR2合成致死抑制胶质瘤细胞生长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初步验证p53-VEGFR2在人脑胶质瘤细胞中存在合成致死作用;2.探讨p53-VEGFR2合成致死在抑制人脑胶质瘤细胞生长中的初步作用。研究内容及方法:选取p53野生型和突变型人脑胶质瘤细胞U87和U251并培养,首先通过蛋白质印记法(Western Blotting,WB)验证两者是否为p53野生型和p53突变型细胞。设计并合成针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VEGFR2)的3种不同条带的siRNA,用脂质体包裹VEGFR2-siRNA并分别转染至U87和U251细胞中。每种细胞共分四组:空白对照组(blank control,BC)不转染脂质体,阴性对照组(negative control,NC)转染无义序列-siRNA,脂质体转染组(Liposome transfection,LT)转染空白脂质体,实验组(VEGFR2-siRNA transfection,VT)分别转染3种不同条带的VEGFR2-siRNA。通过Western Blotting筛选出抑制率最高的siRNA序列及该序列的最适浓度。使用空白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以下实验:1、Western blotting检测U87和U251细胞转染siRNA前后蛋白表达水平;2、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3、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性;4、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5、平板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聚集性。结果:1、转染siRNA后,U87和U251细胞VEGFR2蛋白表达均降低,U25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U87。2、CCK-8检测到U87和U251细胞转染siRNA后,两者的增殖能力均减弱,U251增殖受抑制率明显高于U87。3、划痕实验结果显示U87和U251转染siRNA后迁移能力均下降,U251迁移能力下降较U87更明显。4、Transwell小室法的结果显示,转染siRNA的U87和U251细胞的侵袭能力均下降,U251侵袭能力U87相比显着下降。5、细胞平板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结果表明,转染siRNA的U87和U251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均下降,U251细胞转染后聚集能力明显低于U87。结论:1、p53和VEGFR2在人脑胶质瘤细胞中存在合成致死作用;2、p53-VEGFR2合成致死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曾实[7](2019)在《NF-κB抑制剂对胶质瘤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胶质瘤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肿瘤,具有高侵袭、高复发和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手术结合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模式是恶性胶质瘤治疗的主要方案,低级别胶质瘤仍以手术治疗为主。化疗尤其对于治疗晚期胶质瘤以及减少复发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化疗对于主要为实体瘤的胶质瘤来说,疗效仍无法令人满意。因此,寻找特异性强、低毒高效的新型抗肿瘤药物,是抗胶质瘤研究领域的热点。NF-κB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研究证实,NF-κB在多种实体恶性肿瘤中表达水平均显着增加,例如非小细胞肺癌、肝癌、胰腺癌以及胶质瘤等,其作用与抑制癌细胞凋亡、促进侵袭转移等方面密切相关。NF-κB及其信号通路的激活在多种肿瘤细胞中都处于持续性状态,包括造血系统肿瘤和实体肿瘤,被认为是多种恶性肿瘤发病的关键机制之一。胶质瘤细胞中NF-κB通路的激活状态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受到多种体内和体外因素的共同作用。目前,针对NF-κB通路抑制剂的研发虽有成效但仍然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仍需要继续探索NF-κB通路抑制剂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治疗的作用机制。本课题在前期高通量药物筛选的基础上,拟通过观察NF-κB抑制剂对人脑胶质瘤细胞株和人原代胶质瘤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从细胞分子生物学水平揭示NF-κB抑制剂抑制胶质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作用及其机制。最后,将采用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检验NF-κB抑制剂的抗胶质瘤作用,揭示NF-κB抑制剂在体内对胶质瘤的治疗作用,从而为NF-κB抑制剂的临床应用转化提供实验依据。研究内容(1)采用了人胶质瘤细胞系U87,通过Target Selective Inhibitor Library对464种化合物的抗胶质瘤活性进行筛选,并对其抗胶质瘤活性进行实验鉴定;(2)采用NF-κB抑制剂CAPE、JSH-23、S4-A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人胶质瘤细胞系U87,M059K和U251以及人原代胶质瘤细胞作为研究模型;(3)采用CCK-8检测NF-κB抑制剂对胶质瘤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Brdu法检测胶质瘤细胞增殖能力,采用Hoechst33342染色试剂和TUNEL法检测胶质瘤细胞的凋亡水平;(4)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胶质瘤细胞中目标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5)采用ELISA法检测NF-κB抑制剂对TNF-α因子浓度的影响,采用试剂盒检测胶质瘤细胞中Caspase-3/7活性;(6)采用裸鼠的脑胶质瘤原位移植瘤模型探索在在体条件下NF-κB抑制剂CAPE对人胶质瘤细胞U87增殖和凋亡的作用,以及对肿瘤体积、肿瘤细胞形态、裸鼠生存率的影响,同时检测裸鼠胶质瘤组织中TNF-α因子浓度、Caspase-3/7活性、p65 NF-κB的磷酸化水平。研究结果(1)经过初步筛选,将Target Selective Inhibitor Library中的464种候选药物作用于U87细胞后之间的差异通过细胞活力以不同的颜色在热点图(Hit map)里进行区分,根据热点图1所示,抑制U87细胞活力的前5种化学物质为CAPE(细胞活力=0.161)、Cryptotanshinone(细胞活力=0.191)、PF-5274857(细胞活力=0.197)、Pifithrin-μ(细胞活力=0.201)和Tenovin-6(细胞活力=0.202)。CAPE是一种NF-κB抑制剂,另外两种NF-κB抑制剂JSH-23(细胞活力=0.271)和S4-A(细胞活力=0.252)也显着抑制U87细胞活力。为了进一步验证高通量筛选结果,我们进一步采用了人胶质瘤细胞系U87,人胶质瘤细胞系M059K以及人胶质瘤细胞系U251和人原代胶质瘤细胞,验证NF-κB抑制剂对其细胞活力的影响,CCK-8的检测结果如图2显示,经过不同NF-κB抑制剂CAPE、JSH-23、S4-A分别处理后的人胶质瘤细胞系U87,M059K和U251以及人原代胶质瘤细胞,细胞活力均出现了显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使用不同NF-κB抑制剂处理人胶质瘤细胞24h后,CCK-8的检测结果显示,NF-κB抑制剂CAPE、JSH-23、S4-A均能够显着抑制人胶质瘤细胞系U87,M059K和U251以及人原代胶质瘤细胞的细胞活力,结果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CAPE对U8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最显着。Brdu法检测结果显示,NF-κB抑制剂CAPE、JSH-23、S4-A均能够显着抑制人胶质瘤细胞系U87,M059K和U251以及人原代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CAPE对U8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最显着。Hoechst染色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的胶质瘤细胞经Hoechst染色后发出蓝色荧光,形态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而经过不同NF-κB抑制剂CAPE、JSH-23、S4-A分别处理后的人胶质瘤细胞系U87,M059K和U251以及人原代胶质瘤细胞均出现了显着的细胞核形态改变,表现为核固缩、核凝结、染色质碎裂,染色团块聚集紧密、荧光增强并且出现凋亡小体等改变,表明NF-κB抑制剂促进人胶质瘤细胞的凋亡。TUNEL检测结果显示,经过NF-κB抑制剂CAPE、JSH-23、S4-A分别处理后的人胶质瘤细胞系U87,M059K和U251以及人原代胶质瘤细胞的凋亡比例均出现显着增加,其中CAPE处理U87细胞后凋亡比例最高。(3)使用不同NF-κB抑制剂处理人胶质瘤细胞24h后,检测结果显示,NF-κB抑制剂CAPE、JSH-23、S4-A均能够显着抑制人胶质瘤细胞系U87,M059K和U251中TNF-αmRNA的合成以及TNF-α因子的释放,PCR的检测结果与ELISA检测结果趋势一致,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NF-κB抑制剂CAPE、JSH-23、S4-A均能够显着促进人胶质瘤细胞系U87,M059K和U251以及人原代胶质瘤细胞中Caspase-3/7的激活,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NF-κB抑制剂CAPE、JSH-23、S4-A均能够显着抑制人胶质瘤细胞系U87,M059K和U251以及人原代胶质瘤细胞中p65 NF-κB的磷酸化,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对STAT1的磷酸化水平无影响。(4)对照组的裸鼠在接种人胶质瘤U87细胞后,肿瘤生长速度快,NF-κB抑制剂CAPE组的裸鼠生长速度相对缓慢,从第14天开始,两组裸鼠的胶质瘤体积有显着差异(p<0.05),并且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两组裸鼠的胶质瘤体积差异也逐渐增大。在接种4周后,对照组裸鼠胶质瘤体积为251.3±41.4mm3,CAPE组体积仅为91.3±9.36mm3。接种胶质瘤细胞后,对照组裸鼠从第16天开始出现死亡,CAPE组裸鼠从第18天开始出现死亡,至第28天,对照组裸鼠生存率降低至0%,CAPE组裸鼠的生存率为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裸鼠的胶质瘤细胞丰富密集,形态正常,细胞凋亡数量少,而CAPE组裸鼠的胶质瘤细胞密度相对减少,部分细胞形态异常,出现核固缩等凋亡的形态学改变,部分组织可见坏死。U87细胞接种裸鼠第28天后,NF-κB抑制剂CAPE组裸鼠的胶质瘤组织中TNF-α浓度为412.5±52.3pg/ml,显着低于对照组裸鼠(p<0.05);CAPE组裸鼠的Caspase-3/7的蛋白活性增长显着升高至451.2±61.9%,显着高于对照组裸鼠(p<0.01);CAPE组裸鼠的p65 NF-κB的磷酸化水平增长显着低于对照组裸鼠(p<0.05)。研究结论(1)经过高通量筛选得到的NF-κB抑制剂CAPE、JSH-23、S4-A均能显着抑制多种人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并促进人胶质瘤细胞的凋亡,揭示了NF-κB抑制剂对人胶质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特征的抑制作用,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2)NF-κB抑制剂能够抑制人胶质瘤细胞p65NF-κB的活化,从而减少TNF-α的释放和增强Caspase-3/7的激活,最终抑制人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水平。(3)CAPE能显着抑制裸鼠体内胶质瘤的肿瘤体积,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其作用与抑制TNF-α因子释放,促进Caspase-3/7活化,抑制NF-κB通路激活等相关,表明NF-κB抑制剂CAPE具有体内抗恶性胶质瘤作用,有望为其临床应用的转化提供实验证据。

常顺[8](2018)在《Gab2基因在胶质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近年来研究发现支架蛋白Gab2(Gab2-associated binding protein 2)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其表达增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同时有研究显示Gab2蛋白在胶质瘤组织中也存在高表达的趋势,但其转录水平和表达水平对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影响尚无定论。对胶质瘤组织中Gab2mRNA进行检测,定量分析Gab2转录水平,并将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胶质瘤影像学资料进行关联分析,将有利于进一步解释Gab2表达水平对胶质瘤发生发展的调控机制。所以本研究将对胶质瘤和瘤旁组织中的Gab2mRNA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资料各因素间的关系;进一步建立科学、规范的Sprague-Dawley大鼠脑胶质瘤原位移植模型;通过敲减Gab2的表达,研究其对C6胶质瘤细胞在体外和SD-大鼠脑内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对细胞因子IL-6、TNF-a、VEGF和肿瘤相关因子 MMP-2、MMP-9,Bax、Bcl-2、p53、Cleaved-caspase-3 表达的影响;初步阐明Gab2表达水平与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探讨Gab2的表达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为寻求胶质瘤的有效治疗方法打下基础。方法:1.搜集临床胶质瘤患者样本40例,对其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并应用qRT-PCR分别检测40例胶质瘤和瘤旁组织中Gab2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析其表达差异,并研究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瘤周水肿的关系;2.利用胶质瘤细胞系C6研究Gab2对胶质瘤细胞的功能调控机制,将其分为对照组、空载体组及Gab2-siRNA组进行细胞Gab2-siRNA转染,以靶向沉默、敲减细胞中Gab2基因的表达,转染后48h用western-blot分别检测三组细胞Gab2蛋白的表达,验证转染效率,并于转染后72h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三组细胞的凋亡情况;3.利用胶质瘤细胞系C6和SD-大鼠建立胶质瘤动物模型进一步研究Gab2对胶质瘤细胞体内增殖和凋亡的调控机制。将SD-大鼠分为三组:对照组、Gab2-siRNA组,每组47只,空白组5只;分别将数目相同的C6胶质瘤细胞和经Gab2-siRNA转染的C6胶质瘤细胞立体定向接种于对照组和Gab2-siRNA组SD-大鼠的右脑尾状核,构建动物模型,空白组5只则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代替;在建模2周后,随机选取对照组和Gab2-siRNA组大鼠各15只行灌注后处死,剖颅探查取瘤,检测肿瘤的瘤重和体积,计算成瘤率;建模3周后,将对照组、Gab2-siRNA组大鼠各30只取眼眶血后和空白组大鼠5只灌注后处死,剖颅探查取瘤,检测肿瘤的瘤重和体积,计算成瘤率,与建模2周后的肿瘤瘤重、体积和成瘤率相比较;利用HE染色法明确肿瘤病理学特征,并采用GFAP染色法判断肿瘤来源,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肿瘤Bax、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q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肿瘤MMP-2、MMP-9转录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应用Western-blot检测肿瘤中Bax、Cleaved-caspase-3和p53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ELISA检测经剖颅证实荷瘤成功的对照组及Gab2-siRNA组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6、TNF-α、VEGF的表达水平,并用电镜观察比较两组肿瘤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1.Gab2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转录水平显着高于瘤旁组织(P<0.01);且随着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升高及瘤周水肿的加重,Gab2-mRNA相对表达量的升高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但其在不同性别和年龄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Gab2-siRNA转染C6胶质瘤细胞后,与对照组和空载体组相比,Gab2-siRNA组Gab2蛋白的表达显着降低(P<0.01),对照组及空载体组中Gab2蛋白的表达则无明显差异(P>0.05);且对照组细胞的凋亡率与空载体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Gab2-siRNA组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和空载体组相比明显增高,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3.剖颅探查取瘤、检测肿瘤体积和重量和计算成瘤率结果示:建模3周后肿瘤的体积和瘤重显着高于2周后(P<0.01);同期,Gab2-siRNA组的肿瘤体积和瘤重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成瘤率稍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空白组无肿瘤形成。4.HE染色示:与对照组相比,Gab2-siRNA组细胞异型性较小,核浆比例下降,病理性核分裂象和新生血管较少。两组肿瘤GFAP染色都呈阳性,说明肿瘤来源于神经胶质细胞,而非其它性质肿瘤,可用作后续研究。5.两组肿瘤组织中均有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Gab2-siRNA组Bcl-2蛋白的表达强度减弱(P<0.05),Bax蛋白的表达强度则明显升高(P<0.01)。6.与对照组相比,Gab2-siRNA组中MMP-2、MMP-9的mRNA的相对表达量和MMP-2、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7.与对照组相比,Gab2-siRNA组p53、Cleaved-caspase-3、Bax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8.与对照组相比,Gab2-siRNA组细胞因子IL-6、TNF-α、VEGF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9.电镜检查示:与对照组相比,Gab2-siRNA组细胞凋亡征象明显多见。结论:1.Gab2基因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显着高于瘤旁组织(P<0.01),且其表达明显受到胶质瘤的病理分级及瘤周水肿程度的影响;提示Gab2可能在肿瘤组织中特异性高表达,与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有望成为一个新的分子靶点。2.Gab2-siRNA转染C6胶质瘤细胞效率较高,能显着降低Gab2蛋白的表达水平(P<0.01),敲减Gab2能明显促进体外C6胶质瘤细胞的凋亡(P<0.01);SD-大鼠脑尾状核C6胶质瘤模型成瘤周期较短,成瘤率高,模型稳定性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胶质瘤动物模型。3.敲减Gab2能明显抑制C6胶质瘤细胞在SD-大鼠脑内的增殖和生长并促进其凋亡,减轻瘤重、缩小肿瘤体积。其机制可能与敲减Gab2下调了MMP-2、MMP-9和IL-6、TNF-α、VEGF的表达、升高Bax和下调Bcl-2的表达进而升高了Bax/Bcl-2的比值、活化了凋亡信号途径p53/Bax/Cleaved-caspase-3有关。

程霄[9](2018)在《泛素连接酶NEDD4-1基因对脑胶质瘤侵袭和增殖作用的MRI评价》文中认为第一部分NEDD4-1基因在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分析目的检测NEDD4-1基因在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251中的表达情况,构建NEDD4-1基因靶向RNAi慢病毒载体,并包装病毒载体。通过干扰NEDD4-1基因在细胞株U251中的表达,进一步探讨NEDD4-1基因对U251细胞的转移、侵袭、增殖和凋亡能力的影响作用,为下一步实验奠定基础。方法首先,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验证在mRNA水平上NEDD4-1基因在脑胶质瘤细胞株U251中的表达。用NEDD4-1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体外感染U251细胞,下调NEDD4-1基因表达,验证转染效果。然后,以RT-PCR、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U251细胞中NEDD4-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进一步用Transwell、MTT、流式细胞技术继续探讨NEDD4-1基因在脑胶质瘤细胞中转移、侵袭、增殖和凋亡过程中的作用。结果1.实验结果表明,NEDD4-1 mRNA在脑胶质细胞系中表达。2.成功构建含有NEDD4-1 RNAi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将该载体进行包装,成功感染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细胞株。3.MTT绘制生长曲线显示:与U251-NC组细胞相比,U251-KD组细胞的增殖减慢(P<0.05)。4.细胞周期结果表明:U251-KD组细胞相对于U251-NC组细胞,G0-G1期细胞数目均明显增加(P<0.05),S期的细胞数目明显减少(P<0.05),处于G2/M期细的数目无显着差异(P>0.05)。这说明发生了 G1期阻滞。与U251-NC组细胞相比,U251-KD组细胞凋亡率显着升高(P<0.05)。5.NEDD4-1基因对胶质瘤细胞转移和侵袭能力影响显着。U251-KD组细胞与U251-NC组相比,转移和侵袭能力均明显较低(P<0.01)。结论NEDD4-1基因在人脑胶质瘤细胞系中表达,且NEDD4-1基因可调控人脑胶质瘤细胞进行体外转移,并对侵袭、增殖及凋亡等生物学特性中发挥重要作用。第二部分NEDD4-1基因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目的研究E3泛素连接酶NEDD4-1基因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相应蛋白;探讨其mRNA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最大直径、胶质瘤病理级别、Ki-67、p53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不同病理级别脑胶质瘤组织中MRS定量参数值与NEDD4-1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对52例病理证实为脑胶质瘤住院患者,术前在SIMENS Prisima 3.0 T磁共振扫描仪上,使用64通道头颈联合线圈进行常规MRI平扫、增强序列及MRS相关检查,并在术后提取肿瘤实质区的组织标本。根据E3泛素连接酶NEDD4-1的序列设计相应引物,应用RT-PCR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NEDD4-1 mRNA表达况。应用免疫组化法、western blot检测NEDD4-1蛋白在52例脑胶质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分析NEDD4-1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最大直径、胶质瘤病理级别、增殖抗原Ki-67、p53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检测NEDD4-1蛋白表达与不同级别脑胶质瘤MRS磁共振信号参数变化的相关性。结果1.磁共振波谱分析揭示了人脑胶质瘤的瘤实体和瘤周组织之间的Cho/Cr,Cho/NAA差异有统计意义。2.人脑胶质细胞瘤组织中NEDD4-1蛋白阳性细胞染色定位于胞浆和/或胞膜。在52例人脑胶质细胞瘤组织标本中,有40例肿瘤组织标本检测到NEDD4-1表达,表达阳性率为76.9%。在人脑胶质瘤肿瘤组织中,不同级别脑胶质瘤NEDD4-1蛋白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有意义(P<0.05)。随着肿瘤临床病理级别的增高,NEDD4-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也升高,并且在I~IV级肿瘤组织间差异显着(P<0.05)。然而,研究发现NEDD4-1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肿瘤大小无相关性(P均>0.05)。3.人脑胶质瘤组织中NEDD4-1与增殖抗原Ki-67和p53均呈正相关性。4.人脑胶质瘤组织中NEDD4-1与各级别脑胶质瘤MRS中的Cho/Cr和Cho/NAA均呈正相关性。结论1.NEDD4-1对胶质瘤的增殖侵袭有一定作用。NEDD4-1 mRNA和蛋白在脑胶质瘤组织中表达,随着脑胶质病理级别的升高而增强。2.NEDD4-1结合1H-MRS作为胶质瘤增殖侵袭性评价的有效指标。人脑胶质瘤组织中NEDD4-1表达与增殖抗原Ki-67和p53均呈正相关性,也与各级别脑胶质瘤MRS中的Cho/Cr和Cho/NAA呈正相关性。第三部分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与NEDD4-1表达的相关性研究目的分析在不同级别脑胶质瘤中,NEDD4-1表达与DKI的MK、Ka、Kr、FA、MD参数的相关性。将DKI参数作为NEDD4-1在胶质瘤中表达的无创性、预测性评估手段可行性分析。通过两着结合,研究评价胶质瘤的增殖和侵袭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间,经病理证实为脑胶质瘤的住院患者,共52例。所有纳入患者均进行常规MRI平扫及DKI检查。磁共振常规序列和DKI序列是在具有64通道头颈联合线圈的SIMENS Prisima 3.0 T磁共振扫描仪下进行,扫描时间约30分钟。DKI参数:TR/TE=3500.0 ms/78.0 ms,b=0、500、1000、1500、2000、2500,弥散方向=30,层厚 5.0mm,层数 20,FOV=220mm×220mm,扫描时间9分01秒。图像处理:使用DKE软件(第三方软件)进行DKI数据处理,参考T2WI轴面和增强肿瘤的实性成分,手动画取ROI,并使用同层面肿瘤区对应的对侧脑白质(NAWM)。将肿瘤区的MK、Ka、Kr、FA、MD等参数值与NAWM区相应的脑白质值相比,得出矫正后的各级别脑胶质瘤对应的MK、Ka、Kr、FA和MD等参数值。结合第二部分研究结果,对52例脑胶质细胞瘤组织中的E3泛素连接酶NEDD4-1表达水平进行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和L-S-D检验。将各级别胶质瘤的MK值、Ka值、Kr值、FA值和MD值进行分组,并组间比较。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并预测有效参数的阈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线性相关或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比较组间MK值、Ka值、Kr值、FA值和MD值与性别、年龄、NEDD4-1表达量等变量间的相关性。结果1.DKI参数MK值、Ka值、Kr值在不同级别脑胶质瘤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然而在不同胶质瘤级别之间,MD值和FA值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2.年龄与MK值之间呈正相关,年龄与Ka值之间呈正相关,年龄与Kr值之间呈正相关,年龄与FA值之间呈负相关,与MD值之间无相关性。3.各级别组胶质瘤患者中男、女性之间的MK值、Ka值、Kr值、FA值和MD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脑胶质瘤组织中NEDD4-1 mRNA表达与MK呈正相关(r=0.691 P<0.01),与Ka呈正相关(r=0.604P=0.000),与Kr呈正相关(r=0.630 P=0.000),与MD值呈负相关(r=-0.350P=0.011),与FA值无相关性(r=-0.061P>0.05)。结论DKI有助于胶质瘤分级恶性程度的诊断,可作为NEDD4-1在脑胶质瘤中表达的预测工具。DKI联合NEDD4-1的表达可更好地评价脑胶质瘤的增殖侵袭分级程度。

徐然[10](2017)在《缺氧诱导GIT2调控EMT网络促进胶质瘤侵袭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与目的:人脑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multiforme,GBM)是成人颅内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其亚型中间叶型(Mesenchymal)最具恶性并且肿瘤生长环境缺氧严重,坏死组织多。缺氧是造成上皮间叶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及肿瘤侵袭性增加的重要因素,但对于缺氧环境如何促进胶质瘤EMT及肿瘤侵袭性的相关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缺氧诱导因子α(HIFα)是缺氧环境下至关重要的转录调节因子,能够调控一系列靶基因的表达过程,影响胶质瘤EMT。缺氧下细胞反应主要受缺氧诱导因子(HIF)家族调节。HIFs家族是由氧气敏感型HIFα亚单元和组成型表达的HIFβ亚单元构成的异二聚体。常氧下,vHL会促进HIFα发生泛素化而使HIFα被蛋白酶体降解,所以常氧下HIFα几乎不表达。缺氧下,HIFα因与vHL的交互作用被阻断而表达稳定,并与HIFβ形成二聚体,以及HIFα结合下游靶基因的启动子序列,激活转录。众多缺氧调节基因的转录激活能够调控细胞各种生理状态,包括生存、运动、转移及新生血管形成等,以维持缺氧下氧气动态平衡。HIFα又主要分为HIF-1α和HIF-2α,两种DNA结构域相似的HIFα亚单元HIF-lα和HIF-2α,靶向调控下游不同靶基因而发挥不同功能。因此,寻找HIFα下游靶基因对阐明GBM的强侵袭性及EMT过程意义重大。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相互作用蛋白2[G-protein-coupled receptor(GPCR)kinase interacting protein 2 GIT2]是GIT蛋白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N端带有GTP酶-激活蛋白结构域。GIT2具有GTP酶活性,能够靶向调节Arf1和Arf6,影响细胞膜交联与肌动蛋白重塑。研究发现GIT2能与多种分子相互作用,例如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相互交换作用因子PIX和桩蛋白paxillin,并且在细胞间粘附聚集与分散、细胞极性及粘附细胞定向迁移运动中意义深远。近期研究报道GIT2参与了多种肿瘤的转移,并发挥一定作用。例如,GIT2抑制Rac-依赖性片状伪足延伸,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传播转移;膀胱癌细胞中GIT2缺失能通过调控miR146a-ZEBl表达诱导EMT;稳定表达的GIT2还能参与肺癌细胞迁徙运动。然而GIT2在胶质瘤中尚无研究进展,本文主要针对GIT2在胶质瘤中表达水平和功能及其与缺氧EMT促进胶质瘤侵袭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GIT家族分子GIT2蛋白质在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及胶质瘤患者样本组织样本中高表达,数据分析显示间叶型胶质瘤中GIT2表达明显高于其它亚型,敲低GIT2后胶质瘤细胞侵袭性与细胞增值能力明显降低。更为重要的是,缺氧诱导下升高的HIF-1α能够结合GIT2启动子上的缺氧反应元件(hypoxia-responsive elements,HREs),激活 GIT2 启动子区域,促进缺氧下GIT2表达上调及侵袭能力增强。为进一步阐明缺氧下GIT2影响胶质瘤侵袭能力的作用机制,我们发现GIT2能够抑制重要EMT转录因子TWIST1,SNAIL1和ZEB1的泛素化水平,减少其降解,稳定其蛋白表达水平。GIT2还能在转录水平直接调节许多EMT标记物。我们的研究结果揭示了 GIT2是介导HIF-lα与EMT的中间桥梁,对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分子靶向治疗胶质瘤的一个重要的新方向。研究方法:1.qRT-PCR、Western blot 检测 5 种 GBM 细胞系 GIT2 的 mRNA、蛋白表达;并在胶质瘤样本组织及肿瘤周边组织中检测GIT2的表达。2.在U87和A172细胞系中敲低GIT2;体外实验通过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GIT2对胶质瘤侵袭和增殖能力的影响。3.qRT-PCR检测U87细胞系缺氧时间梯度和CoC12浓度梯度下的GIT2表达;Western blot检测4种GBM细胞系和原代细胞HIF-1α和GIT2的蛋白表达,缺氧时间梯度HIF-I α、GIT2、EMT转录因子的蛋白表达,缺氧下敲低HIF-1α或HIF-2 α后GIT2蛋白表达,缺氧或CoC12处理后过表达显性负突变体HIF-1 α及缺氧下使用HIF-1 α抑制剂KC7F2下GIT2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缺氧下GIT2表达情况。4.qRT-PCR,Westem blot验证HIF-lα与GIT2靶向关系,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克隆形成实验验证缺氧下GIT2对胶质瘤细胞侵袭、增殖的调控作用。5.通过荧光素酶基因报告实验研究HIF-lα调控GIT2机制,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寻找HIF-1 α与GIT2启动子区域结合靶点6.qRT-PCR、Westemblot、免疫荧光、免疫组化检测GIT2与EMT基因调控关系;7.Western blot检测胶质瘤细胞与293T细胞GIT2稳定EMT转录因子情况,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TWIST1、ZEB1、SNAILI泛素化水平。8.数据库中验证GIT2与HIF-lα、SNAIL1、TWIST1、ZEB1蛋白表达相关,并检验GIT2高表达或低表达与胶质瘤患者整体生存率的相关性。研究结果:1.GIT2在胶质瘤细胞系中表达上调。2.下调GIT2能够降低胶质瘤细胞U87和A172的侵袭、迁移和增殖能力。3.缺氧下GIT2表达上调,并受到HIF-I α调控,缺氧下敲低GIT2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了 U87和A172细胞的侵袭、迁移和增殖能力。4.缺氧下HIF-lα结合GIT2启动子,转录水平调控GIT2。5.下调GIT2,SNAILI、TWISTI和ZEB1转录水平表达不变,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其他EMT标记物的RNA和蛋白水平均降低。6.在GBM细胞中下调GIT2后,SNAILI,TWISTI和ZEB1发生泛素化,在293T细胞中导入外源性GIT2后,SNAIL1,TWIST1和ZEB1表达稳定,泛素化减少。7.数据库分析GIT2表达与HIF-1 α、SNAILI、TWISTI、ZEB1蛋白表达正相关,高表达GIT2的GBM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GIT2的GBM患者。研究结论:1.缺氧下HIF-1 α结合GIT2启动子,转录激活GIT2胶质瘤中高表达2.GIT2通过抑制SNAILI,ZEB1,TWISTI泛素化,稳定EMT转录因子蛋白表达,并且直接调控相关EMT标记物,促进缺氧下胶质瘤细胞侵袭性增强,GIT2作为介导缺氧与EMT的中间桥梁在胶质瘤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二、人脑胶质瘤中P53和VEGF的表达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脑胶质瘤中P53和VEGF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HOXD11在脑胶质瘤中的生物学功能和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和分析方法
    1. 胶质瘤公共数据库数据获取及分析
    2. 荧光定量PCR的实验及其材料
    3. 统计方法
第三章 结果
    1. HOXD11在胶质瘤中差异性表达
    2. HOXD11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
    3. HOXD11表达与胶质瘤患者预后关系
    4. 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5. GO和KEGG分析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HOX基因在胶质瘤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简介

(2)突变型p53、bcl-2、bax表达与胶质瘤分级及预后相关性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神经胶质瘤诊疗现状
    1.2 p53、Bcl-2、Bax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
    1.3 立题依据
第二章 研究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技术路线图
    2.2 文献检索
        2.2.1 确定检索词
        2.2.2 制定搜索策略
        2.2.3 文献检索途径
    2.3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2.3.1 纳入标准
        2.3.2 排除标准
    2.4 资料管理、筛选与文献质量评价
        2.4.1 文献管理
        2.4.2 文献筛选
        2.4.3 文献质量评价
    2.5 数据提取
        2.5.1 数据提取原则
        2.5.2 数据提取内容
    2.6 统计分析方法
        2.6.1 异质性检验
        2.6.2 合并效应量分析
        2.6.3 敏感性分析
        2.6.4 发表偏倚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文献检索及筛选结果
    3.2 纳入研究一般特征及文献质量评价
        3.2.1 纳入研究一般特征
        3.2.2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
    3.3 Meta分析结果
        3.3.1 突变型p53 表达与胶质瘤WHO分级及预后间的相关性研究
        3.3.2 Bcl-2 表达与胶质瘤WHO分级及预后间的相关性研究
        3.3.3 Bax 表达与胶质瘤 WHO 分级及预后间的相关性研究
第四章 讨论
    4.1 研究结果分析
        4.1.1 突变型p53 表达与胶质瘤WHO分级及预后间的相关性
        4.1.2 Bcl-2 表达与胶质瘤WHO分级及预后间的相关性
        4.1.3 Bax表达与胶质瘤WHO分级及预后间的相关性
        4.1.4 研究结果异质性及稳定性分析
        4.1.5 发表偏倚分析
    4.2 研究局限性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胶质瘤放化疗敏感性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基于TMT蛋白质组学的差异蛋白PP1γ在胶质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胶质瘤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和初步验证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仪器与试剂
        1.3 研究方法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差异蛋白PP1γ与胶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仪器与试剂
        1.3 研究方法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PP1γ对胶质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仪器与试剂
        1.3 研究方法
        1.4 数据统计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蛋白磷酸酶 1 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介
新疆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4)SQSTM1/P62和P53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SQSTM1/P62和P53 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表达及意义
    1.1 实验对象
    1.2 主要实验仪器及试剂
        1.2.1 主要仪器
        1.2.2 主要试剂
    1.3 实验方法
        1.3.1 切片制备
        1.3.2 主要试剂配制
        1.3.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流程
        1.3.4 对照设计
    1.4 结果判读
    1.5 统计学分析
    1.6 实验结果
        1.6.1 SQSTM1/P62 在不同级别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1.6.2 P53 在不同级别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1.6.3 SQSTM1/P62和P53 表达的相关性
第二章 人脑胶质母细胞瘤PDX模型的建立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对象
        2.1.2 主要实验仪器及试剂
        2.1.3 病人细胞来源
    2.2 实验方法
        2.2.1 PDX模型的建立
        2.2.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
    2.3 结果判读方法
    2.4 统计学分析
    2.5 实验结果
第三章 讨论
    3.1 SQSTM1/P62 的表达及意义
    3.2 P53 的表达及意义
    3.3 PDX模型的意义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图1.SQSTM1/P62 在不同级别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
    图2.P53 在不同级别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
    图3.SQSTM1/P62在GBM肿瘤组织及PDX肿瘤组织中的表达
    图4.P53在GBM肿瘤组织及PDX肿瘤组织中的表达
附表
    表1.SQSTM1/P62 在不同级别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表2.P53 在不同级别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表3.SQSTM1/P62和P53 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的相关性
综述 人源肿瘤组织异种移植在脑胶质瘤中的应用进展
    1 PDX模型及其建立的方法
    2 PDX模型在脑胶质瘤中的应用及其相关研究的进展
    3 PDX模型的局限性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5)溴结构域抑制剂JQ1通过VEGF/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脑胶质瘤干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脑胶质瘤概述
        1.1.1 脑胶质瘤生物学特性
        1.1.2 GSCs与脑胶质瘤药物抵抗和复发
        1.1.3 脑胶质瘤与信号通路
    1.2 Brd4与肿瘤治疗
        1.2.1 BET蛋白家族结构及功能
        1.2.2 BRD4蛋白的基本功能
    1.3 BET抑制剂
        1.3.1 BET抑制剂概述
        1.3.2 JQ1与疾病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细胞
        2.1.2 质粒及慢病毒
        2.1.3 病理切片
        2.1.4 实验动物
        2.1.5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细胞培养和转染
        2.3.2 CCK8实验
        2.3.3 细胞生长计数实验
        2.3.4 软琼脂克隆实验
        2.3.5 神经球成球能力实验
        2.3.6 Annexin V-FITC流式细胞术
        2.3.7 PI流式细胞术
        2.3.8 实时定量PCR实验
        2.3.9 转录组测序
        2.3.10 GO和KEGG分析
        2.3.11 Western blotting实验
        2.3.12 动物实验
        2.3.13 苏木精-伊红染色法
        2.3.14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2.3.15 统计分析
第3章 实验结果
    3.1 Brd4是恶性脑胶质瘤潜在的治疗靶点
        3.1.1 sh RNA表观遗传学文库筛查
        3.1.2 利用TCGA数据库检测GBM中Brd4拷贝数表达情况
        3.1.3 不同病理分级人脑胶质瘤组织切片中BRD4蛋白表达情况
    3.2 抑制Brd4对GSCs增殖、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3.2.1 si Brd4对GSCs中Brd4表达的影响
        3.2.2 si Brd4和JQ1对GSCs活力的影响
        3.2.3 si Brd4和JQ1对GSCs增殖能力的影响
        3.2.4 si Brd4和JQ1对GSCs自我更新能力的影响
        3.2.5 si Brd4和JQ1对GSCs周期的影响
        3.2.6 si Brd4和JQ1对GSCs凋亡的影响
    3.3 JQ1促进GSCs周期阻滞和凋亡的机制
        3.3.1 RNA-seq测序筛查Brd4调控的信号通路
        3.3.2 JQ1对PI3K/AKT信号通路上游VEGF的影响
        3.3.3 JQ1和si Brd4对VEGF/PI3K/AKT信号通路下游周期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3.3.4 JQ1和si Brd4对VEGF/PI3K/AKT信号通路下游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3.4 JQ1对小鼠GSCs移植瘤的影响
        3.4.1 JQ1对小鼠GSCs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3.4.2 JQ1对GSCs凋亡和周期的影响
    3.5 JQ1与TMZ联合用药为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3.5.1 Brd4影响GSCs对TMZ的敏感性
        3.5.2 JQ1与TMZ联合用药对GSCs活力的影响
        3.5.3 JQ1与TMZ联合用药对GSCs具有协同作用
        3.5.4 JQ1与TMZ联合用药对GSCs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p53-VEGFR2合成致死抑制胶质瘤细胞生长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及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实验仪器
    1.3 试剂与耗材
    1.4 常用试剂配方
    1.5 siRNA序列设计以及合成
    1.6 人脑胶质瘤细胞的复苏、传代培养及冻存
    1.7 胶质瘤细胞转染siRNA
    1.8 Western blot法检测p53 蛋白和VEGFR2 蛋白的表达
    1.9 CCK-8 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
    1.10 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
    1.11 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
    1.12 细胞平板细胞克隆形成实验观察细胞聚集能力
    1.13 数据分析
2.结果
    2.1 Western blotting结果
    2.2 CCK-8 结果
    2.3 划痕实验结果
    2.4 Transwell实验结果
    2.5 平板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结果
3.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p53通路和胶质母细胞瘤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NF-κB抑制剂对胶质瘤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高通量筛选抗胶质瘤的热门候选药物
    2.1 材料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NF-κB抑制剂对胶质瘤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3.1 材料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NF-κB抑制剂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
    4.1 材料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4.5 结论
第五章 NF-κB抑制剂对人胶质瘤细胞作用的体内实验研究
    5.1 材料和仪器
    5.2 实验方法
    5.3 结果
    5.4 讨论
    5.5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脑胶质瘤诊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Gab2基因在胶质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Gab2在胶质瘤及瘤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RNA干扰技术敲减Gab2的表达及SD-大鼠C6胶质瘤模型的建立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敲减Gab2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泛素连接酶NEDD4-1基因对脑胶质瘤侵袭和增殖作用的MRI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第一部分 NEDD4-1基因在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创新点
    附图
第二部分 NEDD4-1基因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前言
    临床资料
    检查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创新点
第三部分 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与NEDD4-1相关性研究
    前言
    临床资料
    实验方法
    结果分析
    讨论
    结论
    创新点
    附图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综述 扩散峰度成像在肿瘤中的应用及泛素连接酶NEDD4-1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10)缺氧诱导GIT2调控EMT网络促进胶质瘤侵袭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GIT2在GBM细胞系及组织样本中高表达,并且影响GBM细胞增殖、侵袭能力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GIT2在缺氧环境下表达上调,并且受HIF-1α调控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HIF-1α结合GIT2启动子,转录激活GIT2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四部分 GIT2影响SNAIL1、TWIST1和ZEB1泛素化过程,调控EMT基因网络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硕士学习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四、人脑胶质瘤中P53和VEGF的表达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HOXD11在脑胶质瘤中的生物学功能和意义[D]. 卢本兆. 汕头大学, 2021(02)
  • [2]突变型p53、bcl-2、bax表达与胶质瘤分级及预后相关性的meta分析[D]. 钟佳伟. 兰州大学, 2021(12)
  • [3]基于TMT蛋白质组学的差异蛋白PP1γ在胶质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薛晶.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8)
  • [4]SQSTM1/P62和P53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D]. 张学浩. 河北大学, 2020(08)
  • [5]溴结构域抑制剂JQ1通过VEGF/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脑胶质瘤干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D]. 闻乃妍. 吉林大学, 2019(02)
  • [6]p53-VEGFR2合成致死抑制胶质瘤细胞生长的初步研究[D]. 梁赛.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7]NF-κB抑制剂对胶质瘤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 曾实.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9(03)
  • [8]Gab2基因在胶质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 常顺. 昆明医科大学, 2018(06)
  • [9]泛素连接酶NEDD4-1基因对脑胶质瘤侵袭和增殖作用的MRI评价[D]. 程霄. 郑州大学, 2018(01)
  • [10]缺氧诱导GIT2调控EMT网络促进胶质瘤侵袭的机制研究[D]. 徐然. 南京医科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P53和VEGF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