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胫骨扭转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胫骨扭转角,全膝关节置换术,胫骨假体,旋转对线
胫骨扭转角论文文献综述
高健,沈志敏,高冲,王国胜[1](2014)在《胫骨扭转角应用于胫骨假体旋转定位的术后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胫骨扭转角确定胫骨假体旋转对线的术后疗效。方法 2011年5月-2012年12月,对64例(72膝)患者行固定平台全膝人工关节置换,其中男性21例(22膝),女性43例(50膝),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2.43岁。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8例(30膝),B组36例(42膝)。分别于术前3天、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膝关节手术患者评分表(KSS及HSS)评分及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术中胫骨假体定位方法:A组采用胫骨结节中内1/3线作为解剖标志;B组患者采用胫骨结节中内1/3及胫骨扭转角联合作为解剖标志,所有测定均为同一医师测定。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有效随访,患者术后1个月:HSS评分:A组为(86.1±3.5)分,B组为(84.5±4.3)分;KSS评分:A组为(68.2±5.8)分,B组为(66.4±6.7)分;VAS评分:A组为(3.2±0.7)分,B组为(3.2±0.4)分。术后6个月:HSS评分:A组为(80.0±6.8)分,B组为(80.1±4.2)分;KSS评分:A组为(63.4±4.3)分,B组为(63.5±3.7)分;VAS评分:A组为(3.4±0.5)分,B组为(3.3±0.3)分。A组和B组患者术前3天与术后1个月及6个月时相比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与术后6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组间HSS、KSS、VAS评分比较:术后1个月与术后6个月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患者术后1个月与术前3天相比,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6个月与术后1个月HSS、K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扭转角作为一种新的胫骨假体旋转对线定位是可行的,其长期效果还需进一步探讨。(本文来源于《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高健[2](2013)在《胫骨扭转角应用于胫骨假体旋转定位的术后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探讨应用胫骨扭转角与传统方法相结合,确定胫骨假体旋转对线,以其达到术中胫骨假体的正确旋转放置,获得较好术后疗效。方法:2011年5月—2012年12月期间,对64例(72膝)患者行固定平台全膝人工关节置换,其中男21例(22膝),女43例(50膝)。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2.43岁,随机分为两组:A组28例(30膝),B组36例(42膝)。术前3天,术后3天,术后1个月、6个月,对患者进行膝关节手术患者评分表(KSS及HSS)评分及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术中胫骨假体定位方法:A组采用胫骨结节中内1/3线作为解剖标志;B组患者采用胫骨结节中内1/3及胫骨扭转角联合作为解剖标志。所有测定均为同一医师测定。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有效随访,患者术后一个月:HSS评分:A组为86.1±3.5,B组为84.5±4.3;KSS评分:A组为68.2±5.8,B组为66.4±6.7;VAS评分:A组为3.2±0.7,B组为3.2±0.4。术后6个月:HSS评分:A组为80.0±6.8,B组为80.1±4.2;KSS评分:A组为63.4±4.3,B组为63.5±3.7;VAS评分:A组为3.4±0.5,B组为3.3±0.3。A组和B组患者术前3天与术后1个月及6个月时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个月与术后6个月相比术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与B组组间HSS、KSS、VAS评分比较:术后1个月与术后6个月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患者治疗情况上术后1个月较术前3天改善情况上,A组于B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后6个月较术后1个月比较上HSS、KS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VAS评分上统计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胫骨扭转角作为一种新的胫骨假体旋转对线定位是可行的,其长期效果还需进一步探讨。(本文来源于《新疆医科大学》期刊2013-10-01)
张承启,张志刚[3](2009)在《胫骨扭转角的测量及其相关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胫骨扭转角是人体胫骨生理解剖的固有角度。其存在已为广大的临床工作者所认识。但对其后天形成机制和对部分临床疾病关系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近年来随着胫骨扭转畸形这一概念的提出人们对胫骨扭转角度日见重视,本文旨在概括总结其测量方法及其相关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中国矫形外科杂志》期刊2009年15期)
任方远,田建明,张晶,朱海云,邵成伟[4](2005)在《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扭转角的CT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扭转角的CT测定方法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单侧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的CT资料,并与X线片资料进行对比。结果:所有病例均通过CT技术测得相应的扭转角值,X线片无法进行准确测量;26例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扭转角与正常人比较无显着差异,1例达68°,提示存在扭转畸形。结论:CT对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扭转角的测定比较方便、精确,具有较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05年07期)
韩铭[5](2003)在《胫骨下段扭转角和外翻角的测量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国人胫骨 81副 (男性 41副 ,女性 40副 )胫骨下段扭转角及外翻角进行测量。结果 :1胫骨下段扭转角 ,男性左侧 64 .8°± 3 .6°,右侧 68.7°± 2 .8°;女性左侧 63 .6°± 5 .1°,右侧 67.0°± 6.1°。2胫骨下段外翻角 :男性左侧 15 .6°± 3 .0°,右侧 16.4°± 2 .9°;女性左侧 15 .6°± 3 .0°,右侧 16.4°± 2 .9°。男性无论扭转角还是外翻角其侧别差异显着 P<0 .0 1及 P<0 .0 5 ;女性扭转角侧别差异显着 P<0 .0 1,而外翻角侧别无差异 P>0 .0 5 ;男、女性别比较 :除左右外翻角差异显着 P<0 .0 1外 ,其余各角性别间均无差异 P>0 .0 5。在此基础上研制的内固定钢板更能符合胫骨下段的解剖特点 ,避免或减少因钢板塑形不佳所带来的并发症(本文来源于《山东医药》期刊2003年03期)
韩铭,邵光湘,李金松,孟凯,李刚[6](1999)在《胫骨下段扭转角和外翻角的测量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胫骨下段骨折内固定塑形钢板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国人胫骨81副(男41副,女40副)进行下段扭转角及外翻角测量。结果:①胫骨下段扭转角,男性左侧64.8°±3.6°,右侧68.7°±2.8°,女性左侧63.6°±5.1°,右侧67.0°±6.1°。②胫骨下段外翻角:男性左侧15.6°±3.0°,右侧14.2°±2.1°,女性左侧15.6°±3.0°,右侧16.4°±2.9°。结论:男性无论扭转角还是外翻角其侧别差异显着P<0.01及P<0.05;女性扭转角侧别差异显着P<0.01而外翻角侧别无差异P>0.05;除右外翻角性别间差异显着P<0.01外,其余各角性别间均无差异P>0.05。这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新资料。在此基础上研制的内固定钢板更能符合胫骨下段的解剖特点,避免或减少因钢板塑形不佳所带来的并发症。(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期刊1999年03期)
黄煌渊,张权,祝瑞江[7](1998)在《髌股关节疼痛患者的胫骨扭转角CT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胫骨扭转畸形是个新的概念,其与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使用CT测量髌股关节疼痛患者的胫骨扭转角,发现其向外扭转度显着大于正常人群(P<0.05),提示胫骨向外扭转畸形易导致髌骨软骨软化症或髌股关节骨关节炎。同时,本文介绍了使用CT测量扭转角的要点及特点,证明其是种方便、直观、准确的扭转角测量新方法。胫骨扭转畸形是个新的概念,其与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使用CT测量髌股关节疼痛患者的胫骨扭转角,发现其向外扭转度显着大于正常人群(P<0.05),提示胫骨向外扭转畸形易导致髌骨软骨软化症或髌股关节骨关节炎。同时,本文介绍了使用CT测量扭转角的要点及特点,证明其是种方便、直观、准确的扭转角测量新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华骨科杂志》期刊1998年02期)
胫骨扭转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探讨应用胫骨扭转角与传统方法相结合,确定胫骨假体旋转对线,以其达到术中胫骨假体的正确旋转放置,获得较好术后疗效。方法:2011年5月—2012年12月期间,对64例(72膝)患者行固定平台全膝人工关节置换,其中男21例(22膝),女43例(50膝)。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2.43岁,随机分为两组:A组28例(30膝),B组36例(42膝)。术前3天,术后3天,术后1个月、6个月,对患者进行膝关节手术患者评分表(KSS及HSS)评分及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术中胫骨假体定位方法:A组采用胫骨结节中内1/3线作为解剖标志;B组患者采用胫骨结节中内1/3及胫骨扭转角联合作为解剖标志。所有测定均为同一医师测定。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有效随访,患者术后一个月:HSS评分:A组为86.1±3.5,B组为84.5±4.3;KSS评分:A组为68.2±5.8,B组为66.4±6.7;VAS评分:A组为3.2±0.7,B组为3.2±0.4。术后6个月:HSS评分:A组为80.0±6.8,B组为80.1±4.2;KSS评分:A组为63.4±4.3,B组为63.5±3.7;VAS评分:A组为3.4±0.5,B组为3.3±0.3。A组和B组患者术前3天与术后1个月及6个月时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个月与术后6个月相比术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与B组组间HSS、KSS、VAS评分比较:术后1个月与术后6个月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患者治疗情况上术后1个月较术前3天改善情况上,A组于B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后6个月较术后1个月比较上HSS、KS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VAS评分上统计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胫骨扭转角作为一种新的胫骨假体旋转对线定位是可行的,其长期效果还需进一步探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胫骨扭转角论文参考文献
[1].高健,沈志敏,高冲,王国胜.胫骨扭转角应用于胫骨假体旋转定位的术后疗效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4
[2].高健.胫骨扭转角应用于胫骨假体旋转定位的术后疗效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3
[3].张承启,张志刚.胫骨扭转角的测量及其相关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
[4].任方远,田建明,张晶,朱海云,邵成伟.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扭转角的CT测定[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5
[5].韩铭.胫骨下段扭转角和外翻角的测量及临床意义[J].山东医药.2003
[6].韩铭,邵光湘,李金松,孟凯,李刚.胫骨下段扭转角和外翻角的测量及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99
[7].黄煌渊,张权,祝瑞江.髌股关节疼痛患者的胫骨扭转角CT测定[J].中华骨科杂志.1998